一種改良馬桶蓋板鎖扣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9-09 18:30:10 2
一種改良馬桶蓋板鎖扣機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揭示一種改良馬桶蓋板鎖扣機構,包括有左右對稱的兩組轉動機構、卡位彈簧和卡位栓,分設於馬桶蓋板的左右兩側,該馬桶蓋板鎖扣機構還包括有套管、左右滑塊以及驅動該左右滑塊的驅動機構,所述套管的兩端套接的兩轉動機構上;所述左右滑塊相向設置在兩卡位栓的前端,可滑動地容設於套管內,與卡位栓形成連動,所述驅動機構由按鈕、復位彈簧、左右滑柱和左右斜槽構成,所述套管壁上形成有按鈕開孔以及匹配馬桶支座的配合孔,按鈕容設於該按鈕開孔的位置上而不會脫出,所述復位彈簧的兩端分別頂持在按鈕和套管內壁上,所述左右滑柱和左右斜槽對應配合分設在左右滑塊和按鈕上,左斜槽供左滑柱滑設於其中,右斜槽供右滑柱滑設於其中。
【專利說明】一種改良馬桶蓋板鎖扣機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衛浴產品領域,具體指一種便於拆卸的馬桶蓋板鎖扣機構。
【背景技術】
[0002]使用中,馬桶蓋板上蓋與座圈的後面和下面容易囤積尿液和其它汙垢,因此需要將馬桶蓋板拆卸下來才能進行清洗,傳統的馬桶蓋板與馬桶主體是使用栓連接件來連接,拆裝需要使用工具,無法實現快速拆裝。
[0003]因此如何使馬桶主體與馬桶蓋板之間能夠實現快速拆裝,從而讓清洗過程變得簡單容易是業內研究的方向。現有的一種馬桶蓋板鎖扣機構,包括左右對稱的兩組機構,各機構均包括按鈕、橫向滑座、卡位栓、卡位彈簧以及轉動機構,按鈕與橫向滑座相抵靠並驅使該橫向滑座沿馬桶蓋板的左右方向滑動,卡位栓一端與橫向滑座抵靠,另一端抵頂在卡位彈簧上,該卡位彈簧驅使卡位栓朝馬桶蓋板的中部運動,該卡位栓上形成有卡配孔,通過該卡配孔與固定在馬桶主體上的支座相互鎖扣,從而將馬桶蓋板鎖接在馬桶主體上,該鎖扣機構轉動連接在馬桶蓋板上,使得馬桶蓋板能相對於馬桶主體自由轉動。該結構雖能實現將馬桶蓋板快速從馬桶主體上拆卸並組裝的功效,但是,其需要兩手同時操作或者間隔起動左右各按鈕,才能實現將馬桶蓋板從馬桶主體上拆卸下來,使用上仍存在不便的問題。
[0004]有鑑於此,本發明人針對現有技術中馬桶蓋板鎖扣機構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產生。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改良馬桶蓋板鎖扣機構,使馬桶蓋板拆裝快速,操作更輕便省力。
[0006]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改良馬桶蓋板鎖扣機構,包括有左右對稱的兩組轉動機構、卡位彈簧和卡位栓,分設於馬桶蓋板的左右兩側,該馬桶蓋板鎖扣機構還包括有套管、左右滑塊以及驅動該左右滑塊的驅動機構,所述套管的兩端套接的兩轉動機構上;所述左右滑塊相向設置在兩卡位栓的前端,可滑動地容設於套管內,與卡位栓形成連動,所述驅動機構由按鈕、復位彈簧、左右滑柱和左右斜槽構成,所述套管壁上形成有按鈕開孔以及匹配馬桶支座的配合孔,按鈕容設於該按鈕開孔的位置上而不會脫出,所述復位彈簧的兩端分別頂持在按鈕和套管內壁上,所述左右滑柱和左右斜槽對應配合分設在左右滑塊和按鈕上,左斜槽供左滑柱滑設於其中,右斜槽供右滑柱滑設於其中。
[0007]該驅動機構的左滑柱可轉動的樞設在左滑塊的前端,該右滑柱可轉動的樞設在右滑塊的前端,該左右斜槽形成在按鈕的內側,該左斜槽和右斜槽之間的間距由外至內逐漸變小。
[0008]該左斜槽形成在左滑塊的前端,右斜槽形成在右滑塊的前端,該左右滑柱則可轉動的樞設在按鈕的內側,該左斜槽和右斜槽之間的間距由外至內逐漸變大。
[0009]進一步,該左右滑柱的兩端設有軸承。[0010]採用上述結構,與現有技術需要兩邊同時按壓的結構相比,本實用新型只需要按壓按鈕一次即能實現拆卸,從而具有操作便利的功效;此外,本實用新型的左右滑柱以轉動的方式樞設在左右滑塊或按鈕上,與左右斜槽配合更順暢,操作按鈕更輕便、省力。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分解示意圖;
[0012]圖2為本實用新型部分結構組合示意圖;
[0013]圖3為本實用新型組合結構示意圖;
[0014]圖4為本實用新型驅動機構的另一實施結構示意圖;
[0015]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狀態示意圖;
[0016]圖6為本實用新型組合於馬桶蓋板上;
[0017]圖7為本實用新型又一實施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以下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說明。
[0019]本實用新型一種改良馬桶蓋板鎖扣機構,用於將馬桶蓋板鎖扣在馬桶主體(圖中未示出)上,如圖1至圖6所示,該鎖扣機構包括有左右對稱的兩組轉動機構1、卡位彈簧2和卡位栓3,分設於馬桶蓋板的左右兩側,通過轉動機構I使馬桶蓋板能相對於馬桶主體自由轉動,利用卡位栓3放鬆或迫緊馬桶的支座(圖中未示出),該轉動機構1、卡位彈簧2和卡位栓3與現有技術中的結構相同,上述組件也可以根據需要而選用各種現有的結構,本案在此不對其再進行詳細描述。
[0020]本實用新型的主要改進點是:該馬桶蓋板鎖扣機構還包括套管4、左右滑塊5、6以及驅動該左右滑塊5、6的驅動機構7,所述套管4為中空結構,該套管4可以是單管結構,也可以採用同材質或不同材質內管和外管相套的結構,該套管的兩端套接的兩轉動機構I上;所述左右滑塊5、6相向的設置在兩卡位栓3的前端,可滑動地容設於套管4內,該左右滑塊5、6與卡位栓3之間形成連動,兩者間可採用固定式連接或可拆式活動連接,該套管4的內壁上還形成有利於左右滑塊5、6在左右方向上順暢運動的軌道(圖中未示出);所述驅動機構7由按鈕71、復位彈簧72、左右滑柱73、74和左右斜槽75、76構成,所述套管4壁上形成有按鈕開孔41以及對應匹配馬桶支座的配合孔42,按鈕71容設於該套管4按鈕開孔41的位置上而不會脫出,所述復位彈簧72的兩端分別頂持在按鈕71和套管4的內壁上,所述左右滑柱73、74和左右斜槽75、76對應配合,分設在左右滑塊5、6和按鈕71上,左斜槽75供左滑柱73滑設於其中,右斜槽76供右滑柱74滑設於其中。
[0021]如圖2所示,為該驅動機構7的一種具體實施例,該驅動機構7的左滑柱73可轉動的樞設在左滑塊5的前端,該右滑柱74可轉動的樞設在右滑塊6的前端,該左右斜槽75、76形成在按鈕71的內側,本實施例中,該左斜槽75和右斜槽76之間的間距由外至內逐漸變小。
[0022]如圖4所示,為該驅動機構7的另一種具體實施例,與前述實施例的區別在於:該左斜槽75形成在左滑塊5的前端,右斜槽76形成在右滑塊6的前端,該左右滑柱73、74則可轉動的樞設在按鈕71的內側,本實施例中,該左斜槽75和右斜槽76之間的間距由外至內逐漸變大。
[0023]為使左右滑柱73、74轉動靈活,與左右斜槽75、76配合更順暢,進一步,該左右滑柱73、74的兩樞接端設有軸承(參見圖7所示)。
[0024]如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驅動機構通過按壓按鈕71,該按鈕71克服復位彈簧72的彈性力後向套管4內發生位移,此時由於左滑柱61、右滑柱62與左斜槽63和右斜槽64之間的卡配關係,從而使得該左滑塊5和右滑塊6能分別向左側和右側滑動,克服卡位彈簧2的彈性力並推頂兩卡位栓3各向左側和右側移動,進而使兩卡位栓3放鬆對馬桶支座的卡接,此時直接拽動馬桶蓋板,即能將馬桶蓋板脫離於馬桶主體。
[0025]採用上述結構,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特點:
[0026]1、與現有技術需要兩邊同時按壓的結構相比,本實用新型只需要按壓按鈕一次即能實現拆卸,從而具有操作便利的功效。
[0027]2、本實用新型的左右滑柱以轉動的方式樞設在左右滑塊或按鈕上,與左右斜槽配合更順暢,操作按鈕更輕便、省力。
[0028]上述實施例和圖式並非限定本實用新型的產品形態和式樣,任何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對其所做的適當變化或修飾,皆應視為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範疇。
【權利要求】
1.一種改良馬桶蓋板鎖扣機構,包括有左右對稱的兩組轉動機構、卡位彈簧和卡位栓,分設於馬桶蓋板的左右兩側,其特徵在於:該馬桶蓋板鎖扣機構還包括有套管、左右滑塊以及驅動該左右滑塊的驅動機構,所述套管的兩端套接的兩轉動機構上;所述左右滑塊相向設置在兩卡位栓的前端,可滑動地容設於套管內,與卡位栓形成連動,所述驅動機構由按鈕、復位彈簧、左右滑柱和左右斜槽構成,所述套管壁上形成有按鈕開孔以及匹配馬桶支座的配合孔,按鈕容設於該按鈕開孔的位置上而不會脫出,所述復位彈簧的兩端分別頂持在按鈕和套管內壁上,所述左右滑柱和左右斜槽對應配合分設在左右滑塊和按鈕上,左斜槽供左滑柱滑設於其中,右斜槽供右滑柱滑設於其中。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改良馬桶蓋板鎖扣機構,其特徵在於:該驅動機構的左滑柱可轉動的樞設在左滑塊的前端,該右滑柱可轉動的樞設在右滑塊的前端,該左右斜槽形成在按鈕的內側,該左斜槽和右斜槽之間的間距由外至內逐漸變小。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改良馬桶蓋板鎖扣機構,其特徵在於:該左斜槽形成在左滑塊的前端,右斜槽形成在右滑塊的前端,該左右滑柱則可轉動的樞設在按鈕的內側,該左斜槽和右斜槽之間的間距由外至內逐漸變大。
4.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種改良馬桶蓋板鎖扣機構,其特徵在於:進一步,該左右滑柱的兩端設有軸承。
【文檔編號】A47K13/26GK203802374SQ201420217830
【公開日】2014年9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30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30日
【發明者】宋波 申請人:溧陽康菲衛浴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