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依匹樂酮晶型的製作方法

2023-09-10 01:05:40 1

專利名稱:依匹樂酮晶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作為醛固酮受體拮抗劑的藥物活性劑,更準確地說,本發明涉及醛固酮受體拮抗劑依匹樂酮(eplerenone)。具體來說,本發明涉及依匹樂酮的新晶形,製備該晶形的方法,包含該晶形的藥物組合物,使用該晶形治療和/或預防醛固酮介導的病症和/或疾病,包括與醛固酮過多有關的病症和疾病例如高血壓的方法,以及該晶形在製備藥物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具有結構(I)並稱為依匹樂酮的化合物9,11-環氧-17-羥基-3-氧代孕-4-烯-7,21-二甲酸單氫酯,γ-內酯首次報導在Grob等人的US專利4559332中,該文獻中公開了一類9,11-環氧甾族化合物及其鹽。依匹樂酮是醛固酮受體拮抗劑,並且可以以治療有效量施用來治療醛固酮受體拮抗劑的適應症,例如治療與醛固酮過多有關的病症,包括高血壓、包括心肌機能不全的心力衰竭、和肝硬化。 上述US專利4559332(引入本發明以作參考)一般性地公開了依匹樂酮的製備以及含有依匹樂酮的藥物組合物的製備。第WO97/21720和WO 98/25948號國際專利出版物公開了製備包括依匹樂酮在內的9,11-環氧甾族化合物及其鹽的其它方法。
Grob等人(1997),「甾族醛固酮拮抗劑提高9α,11-環氧衍生物的選擇性」,Helvetica Chimica Acta,80,566-585公開了通過從二氯甲烷/乙醚溶劑系統中結晶依匹樂酮而製得的依匹樂酮溶劑合物的X-射線結構分析。
De Gasparo等人(1989),「抗醛固酮發生率和預防性副作用」,Journal of Steroid Biochemistry,32(13),223-227公開了粒劑為20μm的未配製依匹樂酮在單劑量依匹樂酮試驗中的應用。
具有醛固酮受體拮抗劑活性的螺甾內酯—結構(II)所示20-螺噁烷類固醇是市售的高血壓治療藥物。然而,螺甾內酯具有抗雄激素活性,可能在男性中導致男子女性型乳房和陽萎。其還具有弱的孕前活性,可能在女性中導致月經無規律。因此,人們希望開發出不與其它類固醇受體系統例如糖皮質激素、孕激素和雄激素類固醇受體系統相互作用和/或提供更廣譜治療範圍的另外的活性醛固酮受體拮抗劑例如依匹樂酮。 Agafonov等人(1991),「螺甾內酯的多晶形」,Journal ofPharmaceutical Sciences,80(2),181-185公開了螺甾內酯的乙腈合物、乙醇合物、乙酸乙酯合物、甲醇合物和兩種非溶劑化的多形晶形。Brittan(1999),Polymorphism in Pharmaceutical Solids,pp.114-116,207,235和261(Marcel Dekker)也公開了螺甾內酯的這些固態形式。
依匹樂酮在水介質中具有非常低的溶解度,並且該藥物在胃腸道內從口服劑型中的釋放經常是其生物利用度,特別是口服給藥後開始產生療效速度的限制因素。
發明簡述本發明提供了在貯存和使用的正常溫度下有高度物理穩定性,並且相對於依匹樂酮的其它固態形式具有其它獨特性質的依匹樂酮的新晶形。本發明晶形的完整特徵如下文所述,但是方便起見,將該晶形稱為「晶形L」。
在第一個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依匹樂酮本身的新晶形L。在晶形L區別於稱為「晶形H」的另一晶形的特徵當中,晶形L表現出單斜晶系,在8.0±0.2°2θ處有峰的X-射線粉末衍射圖,和熔點為約223℃-約242℃,這依賴於其在下文描述的製備方法。
在第二個方面,本發明提供了包含至少可檢測量的依匹樂酮晶形L的依匹樂酮藥物。
在第三個方面,本發明提供了基本上為相純依匹樂酮晶形L的依匹樂酮藥物。本文所用術語「相純」是指相對於依匹樂酮其它固態形式的純度,而不是必須指相對於其它化合物具有高化學純度。
在第四個方面,本發明提供了當溶解時可產生依匹樂酮晶形L的溶劑化的依匹樂酮晶形。
在第五個方面,本發明提供了藥物組合物,其中包含依匹樂酮晶形L和一種或多種可藥用賦形劑,其中所述組合物在約10-約1000mg的總依匹樂酮單位劑量中任選包含一種或多種依匹樂酮的其它固態形式。
在第六個方面,本發明提供了製備依匹樂酮晶形L的方法和製備包含依匹樂酮晶形L組合物的方法。
在第七個方面,本發明提供了預防和/或治療醛固酮介導的病症或疾病的方法,包括給個體施用治療有效量的依匹樂酮,其中所施用的依匹樂酮至少有一部分是依匹樂酮晶形L。
本發明的其它方面在本申請的整個說明書中討論。
附圖概述附

圖1-A表示的是依匹樂酮晶形H的X-射線粉末衍射圖。
附圖1-B表示的是依匹樂酮晶形L的X-射線粉末衍射圖。
附圖1-C表示的是依匹樂酮的丁酮合物的X-射線粉末衍射圖。
附圖1-D-1-O表示的是下述依匹樂酮溶劑合物的X-射線粉末衍射圖分別與正丙醇、四氫呋喃、丙酸乙酯、乙酸、丙酮、甲苯、異丙醇、乙醇、乙酸異丁酯、乙酸丁酯、乙酸甲酯、和乙酸丙酯形成的溶劑合物。
附圖2-A表示的是從丁酮中直接結晶的非研磨依匹樂酮晶形L的差示掃描量熱法(DSC)差示熱分析圖。
附圖2-B表示的是,通過將從丁酮中結晶高純度依匹樂酮而獲得的溶劑合物去溶劑化而製得的非研磨依匹樂酮晶形L的DSC差示熱分析圖。
附圖2-C表示的是,通過將從丁酮中結晶高純度依匹樂酮而獲得的溶劑合物的去溶劑化產物研磨而製得的依匹樂酮晶形L的DSC差示熱分析圖。
附圖2-D表示的是,將通過從適當溶劑中蒸煮(digestion)低純度依匹樂酮而獲得的溶劑合物去溶劑化而製得的非研磨依匹樂酮晶形L的DSC差示熱分析圖。
附圖2-E-2-T表示的是下述依匹樂酮溶劑合物的DSC差示熱分析圖分別與正丙醇、四氫呋喃、丙酸乙酯、乙酸、氯仿、丙酮、甲苯、異丙醇、乙酸叔丁酯、乙醇、乙酸異丁酯、乙酸丁酯、乙酸甲酯、乙酸丙酯、正丁醇和正辛醇形成的溶劑合物。
附圖3-A表示的是依匹樂酮晶形H的紅外(IR)光譜(漫反射,DRIFT)。
附圖3-B表示的是依匹樂酮晶形L的IR光譜(漫反射,DRIFT)。
附圖3-C表示的是依匹樂酮的丁酮合物的IR光譜(漫反射,DRIFT)。
附圖3-D表示的是存在於氯仿溶液中的依匹樂酮的IR光譜(漫反射,DRIFTS)。
附圖3-E-3-Q表示的是下述依匹樂酮溶劑合物的IR光譜分別與正丙醇、四氫呋喃、丙酸乙酯、乙酸、丙酮、甲苯、異丙醇、乙醇、乙酸異丁酯、乙酸丁酯、乙酸丙酯、乙酸甲酯、丙二醇、和乙酸叔丁酯形成的溶劑合物。
附圖4表示的是依匹樂酮晶形H的13C NMR光譜。
附圖5表示的是依匹樂酮晶形L的13C NMR光譜。
附圖6-A-6-R表示的是下述依匹樂酮溶劑合物的熱重量分析法分析圖分別與丁酮、正丙醇、四氫呋喃、丙酸乙酯、乙酸、氯仿、丙酮、甲苯、異丙醇、乙醇、乙酸異丁酯、乙酸丁酯、乙酸甲酯、乙酸丙酯、丙二醇、正丁醇、正辛醇和乙酸叔丁酯形成的溶劑合物。
附圖7表示的是通過將依匹樂酮的丁酮合物去溶劑化而製得的依匹樂酮晶形L的掃描電子顯微圖。
附圖8表示的是通過從乙酸乙酯中直接結晶而製得的依匹樂酮晶形L的掃描電子顯微圖。
附圖9表示的是從丁酮中分離的4α,5α;9α,11α-二環氧-17-羥基-3-氧代-17α-孕烷-7α,21-二甲酸氫7-甲酯,γ-內酯(「二環氧化物」)晶形的X-射線粉末衍射圖。
附圖10表示的是從異丙醇中分離的11α,12α-環氧-17-羥基-3-氧代-17α-孕-4-烯-7α,21-二甲酸氫7-甲酯,γ-內酯(「11,12-環氧化物」)晶形的X-射線粉末衍射圖。
附圖11表示的是從正丁醇中分離的17-羥基-3-氧代-17α-孕-4,9(11)-二烯-7α,21-二甲酸氫7-甲酯,γ內酯(「9,11-烯烴」)晶形的X-射線粉末衍射圖。
附圖12表示的是對於互變性相關多晶型物,吉布斯自由能與溫度之間的關係。
附圖13表示的是得自摻入了(a)0%、(b)1%、(c)3%和(d)5%二環氧化物的丁酮結晶的丁酮合物溼餅的X-射線粉末衍射圖。
附圖14表示的是得自摻入了(a)0%、(b)1%、(c)3%和(d)5%二環氧化物的丁酮結晶的乾燥固體的X-射線粉末衍射圖。
附圖15表示的是從摻入3%二環氧化物的丁酮結晶獲得的乾燥固體的X-射線粉末衍射圖,其中(a)是乾燥前沒有研磨該溶劑合物,(b)是乾燥前研磨了該溶劑合物。
附圖16表示的是得自摻入了(a)0%、(b)1%、(c)5%和(d)10%的11,12-環氧化物的丁酮結晶的丁酮合物溼餅的X-射線粉末衍射圖。
附圖17表示的是得自摻入了(a)0%、(b)1%、(c)5%和(d)10%11,12-環氧化物的丁酮結晶的乾燥固體的X-射線粉末衍射圖。
附圖18表示的是基於在本文實施例7表7A所報告的數據,產物純度、原料純度、冷卻速度和終點溫度的立方圖。
附圖19表示的是,為了確定對終產物的純度具有顯著統計學影響的變量,用附圖18的立方圖繪製的半標準圖。
附圖20是基於本文實施例7表7A所報告的數據的相互作用圖,其表示的是原料純度與冷卻速度之間的相互作用對終產物純度的影響。
附圖21表示的是基於本文實施例7表7A所報告的數據,晶形H重量分數、原料純度、冷卻速度和終點溫度的立方圖。
附圖22表示的是,為了確定對終產物的純度具有顯著統計學影響的變量,用附圖21的立方圖繪製的半標準圖。
附圖23是基於本文實施例7表7A所報告的數據的相互作用圖,其表示的是原料純度與終點溫度之間的相互作用對終產物純度的影響。
附圖24表示的是無定形依匹樂酮的X-射線衍射圖。
附圖25表示的是無定形依匹樂酮的DSC差示熱分析圖。
附圖26表示的是4個依匹樂酮多晶型樣本的溶解速度。
發明詳述象所有藥物化合物和組合物一樣,依匹樂酮的化學和物理性質在其商業發展方面非常重要。這些性質包括但不限於(1)包裝性質例如摩爾體積、密度和吸溼性,(2)熱力學性質例如熔化溫度、蒸氣壓和溶解度,(3)動力學性質例如溶解速度和穩定性(包括在環境條件下的穩定性,尤其是對水分的穩定性,和在貯存條件下的穩定性),(4)表面性質例如表面積、可溼性、界面張力和形狀,(5)機械性質例如硬度、拉伸強度、可壓縮性、操作性、流動性和混合性;和(6)過濾性質。這些性質可影響例如包含依匹樂酮的藥物組合物的加工和貯存。相對於其它固態形式能改善一個或多個這些性質的依匹樂酮的固態形式是可取的。
本發明提供了依匹樂酮的新的固態形式。具體來說,這些固態形式包括各種溶劑化的晶形、至少兩種非溶劑化和非水合的晶形(稱為「晶形H」和「晶形L」)、以及無定形依匹樂酮。相對於在本文中描述的和在文獻中公開的其它固態形式,在本申請中描述的依匹樂酮的各種固態形式具有一種或多種上述有利的化學和/或物理性質。在本文所要求的優先權文件中,晶形H和晶形L分別稱為「晶形I」和「晶形II」,並且有時分別作為「高熔點多晶型物」和「低熔點多晶型物」。
本發明涉及依匹樂酮晶形L。與例如依匹樂酮晶形H相比,在低於互變轉變溫度(如下文所討論)的溫度下,晶形L表現出更強的物理穩定性。不需要特殊加工或貯存條件、並且避免了需要頻繁進行庫存更換的依匹樂酮固態形式例如晶形L是可取的。例如,選擇在生產加工期間(例如在研磨依匹樂酮以獲得具有減小的粒徑和增大的表面積的材料期間)具有物理穩定性的依匹樂酮固態形式,可避免需要特殊加工條件和通常由這種特殊加工條件所帶來的高成本。類似地,選擇在寬範圍貯存條件下(尤其要考慮到在依匹樂酮產品的使用期限期間所可能出現的不同可能貯存條件)具有物理穩定性的依匹樂酮固態形式,可避免依匹樂酮中發生會導致產品損失或破壞產品效力的多晶型或其它降解性變化。因此,選擇具有較強物理穩定性的依匹樂酮固態形式例如晶形L可提供強於穩定性較差的依匹樂酮形式的有意義的益處。
相對於其它固態形式,晶形H也具有優點。特別是,在低於互變轉變溫度(如下文所討論)的溫度下,與例如依匹樂酮晶形L相比,晶形H在水介質中表現出更快的溶解速度(快大約30%)。當依匹樂酮在胃腸道內的溶解是將依匹樂酮釋放到靶細胞或組織的速度控制步驟時,更快的溶解一般可提供改善的生物利用度。因此,晶形H可提供與晶形L相比得以改善的生物利用度特徵。此外,相對於具有較低溶解速度的其它固態形式,選擇具有較快溶解速度的依匹樂酮固態形式也使得在選擇藥物組合物的賦形劑和配製藥物組合物時有更大的彈性,特別是當打算迅速釋放依匹樂酮時更是如此。
本發明還涉及溶劑化的依匹樂酮晶形。這些溶劑化的晶形可用作製備晶形H和晶形L依匹樂酮的中間體;在本發明上下文中,製得特別關注的是當溶解時能產生依匹樂酮晶形H的溶劑化的依匹樂酮晶形。使用溶劑化的晶形作為中間體的特別優點是在去溶劑化時可導致晶體「內部微粉化」,在本申請下文中將對其討論。這樣的「內部微粉化」可降低研磨的必要性,或者完全沒有必要研磨。此外,當需要研磨時,在去溶劑化步驟之前研磨一些溶劑合物要比在將溶劑化的晶形去溶劑化之後研磨晶形H或L容易。
可藥用溶劑化的依匹樂酮晶形也可以直接用在藥物組合物中。在一個實施方案中,用於直接製備這種藥物組合物的溶劑化晶形不包含二氯甲烷、異丙醇或乙醚;在另一實施方案中,不包含二氯甲烷、異丙醇、乙醚、丁酮或乙醇;在再一實施方案中,不包含二氯甲烷、異丙醇、乙醚、丁酮、乙醇、乙酸乙酯或丙酮。對於該應用最優選的是,溶劑化的依匹樂酮晶形基本上不含有非可藥用溶劑。
在藥物組合物中使用的溶劑化晶形通常並且優選包含可藥用較高沸點和/或氫鍵合溶劑,例如但不限於丁醇。據信溶劑化晶形集合可提供不同溶解速度,並且當依匹樂酮在胃腸道內的溶解是將依匹樂酮釋放到靶細胞或組織的速度控制步驟時,相對於晶形H和晶形L,溶劑化晶形可提供不同的生物利用度。
本發明還涉及依匹樂酮的無定形物。無定形依匹樂酮可用作製備晶形H和晶形L的中間體。此外,據信無定形依匹樂酮可提供不同溶解速度,並且當無定形依匹樂酮存在於藥物組合物中且當依匹樂酮在胃腸道內的溶解是將依匹樂酮釋放到靶細胞或組織的速度控制步驟時,相對於晶形H和晶形L,這樣的無定形依匹樂酮可提供不同的生物利用度。
還值得關注的是選自依匹樂酮晶形H、依匹樂酮晶形L、溶劑化的依匹樂酮晶形、和無定形依匹樂酮的固態形式的組合。這樣的組合可用於例如製備具有各種溶解特徵的藥物組合物,包括控釋組合物。在本發明一個實施方案中,提供了固態形式的組合,其中包含至少可檢測量的依匹樂酮晶形H,其餘部分是選自依匹樂酮晶形L、溶劑化的依匹樂酮晶形和無定形依匹樂酮的一種或多種固態形式。
根據依匹樂酮固態形式的目的應用,通過選擇特定固態形式或特定固態形式的組合可有益於加工。例如,相純的晶形L通常比相純的晶形H更易於製備。而晶形H與晶形L的混合物通常比相純的晶形L更易於製備,並使得能夠使用具有較低化學純度的依匹樂酮原料。與通過將溶劑化晶形中間體去溶劑化來進行的加工過程相比,在組合物中使用溶劑化晶形來代替晶形H或晶形L可省去一個步驟,即去溶劑化步驟。或者,例如如果從不涉及溶劑化晶形中間體製備和去溶劑化的適當溶劑中直接結晶出晶形L,也可以省去去溶劑化步驟。下文中更詳細地描述了這樣的方法。定義在本文中,術語″無定形″用於依匹樂酮時指固態,其中該依匹樂酮分子以無序排列形式存在,並且不形成明顯的晶格或晶胞。當進行X-射線粉末衍射時,無定形依匹樂酮不產生任何特徵性晶體峰。
當在本文中提及物質或溶液的沸點時,術語「沸點」指該物質或溶液在可應用的處理條件下的沸點。
在本文中,術語″晶形″用於依匹樂酮指固態形式,其中依匹樂酮分子排列形成明顯的含有晶胞的晶格(i),和(ii)當進行X-射線輻射時產生衍射峰。
根據與依匹樂酮原料製備有關的可應用環境,術語″結晶″用於本申請中時可以指結晶和/或重結晶。
在本文中,術語″蒸煮″指一種方法,其中在可應用的處理條件下,將固體依匹樂酮在溶劑或溶劑混合物中的漿液於溶劑或溶劑混合物的沸點下加熱。
本文所用術語″直接結晶″是指直接從適宜的溶劑中結晶依匹樂酮,而不形成依匹樂酮的中間溶劑化結晶固體形式,且不去溶劑化。
本文所用術語「依匹樂酮藥物」是指如使用該術語的上下文所限定的依匹樂酮自身,並且可以指未配製的依匹樂酮或作為藥物組合物組分的依匹樂酮。
本文所用術語″粒徑″是指通過本領域熟知的常規粒徑檢測技術例如雷射散射、沉降區流動分段、光子關聯分光術或園盤離心測定的粒徑。″D90粒徑″指這樣的粒徑,即通過這樣的常規粒徑檢測技術測定,有90%顆粒的粒徑小於該D90粒徑。
術語「DSC」是指差示掃描量熱法。
術語「HPLC」是指高壓液相色譜法。
術語「IR」是指紅外光譜法。
在本文中,除非另外限度,否則術語″純度″是指按照常規HPLC檢測法測定的依匹樂酮的化學純度。在本文中,″低純度依匹樂酮″一般指含有效量的晶形H晶體生長促進劑和/或晶形L晶體生長抑制劑的依匹樂酮。在本文中,″高純度依匹樂酮″一般指不含或含小於有效量的晶形H晶體生長促進劑和/或晶形L晶體生長抑制劑的依匹樂酮。
術語″相純度″是指關於特定結晶的或無定形的依匹樂酮,如通過本文中描述的紅外光譜分析方法所測定的依匹樂酮固體的固體純度。
術語″XPRD″是指X-射線粉末衍射。
術語「rpm」是指每分鐘轉數。
術語「TGA」是指熱重量法分析。
術語″Tm″是指熔點。晶形的特徵1、分子構象單晶X-射線分析表明在晶形H和晶形L之間依匹樂酮的分子構象不同,特別是甾環7-位的酯基的取向不同。該酯基的取向可以通過C8-C7-C23-O1扭轉角定義。
在晶形H的晶格中,依匹樂酮分子採用的構象中在7-位上酯的甲氧基與C-H鍵大約成直線,而羰基大約位於B-甾環的中心。在該構象中C8-C7-C23-O1扭轉角大約是-73.0°。在該取向中,酯基的羰基氧原子(O1)與9,11-環氧環的氧原子(O4)緊密接觸。O1-O4的距離約為2.97埃,其恰低於範德華接觸距離-3.0埃(假設氧原子的範德華半徑是1.5埃)。
在晶形L的晶格中,依匹樂酮分子採用的構象中相對於晶形H來說該酯基大約旋轉了150°,且C8-C7-C23-O1扭轉角為約+76.9°。在該取向中,該酯的甲氧基直接與A-甾環的4,5-烯烴部分相對。在此取向中,與晶形H確定的距離相比,該酯基的每個氧原子(O1,O2)和9,11-環氧環的氧原子(O4)之間的距離都加大了。O2-O4距離約為3.04埃,恰高於範德華接觸距離。O1-O4距離約為3.45埃。
在通過單晶X-射線衍射分析的溶劑化晶形中,依匹樂酮分子似乎採用晶形L特徵的構象。2.X-射線粉末衍射用Siemens D5000粉末衍射計或Inel Multipurpose衍射計分析依匹樂酮的各種晶形。對於Siemens D5000粉末衍射計,對於2θ值,從2-50測定原始數據,其間距為0.020而間距期為2秒。對於InelMultipurpose衍射計,將樣品置於鋁製樣品夾持器,並在所有2θ值同時收集30分鐘的原始數據。
表1A、1B和1C根據2θ值和強度分別給出了晶形H(通過將蒸煮低純度依匹樂酮獲得的乙醇合物去溶劑化而製得的)、晶形L(通過將重結晶高純度依匹樂酮獲得的丁酮合物去溶劑化而製得的)、和依匹樂酮晶形的丁酮合物(通過在丁酮中室溫漿液轉化高純度依匹樂酮而製得的)的主要峰的重要參數(X-射線輻射,波長為1.54056埃)。
在晶形H和晶形L的衍射圖中可能出現峰位置的較小的位移,這是結晶衍射面的間距不完美所至,而這又是晶形H和晶形L的製備途徑造成的(即溶劑合物的去溶劑化)。此外,晶形H是從通過蒸煮粗品依匹樂酮製備的溶劑合物中分離的。該方法導致晶形H的整體化學純度較低(約90%)。最後,預計由於在晶格的溶劑通道內溶劑分子的流動性增加,依匹樂酮溶劑化形式的衍射峰位置出現了一些位移。
表1AX-射線衍射數據,晶形H
表1BX-射線衍射數據,晶形L
表1CX-射線衍射數據,丁酮合物
晶形H、晶形L和依匹樂酮的丁酮合物晶形的X-射線衍射圖的實例圖分別見圖1-A、1-B和1-C。晶形H在7.0±0.2、8.3±0.2和12.0±0.2°2θ顯示出了區別峰。晶形L在8.0±0.2、12.4±0.2、12.8±0.2和13.3±0.2°2θ顯示出了區別峰。丁酮溶劑化的晶形在7.6±0.2、7.8±0.2和13.6±0.2°2θ顯示出了區別峰。
附圖1-D-1-O顯示了下述依匹樂酮溶劑合物晶形的X-射線衍射圖的實例圖正丙醇合物、四氫呋喃合物、丙酸乙酯合物、乙酸合物、丙酮合物、甲苯合物、異丙醇合物、乙醇合物、乙酸異丁酯合物、乙酸丁酯合物、乙酸甲酯合物、和乙酸丙酯合物。3.熔化/分解溫度用TA Instruments 2920差示掃描量熱計測定非溶劑化的依匹樂酮晶形的熔化和/或分解溫度。將各樣品(1-2mg)置於密封或非密封的鋁鍋中並以約10℃/分鐘的升溫速度加熱。熔化/分解範圍是從熔化/分解吸熱線外推的開始至最大值而定義的。
依匹樂酮晶形H和晶形L的熔化伴有化學分解和晶格中所捕獲溶劑的損失。熔化/分解溫度也受分析前固體處理的影響。例如,通過從適當溶劑中直接結晶或者將在適當溶劑或溶劑的混合物中結晶高純度依匹樂酮獲得的溶劑合物去溶劑化製得的非研磨晶形L(D90粒徑為約180-450μm)的一般熔化/分解範圍為約237℃-約242℃。研磨的晶形L(D90粒徑約為80-約100μm)(通過從高純度依匹樂酮在適當的溶劑或溶劑混合物中的溶液中結晶溶劑合物,將此溶劑合物去溶劑化,並研磨所得晶形L而製得的)一般具有較低和較寬的熔化/分解溫度範圍,為約223℃-約234℃。通過將蒸煮低純度依匹樂酮獲得的溶劑合物去溶劑化製得的非研磨的晶形H(D90粒徑為約180-450μm)一般具有較高的熔化/分解範圍,為約247℃-約251℃。(a)直接從丁酮中結晶製備的非研磨的晶形L,(b)通過將從丁酮中結晶高純度依匹樂酮獲得的溶劑合物去溶劑化而製備的非研磨的晶形L,(c)通過研磨從丁酮中結晶高純度依匹樂酮獲得的去溶劑化的溶劑合物而製備的晶形L,和(d)通過將從丁酮中蒸煮低純度依匹樂酮獲得的溶劑合物去溶劑化製備的非研磨的晶形H的DSC差示熱分析圖的實例,分別如附圖2-A、2-B、2-C和2-D所示。
用Perkin Elmer Pyris 1差示掃描量熱計測定依匹樂酮的溶劑化形式的DSC差示熱分析圖。將各樣品(1-2mg)置於非密封的鋁鍋中並以10℃/分鐘的升溫速度加熱。當從溶劑合物晶格中有溶劑損失時,在較低溫度下的一個或多個吸熱過程伴有焓的變化。最高溫度吸熱線(一個或多個)與依匹樂酮晶形L或晶形H的熔化/分解有關。附圖2-E-2-T顯示了下述依匹樂酮的溶劑化晶形的DSC差示熱分析圖的實例分別是正丙醇合物、四氫呋喃合物、丙酸乙酯合物、乙酸合物、氯仿合物、丙酮合物、甲苯合物、異丙醇合物、乙酸叔丁酯合物、乙醇合物、乙酸異丁酯合物、乙酸丁酯合物、乙酸甲酯合物、乙酸丙酯合物、正丁醇合物、和正辛醇合物。4.紅外吸收光譜用Nicolet DRIFT(漫反射紅外傅立葉變換)Magna系550光譜儀獲得非溶劑化依匹樂酮晶形H和晶形L的紅外吸收光譜。使用Spectra-Tech收集器系統和微樣品杯。在溴化鉀中分析樣品(5%)並從400到4000cm-1掃描。用Bio-rad FTS-45光譜儀獲得在稀氯仿溶液(3%)或在溶劑化晶形中的依匹樂酮的紅外吸收光譜。用0.2mm路徑長度帶氯化鈉鹽板的溶液池分析氯仿溶液樣品。用1BM微-MIR(多功能內部反射度)輔助設備收集溶劑合物FTIR光譜。從400到4000cm-1掃描樣品.(a)晶形H、(b)晶形L、(c)丁酮合物和(d)在氯仿溶液中的依匹樂酮的紅外吸收光譜的實例分別如附圖3-A、3-B、3-C和3-D所示。
表2公開了晶形H、晶形L和丁酮合物晶形的依匹樂酮的示例性吸收帶。還公開了氯仿溶液中的依匹樂酮的示例性吸收帶以作為對比。觀察到了晶形H與晶形L或丁酮合物之間的差別,例如,在光譜的羰基區觀察到了差別。晶形H的酯羰基拉伸區在約1739cm-1,而晶形L和丁酮合物分別在約1724和1722cm-1具有相應的拉伸。在氯仿溶液中的依匹樂酮在約1727cm-1產生酯羰基的拉伸。晶形H和晶形L之間酯羰基的拉伸頻率的變化反映了這兩種晶形之間的酯基取向的變化。此外,在A甾環中共軛酮的酯的拉伸從晶形H或丁酮合物的約1664-1667cm-1位移至晶形L的約1665cm-1。在氯仿溶液中相應的羰基拉伸發生在約1665cm-1。
晶形H和晶形L之間的另一個差別見於C-H彎曲區。晶形H在約1399cm-1有吸收,這在晶形L、丁酮合物或在氯仿溶液中的依匹樂酮中沒有觀察到。此1399cm-1拉伸發生在鄰近羰基的C2和C21亞甲基的CH2剪切區。
表2依匹樂酮形式的IR吸收帶(cm-1)
附圖3-E-3-S分別顯示了下述依匹樂酮的溶劑化晶形的紅外吸收光譜的實例正丙醇合物、四氫呋喃合物、丙酸乙酯合物、乙酸合物、丙酮合物、甲苯合物、異丙醇合物、乙醇合物、乙酸異丁酯合物、乙酸丁酯合物、乙酸丙酯合物、乙酸甲酯合物、丙二醇合物、和乙酸叔丁酯合物。5.核磁共振(NMR)光譜在31.94區獲得13C NMR光譜。依匹樂酮晶形H和晶形L的13C NMR光譜的實例分別如附圖4和5所示。通過分析依匹樂酮晶形H以獲得在圖4中反映的數據,結果發現依匹樂酮晶形H不是相純的並含有小量的依匹樂酮晶形L。晶形H通過在64.8ppm、24.7ppm和19.2ppm周圍的碳共振使其最清楚地區別於其它形式。晶形L通過在67.1ppm和16.0ppm周圍的碳共振使其最清楚地區別於其它形式。6.熱重量分析法用TA Instruments TGA 2950熱重量分析儀進行熱重量分析。在氮衝洗下,將樣品置於未封閉的鋁鍋中。起始溫度為25℃,溫度以約10℃/分鐘的速度升溫。附圖6-A-6-R分別顯示了下述依匹樂酮的溶劑化晶形的熱重量分析法分析圖的實例分別是丁酮合物、正丙醇合物、四氫呋喃合物、丙酸乙酯合物、乙酸合物、氯仿合物、丙酮合物、甲苯合物、異丙醇合物、乙醇合物、乙酸異丁酯合物、乙酸丁酯合物、乙酸甲酯合物、乙酸丙酯合物、丙二醇合物、正丁醇合物、正辛醇和乙酸叔丁酯合物。7.顯微鏡檢查使用具有Zeiss Universal Polarized Light Microscope的Linkam THMS 600 Hot-Stage對依匹樂酮丁酮合物的單晶進行Hot-Stage顯微鏡檢查。在室溫、偏振光下,溶劑合物晶體具有雙折射效應,並且是半透明的,這表明晶格高度有序。當溫度升至約60℃時,開始沿著長的晶體尺寸出現顯著的缺損。通過將丁酮合物去溶劑化而獲得的依匹樂酮晶形L的掃描電子顯微圖片如附圖7所示,並且該顯微圖片顯示了晶格內的表面缺損、孔、裂縫和斷口。通過直接從乙酸乙酯中結晶而獲得的依匹樂酮晶形L的掃描電子顯微圖片如附圖8所示,並且該顯微圖片沒有顯示出晶格內的表面缺損、孔、裂縫和斷口。8.晶胞參數下表3A、3B和3C總結了測定的晶形H、晶形L和幾種依匹樂酮溶劑化晶形的晶胞參數。
表3A依匹樂酮晶形的晶胞參數
表3B依匹樂酮晶形的晶胞參數
1由於通道中溶劑分子的紊亂,乙酸丁酯合物分子沒有徹底精製。
表3C依匹樂酮晶形的晶胞參數
1由於通道中溶劑分子的紊亂,溶劑合物分子沒有徹底精製。
對所選依匹樂酮溶劑化晶形的其它信息在下表4中報告。上表3A中報告的丁酮合物的晶胞數據也代表了很多其它依匹樂酮結晶溶劑合物的晶胞參數。被測的大多數依匹樂酮結晶溶劑合物基本上彼此同構。雖然由於摻入溶劑分子的大小不同,一種溶劑化晶形與另一種在X-射線粉末衍射峰中存在一些很小的位移,但是整個衍射圖基本上相同,而晶胞參數和分子位置對於大多數所測試的溶劑合物來說基本上一致。
表4關於依匹樂酮溶劑合物的其它信息
1定義為從最終溶劑重量損失步驟外推的去溶劑化溫度,這是通過熱重量分析以10℃/分鐘的加熱速度在氮氣衝洗下測定的。但是去溶劑化溫度可能受溶劑合物製備方法的影響。不同的方法可能產生不同數量的成核作用位點,該位點能在較低溫度引起溶劑合物的去溶劑化。
溶劑合物的晶胞由4個依匹樂酮分子組成。對於多種溶劑合物,依匹樂酮分子和溶劑分子在此晶胞中的化學計量也報告於上表4。晶形H晶胞由4個依匹樂酮分子組成。晶形L晶胞由兩個依匹樂酮分子組成。當依匹樂酮分子晶形遷移並旋轉以填補溶劑分子留下的空間時,溶劑合物晶胞在去溶劑化過程中轉變為晶形H和/或晶形L晶胞。表4也報告了很多不同溶劑化物的去溶劑化溫度。9.雜質的結晶性質在溶劑合物的去溶劑化過程中,在依匹樂酮中所選擇的雜質可誘導晶形H的形成。特別是評價如下兩種雜質分子的作用4α,5α;9α,11α-二環氧-17-羥基-3-氧代-17α-孕烷-7α,21-二甲酸氫7-甲酯,γ-內酯(III)(「二環氧化物」);和11α,12α-環氧-17-羥基-3-氧代-17α-孕-4-烯-7α,21-二甲酸氫7-甲酯,γ-內酯(IV)(「11,12-環氧化物」)。
這些雜質分子對去溶劑化所得依匹樂酮晶形的作用在本文實施例中更詳細地描述。
由於17-羥基-3-氧代-17α-孕-4,9(11)-二烯-7α,21-二甲酸氫7-甲酯,γ-內酯(V)(「9,11-烯烴」)的單晶結構與晶形H依匹樂酮類似,因此我們假定在溶劑合物的去溶劑化期間9,11-烯烴也可誘導晶形H的形成。
分離每種雜質化合物的單晶。分離的二環氧化物、11,12-環氧化物和9,11-烯烴晶形的代表性X-射線粉末衍射圖分別如附圖9、10和11所示。每種雜質分子的X-射線粉末衍射圖類似於晶形H的X-射線粉末衍射圖,這表明晶形H和這三種雜質化合物具有相似的單晶結構。
也分離了每種雜質化合物的單晶,並進行X-射線結構測定以證實這三種化合物採用的單晶結構類似於晶形H。從丁酮中分離此二環氧化物的單晶。從異丙醇中分離11,12-環氧化物的單晶。從正丁醇中分離9,11-烯烴的單晶。測定每種雜質化合物晶形的晶體結構所得數據如表5所示。對晶形H、二環氧化物、11,12-環氧化物和9,11-烯烴晶形的所得晶系和晶胞參數基本上是相同的。
表5比較依匹樂酮晶形H與雜質晶體的晶胞參數
表5中報告的4種化合物結晶成相同的空間群,並具有相似的晶胞參數(即它們是同構的)。假定該二環氧化物、11,12-環氧化物和9,11-烯烴採用晶形H構象。對於每種雜質化合物來說,相對容易分離晶形H填料(直接從溶液中),這表明在此系列結構相似的化合物中晶形H晶格是穩定的填充方式。因此,與依匹樂酮晶形H晶體學同構的任何化合物都可用作從溶液中結晶依匹樂酮晶形H的摻雜劑。
因此,在一個特定實施方案中,本發明提供了從依匹樂酮在溶劑或溶劑混合物內的溶液中結晶依匹樂酮晶形H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結晶前用有效量的與依匹樂酮晶形H晶體學同構的化合物摻雜該溶液。應當理解,在本文中「摻雜」可以是主動的,即有意向溶液中加入摻雜化合物,或者是被動的,即這種摻雜是由於溶液中存在作為雜質的摻雜化合物所致。
依據該實施方案,優選的摻雜化合物是二環氧化物、11,12-環氧化物、和9,11-烯烴,即分別是上面的化合物(III)、(IV)和(V)。製備依匹樂酮用於製備本發明新晶形的依匹樂酮原料可以通過本身已知方法,包括在上述國際專利出版物WO 97/21720和WO 98/25948中給出的方法,特別是在二者中給出的方案1製得。製備晶形1.製備溶劑化晶形依匹樂酮的溶劑化晶形可以通過從適宜的溶劑或適宜溶劑的混合物中結晶依匹樂酮來製備。適宜的溶劑或適宜溶劑的混合物一般包括這樣的有機溶劑或有機溶劑的混合物,其在升高的溫度下溶解依匹樂酮和任何雜質,但是冷卻時優先結晶溶劑合物。室溫下在這些溶劑或溶劑的混合物中依匹樂酮的溶解度一般為約5-約200mg/mL。這些溶劑或溶劑混合物優選選自製備依匹樂酮原料的過程中已使用過的溶劑,特別是如果包含在含依匹樂酮晶形的最終藥物組合物中時是可藥用的溶劑。例如,得到含二氯甲烷的溶劑合物的含二氯甲烷的溶劑系統一般是不可取的。
所用各溶劑優選是可藥用溶劑,特別是在″雜質殘餘溶劑指南″,人用藥物註冊技術要求協調國際會議(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 Harmonisation Of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RegistrationOf Pharmaceuticals For Human Use)(ICH指導委員會1997年7月17日推薦在ICH程序的步驟4採用)中定義的2類或3類溶劑。更優選地,這些溶劑或溶劑混合物選自丁酮、1-丙醇、2-戊酮、乙酸、丙酮、乙酸丁酯、氯仿、乙醇、異丁醇、乙酸異丁酯、乙酸甲酯、丙酸乙酯、正丁醇、正辛醇、異丙醇、乙酸丙酯、丙二醇、叔丁醇、四氫呋喃、甲苯、甲醇和乙酸叔丁酯。更優選的是,所述溶劑選自丁酮和乙醇。
在該方法的另一實施方案中,所述溶劑或溶劑混合物選自1-丙醇、2-戊酮、乙酸、丙酮、乙酸丁酯、氯仿、異丁醇、乙酸異丁酯、乙酸甲酯、丙酸乙酯、正丁醇、正辛醇、乙酸丙酯、丙二醇、叔丁醇、四氫呋喃、甲苯、甲醇和乙酸叔丁酯。
在該方法的另一實施方案中,所述溶劑或溶劑混合物選自1-丙醇、2-戊酮、乙酸、丙酮、乙酸丁酯、氯仿、異丁醇、乙酸異丁酯、乙酸甲酯、丙酸乙酯、正丁醇、正辛醇、乙酸丙酯、丙二醇、叔丁醇、四氫呋喃、甲苯、甲醇和乙酸叔丁酯。
為了製備依匹樂酮的溶劑化晶形,將一定量的依匹樂酮原料溶解在一定體積的溶劑中,並冷卻直至形成晶體。向溶劑中加入依匹樂酮時的溶劑溫度一般是根據該溶劑或溶劑混合物的溶解度曲線來選擇。對於本文所描述的大多數溶劑,例如該溶劑溫度一般為至少約25℃,優選約30℃-該溶劑的沸點溫度,更優選為低於該溶劑沸點約25℃的溫度-該溶劑的沸點溫度。
或者,可將熱溶劑加到依匹樂酮中,並可以將該混合物冷卻直至形成晶體。向依匹樂酮中加入溶劑時的溶劑溫度一般是根據該溶劑或溶劑混合物的溶解度曲線來選擇。對於本文所描述的大多數溶劑,例如該溶劑溫度一般為至少約25℃,優選約50℃-該溶劑的沸點溫度,更優選為低於該溶劑沸點約15℃的溫度-該溶劑的沸點溫度。
與給定體積的溶劑混合的依匹樂酮原料的量同樣取決於該溶劑或溶劑混合物的溶解度曲線。一般情況下,加到溶劑中的依匹樂酮的量在室溫下在該體積的溶劑中不能完全溶解。對於本文所描述的大多數溶劑,例如與給定體積的溶劑混合的依匹樂酮原料的量通常為在室溫時所能在該體積的溶劑中溶解的依匹樂酮的量的至少約1.5-約4.0倍、優選為約2.0-約3.5倍、更優選為約2.5倍。
當依匹樂酮原料已經完全溶解在溶劑中時,通常將該溶液緩慢地冷卻以結晶出依匹樂酮的溶劑化晶形。對於本文所描述的大多數溶劑,例如以低於約20℃/分鐘的速度、優選以約10℃/分鐘或更低的速度、更優選以約5℃/分鐘或更低的速度、還更優選以約1℃/分鐘或更低的速度冷卻該溶液。
收穫溶劑化晶形的終點溫度取決於溶劑或溶劑混合物的溶解度曲線。對於本文所描述的大多數溶劑,例如該終點溫度一般為低於約25℃、優選低於約5℃、更優選低於約-5℃。降低該終點溫度通常有利於溶劑化晶形的形成。
或者,可使用其它技術來製備溶劑合物。這樣的技術的實例包括但不限於(i)將依匹樂酮原料溶解在一種溶劑中,並加入助溶劑來促進溶劑化晶形的結晶,(ii)溶劑合物的蒸氣擴散生長,(iii)通過蒸發例如旋轉蒸發分離溶劑合物,和(iv)漿液轉化。
可通過任意合適的常規手段例如過濾或離心來將如上所述製得的溶劑化晶形的晶體從溶劑中分離出來。在結晶期間提高溶劑系統的攪拌通常導致生成粒徑更小的晶體。
2.從溶劑合物製備晶形L依匹樂酮晶形L可通過去溶劑化由溶劑化晶形直接製得。可通過任意合適的去溶劑化手段,例如但不限於將溶劑合物加熱、降低溶劑合物周圍的環境壓力、或二者的組合來實現去溶劑化。如果將溶劑合物加熱例如在烘箱中加熱來除去溶劑,在該操作期間的溫度一般不超過晶形H和晶形L的互變轉化溫度。該溫度優選不超過約150℃。
去溶劑化壓力和去溶劑化時間並不很重要。去溶劑化壓力優選為約1個大氣壓或更低。然而,當降低去溶劑化壓力時,同樣要降低可進行去溶劑化的溫度和/或去溶劑化時間。特別是對於具有較高去溶劑化溫度的溶劑合物,真空乾燥使得可以採用較低的乾燥溫度。僅需要能足以進行完去溶劑化以形成晶形L的去溶劑化時間。
為了保證製得基本上都由晶形L組成的產物,依匹樂酮原料一般是高純度依匹樂酮,優選基本上是純的依匹樂酮。用於製備依匹樂酮晶形L的依匹樂酮原料一般具有至少90%的純度、優選至少95的純度、更優選至少99%的純度。如在本申請別處所討論的那樣,依匹樂酮原料中的一些雜質可能對通過該方法所得產物的產率和晶形L含量造成不利影響。
通過該方法由高純度依匹樂酮原料製得的依匹樂酮結晶產物一般包含至少10%晶形L、優選至少50%晶形L、更優選至少75%晶形L、還更優選至少90%晶形L、再更優選至少約95%晶形L、進一步更優選基本上是相純的晶形L。
3.由溶劑合物製備晶形H可按照基本上與上述晶形L製備法相同的方法製備包含晶形H的產物,並(i)使用低純度依匹樂酮原料來代替高純度依匹樂酮原料,(ii)向溶劑系統中加入相純晶形H晶體的晶種,或者聯合使用(i)和(ii)。
3.1使用雜質作為晶體生長促進劑和抑制劑在依匹樂酮原料中存在所選雜質和其含量,而不是依匹樂酮中所有雜質的總量在溶劑合物的去溶劑化期間影響晶形H晶體的形成潛力。所選雜質一般是晶形H生長促進劑或晶形L生長抑制劑。所選雜質可包含在依匹樂酮原料中,包含在溶劑或溶劑混合物中(加入依匹樂酮原料前),和/或加到溶劑或溶劑混合物中(加入依匹樂酮原料後)。Bonafede等人(1995),「通過在分子晶體底物上突出導向的外延的有機多晶型物的選擇性成核作用和生長」,J.Amer.Chem.Soc.,117(30)(引入本發明以作參考)討論了在多晶型物系統中使用生長促進劑和生長抑制劑。對於本發明,合適的雜質一般包含具有與依匹樂酮晶形H的單晶結構基本上相同的單晶結構的化合物。雜質優選為其X-射線粉末衍射圖與依匹樂酮晶形H的X-射線粉末衍射圖基本上相同的化合物,更優選選自二環氧化物、11,12-環氧化物、9,11-烯烴和它們的組合。
製備晶形H晶體所需的雜質的量一般部分取決於溶劑或溶劑混合物和雜質相對於依匹樂酮的溶解度。當從丁酮溶劑中結晶晶形H時,例如二環氧化物與低純度依匹樂酮原料的重量比一般為至少約1∶100、優選為至少約3∶100、更優選為約3∶100-約1∶5、還更優選為約3∶100-約1∶10。11,12-環氧化物在丁酮中的溶解度比二環氧化物高,並且為了製備依匹樂酮晶形H晶體,通常需要更大量的11,12-環氧化物。當雜質包含11,12-環氧化物時,該二環氧化物與低純度依匹樂酮原料的重量比一般為至少約1∶5、更優選為約3∶25、還更優選為約3∶25-約1∶5。當在製備晶形H晶體的過程中既使用二環氧化物又使用11,12-環氧化物雜質時,每種雜質與依匹樂酮原料的重量比可低於在製備晶形H晶體的過程中僅使用一種雜質時的相應比。
當把包含所選雜質的溶劑合物去溶劑化時,通常會獲得依匹樂酮晶形H和晶形L的混合物。在通過將溶劑合物開始去溶劑化所獲得的產物中,晶形H的重量分數一般為低於約50%。如下所述通過結晶或蒸煮將該產物進一步處理後,產物中晶形L的重量分數一般會增加。
3.2加入晶種晶形H晶體可通過在結晶依匹樂酮之前向溶劑系統中加入相純晶形H的晶種(或如上所述的晶形H生長促進劑和/或晶形L生長抑制劑)而製得。依匹樂酮原料可以是低純度依匹樂酮或高純度依匹樂酮。當把由任一種原料製得的溶劑合物去溶劑化時,晶形H在產物中的重量分數一般為至少約70%、並且可以大至約100%。
加到溶劑系統中的晶形H晶種與加到溶劑系統中的依匹樂酮原料的重量比一般為至少約0.75∶100、優選為約0.75∶100-約1∶20、更優選為約1∶100-約1∶50。晶形H晶種可通過本申請中描述的關於製備晶形H晶體的任意方法、特別是如下所述通過蒸煮製備晶形H晶體的方法製得。
晶形H晶種可一次性加入、分多次加入、或經一段時間基本連續加入。然而,通常在依匹樂酮開始從溶液中結晶之前完成晶形H晶種的加入,即在達到濁點(亞穩帶低終點)前完全加入晶種。一般當溶液溫度為濁點以上約0.5℃-濁點以上約10℃、優選為濁點以上約2℃-約3℃時加入晶種。當加入晶種時的濁點以上的溫度增加時,結晶晶形H晶體所需的晶種加入量一般為增加。
加入晶種優選不僅可在濁點以上進行,而且也可以在亞穩帶內進行。濁點和亞穩帶都取決於依匹樂酮在溶劑或溶劑混合物中的溶解度和濃度。例如,對於丁酮的12體積稀釋,亞穩帶高終點一般為約70℃-約73℃,亞穩帶低終點(即濁點)為約57℃-約63℃。對於8體積丁酮的濃度,亞穩帶窄得多,這是由於溶液過飽和所致。在該濃度下,該溶液的濁點為約75℃-約76℃。因為在環境條件下丁酮的沸點約為80℃,所以一般在約76.5℃-該沸點溫度向該溶液中加入晶種。
本文實施例7給出了加入晶形H晶種的非限制性實例。
用晶形H生長促進劑或晶形L生長抑制劑、和/或加入晶形H晶種所獲得的依匹樂酮結晶產物一般包含至少2%晶形H、優選至少5%晶形H、更優選至少7%晶形H、還更優選至少約10%晶形H。餘下的依匹樂酮結晶產物是一般是晶形L。
3.通過研磨依匹樂酮製備晶形H在另一實施方案中,已經發現少量的晶形H可通過適當地研磨依匹樂酮而製得。已經觀察到,在研磨的依匹樂酮中,晶形H的濃度高達約3%。
4.從由低純度依匹樂酮製得的溶劑合物製備晶形L如上所述,結晶低純度依匹樂酮以形成溶劑合物,然後將該溶劑合物去溶劑化一般可製得包含晶形H和晶形L的產物。按照與上述製備晶形H的方式基本上相同的方法,通過向溶劑系統中加入相純的晶形L晶種,或通過使用晶形L生長促進劑和/或晶形H生長抑制劑,可由低純度依匹樂酮製得具有較大晶形L含量的產物。加入晶種的方案以及加到溶劑系統中的晶形L晶種的量與加到溶劑系統中的依匹樂酮原料的量的重量比與上文關於通過加入相純晶形H晶種來製備依匹樂酮晶形H所述的重量比類似。
以該方法製得的依匹樂酮結晶產物一般包含至少10%晶形L、優選至少50%晶形L、更優選至少75%晶形L、更優選至少90%晶形L、還更優選至少約95%晶形L、進一步更優選基本上是相純的晶形L。
本文所述關於製備依匹樂酮晶形H的加入晶種方案也可用於改善結晶的依匹樂酮粒徑的控制。
5.從溶液中直接結晶晶形L依匹樂酮晶形L還可通過從合適的溶劑或溶劑混合物中直接結晶依匹樂酮來製得,而不用形成溶劑合物中間體和所伴隨需要的去溶劑化。一般情況下,(i)溶劑具有與溶劑合物晶格中的可用通道空間不相容的分子大小,(ii)依匹樂酮的所存在的任何雜質在升高的溫度下能溶於該溶劑中,(iii)冷卻導致結晶出非溶劑化的依匹樂酮晶形L。在室溫下,依匹樂酮在溶劑或溶劑混合物中的溶解度一般為約5-約200mg/ml。所述溶劑或溶劑混合物優選包含一種或多種選自甲醇、乙酸乙酯、乙酸異丙酯、乙腈、硝基苯、水和乙基苯的溶劑。
為了直接從溶液中結晶出依匹樂酮晶形L,將一定量的依匹樂酮原料溶解在一定體積的溶劑中,並冷卻直至形成晶體。向溶劑中加入依匹樂酮時的溶劑溫度一般是根據該溶劑或溶劑混合物的溶解度曲線來選擇。對於本文所描述的大多數溶劑,該溶劑溫度一般為至少約25℃,優選約30℃-該溶劑的沸點溫度,更優選為低於該溶劑沸點約25℃的溫度-該溶劑的沸點溫度。
或者,可將熱溶劑加到依匹樂酮中,並可以將該混合物冷卻直至形成晶體。向依匹樂酮中加入溶劑時的溶劑溫度一般是根據該溶劑或溶劑混合物的溶解度曲線來選擇。對於本文所描述的大多數溶劑,該溶劑溫度一般為至少約25℃,優選約50℃-該溶劑的沸點溫度,更優選為低於該溶劑沸點約15℃的溫度-該溶劑的沸點溫度。
與給定體積的溶劑混合的依匹樂酮原料的量同樣取決於該溶劑或溶劑混合物的溶解度曲線。一般情況下,加到溶劑中的依匹樂酮的量在室溫下在該體積的溶劑中不能完全溶解。對於本文所描述的大多數溶劑,與給定體積的溶劑混合的依匹樂酮原料的量通常為在室溫時所能在該體積的溶劑中溶解的依匹樂酮的量的至少約1.5-約4.0倍、優選為約2.0-約3.5倍、例如為約2.5倍。
為了保證製得包含基本上相純的晶形L的產物,依匹樂酮原料一般是高純度原料。依匹樂酮原料優選具有至少約65%純度、更優選具有至少約90%純度、還更優選具有至少約98%純度、最優選具有至少約99%純度。
當依匹樂酮原料已經完全溶解在溶劑中時,通常將該溶液緩慢地冷卻以結晶出依匹樂酮晶形L。對於本文所描述的大多數溶劑,例如以低於約1℃/分鐘的速度、優選以約0.2℃/分鐘或更低的速度、更優選以約0.05℃/分鐘-約0.1℃/分鐘的速度冷卻該溶液。
收穫晶形L的終點溫度取決於溶劑或溶劑混合物的溶解度曲線。對於本文所描述的大多數溶劑,該終點溫度一般為低於約25℃、優選低於約5℃、更優選低於約-5℃。
或者,可使用其它技術來製備溶劑合物。這樣的技術的實例包括但不限於(i)將依匹樂酮原料溶解在一種溶劑中,並加入助溶劑來促進依匹樂酮晶形L的結晶,(ii)依匹樂酮晶形L的蒸氣擴散生長,(iii)通過蒸發例如旋轉蒸發分離出依匹樂酮晶形L,和(iv)漿液轉化。
可通過任意合適的常規手段例如過濾或離心來將如上所述製得的依匹樂酮晶形L的晶體從溶劑中分離出來。
此外,依匹樂酮晶形L可通過將高純度依匹樂酮在丁酮中的漿液蒸煮(如下所述),並在該漿液的沸點溫度下過濾蒸煮的依匹樂酮來製得。
6.從溶液中直接製備晶形H據假定,如果在晶形H和晶形L的互變轉變溫度(Tt)以上進行結晶,特別是如果存在晶形H生長促進劑或晶形L生長抑制劑或者加入相純的晶形H晶種,晶形H將直接從溶液中結晶出來,這是因為晶形H在這些較高溫度條件下更穩定的緣故。優選使用的溶劑系統包含高沸點溶劑例如硝基苯。合適的晶形H生長促進劑包括但不限於如上所述的二環氧化物和11,12-烯烴。
7.用溶劑蒸煮依匹樂酮依匹樂酮的溶劑化晶形、晶形H和晶形L也可通過將依匹樂酮原料在合適的溶劑或溶劑混合物中蒸煮而製得。在該蒸煮方法中,依匹樂酮漿液在溶劑或溶劑混合物沸點下加熱。例如,將一定量的依匹樂酮原料與一定體積的溶劑或溶劑混合物合併,加熱至回流,除去餾出液,同時再加入一定量的溶劑和除去餾出液。或者,可將餾出液冷凝並循環使用,這樣在蒸煮操作期間就不用再另外加入溶劑。一般情況下,一旦初始體積的溶劑已經被除去或者冷凝和循環,即將漿液冷卻,並形成了溶劑化晶形。可通過任意常規手段例如過濾或離心來將溶劑化的晶體從溶劑中分離出來。根據該溶劑化的晶體中存在還是不存在所選雜質,如上所述將溶劑合物去溶劑化可生成依匹樂酮晶形H或晶形L。
合適的溶劑或溶劑混合物一般包含一種或多種上述溶劑。溶劑可選自例如丁酮和乙醇。
在蒸煮操作中,加到所用溶劑中的依匹樂酮原料的量一般是足以在該溶劑或溶劑混合物的沸點溫度下保持漿液(即依匹樂酮在溶劑或溶劑混合物中不能完全溶解)的量。例如,約0.25g/ml丁酮中或約0.125g/ml乙醇中的依匹樂酮濃度是可以使用的。
通常一旦溶劑周轉(turnover)完全後,即把漿液緩慢地冷卻以結晶出依匹樂酮的溶劑化晶形。對於測試溶劑,以低於約20℃/分鐘、優選約10℃/分鐘或更低、更優選約5℃/分鐘或更低、還更優選約1℃/分鐘或更低的速度冷卻該漿液。
收穫溶劑化晶形的終點溫度取決於溶劑或溶劑混合物的溶解度曲線。對於本文所描述的大多數溶劑,該終點溫度一般為低於約25℃、優選低於約5℃、更優選低於約-5℃。
如果需要主要包含或僅包含晶形L的產物,通常將高純度依匹樂酮原料蒸煮。所述高純度依匹樂酮原料優選具有至少約98%純度、更優選至少約99%純度、還更優選至少約99.5%純度。以該方式製得的依匹樂酮蒸煮產物一般包含至少約10%晶形L、優選至少約50%晶形L、更優選至少約75%晶形L、還更優選至少約90%晶形L、再更優選至少約95%晶形L、最優選基本上是相純的晶形L。
如果需要主要包含或僅包含晶形H的產物,通常將低純度依匹樂酮原料蒸煮。低純度依匹樂酮原料通常包含為了生成晶形H最小必需量的晶形H生長促進劑和/或晶形L生長抑制劑。該低純度依匹樂酮原料優選具有至少約65%純度、更優選至少約75%純度、還更優選至少約80%純度。以該方式製得的依匹樂酮蒸煮產物一般包含至少約10%晶形H、優選至少約50%晶形H、更優選至少約75%晶形H、還更優選至少約90%晶形H、再更優選至少約95%晶形H、最優選基本上是相純的晶形H。
8.製備無定形依匹樂酮無定形依匹樂酮可通過將依匹樂酮固體合適粉碎,例如通過壓碎、研磨和/或微粉化將依匹樂酮固體粉碎來少量製得。相純的無定形依匹樂酮,即基本上不含依匹樂酮晶體的無定形依匹樂酮可通過例如將依匹樂酮溶液、特別是依匹樂酮水溶液冷凍乾燥而製得。本文實施例13和14舉例說明了這些方法。其它加工考慮
1.熱力學穩定性者慮在室溫,晶形L比晶形H在熱力學上更穩定。如本文實施例5所述,當把含有等量晶形H和晶形L的有機漿液在室溫放置過夜,然後收集殘餘固體並通過X-射線粉末衍射分析時,分析結果表明依匹樂酮完全轉化成了晶形L。上文中描述的差示掃描量熱法(DSC)數據表明,在較高溫度下晶形H比晶形L在熱力學上更穩定,這是因為晶形H具有更高的熔化/分解溫度所致。漿液轉化和DSC數據一起表明,晶形H和晶形L是互變有關的,即在轉變溫度(Tt)附近,在這兩種多晶型物之間的穩定性聯繫中會發生變化,晶形L在較低溫度下更穩定。附圖12表示的是對於互變相關多晶型物例如依匹樂酮晶形H和晶形L,吉布斯自由能與溫度之間的關係,其中I和II分別指晶形H和晶形L,Tt是指轉變溫度,Tm是指晶形H和晶形L的熔點,L是指液態或熔化態。
因此,在製備包含晶形L的組合物期間,加工溫度優選保持在轉變溫度以下。例如,去溶劑化所採用的乾燥溫度一般低於約150℃、優選低於約125℃、更優選低於約115℃、更優選低於約110℃、還更優選為約80℃-約110℃。此外,在粒徑減小加工步驟期間,為了將晶形L晶體的溫度保持在轉變溫度以下,可能必須進行冷卻(例如使用液氮進行冷卻)。
2.內部微粉化考慮用於製備依匹樂酮晶體的方法可能影響所得晶形的性質。例如,與通過直接從溶液中結晶而製得的晶形L相比,通過將溶劑合物去溶劑化製得的晶形L在晶格內表現出更高的表面缺損、孔、裂縫和斷口發生率。去溶劑化的晶體的這種「內部微粉化」導致晶體的有效表面和晶體的溶解速度都增加。因此,溶解時間可通過選擇經由去溶劑化製備的晶形L晶體來縮短,通過選擇經由直接結晶製備的晶形L晶體來延長,或者通過選擇經由去溶劑化製備的晶形L晶體與經由直接結晶製備的晶形L晶體的適當組合來調節溶解時間。
當使用通過去溶劑化製得的晶形L晶體製備藥物組合物時,內部微粉化還可以有效地降低或消除在加工步驟期間減小晶體粒徑的需要。然而,使用這樣的晶形L晶體的一個缺點是需要去溶劑化步驟,這對於通過直接結晶製得的晶形L晶體是不需要的。通過本發明方法製得的產物的固態形式本發明實施方案還包括依據本申請所公開的方法製得的特殊固態依匹樂酮形式及其組合。特別是,按照本申請所述方法製得的依匹樂酮晶形H單獨或其與一種或多種其它固態形式(包括溶劑化晶形、晶形L和無定形依匹樂酮)的組合是本發明的實施方案。此外,用作通過去溶劑化製備依匹樂酮晶形H的中間體、並按照本申請所述方法製得的溶劑化晶形是本發明的實施方案。固態形式的組合在包含第一種固態形式依匹樂酮和第二種固態形式依匹樂酮的組合中,其中所述第一種和第二種固態形式依匹樂酮選自晶形H、晶形L、溶劑化的依匹樂酮、和無定形依匹樂酮,第一種與第二種固態形式的任意合適重量比都是可使用的。在這樣的組合中,第一種與第二種固態形式的重量比通常優選為約1∶99-約99∶1、更優選為至少約1∶9、更優選為至少約1∶1、更優選為至少約2∶1、更優選為至少約5∶1、最優選為至少約9∶1。
依據本發明實施方案,第一種固態形式是晶形H,第二種固態形式是晶形L。
在另一實施方案中,還存在第三種固態形式。依匹樂酮粒徑雖然每種上述固態形式的依匹樂酮及其組合可包含寬範圍的依匹樂酮粒徑,但是已經發現,將固態形式依匹樂酮的粒徑降至低於約400μm的D90粒徑可改善未配製的依匹樂酮和包含這種固態形式依匹樂酮的藥物組合物的生物利用度。因此,未配製依匹樂酮或在藥物組合物製備中用作原料的依匹樂酮的D90粒徑一般低於約400μm、優選低於約200μm、更優選低於約150μm、還更優選低於約100μm、進一步更優選低於約90μm。
在一個實施方案中,D90粒徑不低於約25μm。據發現,對於大多數預期目的,介於約25-約400μm的D90粒徑一般具有可接受的生物利用度,並避免了在研磨成較小顆粒時有關的環境汙染控制方面的費用和對其增加的需求。當依匹樂酮的主要部分是依匹樂酮晶形H時,在該粒徑範圍內可尤其獲得可接受的生物利用度,這至少是部分由於該晶形具有較高溶解速度所致。依據本實施方案,合適的D90粒徑範圍是約40-約100μm。另一合適的範圍是約30-約50μm。還有另一合適的範圍是約50-約150μm。另一合適的範圍是約75-約125μm。
可使用任何研磨、碾磨、微粉化或本領域已知的減小粒徑方法來將固態依匹樂酮加工成任意上述所需粒徑範圍。例如,空氣噴射或破碎研磨有效地實現該目的。
當在不太考慮成本的前體下需要最高可能的生物利用度時,已經發現,將固態形式依匹樂酮的粒徑降至D90粒徑低於約15μm可進一步增強未配製的依匹樂酮和包含這種固態形式依匹樂酮的藥物組合物的生物利用度,即使與上述D90粒徑範圍相比也是如此。因此,在一個實施方案中,D90粒徑為約0.01μm(10nm)-約15μm。在該實施方案中,D90粒徑優選低於約10μm、更優選低於約1μm、還更優選低於約800nm、仍更優選低於約600nm、最優選低於約400nm。根據該應用,合適的D90粒徑範圍是約100-約800nm。另一合適的範圍是約200nm-約600nm。另一合適的範圍是約400nm-約800nm。另一合適的範圍是約500nm-約1μm。
D90粒徑低於約15μm的固態形式的依匹樂酮可依據本領域已知的適宜粒徑減小技術製得。這樣的技術包括但不限於在下述專利和出版物中描述的技術,每一所述專利和出版物均引入本發明以作參考Violanto Fischer的US專利4826689;Liversidge等人的US專利5145684;Na Rajagopalan的US專利5298262;Liversidge等人的US專利5302401;Na Rajagopalan的US專利5336507;Illig Sarpotdar的US專利5340564;Na Rajagopalan的US專利5346702;Hollister等人的US專利5352459;Lovrecich的US專利5354560;Courteille等人的US專利5384124;June的US專利5429824;Ruddy等人的US專利5503723;Bosch等人的US專利5510118;Bruno等人的US專利5518187;Eickhoff等人的US專利5518738;De Castro等人的US專利5534270;Canal等人的US專利5536508;Liversidge等人的US專利5552160;Eickhoff等人的US專利5560931;Bagchi等人的US專利5560932;Wong等人的US專利5565188;Wong等人的US專利5569448;Eickhoff等人的US專利5571536;Desieno Stetsko的US專利5573783;Ruddy等人的US專利5580579;Ruddy等人的US專利5585108;Wong的US專利5587143;Franson等人的US專利5591456;Wong的US專利5622938;Bagchi等人的US專利5662883;Bagchi等人的US專利5665331;Ruddy等人的US專利5718919;Wiedmann等人的US專利5747001;國際專利出版物WO 93/25190;國際專利出版物WO 96/24336;國際專利出版物WO 98/35666。
在一個示例方法中,是將粗糙的固態依匹樂酮加到其中依匹樂酮在其中基本上不溶解的液體介質中以形成預混合懸浮液。依匹樂酮在該液體介質中的濃度可以為約0.1%-約60%、優選為約5%-約30%重量。該預混合懸浮液的表觀粘度優選為低於約1000cP。
可將該預混合物直接進行機械加工,例如使用球磨機加工,以將依匹樂酮的D90粒徑降至所需範圍。或者,可首先將該預混合物攪拌,例如用滾壓機或Cowles型混合器攪拌,直至觀察到形成了其中沒有任何肉眼可見的大聚結物的均勻分散液為止,然後進行磨碎,例如用再循環介質碾磨機磨碎。
可在表面改性劑例如聚合物或潤溼劑存在下研磨顆粒。或者,在磨碎後可將顆粒與表面改性劑接觸。表面改性劑可減少顆粒的聚結,並具有其它優點。
應當在不顯著降解依匹樂酮的溫度下減小顆粒的粒徑。低於約30-40℃的加工溫度一般是優選的。如果需要的話,可用常規冷卻裝置將加工裝置冷卻。方便起見,該方法在室溫和能安全有效地進行研磨的加工壓力下進行。例如,環境加工壓力是球磨機、立式球磨和振動式研磨機所採用的典型壓力。控制溫度可通過將研磨室夾套在或浸沒在冰水中來實現。可採用約0.07-約3.5kg/cm2的加工壓力,一般採用約0.7-約1.4kg/cm2的壓力。
研磨完成後,用常規分離技術例如過濾、經由篩網過篩等將研磨介質以乾燥或液體分散形式與研磨產物分離開。藥物組合物還包括在本發明中的是一類藥物組合物,其中包含(i)依匹樂酮晶形H,任選一起包含一種或多種選自晶形L、溶劑化晶形和無定形依匹樂酮的其它固態形式的依匹樂酮,和(ii)一種或多種可藥用載體和/或稀釋劑和/或輔料(在本文中統稱為「賦形劑」),和任選地(iii)包含一種或多種除依匹樂酮以外的活性組分。在優選的實施方案中,包含在組合物中的所有依匹樂酮基本上都是相純的晶形H;然而,如果存在固態形式的組合,優選的固態形式的重量比如上所述。
或者,包含在組合物中的所有依匹樂酮基本上都是相純的溶劑化依匹樂酮晶體或無定形依匹樂酮。
在本發明另一實施方案中,組合物包含晶形H和晶形L。在組合物中,晶形L與晶形H的重量比一般為約1∶20-約20∶1。在另一實施方案中,該重量比為約10∶1-約1∶10、約5∶1-約1∶5、約2∶1-約1∶2;例如,該重量比為約1∶1。
可使得本發明組合物與任意合適的給藥途徑相適應,這些給藥途徑包括但不限於口服、頰、舌下、非胃腸道例如血管內、腹膜內、皮下或肌內、局部和直腸(例如通過栓劑給藥)途徑。這些組合物包含所需量的依匹樂酮和一種或多種適於所需給藥途徑的可藥用賦形劑。
1.口服組合物及其賦形劑組合物的口服劑型優選包含一種或多種選自稀釋劑、崩解劑、粘合劑和粘著劑、潤溼劑、潤滑劑和抗粘劑的賦形劑。更優選的是,為了便於給藥,將這樣的口服劑型製成壓製成片或裝入膠囊。所得片劑或膠囊可含有即釋製劑和/或控釋製劑,其中控釋製劑可在例如依匹樂酮在羥丙基甲基纖維素(HPMC)中的分散體中提供。
通過適當選擇和組合賦形劑,可提供在效力、生物利用度、清除時間、穩定性、依匹樂酮與賦形劑配伍性、安全性、溶解特性、崩解特性和/或其它藥動學、化學和/或物理性質方面等表現出改進性能的組合物。賦形劑優選為水溶性或水可分散性物質,並具有潤溼特性以彌補依匹樂酮的低水溶解度。當把組合物配製成片劑時,所選賦形劑組合提供表現出改善的溶解和崩解特性、硬度、抗碎強度和/或脆性等的片劑。
1.1稀釋劑本發明組合物任選包含一種或多種可藥用稀釋劑作為賦形劑。例如合適的賦形劑包括單獨或聯合使用的乳糖,包括無水乳糖或乳糖一水合物;澱粉,包括可直接壓縮的澱粉和水解澱粉(例如CelutabTM和EmdexTM);甘露醇;山梨醇;木糖醇;葡萄糖(例如CereloseTM2000)和葡萄糖一水合物;磷酸氫鈣二水合物;基於蔗糖的稀釋劑;糖果製造商產的糖;硫酸氫鈣一水合物;硫酸鈣二水合物;乳酸鈣三水合物顆粒;葡聚糖(dextrates);肌醇;水解的穀類固體;直鏈澱粉;纖維素,包括微晶纖維素、食品級的α和無定形纖維素(例如RexcelTM)和粉末化的纖維素;碳酸鈣;甘氨酸;膨潤土;聚乙烯吡咯烷酮等。如果存在的話,這樣的稀釋劑共佔組合物總重量的約5%-約99%、優選約10%-約85%、更優選約20%-約80%。所選的稀釋劑(一種或多種)優選表現出合適的流動性和可壓縮性(當需要製備片劑時)。
單獨或聯合使用的乳糖和微晶纖維素是優選的稀釋劑。這兩種稀釋劑在化學上都與依匹樂酮相容。使用顆粒外纖維素(即乾燥步驟後加到溼法制粒組合物中的微晶纖維素)可用於改善硬度(對於片劑)和/或崩解時間。乳糖、尤其是乳糖一水合物是特別優選的。乳糖一般以較低的稀釋劑成本提供具有合適的依匹樂酮釋放速度、穩定性、壓縮前流動性、和/或乾燥性質的組合物。其提供了在制粒(其中採用溼法制粒)期間有助於緻密化的高密度物質,並因此改善了混合流動性。
1.2崩解劑本發明組合物任選包含一種或多種可藥用崩解劑作為賦形劑,特別是對於片劑更是如此。合適的崩解劑包括單獨或聯合使用的澱粉,包括羥乙酸澱粉鈉(例如Pen West的ExplotabTM)和預凝膠化玉米澱粉(例如NationalTM1551、NationalTM1550、和ColocornTM1500),粘土(例如VeegumTMHV),纖維素例如純化的纖維素、微晶纖維素、甲基纖維素、羧甲基纖維素和羧甲基纖維素鈉、交聯羧甲基纖維素鈉(例如FMC的Ac-Di-SolTM),藻酸鹽,交聯聚維酮,樹膠例如阿拉伯膠、瓜爾膠、槐樹豆膠、梧桐膠、果膠和西黃蓍膠。
在製備組合物期間,崩解劑可在任意合適的步驟加入,特別是在制粒前或在壓片前潤滑步驟期間加入。如果存在的話,這樣的崩解劑總共佔組合物總重量的約0.2%-約30%、優選約0.2%-約10%、更優選約0.2%-約5%。
對於片劑或膠囊崩解,交聯羧甲基纖維素鈉是優選的崩解劑,並且如果存在的話,其優選佔組合物總重量的約0.2%-約10%、更優選約0.2%-約7%、還更優選約0.2%-約5%。交聯羧甲基纖維素鈉給本發明制粒的組合物帶來了優良的顆粒內崩解能力。
1.3.粘合劑本發明組合物任選包含一種或多種可藥用粘合劑或粘著劑作為賦形劑,特別是對於片劑更是如此。這樣的粘合劑和粘著劑優選給欲壓片的粉末提供足夠的粘性,以使得能夠進行正常的加工操作例如定型、潤滑、壓縮和包裝,但使得片劑仍然能夠崩解和使得組合物在攝入時能被吸收。合適的粘合劑和粘著劑包括單獨或聯合使用的阿拉伯膠;西黃蓍膠;蔗糖;明膠;葡萄糖;澱粉例如但不限於預凝膠化澱粉(例如NationalTM1551和NationalTM1550);纖維素例如但不限於甲基纖維素和羧甲基纖維素鈉(例如TyloseTM);藻酸和藻酸鹽;矽酸鎂鋁;聚乙二醇(PEG);瓜爾膠;多糖酸;膨潤土;聚乙烯吡咯烷酮(聚維酮或PVP),例如聚維酮K-15、K-30和K-29/32;聚異丁烯酸酯;HPMC;羥丙基纖維素(例如KlucelTM);和乙基纖維素(例如EthocelTM)。如果存在的話,這樣的粘合劑和/或粘著劑總共佔組合物總重量的約0.5%-約25%、優選約0.75%-約15%、更優選約1%-約10%。
HPMC是用於給依匹樂酮製劑的粉末混合物提供粘合性的優選粘合劑。如果存在的話,HPMC總共佔組合物總重量的約0.5%-約10%、優選約1%-約8%、更優選約2%-約4%。一般可以使用粘度為約2-約8cP的低分子量HPMC,而約2cP-約6cP的粘度是優選的,特別是約2cP-約4cP的粘度。所述HPMC粘度是作為2%水溶液在20℃測定的。HPMC的甲氧基含量一般為約15%-約35%,而羥丙基含量一般最高達約15%、優選約2%-約12%。
1.4.潤溼劑依匹樂酮非常不易溶於水溶液。因此,本發明組合物任選但是優選包含一種或多種可藥用潤溼劑作為賦形劑。優選選擇這樣的潤溼劑以保持依匹樂酮與水緊密締合—據信能改善組合物生物利用度的條件。
可在本發明組合物中用作潤溼劑的表面活性劑的非限制性實例包括季銨化合物,例如苯扎氯銨、苄索氯銨、和十六烷基吡啶鎓鹽酸鹽,硫代丁二酸二辛鈉,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例如壬苯醇醚9、壬苯醇醚10、和辛苯昔醇9,泊咯沙姆(聚氧乙烯和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聚氧乙烯脂肪酸甘油酯和油例如聚氧乙烯(8)辛酸/癸酸甘油一酯和甘油二酯(例如Gattefossé的LabrasolTM)、聚氧乙烯(35)蓖麻油和聚氧乙烯(40)氫化蓖麻油;聚氧乙烯烷基酯例如聚氧乙烯(20)鯨蠟硬脂基醚,聚氧乙烯脂肪酸酯例如聚氧乙烯(40)硬脂酸酯,聚氧乙烯脫水山梨醇酯例如吐溫20和吐溫80(例如ICI的TweenTM80),丙二醇脂肪酸酯例如丙二醇月桂酸酯(例如Gattefossé的LauroglycolTM),十二烷基硫酸鈉,脂肪酸及其鹽例如油酸、油酸鈉和三乙醇胺油酸鹽,甘油脂肪酸酯例如甘油一硬脂酸酯,脫水山梨醇酯例如脫水山梨醇一月桂酸酯、脫水山梨醇一油酸酯、脫水山梨醇一棕櫚酸酯和脫水山梨醇一硬脂酸酯,泰洛沙泊,和它們的混合物。如果存在的話,這樣的潤溼劑總共佔組合物總重量的約0.25%-約15%、優選約0.4%-約10%、更優選約0.5%-約5%。
作為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的潤溼劑是優選的。十二烷基硫酸鈉是特別優選的潤溼劑。如果存在的話,十二烷基硫酸鈉佔組合物總重量的約0.25%-約7%、更優選約0.4%-約4%、還更優選約0.5%-約2%。
1.5.潤滑劑、助流劑和抗粘劑本發明組合物任選包含-種或多種可藥用潤滑劑和/或助流劑作為賦形劑。合適的潤滑劑和/或助流劑包括單獨或聯合使用的甘油behapate(例如CompritolTM888);硬脂酸及其鹽,包括硬脂酸鎂、硬脂酸鈣和硬脂酸鈉;氫化植物油(例如SterotexTM);膠態二氧化矽;滑石粉;蠟;硼酸;苯甲酸鈉;乙酸鈉;富馬酸鈉;氯化鈉;DL-亮氨酸;聚乙二醇(例如CarbowaxTM4000和CarbowaxTM4000);油酸鈉;十二烷基硫酸鈉;和十二烷基硫酸鎂。如果存在的話,這樣的潤滑劑和/或助流劑總共佔組合物總重量的約0.1%-約10%、優選約0.2%-約8%、更優選約0.25%-約5%。
硬脂酸鎂是優選的潤滑劑,其用於例如在壓片期間降低裝置與粒化混合物之間的摩擦。
合適的抗粘劑包括滑石粉、玉米澱粉、DL-亮氨酸、十二烷基硫酸鈉和硬脂酸金屬鹽。滑石粉是優選的抗粘劑或助流劑,其用於例如降低製劑與裝置表面的粘著,和降低混合物中的靜電(static)。如果存在的話,滑石粉佔組合物總重量的約0.1%-約10%、更優選約0.25%-約5%、還更優選約0.5%-約2%。
1.6其它賦形劑其它賦形劑例如著色劑、矯味劑和甜味劑是藥物領域已知的,並且可用於本發明組合物中。可將片劑包衣,例如用腸溶衣將片劑包衣,或者不包衣。本發明組合物還可以包含例如緩衝劑。
1.7優選的口服組合物在一個實施方案中,本發明組合物包含所需量的依匹樂酮和一種或多種纖維素類賦形劑。術語「纖維素類賦形劑」是指包含纖維素或其衍生物的賦形劑,包括但不限於純化的纖維素、微晶纖維素、和烷基纖維素以及它們的衍生物和鹽(例如甲基纖維素、乙基纖維素、羥丙基纖維素、HPMC、羧甲基纖維素、包括交聯羧甲基纖維素鈉在內的羧甲基纖維素鈉等)。優選地,至少一種這樣的纖維素類賦形劑選自(C1-6烷基)纖維素和它們的衍生物以及鹽。更優選地,所述纖維素類賦形劑選自羥基(C2-4烷基)-(C1-4烷基)纖維素和它們的衍生物以及鹽。
該實施方案的組合物優選還包含一種或多種選自稀釋劑、崩解劑、粘合劑、潤溼劑、潤滑劑和抗粘劑的賦形劑。這些組合物更優選包含一種或多種選自乳糖、微晶纖維素、交聯羧甲基纖維素鈉、HPMC、十二烷基硫酸鈉、硬脂酸鎂和滑石粉的賦形劑。這些組合物還更優選包含乳糖一水合物、微晶纖維素、交聯羧甲基纖維素鈉和HPMC,最優選還包含一種或多種選自十二烷基硫酸鈉、硬脂酸鎂和滑石粉的另外的賦形劑。
在該實施方案中,如果需要的話,所列出的單個賦形劑可任選用其它合適的賦形劑代替。可接受的替代賦形劑與依匹樂酮和其它賦形劑都化學相容。雖然可使用其它稀釋劑、崩解劑、粘合劑和粘著劑、潤溼劑、潤滑劑和/或抗粘劑或助流劑,但是包含依匹樂酮納米顆粒、乳糖、微晶纖維素、羧甲基纖維素鈉和HPMC、和任選包含的十二烷基硫酸鈉、硬脂酸鎂和/或滑石粉的組合物通常在藥動學、化學和/或物理特徵組合方面優於其它組合物。
在另一實施方案中,本發明組合物包含約1%-約95%依匹樂酮;約5%-約99%可藥用稀釋劑;約0.5%-約30%可藥用崩解劑;和約0.5%-約25%可藥用粘合劑;其中所述百分比都是按重量計的。這樣的組合物可任選還包含約0.25%-約15%可藥用潤溼劑;約0.1%-約10%可藥用潤滑劑;和/或約0.1%-約15%可藥用抗粘劑。
在另一實施方案中,本發明組合物呈含有依匹樂酮和如上所定義的纖維素類賦形劑的口服單位劑型的形式,優選片劑或膠囊。該組合物優選包含一種或多種選自乳糖一水合物、微晶纖維素、交聯羧甲基纖維素鈉、羥丙基甲基纖維素、十二烷基硫酸鈉、硬脂酸鎂和滑石粉的賦形劑。
2.非胃腸道給藥用組合物本發明固態依匹樂酮形式可非胃腸道給藥,例如通過靜脈內、肌內或皮下注射固態依匹樂酮在液體載體例如鹽水、葡萄糖溶液或水中的懸浮液來給藥。懸浮液組合物可包含選自上文所公開的口服組合物的賦形劑的適當賦形劑組分。
3.透皮給藥用組合物其它組合物可呈局部或透皮給藥用膏劑或霜劑的形式,所述膏劑或霜劑包含分散於其中的固態依匹樂酮,其中依匹樂酮的含量為例如約0.075%-約30%、優選約0.2%-約20%重量、更優選約0.4%-約15%重量。為有利起見,這樣的局部或透皮給藥用組合物可包含能促進依匹樂酮經由皮膚吸收或穿透皮膚的化合物。這種皮膚穿透促進化合物的實例包括二甲亞碸以及相關化合物。
依匹樂酮的新固態形式還可以使用貯藥庫和多孔膜型或固體基質型貼劑來透皮給藥。對於任一種情況,依匹樂酮都經由膜從貯藥庫或微膠囊中連續地遞送到與個體皮膚或黏膜接觸著的依匹樂酮可滲透粘合劑中。如果依匹樂酮是經由皮膚吸收,可將受控且預定流量的依匹樂酮施用給接受者。對於微膠囊,包封劑也可起膜的作用。治療或預防方法本發明還包括治療和/或預防醛固酮介導的病症或疾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用治療有效量的固態依匹樂酮或包含固態依匹樂酮的藥物組合物治療患有或易患有所述病症或疾病的個體,其中所述固態依匹樂酮至少有一可檢測部分是依匹樂酮晶形H,餘下的部分包含一種或多種依匹樂酮晶形L、溶劑化的依匹樂酮晶體、和無定形依匹樂酮。這樣的方法可用於治療和/或預防個體中需要施用醛固酮拮抗劑的病症或疾病,包括但不限於治療醛固酮過多性病症,例如高血壓、心力衰竭包括心肌機能不全、肝硬化、膠原過量、纖維變性、良性前列腺肥大和抑鬱症。
除了可用於治療人以外,這些固態形式的依匹樂酮及其藥物組合物也可用於寵物、外來和農場動物例如馬、狗、和貓的獸醫治療。
固態形式的依匹樂酮及其組合物可(i)在聯合治療中部分或完全代替其它醛固酮受體拮抗劑,和/或(ii)與其它藥物進行聯合治療。術語「聯合治療」是指在提供藥物組合有益作用的方案中以順序方式施用每種藥物,和以基本上同時的方式一起施用藥物,例如在具有固定比例的這些活性劑的單個膠囊或單次注射中,或者在多個分別具有一種活性劑的單獨劑型或注射中施用。這樣的聯合治療的非限制性實例包括如在國際專利出版物WO 96/24373中所述的聯合使用醛固酮受體拮抗劑與血管緊張素II受體拮抗劑來治療心血管疾病,如在國際專利出版物WO 96/40257中所述的聯合使用醛固酮受體拮抗劑與血管緊張素II拮抗劑來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如在國際專利出版物WO96/24372中所述的聯合使用醛固酮受體拮抗劑、ACE抑制劑與利尿劑來治療心力衰竭,所有這些出版物都引入本發明以作參考。
實施例下述實施例詳細描述了製備本文所述的各種固態形式依匹樂酮的方法。這些詳細描述在本發明範圍內,並且是對本發明的舉例說明,而不是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發明的範圍。除非另外指出,否則所有百分比都是按重量計的。在每一下述實施例中使用的依匹樂酮原料都是依據上文引用的國際專利出版物WO 98/25948的方案1製備的。實施例1由高純度依匹樂酮原料製備丁酮合物和由該溶劑合物製備依匹樂酮晶形LA.製備丁酮合物在900rpm的磁攪拌下,通過在電熱板上加熱至沸將437mg高純度依匹樂酮(純度>99%,且二環氧化物和11,12-環氧化物的總含量<0.2%)溶於10ml丁酮中。在持續的磁攪拌下,將所得溶液冷卻至室溫。一旦達到室溫,就把該溶液轉移到1℃浴中,並繼續攪拌1小時。通過真空過濾從該冷溶液中收集丁酮合物固體。
B.製備依匹樂酮晶形L將如上所述製得的丁酮合物固體在烘箱中於100℃、常壓下乾燥4小時。通過DSC和XRPD分析證實了該乾燥的固體是純晶形L。實施例2由高純度原料製備另外的溶劑合物按照基本上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分別用下述溶劑代替丁酮製備另外的溶劑合物正丙醇、2-戊酮、乙酸、丙酮、乙酸丁酯、氯仿、乙醇、異丁醇、乙酸異丁酯、異丙醇、乙酸甲酯、丙酸乙酯、正丁醇、正辛醇、乙酸丙酯、丙二醇、叔丁醇、四氫呋喃和甲苯。實施例3通過蒸氣擴散生長製備丁酮合物通過在電熱板上溫熱將400mg依匹樂酮(純度>99.9%)溶於20ml丁酮中,以形成貯備液。用丁酮將8ml該貯備液稀釋成10ml,所得溶液稱為80%稀釋樣本。用丁酮將4ml該貯備液稀釋成10ml(40%稀釋樣本)。用丁酮將2ml該貯備液稀釋成10ml(20%稀釋樣本)。將在20ml閃爍瓶中的各稀釋樣本轉移到含有少量己烷作為抗溶劑(anti-solvent)的乾燥缸中。將該乾燥缸密封,並使得己烷蒸氣擴散到丁酮溶液中。在24小時內在80%稀釋樣本中生長出了依匹樂酮丁酮合物的晶體。實施例4通過旋轉蒸發儀製備依匹樂酮溶劑合物晶體稱重約400mg依匹樂酮(純度>99.9%)置於250ml圓底燒瓶中。將150ml選自丁酮和實施例2所列溶劑的溶劑加到該燒瓶中,如果需要的話將溶液輕微加熱直至依匹樂酮溶解。將所得澄清溶液置於具有約85℃浴溫的Buchi旋轉蒸發儀中。當燒瓶中剩餘約10ml溶劑時停止除去溶劑。通過適當方法(例如XPRD、DSC、TGA、顯微鏡法等)分析所得固體以確定晶形。實施例5漿液轉化將大約150mg依匹樂酮晶形L和150mg依匹樂酮晶形H加到5ml乙酸乙酯中。將所得漿液用300rpm磁攪拌過夜。第二天通過過濾收集所得固體樣本。通過XRPD分析樣本,結果表明該樣本完全由依匹樂酮晶形L組成。實施例6(a)由低純度依匹樂酮原料製備溶劑合物和(b)由所得溶劑合物製備依匹樂酮晶形H通過將所需量的雜質與足以提供100mg總樣本質量的一定量依匹樂酮一起加到7ml閃爍瓶中來製備含有不同量如上所述的二環氧化物或11,12-環氧化物雜質的樣本。各樣本中雜質的含量如表6A和6B所示,其中雜質分別是二環氧化物或11,12-環氧化物。向每一閃爍瓶中加入微型磁攪拌器和1ml丁酮。將閃爍瓶鬆鬆地封蓋,通過在磁攪拌下在電熱板上加熱至回流將固體溶解。當溶解完成時,在持續攪拌下將所得溶液冷卻至室溫。然後通過真空過濾收集所得固體,並立即通過XRPD分析。然後將固體置於100℃烘箱中,並在常壓下乾燥1小時。通過XRPD分析乾燥的固體,通過監測在約12.1°2θ的晶形H衍射峰的面積確定晶形H含量。所有XRPD衍射圖都是在InelMultipurpose衍射儀上記錄的。
表6A實施例6中依匹樂酮原料的組成
表6B實施例6中依匹樂酮原料的組成
A.二環氧化物結果附圖13顯示了得自摻入了(a)0%、(b)1%、(c)3%和(d)5%二環氧化物的丁酮結晶的丁酮合物溼餅的XRPD圖。為了便於比較,已經將峰強度進行了標準化(normalized)。在衍射圖中沒有任何晶形H或二環氧化物的特徵峰。該圖是依匹樂酮丁酮合物的特徵。
附圖14顯示了得自摻入了(a)0%、(b)1%、(c)3%和(d)5%二環氧化物丁酮結晶乾燥固體的XRPD圖。為了便於比較,已經將峰強度進行了標準化。在與其中二環氧化物的摻雜水平為0%或1%的丁酮結晶相對應的乾燥樣本中沒有檢測到任何晶形H。在與其中二環氧化物的摻雜水平為3%或5%的丁酮結晶相對應的乾燥樣本中檢測到了晶形H。對於每一樣本,在約12.1°2θ的晶形H衍射峰的面積和所估算的晶形H含量如表6C所示。
表6C實施例6中丁酮結晶所得數據
表6C中報告的結果證實了在去溶劑化期間存在二環氧化物影響依匹樂酮晶形H的形成。當把二環氧化物摻入到和/或吸附到丁酮合物晶體上時,誘導了晶形H的形成。
進行第二個3%二環氧化物摻雜實驗以分析製備途徑對去溶劑化期間所形成的晶形H量的影響。在該實驗中,將由摻雜結晶獲得的丁酮合物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不處理,第二部分在研缽中用研棒輕輕地研磨,以誘導出較高水平的晶體缺損。將這兩部分都在常壓下於100℃乾燥1小時。通過XRPD分析乾燥的固體。附圖15顯示了從摻入3%二環氧化物的丁酮結晶獲得的乾燥固體的XRPD圖,其中(a)是乾燥前沒有研磨該溶劑合物,(b)是乾燥前研磨了該溶劑合物。XRPD圖表明,與未研磨的樣本相比,研磨的樣本中含有更多的晶形H。這些結果表明,分離和處理丁酮合物的條件可影響去溶劑化所形成的晶形。
B.11,12環氧化物結果附圖16顯示了得自摻入了(a)0%、(b)1%、(c)5%和(d)10%的11,12-環氧化物丁酮結晶丁酮合物溼餅的XRPD圖。為了便於比較,已經將峰強度進行了標準化。在衍射圖中沒有任何晶形H或11.12-環氧化物的特徵峰。該圖是依匹樂酮丁酮合物的特徵。
附圖17顯示了得自摻入了(a)0%、(b)1%、(c)5%和(d)10%11,12-環氧化物丁酮結晶乾燥固體的XRPD圖。為了便於比較,已經將峰強度進行了標準化。在與其中11,12-環氧化物的摻雜水平為0%、1%或5%的丁酮結晶相對應的乾燥樣本中沒有檢測到任何晶形H。在與其中11,12-環氧化物的摻雜水平為10%的丁酮結晶相對應的乾燥樣本中檢測到了晶形H。對於每一樣本,在約12.1°2θ的晶形H衍射峰的面積和所估算的晶形H含量如表6D所示。
表6D實施例6中丁酮結晶所得數據
表6D中報告的結果證實了在去溶劑化期間存在11,12-環氧化物影響依匹樂酮晶形H的形成。對於誘導形成依匹樂酮晶形H所需的丁酮結晶中的雜質水平,11,12-環氧化物似乎要大於二環氧化物。實施例7.結晶和乾燥對最終晶形的影響進行下述4個實驗以分析結晶和乾燥對最終晶形的影響(i)依匹樂酮的丁酮結晶(23+3實驗統計學設計),(ii)低質量母液殘餘物的結晶,(iii)加入晶形H晶種的高純度依匹樂酮的結晶,和(iv)加入晶形L晶種的低純度依匹樂酮的結晶。這些實驗中的變量包括冷卻速度、原料純度水平、和結晶的終點溫度。在該實施例中,高純度依匹樂酮定義為超純(HPLC)研磨過的依匹樂酮,低純度依匹樂酮定義為純度為89%的依匹樂酮。為了製備低純度依匹樂酮,將在製備依匹樂酮的過程中所獲得的母液汽提,並混合以獲得含有61.1%依匹樂酮、12.8%二環氧化物和7.6%11,12-環氧化物的材料。然後將該材料與足量高純度依匹樂酮混合以獲得純度為89%的依匹樂酮。
A.丁酮結晶在該丁酮結晶實驗中,所有批次都是用60g高純度依匹樂酮進行的。高終點定義為45℃,低終點定義為5℃。高冷卻速度定義為3℃/分鐘,低冷卻速度定義為0.1℃/分鐘。中點是1.5℃/分鐘冷卻速度、純度為94.5%的依匹樂酮、和25℃終點。
用FTIR進行背景讀數後,將250ml丁酮置於1升Mettler RC-1,MP10反應器中,並以100rpm攪拌。掃描幾次後,向該反應器中加入依匹樂酮,然後再加入470ml丁酮。將攪拌速度提高至500rpm以懸浮固體,並將該混合物溫度增加至80℃。將該混合物的溫度保持在80℃以保證依匹樂酮溶解。在所得透明溶液中一般可看見黑色或白色斑點。然後通過斜坡冷卻以所需速度將該混合物溫度降至所需的終點,在該終點溫度保持1小時,然後將其倒入移液瓶中並過濾,獲得了溼餅。然後用120ml丁酮洗滌該反應器、移液瓶和溼餅。對於每份樣本,將約10g溼餅在真空烘箱中於75℃、輕度氮氣混合的標準條件下真空乾燥。在高和低條件下通過流化床乾燥法乾燥溼餅。對於流化床乾燥,高條件定義為100℃、安裝4個風機,低條件定義為40℃、安裝1個風機。
B.結晶低質量母液殘餘物在將結晶低質量母液殘餘物的實驗中,將60g 61.1%純度的依匹樂酮和720ml丁酮直接加到1升Mettler RC-1,MP10反應器中。在加到反應器中之前,不純的依匹樂酮與高純度依匹樂酮並不混合。將所得混合物加熱至80℃,其在室溫呈不透明的漿液。繼續結晶,在迅速冷卻條件下於45℃過濾該混合物。
C.加入晶形H晶種在加入晶形H晶種的實驗中,將60g高純度依匹樂酮和720ml丁酮加到1升Mettler RC-1,MP10反應器中。將該混合物加熱至80℃,然後以1.5℃/分鐘的速度冷卻至25℃。當溶液冷卻至62℃時,向其中加入3g相純的晶形H晶體以誘導結晶。所述晶形H晶種是通過在下述實施例9中的蒸煮法製得的。
D.加入晶形L晶種在加入晶形L晶種的實驗中,將66.6g 89.3%的依匹樂酮(通過將48.3g高純度依匹樂酮與18.3g 61.1%依匹樂酮混合而製得的)和720ml丁酮加到1升Mettler RC-1,MP10反應器中。將該混合物加熱至80℃,然後以1.5℃/分鐘的速度冷卻至25℃。當溶液冷卻至63℃時,向其中加入3g相純的晶形L晶體以誘導結晶。所述晶形L晶種是通過在實施例1中所述的結晶和去溶劑化方法製得的。
E.結果這些實驗所得結果報告在表7A中。
在丁酮結晶實驗中,只有當使用含有二環氧化物的低純度依匹樂酮時才檢測到晶形H。在更高的冷卻速度下還觀察到終產物中二環氧化物的水平增加。
結晶低質量母液殘餘物的實驗生成了低質量材料,通過XRPD檢測發現其似乎是二環氧化物與依匹樂酮晶形H的混合物。
在加入晶形H晶種的實驗(使用高純度依匹樂酮,加入晶形H晶種)生成的產物中,根據XRPD分析其含有77%晶形H,但是根據DSC其全部是晶形H。然而,對於超過約15%晶形H的線性,XRPD模型從沒有測試過。在這4個實驗當中,該實驗是唯一一個不存在二環氧化物即生成晶形H的實驗。
加入晶形L晶種的實驗(使用低純度依匹樂酮,加入晶形L晶種)生成了全部是晶形L的產物。
對於依匹樂酮的高條件流化床乾燥,所得數據似乎與真空烘箱乾燥所得數據相一致。從低條件流化床乾燥所獲得的結果與真空烘箱乾燥所得結果不同。
表7A實施例7的結果
1將溶劑合物在真空烘箱中於75℃乾燥後的重量%2通過XRPD分析發現似乎是晶形H與二環氧化物的混合物3通過XPRD分析似乎是77%晶形H和通過DSC分析似乎是100%晶形HND=未檢測到F.材料純度附圖18顯示了基於在表7A所報告的數據,產物純度、原料純度、冷卻速度和終點溫度的立方圖。該立方圖表明,在開始結晶時使用較高純度依匹樂酮能生成較高純度產物。結晶的終點溫度對產物純度的影響似乎不大。然而,冷卻速度顯得有影響,較塊冷卻速度導致生成了純度稍低的產物。實際上,在較塊的冷卻速度下,二環氧化物的水平一般較高。
附圖19表示的是,為了確定對終產物的純度具有顯著統計學影響的變量(如果有的話),用該立方圖結果繪製的半標準圖。原料純度對產物純度有最大的顯著統計學影響,而冷卻速度的影響以及冷卻速度與原料純度之間的相互作用也有統計學顯著性。
附圖20是基於這些結果的相互作用圖,其表示的是原料純度與冷卻速度之間的相互作用對產物純度的影響。當使用高純度依匹樂酮時,冷卻速度看上去對最終純度的影響很小或沒有任何影響。然而,當使用低純度依匹樂酮(89.3%依匹樂酮原料)時,隨著冷卻速度的增加產物純度下降了。該結果表明,當在較高冷卻速度進行結晶時,會結晶出更多的雜質。
G.晶形H含量附圖21表示的是基於表7A所報告的數據,晶形H重量分數、原料純度、冷卻速度和終點溫度的立方圖。該立方圖表明,在開始結晶時使用較高純度的依匹樂酮會得到較少量的晶形H。結晶的終點溫度似乎也對終產物的形式有影響。冷卻速度看上去對晶形H的形成影響不大,雖然在雜質存在下、在低的終點溫度以較塊速度冷卻會生成一些晶形H。
附圖22表示的是,為了確定對終產物中晶形H的含量的具有顯著統計學影響的變量(如果有的話),用該立方圖結果繪製的半標準圖。看上去原料純度、結晶的終點溫度、以及這兩個變量之間的相互作用有顯著統計學影響。
附圖23是基於表7A所報告的數據的相互作用圖,其表示的是原料純度與終點溫度之間的相互作用對終產物純度的影響。當使用高純度依匹樂酮時,看上去終點溫度對晶形H含量影響很小。在使用純依匹樂酮的兩個實驗中都沒有生成任何晶形H。然而,當使用低純度依匹樂酮(89.3%純度的依匹樂酮原料)時,在兩個實驗中都生成了晶形H,並且在較高終點溫度顯著地生成了更多的晶形H。
表7B報告了在使用流化床(Lab-Line/P.R.L.Hi-Speed流化床乾燥器,Lab-Line Instruments,Inc)或真空烘箱(BaxterScientific Products真空乾燥烘箱,Model DP-32)乾燥的材料中測定的晶形H的重量分數。對於在高流化床或真空烘箱中乾燥的可化材料,觀測到了類似的晶形H含量。然而,對於在低流化床中乾燥的材料,所觀測到的結果與真空烘箱不同。
表7B操作變量對晶形H含量的影響
ND=沒有檢測到實施例8採用去溶劑化從丁酮中結晶晶形L將10g依匹樂酮晶形H與80ml丁酮合併。將該混合物加熱至回流(79℃),並在該溫度下攪拌約30分鐘。然後通過將該漿液在65℃、50℃、35℃和25℃分別保持90分鐘來將所得漿液以逐步、停止(holdpoint)點的方式冷卻。過濾該漿液,並用約20ml丁酮洗滌。將所分離出的固體首先在濾器上乾燥,然後在真空烘箱中於40-50℃乾燥。在真空烘箱中於90-100℃完成乾燥。以82%的收率獲得了去溶劑化的固體。XRPD、MIR和DSC證實了該固體具有晶形L晶體結構。實施例9用溶劑蒸煮低純度依匹樂酮原料來製備晶形HA.用乙醇溶劑蒸煮將24.6g低純度依匹樂酮(HPLC測定的純度為64%)與126ml乙醇3A合併。將該漿液加熱至回流,並除去餾出液。當126ml溶劑通過常壓蒸餾被除去時,同時加入126ml乙醇3A。溶劑周轉完成後,將該混合物冷卻至25℃並攪拌1小時。將所得固體過濾,並用乙醇3A洗滌,然後風乾,獲得了乙醇合物。將該溶劑合物在真空烘箱中於90-100℃進一步乾燥6小時,獲得了14.9g依匹樂酮晶形H。
B.用丁酮溶劑蒸煮在另一蒸煮方法中,將1g低純度依匹樂酮(測定的純度為65%)在4ml丁酮中蒸煮2小時,然後將該混合物冷卻至室溫。一旦冷卻,即通過真空過濾收集所得固體,通過XRPD分析證實了其為丁酮合物。將該固體在100℃乾燥30-60分鐘。XPRD證實該乾燥的固體是純的晶形H。實施例10用溶劑蒸煮高純度依匹樂酮原料來製備晶形LA.用乙醇溶劑蒸煮將1g高純度依匹樂酮在8ml乙醇中蒸煮大約2小時。然後將該溶液冷卻至室溫,並通過真空過濾收集固體。過濾後立即通過XRPD分析該固體,結果表明該固體是溶劑合物(假定是乙醇合物)。然後將該固體在100℃於常壓下乾燥30分鐘。通過XRPD分析該乾燥的固體,結果證實了其主要是晶形L(沒有檢測到任何晶形H)。
B.用丁酮溶劑蒸煮將1g高純度依匹樂酮在4ml丁酮中蒸煮大約2小時。然後將該溶液冷卻至室溫,並通過真空過濾收集固體。立即通過XRPD分析該固體,結果表明該固體是溶劑合物(假定是丁酮合物)。然後將該固體在100℃於常壓下乾燥30-60分鐘。通過XRPD分析該乾燥的固體,結果證實了其主要是晶形L,不存在到任何晶形H衍射峰。實施例11從溶液中直接結晶晶形L方法A通過加熱至75℃將2.5g依匹樂酮溶於乙酸乙酯中。將該溶液在75℃保持30分鐘以確保溶解完全,然後以1℃/分鐘的冷卻速度冷卻至13℃。用架空式攪拌器以750rpm將所得漿液攪拌2小時。通過真空過濾收集固體,並在真空烘箱中於40℃乾燥1小時。該固體的XRPD圖和DSC差示熱分析圖是依匹樂酮晶形L的特徵。該固體的TGA表明,在最高達200℃該固體沒有重量損失。
方法B在另一方法中,通過在磁攪拌下在電熱板上加熱將2g依匹樂酮溶於350ml 15%乙腈和85%水的混合物中。一旦依匹樂酮已經溶解,在磁攪拌下將該溶液於室溫冷卻過夜。通過真空過濾收集所得固體。晶體有雙折射效應,並具有三角形片狀晶體習性。該固體具有依匹樂酮晶形L的XRPD和DSC分析特徵。TGA表明在最高達200℃也沒有任何重量損失。
方法C在另一方法中,將640mg依匹樂酮置於具有20ml乙基苯的50ml燒瓶中。將所得漿液加熱至116℃,該混合物變成了澄清溶液,然後用30分鐘將其冷卻至25℃。在冷卻期間在84℃開始成核。將所得固體從該溶液中過濾出來,風乾,獲得了530mg固體(收率83%)。Hot-stage顯微鏡檢查和XRPD證實了該固體是依匹樂酮晶形L。
方法D在另一方法中,將1.55g依匹樂酮加到2.0ml硝基苯中並加熱至200℃。將所得漿液在200℃攪拌過夜,該混合物變成了澄清溶液,然後通過自然空氣對流將其冷卻至室溫以分離出固體。通過XRPD和偏振光顯微鏡證實了該固體是依匹樂酮晶形L。
方法F在另一方法中,將5.0g依匹樂酮(純度>99%)加到82g(104ml)甲醇中。在以210rpm攪拌下,將該溶液加熱至60℃,並在該溫度下保持20分鐘以確保完全溶解。然後在攪拌下以0.16℃/分鐘的速度將該溶液冷卻至-5℃。通過過濾收集所得固體,並在真空烘箱中於40℃真空乾燥20小時。DSC和XRPD分析證實了該乾燥的固體是純的依匹樂酮晶形L。
方法F在另一方法中,將6.0g依匹樂酮(含有9%乙醇的乙醇合物,其校正純度為95.2%)加到82g(104ml)甲醇中。在以210rpm攪拌下,將該溶液加熱至60℃,並在該溫度下保持20分鐘以確保完全溶解。然後以0.14℃/分鐘的速度將該溶液冷卻至50℃,並在該溫度下保持2.5小時。然後在攪拌下以0.13℃/分鐘的速度將該溶液冷卻至-5℃。通過過濾收集晶體,並在真空烘箱中於40℃真空乾燥16小時。DSC和XRPD分析證實了該乾燥的固體是純的依匹樂酮晶形L。實施例12從溶液中直接結晶晶形H將150.5mg二環氧化物和2.85g依匹樂酮加到1.5ml硝基苯中。將該混合物在200℃磁攪拌幾小時。然後通過自然空氣對流將所得漿液冷卻至室溫。將樣本乾燥並通過偏振光顯微鏡和XRPD分析樣本。XRPD分析表明該樣本是晶形H與晶形L的混合物。該晶體在顯微鏡下是半透明的,這表明沒有發生去溶劑化和(轉化成晶形H或晶形L)。實施例13通過粉碎製備無定形依匹樂酮將大約1半鋼製Wig-L-Bug容器填充上約60g依匹樂酮(純度>99.9%)。將鋼球和蓋放在該樣本容器上,並通過該Wig-L-Bug裝置攪拌30秒。將依匹樂酮從該Wig-L-Bug容器的表面上刮下來,並將該容器再攪拌30秒。通過XRPD和DSC分析所得固體,結果發現該固體是無定形依匹樂酮和依匹樂酮晶形L的混合物。實施例14通過冷凍乾燥製備無定形依匹樂酮稱重約100mg依匹樂酮粗品置於含有400ml水的燒杯中。將所得混合物輕微加熱5分鐘,然後超聲,並再攪拌5分鐘以獲得分散液。將大約350ml依匹樂酮分散液過濾到含有50ml HPLC水的1000ml圓底燒瓶中。將該分散液在乾冰/丙酮浴中迅速冷凍1-2分鐘,。將燒瓶連接到Labconco Freezone 4.5冷凍乾燥器上,並將其中的內容物乾燥過夜。將燒瓶中的固體轉移到棕色小瓶中。在偏振光顯微鏡下於10×、1.25×optivar放大倍數觀察在cargille油(1.404)中的小等分試樣,並觀察到至少有95%無定形依匹樂酮。附圖24和25顯示了無定形依匹樂酮的XRPD圖和DSC差示熱分析圖。在附圖24中,在39°2θ觀察到的峰是由於鋁樣本容器所致。實施例15依匹樂酮晶形L的溶解度在pH7(100mM磷酸鹽緩衝液)於5、25和40℃檢測到了依匹樂酮的水溶解度。在5和25℃將大約30mg依匹樂酮晶形L與大約10ml緩衝液混合以形成依匹樂酮漿液。在40℃將大約40mg依匹樂酮晶形II與大約10ml緩衝液混合以形成依匹樂酮漿液。對於每一條件,以一式兩份製備樣本。將漿液在水震動器浴中於適當溫度下進行平衡,並以第1、5、12、19、27和36天的時間間隔通過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245nm)測定溶液中依匹樂酮的含量。將在每一溫度下的數據進行適當平均以確定在每一溫度下的依匹樂酮溶解度,並報告在表8中。通過DSC和TGA在第36天平衡結束時分析每一時間點的殘餘固體,結果發現是依匹樂酮晶形L。
表8依匹樂酮晶形L的溶解度
實施例16測定固有溶解速度測定下述4種依匹樂酮多晶型物樣本的固有溶解速度(i)使用水作為抗溶劑,按照與實施例11,方法B相同的方法,通過直接從乙腈中結晶製得的依匹樂酮晶形L;(ii)按照與實施例10方法A相同的方式,通過在乙醇中蒸煮製得的依匹樂酮晶形H;(iii)5%晶形H與95%晶形L的混合物;和(iv)進行微粉化以提供具有下述粒徑分布的依匹樂酮晶形L10%重量的顆粒在9μm以下,50%重量的顆粒在22μm以下,和90%重量的顆粒在41μm以下。
稱重150mg依匹樂酮並置於VanKel固有溶解腔中。使用Carver壓片機將粉末在8280kPa壓製成片。然後將樣本固定在固有溶解裝置上。所用的溶解介質是1%十二烷基硫酸鈉(SDS)在HPLC水中的溶液。所有測試都是在37℃測試進行2小時。在開始實驗前,將500ml溶解介質在溶解浴室中於37℃平衡30分鐘。從各溶解容器中取出初始樣本,以在初始時間(T0)進行測試。然後將依匹樂酮片劑降低到溶解介質中。在預定時間間隔提取樣本以測定溶解速度。小心操作以防止在片劑表面形成氣泡。通過UV吸收測定法在243nm分析樣本。根據濃度-時間曲線(校正過體積並將溶解片劑的表面積標準化(0.5cm2))的直線部分的斜率計算固有溶解速度。
附圖26報告了所測定的這4種樣本的固有溶解速度。這些實驗表明,依匹樂酮晶形H的固有溶解速度比依匹樂酮晶形L快。比較壓縮和未壓縮依匹樂酮的XRPD測定證實了在壓縮條件下或在溶解實驗期間多晶型物不相互轉化。實施例17依匹樂酮多晶型物組合物製備具有表9所示組成的含有25mg、50mg、100mg和200mg劑量依匹樂酮晶形L的片劑。
表9實施例17片劑的組成
實施例18依匹樂酮多晶型物組合物製備含有100mg劑量依匹樂酮並具有表10所示組成的膠囊(硬明膠膠囊,#0)表10實施例18的100mg膠囊的組成
實施例19依匹樂酮多晶型物組合物製備含有200mg劑量依匹樂酮、並具有表11所示組成的膠囊(硬明膠膠囊,大小#0)。
表11實施例19的200mg膠囊的組成
實施例20依匹樂酮細粉的製備首先,將乾燥的依匹樂酮丁酮合物在Fitz碾磨機上經由20目篩網過篩以使其解塊。然後,以約250kg/小時的加料速度在液氮冷卻下使用Alpine Hosakawa柱栓圓盤針式研磨(stud disk pin mill)粉碎操作對解塊的固體進行針式研磨。針式研磨後的依匹樂酮的D90粒徑為大約65-100μm。實施例21在狗實驗中依匹樂酮粒徑對藥代動力學參數的影響在狗模型中,研究了依匹樂酮晶形L的粒徑對依匹樂酮血漿濃度和相對生物利用度的影響。對四隻體重8-12kg的雌性健康長耳短腿小獵犬(beagle dogs)胃內給藥一粒含有下表12所述配方的速釋膠囊(#0,白色不透明),然後給予約10ml水。
表12實施例21所用依匹樂酮膠囊的組成
在給藥膠囊前,讓狗禁食15-20小時,然後在給藥至少4小時後再讓狗進食。在給藥0、0.5、1、2、3、4、6、8和24小時後分別通過靜脈穿刺收集血樣(約3毫升)置於含肝素的冷凍管中。立即把血樣置於冰上。在離心約15分鐘後完成從血樣中分離血漿。將得到的血漿樣品在約-20℃溫度下冷凍並貯存直至分析。應用LC/MS/MS方法進行分析。
使用這四隻狗測試三種製劑,每種製劑具有表12所示組成,但具有不同的依匹樂酮粒徑。依匹樂酮原料的D90粒徑分別為約212μm、約86μm和約36μm。兩次連續給藥的間隔時間為5天的最小洗淨期。其平均結果如下面表13和14所示。從AUC結果計算出相對生物利用度,選擇D90為86μm的製劑作為標準。
表13血清依匹樂酮濃度(μg/ml),實施例21
表14從實施例21數據中計算出的藥動學(PK)參數
實施例22在人體實驗中依匹樂酮粒徑對藥動學參數的影響在人模型中,研究了依匹樂酮晶形L的粒徑對依匹樂酮血漿濃度和相對生物利用度的影響。所用的三種藥物組合物如下表15所示。按照隨機方式在第1、8、15、22和29天讓受試者服用單個100毫克劑量的藥物形式的依匹樂酮晶形L組合物。每次服藥都在0800小時服用180毫升水。在給藥後-0.5(給藥前)、0.5、1、2、3、4、6、8、10、12、16、24、36和48小時採集血樣用於依匹樂酮藥動學分析。
應用有效的HPLC法、採用MS/MS檢測確定依匹樂酮的血漿濃度。其藥動學數據如表16所示。應用雷射散射在乾粉狀態測定在組合物製備中使用的依匹樂酮晶形L的粒徑分布。
表15實施例22所用依匹樂酮組合物(重量%)
17.5%顆粒內,10%顆粒外表16從實施例22數據計算出的藥動學(PK)參數
儘管本發明已經通過具體實施方案進行了描述,但這些方案的細節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權利要求
1.具有單斜晶系,並且其X-射線粉末衍射圖在8.0±0.2°2θ有峰的依匹樂酮晶形L。
2.權利要求1的依匹樂酮晶體,其中所述晶體的熔點為約223℃-約242℃。
3.權利要求1的依匹樂酮晶體,其中所述晶體顆粒的D90粒徑小於約400μm。
4.權利要求1的依匹樂酮晶體,其中所述晶體顆粒的D90粒徑為約25-約400μm。
5.權利要求1的依匹樂酮晶體,其中所述晶體顆粒的D90粒徑為約0.01-約15μm。
6.包含可檢測量的依匹樂酮晶形L的依匹樂酮藥物。
7.權利要求6的依匹樂酮藥物,其中所述藥物包含約90%-約100%的依匹樂酮晶形L。
8.權利要求6的依匹樂酮藥物,其中所述藥物基本上是相純的依匹樂酮晶形L。
9.權利要求6的依匹樂酮藥物,其中餘下的依匹樂酮由一種或多種(i)具有正交晶系的依匹樂酮晶形H,(ii)溶劑化的依匹樂酮晶形,和(iii)無定形依匹樂酮組成。
10.藥物組合物,其中包含約10-約1000mg治療有效量的權利要求1-9任一項的依匹樂酮晶形L或依匹樂酮藥物和一種或多種可藥用賦形劑。
11.治療或預防醛固酮介導的病症或疾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給患有或易患有所述病症或疾病的個體施用治療或預防有效量的權利要求10的組合物。
12.權利要求1-9任一項的依匹樂酮晶形L或依匹樂酮藥物在製備用於治療或預防醛固酮介導的病症或疾病的藥物中的應用。
13.製備權利要求1-9任一項的依匹樂酮晶形L或依匹樂酮藥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從可藥用溶劑或溶劑混合物中結晶依匹樂酮。
14.權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所述溶劑或溶劑混合物包含選自甲醇、乙酸乙酯、乙酸異丙酯、乙腈、硝基苯、水和乙基苯的溶劑。
15.權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在結晶依匹樂酮之前向溶劑或溶劑混合物中加入依匹樂酮晶形L的晶種。
16.製備權利要求1-9任一項的依匹樂酮晶形L或依匹樂酮藥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a)從溶劑或溶劑混合物中結晶依匹樂酮以形成溶劑合物;和(b)將所述溶劑合物去溶劑化。
17.權利要求16的方法,其中所述溶劑或溶劑混合物包含選自丁酮、2-戊酮、乙酸、丙酮、乙酸丁酯、氯仿、乙醇、異丁醇、乙酸異丁酯、乙酸甲酯、丙酸乙酯、正丁醇、正辛醇、正丙醇、異丙醇、乙酸丙酯、丙二醇、叔丁醇、四氫呋喃、甲苯和乙酸叔丁酯的溶劑。
18.權利要求16的方法,其中所述溶劑或溶劑混合物包含丁酮或乙醇。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在貯存和使用正常溫度下有高度物理穩定性的醛固酮受體拮抗劑藥物依匹樂酮的新晶形(晶形L)。本發明還提供了藥物組合物,其中包含依匹樂酮晶形L和一種或多種可藥用賦形劑,其中所述組合物在約10-約1000mg的總依匹樂酮單位劑量中任選包含一種或多種依匹樂酮的其它固態形式。本發明提供了製備依匹樂酮晶形L的方法和製備包含依匹樂酮晶形L的組合物的方法。本發明提供了預防和/或治療醛固酮介導的病症或疾病的方法,包括給個體施用治療有效量的依匹樂酮,其中所施用的依匹樂酮至少有一部分是依匹樂酮晶形L。
文檔編號A61K31/58GK1433427SQ00805771
公開日2003年7月30日 申請日期2000年12月4日 優先權日1999年12月8日
發明者K·P·巴頓, H·T·戈德, S·甘澤, C·R·利特勒, P·S·穆迪帕利, T·B·波沙德特, M·V·卡洛斯, S·德賽, L·J·菲羅, M·A·皮茨, D·R·皮利保斯卡斯, Y·-L·L·邢, G·L·斯塔爾, J·J·維佐雷克, C·Y·彥 申請人:法馬西亞公司

同类文章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包括敞開式箱體和前攝影蓋,在箱體頂部設有移動式光源盒,在箱體底部設有LED脫影板,LED脫影板放置在底板上;移動式光源盒包括上蓋,上蓋內設有光源,上蓋部設有磨沙透光片,磨沙透光片將光源封閉在上蓋內;所述LED脫影

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背景技術:在寬帶碼分多址(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系統頻分復用(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模式下,為了進行異頻硬切換、FDD到時分復用(TDD,Ti

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檯曆,尤其涉及一種既顯示月曆、又能插入照片的個性化檯曆,屬於生活文化藝術用品領域。背景技術::公知的立式檯曆每頁皆由月曆和畫面兩部分構成,這兩部分都是事先印刷好,固定而不能更換的。畫面或為風景,或為模特、明星。功能單一局限性較大。特別是畫

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視頻信號處理領域,特別是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背景技術: Mpeg標準是由運動圖像專家組(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MPEG)開發的用於視頻和音頻壓縮的一系列演進的標準。按照Mpeg標準,視頻圖像壓縮編碼後包

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的製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背景技術:熱塑性複合材料與傳統熱固性複合材料相比其具有較好的韌性和抗衝擊性能,此外其還具有可回收利用等優點。熱塑性塑料在液態時流動能力差,使得其與纖維結合浸潤困難。環狀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bt)是一種環狀預聚物,該材料力學性能差不適合做纖

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一種PE滾塑儲槽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PE滾塑儲槽,主要用於化工、染料、醫藥、農藥、冶金、稀土、機械、電子、電力、環保、紡織、釀造、釀造、食品、給水、排水等行業儲存液體使用。二、 背景技術 目前,化工液體耐腐蝕貯運設備,普遍使用傳統的玻璃鋼容

釘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釘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釘,尤其涉及一種可提供方便拔除的鐵(鋼)釘。背景技術:考慮到廢木材回收後再加工利用作業的方便性與安全性,根據環保規定,廢木材的回收是必須將釘於廢木材上的鐵(鋼)釘拔除。如圖1、圖2所示,目前用以釘入木材的鐵(鋼)釘10主要是在一釘體11的一端形成一尖

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ー種直流氧噴裝置。背景技術:臨床上的放療過程極易造成患者的局部皮膚損傷和炎症,被稱為「放射性皮炎」。目前對於放射性皮炎的主要治療措施是塗抹藥膏,而放射性皮炎患者多伴有局部疼痛,對於止痛,多是通過ロ服或靜脈注射進行止痛治療

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屬於機械領域。背景技術::閥門作為流體控制裝置應用廣泛,手輪傳動的閥門使用比例佔90%以上。國家標準中提及手輪所起作用為傳動功能,不作為閥門的運輸、起吊裝置,不承受軸向力。現有閥門

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背景技術:1-本發明所屬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其中的管狀容器被放在循環於配送鏈上的文檔匣或託架裝置中。本發明特別適用於,然而並非僅僅專用於,對引入自動分析系統的血液樣本試管之類的自動識別。本發明還涉及專為實現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