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多功能電動液壓扳手的製作方法
2023-09-10 00:50:15

本實用新型屬於五金器械工具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多功能電動液壓扳手。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五金器械工具行業發展迅速,用於五金器械的工具也多種多樣,但是仍然面臨著很多方面的挑戰,需求尋找滿足客戶的解決方案。申請號:201010296285.X的中國專利文獻報導了一種扳手,具體內容為:扳手的夾頭上的卡口與手柄的長度方向的角度可以調整,扳手包括手柄和連接在手柄前端的帶卡口的夾頭,所述的手柄包括支架和動手柄,支架和動手柄呈板條狀且兩者的板面相互平行,動手柄與支架通過第一鉸接軸鉸接,第一鉸接軸的軸芯垂直於手柄的板面;所述的夾頭鉸接在支架的前端,卡口懸置在支架前端的外部,夾頭與動手柄的前端之間設置扭矩傳遞機構;調整夾頭和卡口與手柄長度方向之間的角度,然後卡口夾住待拆卸部件,即可扳動和旋鬆待拆卸部件,將待拆卸部件拆卸下來;這樣的扳手能在狹窄空間使用,拆卸普通扳手無法拆卸的部件。本新型結構含有上述專利有的優點,但是上述專利的功能不夠齊全,可以使用範圍較小。綜上所述,所以我設計了一種多功能電動液壓扳手。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多功能電動液壓扳手。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多功能電動液壓扳手,包括電動液壓扳手本體、進油法蘭軸套、多功能工具箱,所述電動液壓扳手本體上設置有馬蹄架;所述馬蹄架上端連接著進油法蘭軸;所述進油法蘭軸左側安裝有所述進油法蘭軸套;所述進油法蘭軸套的左端平行安裝有標牌;所述標牌與電動液壓泵緊密接駁著;所述電動液壓泵的右端連接著壓板;所述壓板的下端設置有端蓋;所述端蓋的下方安裝有所述多功能工具箱;所述多功能工具箱的上端與活塞銷緊密連接著;所述活塞銷的上端設置有棘輪側板;所述棘輪側板的左上端與快換套連接著;所述快換套的右端平行安裝有花鍵軸。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化方案,所述端蓋的下端連接著所述進油法蘭軸套;所述進油法蘭軸套的左端平行安裝有所述活塞銷;所述活塞銷與所述標牌緊密貼合著。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化方案,所述進油法蘭軸與所述多功能工具箱連接著;所述多功能工具箱上方安裝有所述棘輪側板;所述棘輪側板與所述壓板連接著。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化方案,所述標牌的右端平行安裝有所述端蓋;所述端蓋與所述電動液壓泵連接著;所述電動液壓泵的右端設置有所述花鍵軸。
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可以在多種場合中使用,而且可以代替人手工勞動作業,適合應用推廣。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主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左視圖。
圖中:1、電動液壓扳手本體;2、馬蹄架;3、進油法蘭軸;4、進油法蘭軸套;5、標牌;6、電動液壓泵;7、壓板;8、端蓋;9、多功能工具箱;10、活塞銷;11、棘輪側板;12、快換套;13、花鍵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1、圖2所示,一種多功能電動液壓扳手,包括電動液壓扳手本體(1)、進油法蘭軸套(4)、多功能工具箱(9),所述電動液壓扳手本體(1)上設置有馬蹄架(2);所述馬蹄架(2)上端連接著進油法蘭軸(3);所述進油法蘭軸(3)左側安裝有所述進油法蘭軸套(4);所述進油法蘭軸套(4)的左端平行安裝有標牌(5);所述標牌(5)與電動液壓泵(6)緊密接駁著;所述電動液壓泵(6)的右端連接著壓板(7);所述壓板(7)的下端設置有端蓋(8);所述端蓋(8)的下方安裝有所述多功能工具箱(9);所述多功能工具箱(9)的上端與活塞銷(10)緊密連接著;所述活塞銷(10)的上端設置有棘輪側板(11);所述棘輪側板(11)的左上端與快換套(12)連接著;所述快換套(12)的右端平行安裝有花鍵軸(13)。
所述端蓋(8)的下端連接著所述進油法蘭軸套(4);所述進油法蘭軸套(4)的左端平行安裝有所述活塞銷(10);所述活塞銷(10)與所述標牌(5)緊密貼合著;所述進油法蘭軸(3)與所述多功能工具箱(9)連接著;所述多功能工具箱(9)上方安裝有所述棘輪側板(11);所述棘輪側板(11)與所述壓板(7)連接著;所述標牌(5)的右端平行安裝有所述端蓋(8);所述端蓋(8)與所述電動液壓泵(6)連接著;所述電動液壓泵(6)的右端設置有所述花鍵軸(13)。
所述本新型結構安裝有電動液壓泵、多功能工具箱,在電動液壓扳手本體上端安裝有電動液壓泵是為液壓傳動提供加壓液體的一種液壓元件,是泵的一種,它能把動力機的機械能轉換成液體的壓力能,而且體積較小,結構較簡單,對油的清潔度要求不嚴,價格較便宜;多功能工具箱集成了多個實用工具的合集,有手電筒、指南針、量角器、水平儀、聲音檢測儀、震動檢測儀、量尺等,擴大的它的使用範圍。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可以在多種場合中使用,而且可以代替人手工勞動作業,適合應用推廣。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徵和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範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