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車輛的膝部安全氣囊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09 22:45:50 2
專利名稱:用於車輛的膝部安全氣囊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於車輛的膝部安全氣嚢裝置,其包括膝部安
全氣嚢,在正面碰撞發生時,所述膝部安全氣嚢被充氣並展開以限制 乘員的膝部。
背景技術:
已經提出各種用於車輛的膝部安全氣嚢裝置以保護乘員的 膝部。例如,國際專利公開WO2002/004262和公開號為9-104317的曰 本專利申請,各自都描述了膝部安全氣嚢裝置,其包括位於用於轉向 管柱的轉向柱罩內側的安全氣嚢模塊。然而,在每個上述公開文獻中所述的膝部安全氣嚢裝置中, 因為被充氣並朝向所述轉向柱罩的下表面以下的區域展開的膝部安全 氣嚢,具有一定厚度,所以需要進行以下所述的改進。通常,當乘員小時,乘員膝部的位置接近儀錶板。因此, 膝部與儀錶板之間的間隙窄,並且因此,所述膝部安全氣嚢難以展開。 同樣,當所述膝部的位置接近儀錶板時,所述膝部安全氣嚢可能進入 兩膝之間的區域,並且可能加寬兩膝之間的距離。從而,各個上述公開文獻中所述的膝部安全氣嚢裝置都需 要改進。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於車輛的膝部安全氣嚢裝置,其包括
膝部安全氣嚢,即使所述乘員膝部和所述儀錶板之間的間隙窄時,所 述膝部安全氣嚢也平滑地被充氣和在乘員膝部和儀錶板之間展開。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涉及用於車輛的膝部安全氣嚢裝置。所 述膝部安全氣嚢裝置包括氣體發生部、膝部安全氣嚢和厚度調節構件。 所述氣體發生部設置於車輛內,並且工作以產生氣體。所述膝部安全 氣囊以摺疊狀態儲存在車輛的預定位置。當所述膝部安全氣嚢接收氣 體時,所述膝部安全氣嚢被充氣且朝向轉向管柱下面的區域展開,從 而所述膝部安全氣嚢處於乘員的膝部和儀錶板的下部之間。所述厚度 調節構件設置在所述膝部安全氣嚢中接觸乘員的各膝部的接觸部中的 位置處,並且調節所述膝部安全氣嚢的厚度,從而所述膝部安全氣囊 在所述接觸部中的所述位置處的厚度小於所述膝部安全氣嚢在所述接 觸部以外的部分處的厚度。根據上述的方面,當氣體供應給到以摺疊狀態儲存在所述 車輛的所述預定位置的所述膝部安全氣嚢時,所述膝部安全氣嚢被充 氣並朝向轉向管柱下面的區域展開,從而所述膝部安全氣嚢處於乘員 的膝部和儀錶板的下部之間。結果,乘員的膝部得到了保護。在上述具體裝置中,所述厚度調節構件設置在所述膝部安 全氣嚢中接觸所述乘員的各膝部的所述接觸部中的所述位置。因此, 所述膝部安全氣嚢在所述接觸部中的所述位置處的厚度小於所述膝部 安全氣嚢在所述接觸部以外的部分處的厚度。這樣,即使在乘員小並 且乘員的膝部與儀錶板下部之間的間隙窄的時候,也可能平滑地展開 所述膝部安全氣嚢。200710166250.2
說明書第3/15頁在根據上述方面的所述膝部安全氣嚢裝置中,所述膝部安 全氣嚢可以進一步包括位置靠近儀錶板的儀錶板側基布,和位置靠近 所述乘員的乘員側基布。所述厚度調節構件可以為通過在所述接觸部 中所述位置處將所述儀錶板側基布和所述乘員側基布連接在一起而形 成的收縮部。進一步地,所述膝部安全氣嚢可以通過在外圍部將所述儀
錶板側基布和所述乘員側基布縫合在一起而形成。當在外圍部將所述 儀錶板側基布和所述乘員側基布縫合在一起時,所述收縮部通過在所 述接觸部中所述位置處將所述儀錶板側基布和所述乘員側基布朝向所 述膝部安全氣嚢內側縫合在一起而形成。根據上述的方面,所述膝部安全氣嚢進一步包括位置靠近 儀錶板的儀錶板側基布,和位置靠近乘員的乘員側基布。所述厚度調 節構件為所述收縮部,當所述儀錶板側基布和所述乘員側基布在所述 外圍部被縫合在一起時,所述收縮部通過在所述接觸部中的所述位置 處將所述儀錶板側基布和所述乘員側基布縫合在一起而形成。因此, 可能不增加構件數量而容易地使所述膝部安全氣嚢的厚度僅在接觸乘 員的各膝部的接觸部中的所述位置處小。同樣,因為構件數量未增加, 所述摺疊狀態中的膝部安全氣嚢不佔據大量空間。在根據上述方面的所述膝部安全氣嚢裝置中,所述膝部安 全氣嚢可以進一步包括位置靠近儀錶板的儀錶板側基布,和位置靠近 乘員的乘員側基布。所述厚度調節構件可以為在所述膝部安全氣嚢的 厚度方向連接所述儀錶板側基布和所述乘員側基布,並且在所述接觸 部中的所述位置處限制所述膝部安全氣嚢的厚度的布料製成的連接構 件。
根據上述的方面,所述膝部安全氣嚢進一步包括位置靠近
儀錶板的儀錶板側基布,和位置靠近乘員的乘員側基布。所述厚度調 節構件為在所述膝部安全氣嚢的厚度方向連接所述儀錶板側基布和所 述乘員側基布,並且在所述接觸部中的所述位置處限制所述膝部安全 氣嚢的厚度的布料構成的連接構件。因此,儘管構件數量增加,所述 由布料製成的連接構件的寬度可以設置為任何值。從而,當所述膝部 安全氣嚢在所述接觸部中的所述位置處的厚度做得小時,可能容易地 將所述膝部安全氣嚢在所述接觸部中的所述位置處的厚度調整到,例 如,大約為所述膝部安全氣嚢在普通部(即所述接觸部以外的部分) 的厚度的一半或三分之一。在根據上述方面的所述膝部安全氣嚢裝置中,所述膝部安 全氣嚢可以進一步包括位置靠近儀錶板的儀錶板側基布,和位置靠近 乘員的乘員側基布。所述厚度調節構件可以為在所述膝部安全氣嚢的 外圍部中在所述接觸部中的所述位置處形成的,並且朝向所述膝部安 全氣嚢的內部凹進的凹入部,其中所述膝部安全氣嚢的外圍部通過在 所述儀錶板側基布和所述乘員側基布的各外圍處,將所述儀錶板側基 布和所述乘員側基布相連接而形成。所述凹入部可以通過將所述儀表 板側基布和所述乘員側基布縫合在一起而形成,所述儀錶板側基布和 所述乘員側基布各具有在所述接觸部中的所述位置處朝向所述膝部安 全氣嚢的內部凹進的形狀。根據上述的方面,所述膝部安全氣嚢進一步包括位置靠近 儀錶板的儀錶板側基布,和位置靠近乘員的乘員側基布。所述厚度調 節構件是在所述膝部安全氣嚢的外圍部中在所述接觸部中的所述位置 處形成的,並且在朝向所述膝部安全氣囊的內部凹進的凹入部,其中 所述膝部安全氣嚢的外圍部通過在所述儀錶板側基布和所述乘員側基 布的各外圍處,將所述儀錶板側基布和所述乘員側基布相連接而形成。 所述凹入部通過將所述儀錶板側基布和所述乘員側基布縫合在一起而 形成,所述儀錶板側基布和所述乘員側基布各具有在所述接觸部中的 所述位置處朝向所述膝部安全氣嚢的內部凹進的形狀。因此,可能不 增加構件數量而容易地使所述膝部安全氣嚢的厚度僅在接觸乘員的各 膝部的接觸部中的所述位置處小。同樣,因為構件數量未增加,所述 摺疊狀態中的膝部安全氣嚢不佔據大量空間。進一步地,因為所述儀 錶板側基布和所述乘員側基布各自形狀被改變,僅需要在所述外圍部 將所述儀錶板側基布和所述乘員側基布縫合在一起的步驟。也就是, 例如,不需要在所述膝部安全氣嚢中在所述接觸乘員的各膝部的接觸 部中的所述位置處形成收縮部的步驟。因此,所述儀錶板側基布和所 述乘員側基布容易被縫合在一起。在根據上述方面的所述膝部安全氣嚢裝置中,所述膝部安 全氣嚢可以以摺疊狀態儲存於所述轉向管柱的轉向柱罩內。根據上述的方面,所述膝部安全氣嚢設置在所述轉向柱罩 內。所述膝部安全氣嚢通常以摺疊狀態儲存於所述轉向管柱的轉向柱 罩內。當正面碰撞發生時,所述膝部安全氣嚢從用於所述轉向管柱的 所述轉向柱罩充氣並展開,以使所述膝部安全氣嚢處於所述乘員的所 述膝部和所述儀錶板的所述下部之間。
本發明的前述的和進一步的目標、特徵和優點,從隨後參
照附圖對於示例性具體實施方式
的描述會變得更清楚,其中相同的附
圖標記用於表示相同的構件,並且其中
圖1為顯示從車輛後方觀看的根據第一具體實施方式
的膝部安全 氣嚢裝置工作時的立體圖2為顯示圖1中所示的膝部安全氣嚢裝置工作時從所述車輛側 面觀看的側一見圖3A為顯示從乘員側基布的側面觀看的根據第一具體實施方式
的膝部安全氣嚢的結構的俯視圖3B為顯示圖3A中所示的膝部安全氣嚢沿圖3A中的IIIB-IIIB 線的截面圖4A為顯示從乘員側基布的側面觀看的根據第二具體實施方式
的膝部安全氣嚢的結構的俯視圖4B為顯示圖4A中所示的膝部安全氣嚢沿圖4A中的IVB-IVB 線的截面圖4C為顯示圖4A中所示的帶的放大立體圖5A為顯示從乘員側基布的側面觀看的根據第三具體實施方式
的膝部安全氣嚢的結構的俯視圖;以及
圖5B為顯示圖5A中所示的膝部安全氣囊沿圖5A中的VB-VB線 的截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第一具體實施方式
]在下文中,將參照圖1至圖3對^f艮據本 發明第一具體實施方式
的用於車輛的膝部安全氣嚢進行描述。在圖1
中,箭頭FR指示車輛的前方。箭頭UP指示車輛的上方。箭頭IN指 示在車輛寬度方向上的車輛內側。圖1為顯示了從車輛後方觀看的根據一個具體實施方式
的 膝部安全氣嚢裝置工作時的立體圖。圖2為顯示了膝部安全氣嚢裝置 工作時的側視圖。圖3A為顯示根據第一具體實施方式
的膝部安全氣嚢 的結構的俯視圖。圖3B為被充氣和展開的膝部安全氣嚢的主要部分的 截面圖。如圖1至圖3A和圖3B中所示,所述膝部安全氣嚢裝置10 設置在所述轉向管柱12的後端的下方。即,開口部16形成在面向駕 駛員座位的所述儀錶板14的部分上。所述轉向管柱12插過所述開口 部16以使所述轉向管柱12朝向所述車輛的前方向下傾斜。轉向柱罩 18鄰近所述儀錶板14的所述開口部16設置。所述轉向柱罩18覆蓋所 述轉向管柱12的後端部。所述轉向柱罩18朝向車廂19突出。所述轉 向柱罩18被分為兩部分,即上部和下部。更明確地,所述轉向柱罩18 包括轉向柱上部罩20和轉向柱下部罩22。轉向主軸24設置於所述轉向管柱12的中心。方向盤34固 定在所述轉向主軸24的後端。駕駛員操作所述方向盤34以操縱所述 車輛。所述轉向主軸24通過軸承由圓柱轉向管柱管(圖中未顯示)可 旋轉地支撐。所述轉向管柱管由車身支撐。所述轉向管柱管由儀錶板 加固件通過託架(圖中未顯示)支撐。所述儀錶板加固件具有高硬度, 並且沿車輛寬度方向延伸。
[所述膝部安全氣嚢裝置10的整體構造]下面,將描述所述 膝部安全氣嚢裝置10的整體構造。所述膝部安全氣嚢裝置10包括作為功能零件的充氣裝置 50 (參照圖2)和膝部安全氣嚢52。所述充氣裝置50具有大體的圓柱 形,並且執行氣體發生裝置的功能。所述膝部安全氣嚢52通常以摺疊 狀態儲存於所述轉向柱下部罩22內。當所述充氣裝置50工作以產生 氣體時,所述膝部安全氣嚢52由所述氣體充氣並展開。所述充氣裝置 50和所述膝部安全氣嚢52容納在由布料製成的模件箱(圖中未顯示) 中,所述布料為具有彈性的材料。[膝部安全氣嚢裝置IO的主要部分的構造]
如圖1、圖3A和圖3B中所示,上述膝部安全氣嚢52通過使儀表 板側基布54和乘員側基布56相互重疊,並將所述儀錶板側基布54和 所述乘員側基布56在外圍部處縫合在一起(在下文中,被稱為"外圍 縫合部58")而形成。所述儀錶板側基布54靠近所述儀錶板14設置。 所述乘員側基布56由裁剪的布料製成,所述乘員側基布56具有與所 述儀錶板側基布54的形狀相同的形狀。所述乘員側基布56靠近乘員 設置。在本具體實施方式
中,如圖3A和圖3B中所示,收縮部62 形成於所述膝部安全氣嚢52中接觸乘員的膝部60的接觸部中的位置 處。即,所述收縮部62對稱地形成於離所述膝部安全氣嚢52的中心 線CL (參見圖3A )的預定距離為Wl和W2處(W1=W2 )。所述收縮 部62可以看作是厚度調節構件。當所述儀錶板側基布54和所述乘員 側基布56在所述外圍部被縫合在一起時,所述收縮部62通過在接觸
所述膝部60 (參見圖1和圖3B)的所述(兩個)接觸部中的所述(兩 個)位置處將所述儀錶板側基布54和所述乘員側基布56朝向所述膝 部安全氣嚢52內側(沿著所述膝部安全氣嚢52的中心線CL (參見圖 3A))縫合在一起而形成,從而每個收縮部62大體為U形。所述收縮 部62的收縮量被設置為預定長度L (參見圖3A)。當所述膝部安全氣嚢52充氣時,所述氣體不流入所述收縮 部62。結果,在所述膝部安全氣嚢52中,凹陷部64 (參見圖1 )形成 於接觸乘員的膝部60的接觸部中。當在所述轉向管柱12的軸的方向 上觀看時,每個凹陷部64大體為V形。這樣,所述膝部安全氣嚢52 在形成所述收縮部62的位置處的厚度小於所述膝部安全氣嚢52在普 通部52A (也就是,所述接觸部以外的部分)處的厚度。即,如圖1 中所示,所述膝部安全氣嚢52在形成所述收縮部62的位置處的厚度 T2小於所述膝部安全氣嚢52在普通部52A處的厚度Tl (滿足T2<T1 的關係)。[所述具體實施方式
中的有益效果]
下面,將描述在所述具體實施方式
中獲得的有益效果。當正面石並撞發生時(或者預測正面碰撞將要發生時),碰撞 檢測裝置(圖中未顯示)確定正面碰撞發生(或者預料正面碰撞發生), 並且向安全氣嚢ECU輸出信號。當所述安全氣嚢ECU確定應該才喿作 安全氣嚢裝置時,駕駛員座位安全氣嚢裝置工作以使方向盤34上的駕 駛員座位安全氣嚢(圖中未顯示)充氣,並且操作所述膝部安全氣嚢 裝置10。即,給所述膝部安全氣嚢裝置10的充氣裝置50供應預定電 流,並且因此,所述充氣裝置50工作。結果,所述充氣裝置50產生
氣體,並且所述氣體被供應給處於摺疊狀態的所述膝部安全氣嚢52,
並且因此所述膝部安全氣嚢52被充氣。當施加到所述轉向柱下部罩22 的所述膝部安全氣嚢52的充氣壓力達到預定值時,所述轉向柱下部罩 22沿著設置在所述轉向柱下部罩22上的撕裂線(斷裂部)被撕裂,所 述撕裂線在圖中未顯示,並且因此,安全氣嚢門被打開。這樣,所述 膝部安全氣嚢52被充氣且朝向所述轉向管柱12下面的區域和所述轉 向管柱12側面上的區域展開。結果,所述膝部安全氣嚢52處於所述 儀錶板14的下部和乘員的膝部60之間,並且因此,所述膝部安全氣 嚢52保護膝部60。在本具體實施方式
中,所述收縮部62形成於所述膝部安全 氣嚢52中接觸乘員的膝部60的接觸部中的所述位置處。所述膝部安 全氣嚢52在接觸膝部60的接觸部中的所述位置處的厚度T2小於所述 膝部安全氣嚢52在普通部52A處的厚度。結果,所述凹陷部64形成 於所述膝部安全氣嚢52的乘員側。當從所述轉向管柱12的軸的方向 觀看時,每個凹陷部64具有大體的V形形狀。所述膝部安全氣嚢52 在形成所述凹陷部64的位置處的厚度T2小於所述膝部安全氣嚢52在 普通部52A處的厚度T1。因此,即使當所述乘員的所述膝部60與所 述儀錶板14的所述下部之間的間隙66 (參照圖2 )窄時,所述膝部安 全氣嚢52也容易地、快速地和平滑地進入所述間隙66並被充氣。這 樣,在本具體實施方式
中,即使當所述乘員小,並且所述乘員的所述 膝部60與所述儀錶板14的所述下部之間的間隙66窄,所述膝部安全 氣嚢52也平滑地展開。 進一步地,在本具體實施方式
中,所述膝部安全氣嚢52包 括靠近所述儀錶板14設置的所述儀錶板側基布54,和靠近所述乘員設
置的所述乘員側基布56。當所述儀錶板側基布54和所述乘員側基布 56在所述外圍部被縫合在一起時,所述收縮部62通過在接觸所述乘員 的所述膝部60的所述接觸部中的所述位置處將所述儀錶板側基布54 和所述乘員側基布56縫合在一起而形成。因此,可能容易地使所述膝 部安全氣嚢52的厚度僅在接觸所述乘員的所述膝部60的所述接觸部 中的所述位置處小,而不增加構件數量。同樣,因為構件數量未增加, 處於所述摺疊狀態的所述膝部安全氣嚢52不佔據大量空間。結果,在 本具體實施方式
中,可能提供具有低成本構造的厚度調節構件,並且 可能減小所述膝部安全氣嚢裝置10的尺寸。[第二具體實施方式
]
在下文中,根據本發明第二具體實施方式
的用於車輛的膝部安全 氣嚢裝置將參照附圖4A至4C進行描述。與所述第一具體實施方式
中 相同的和相應的部分將以相同的附圖標記來表示,並且將省略其說明。如圖4A至4C中所示,在所述第二具體實施方式
中,膝部 安全氣嚢70包括儀錶板側基布54和乘員側基布56。帶62設置在所述 膝部安全氣嚢70內接觸所述膝部60的接觸部中的位置處。每個帶62 具有有角的U形橫截面。所述帶70可以看作是厚度調節構件和連接構 件。每個帶72的一個側部72A被縫合到所述儀錶板側基布54並且另 一個側部72B被縫合到所述乘員側基布56。通過調整每個帶72的中 間部72C的寬度,限制(調節)所述充氣和展開的膝部安全氣嚢70在 接觸所述乘員的所述膝部60的接觸部中的位置處的厚度。所述中間部 72C連接所述側部72A和另 一個側部72B。所述帶72由布料製成。[有益效果]在上述的構造中,當所述膝部安全氣嚢70被充氣和展開時,所述
膝部安全氣嚢70在接觸所述乘員的所述膝部60的接觸部中的位置處 的厚度通過所述一對左和右帶72限制。因此,所述膝部安全氣嚢70 在所述接觸部中的所述位置處的厚度小於所述膝部安全氣嚢70在所述 普通部70A處的厚度。從而,與所述第一具體實施方式
一樣,即使當 所述乘員的所述膝部60與所述儀錶板14的所述下部之間的間隙66窄 時,所述膝部安全氣嚢70也容易地、快速地和平滑地進入所述間隙66 並被充氣。進一步地,所述帶72的所述中間部72C的寬度可以被設置 為任何值。因此,當使所述膝部安全氣嚢70在接觸所述乘員的所述膝 部60的所述接觸部中的所述位置處的厚度小時,可能容易地將所述膝 部安全氣嚢70在接觸所述膝部60的所述接觸部中的所述位置處的厚 度調整到,例如,大約為所述膝部安全氣嚢70在普通部70A處的厚度 的一半或三分之一。[第三具體實施方式
]
在下文中,將參照附圖5A和5B對根據本發明第三具體實施方式
的用於車輛的膝部安全氣嚢裝置進行說明。與所述第一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中相同的和相應的部分將以相同的附圖標記來表示,並且將省略其說明。如圖5A和5B中所示,在所述第三具體實施方式
中,與所 述第一具體實施方式
和所述第二具體實施方式
中一樣,膝部安全氣嚢 80包括儀錶板側基布82和乘員側基布84。另外,在所述第三具體實 施方式中,各個所述儀錶板側基布82和所述乘員側基布84由裁剪的
布料製成,從而各個所述儀錶板側基布82和所述乘員側基布84在所
述接觸部中的位置處具有向所述膝部安全氣嚢80的內部凹進的形狀。 所述儀錶板側基布82和所述乘員側基布84在所述外圍部沿著所述形 狀被縫合在一起。在下文中,向車輛後方(向所述膝部安全氣嚢80的 內部)凹進的部分將^皮稱為"凹入部86"。[有益效果]
在上述的構造中,向所述膝部安全氣嚢80的內部凹進的所述一對 右和左凹入部86,形成於所述膝部安全氣嚢80中接觸所述乘員的膝部 60的所述接觸部中的所述位置處。因此,當所述膝部安全氣嚢80被充 氣並展開時,所述膝部安全氣嚢80在所述凹入部86形成的位置處的 厚度小於所述膝部安全氣嚢80在所述普通部80A處的厚度。從而,與 所述第一具體實施方式
中一樣,即使當所述乘員的所述膝部60與所述 儀錶板14的所述下部之間的間隙66窄時,所述膝部安全氣嚢80也容 易地、快速地和平滑地進入所述間隙66並^t充氣。 進一步地,在本具體實施方式
中,構成所述膝部安全氣嚢 80的各個所述儀錶板側基布82和所述乘員側基布84的形狀被改變。 因此,可能容易地使所述膝部安全氣嚢80的厚度僅在接觸所述乘員的 所述膝部60的所述接觸部中的所述位置處小,而不增加構件數量。同 樣,因為構件數量未增加,處於所述摺疊狀態的所述膝部安全氣嚢80 不佔據大量空間。進一步地,因為各個所述儀錶板側基布82和所述乘 員側基布84的形狀被改變,所以僅需要在所述外圍部將所述儀錶板側 基布82和所述乘員側基布84縫合在一起的步驟。即,例如,不需要 在所述膝部安全氣嚢80中接觸所述乘員的所述膝部60的所述接觸部 中的所述位置處形成收縮部的步驟。因此,所述儀錶板側基布82和所
述乘員側基布84很容易縫合在一起。結果,在本具體實施方式
中,可 能提供具有低成本構造的厚度調節構件,並且可能減小所述膝部安全 氣嚢裝置10的尺寸。進一步地,可能按照與用來生產傳統的膝部安全 氣嚢的生產過程大體相同的生產過程來生產包括所述厚度調節構件的
所述膝部安全氣嚢80。[上述具體實施方式
的補充說明](1)在每個上述具體實施 方式中,當正面碰撞發生時,所述膝部安全氣嚢裝置IO工作。然而, 本發明並不限於這種構造。例如,可以在前保險槓的中央設置碰撞前 傳感器,並且也可以在所述碰撞前傳感器預計正面碰撞將發生時,操 作所述膝部安全氣嚢裝置10。 (2)在每個上述具體實施方式
中,兩塊布,即所述儀錶板 側基布54或82、和所述乘員側基布56或84,通過裁剪布料而分別形 成,並且所述儀錶板側基布54或82、和所述乘員側基布56或84在所 述整個外圍部被縫合在一起。然而,本發明並不限於這種方法。例如, 可以通過裁剪布料而形成具有關於摺疊線對稱的形狀的一塊基布。在 這種情況下,所述基布在所述摺疊線處被摺疊為兩塊,並且所述基布 的所述兩個部分在不包括所述摺疊線的外圍部處被縫合到 一起。 ( 3 )根據每個上述具體實施方式
的所述膝部安全氣嚢52、 70或80不包括用於限制所述膝部安全氣嚢52、 70或80的厚度的帶。 然而,本發明不限於這種構造。例如,除了在每個具體實施方式
中提 供主要構造(也就是,所述收縮部62、所述帶72、或所述凹入部86) 之外,可以在所述膝部安全氣嚢內部的上部位置和下部位置處設置兩 個帶,以便在所述膝部安全氣嚢被充氣時限制所述膝部安全氣嚢的厚 度。在這種情況下,所述膝部安全氣嚢在設置有所述收縮部62、所述
帶72或所述凹入部86的位置處的厚度小於被所述兩個帶,即所述上 部帶和下部帶所限制的所述膝部安全氣嚢的厚度。 ( 4 )當所述儀錶板側基布54和所述乘員側基布56在所述 外圍部被縫合在一起時,所述收縮部62通過在接觸所述乘員的所述膝 部60的所述接觸位置處將所述儀錶板側基布54和所述乘員側基布56 縫合在一起而形成。然而,所述收縮部62可以通過將所述儀錶板側基 布54和所述乘員側基布56以粘合劑、焊接或類似方式連接到一起而 形成。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車輛的膝部安全氣囊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氣體發生部(50),其設置在車輛中並且工作以產生氣體;膝部安全氣囊(52,70,80),其以摺疊狀態儲存在所述車輛的預定位置,其中當所述膝部安全氣囊接收所述氣體時,所述膝部安全氣囊被充氣且朝向轉向管柱(12)下面的區域展開,從而所述膝部安全氣囊處於乘員的膝部(60)和儀錶板的下部之間;以及厚度調節構件(62,72,86),其設置在所述膝部安全氣囊中朝向乘員的各膝部的接觸部中的位置,其中所述膝部安全氣囊在所述接觸部中的所述位置處的厚度小於所述膝部安全氣囊在所述接觸部以外的部分處的厚度。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膝部安全氣嚢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膝部安全氣嚢進一步包括位置靠近儀錶板的儀錶板側基布 (54),和位置靠近乘員的乘員側基布(56);以及所述厚度調節構件為通過在所述接觸部中所述位置處將所述儀表 板側基布和所述乘員側基布連接在一起而形成的收縮部(62 )。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膝部安全氣嚢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膝部安全氣嚢是通過在外圍部(58 )將所述儀錶板側基布(54 ) 和所述乘員側基布(56)縫合在一起而形成;以及當所述儀錶板側基布和所述乘員側基布在所述外圍部被縫合在一 起時,所述收縮部(62)通過在所述接觸部中的所述位置處將所述儀 錶板側基布和所述乘員側基布朝向所述膝部安全氣嚢內側縫合在一起 而形成。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膝部安全氣嚢裝置,其特徵在於, 所述膝部安全氣嚢進一步包括位置靠近儀錶板的儀錶板側基布(54),和位置靠近乘員的乘員側基布(56);以及所述厚度調節構件為沿所述膝部安全氣嚢的厚度方向連接所述儀 錶板側基布和所述乘員側基布,並且在所述接觸部中的所述位置處限 制所述膝部安全氣嚢的厚度的布料構成的連接構件(72 )。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膝部安全氣嚢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膝部安全氣嚢進一步包括位置靠近儀錶板的儀錶板側基布 (82),和位置靠近乘員的乘員側基布(84);以及所述厚度調節構件為在所述膝部安全氣嚢的外圍部(58)中在所 述接觸部中的所述位置處形成的,並且朝向所述膝部安全氣嚢的內部 凹進的凹入部(86),其中所述膝部安全氣嚢的外圍部(58)通過在所 迷儀錶板側基布(82)和所述乘員側基布(84)的各外圍處,將所述 儀錶板側基布(82)和所述乘員側基布(84)相連接而形成。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膝部安全氣嚢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凹入部(86)通過將所述儀錶板側基布(82)和所述乘員側 基布(84)縫合在一起而形成,所述儀錶板側基布(82)和所述乘員 側基布(84)各具有在所述接觸部中的所述位置處朝向所述膝部安全 氣嚢的內部凹進的形狀。
7、 根據權利要求1到6中任意一項所述的膝部安全氣嚢裝置,其特 徵在於,所述膝部安全氣嚢以摺疊狀態儲存於所述轉向管柱的轉向柱 罩(18)內。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於車輛的膝部安全氣囊裝置,其包括氣體發生部(50),其工作以產生氣體;膝部安全氣囊(52),其以摺疊狀態設置在車輛的預定位置,其中當所述膝部安全氣囊接收所述氣體時,所述膝部安全氣囊被充氣且朝向轉向管柱(12)下面的區域展開,從而所述膝部安全氣囊處於乘員的膝部(60)和儀錶板的下部之間;以及厚度調節構件(62),其設置在所述膝部安全氣囊中朝向乘員的各膝部的接觸部中的位置,並且其調節所述膝部安全氣囊的厚度,從而所述膝部安全氣囊在所述接觸部中的所述位置處的厚度小於所述膝部安全氣囊在所述接觸部以外的部分處的厚度。
文檔編號B60R21/231GK101177134SQ200710166250
公開日2008年5月14日 申請日期2007年11月7日 優先權日2006年11月7日
發明者今村謙二, 深渡瀬修, 真田晃圭, 茂籠智之 申請人: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