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燒傷的藥物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
2023-09-09 21:54:45 1
一種治療燒傷的藥物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藥物組合物,具體提供了一種治療燒傷的藥物組合物,所述藥物組合物由如下原料藥製成:地榆炭、雞血藤、黃連、虎杖、人參和蜂蜜。本發明藥物組合物經臨床試驗驗證,對燒傷症狀療效顯著,並有效縮短了治療療程。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燒傷的藥物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藥物組合物,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治療燒傷的藥物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燒傷是由物理、化學、放射線等各種因素作用於機體而造成的急性損傷。中醫稱「火燒瘡」、「燙火傷」,其成因由於火焰,熱水等因素導致人體皮膚及皮下組織受到灼傷,使得皮毛不存,滲液流津,潰蝕肌膚。輕則影響美觀,重則引起多種全身症狀,燒傷的嚴重程度取決於受傷組織的範圍和深度。
[0003]西醫治療燒傷,要將傷面經過清洗,再對傷口進行壞死肌肉組織的處理和嚴謹的消毒後上藥,然後包紮。西醫不主張傷面上藥,主要以內用藥為主,傷面幾乎不用任何藥物直接處理。但是這種方法看似科學,實際上效果並不是非常理想,而且花費極其昂貴。而中醫在治療燒傷時,立時上藥,馬上止痛,減輕消除傷痛,通過外用藥物充分刺激人體細胞的再生能力,促使肌肉組織重新生長。但其配方複雜、效果仍不理想,且治療療程較長。
【發明內容】
[0004]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療程相較現有技術更短的治療燒傷的中藥組合物。
[0005]為了實現本 發明目的,本發明首先提供一種治療燒傷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藥物組合物由如下原料藥製成:地榆炭、雞血藤、黃連、虎杖、人參和蜂蜜。
[0006]作為優選,所述藥物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藥製成:
[0007]地榆炭 25-30份雞血藤 10-30份
[0008]黃連20-30份虎杖10-30份
[0009]人參5-10份蜂蜜10-30份。
[0010]更為優選,所述藥物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藥製成:
[0011]地榆炭 28份雞血藤20份
[0012]黃連26份虎杖10份
[0013]人參6份蜂蜜10份。
[0014]本發明還進一步提供含有前述藥物組合物的製劑,作為優選,所述製劑為膏劑。
[0015]所述膏劑的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16]I)以上六味原料藥,除蜂蜜外,將其餘地榆炭等五味原料藥粉碎成細粉,過80-200目篩,加菜籽油-麻油60-70份,攪勻,放置2天;
[0017]2)另取白凡 士林770-780份、羊毛脂60份,130°C加熱30分鐘後,放冷至100°C,加入上述菜籽油-麻油滲透的藥粉,100°c恆溫攪拌20分鐘,放冷至60°C,加入蜂蜜,攪勻,製成1000g,即得。
[0018]其中,所述菜籽油-麻油中菜籽油和麻油的配比比例為15:1。[0019]所述菜籽油-麻油的製備方法為:取機榨菜籽油攪拌加熱到215~225°C,保溫5~10分鐘,放冷;另取麻油與上述煉製後的菜籽油按1:15的比例混合均勻,在不斷攪拌下加熱至105°C,保溫30分鐘,棄去漂浮物,即得。
[0020]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藥物組合物在製備治療燒傷的藥物中的應用。
[0021]在本發明的藥物組合物中:
[0022]地榆炭:涼血止血,瀉火斂瘡。地榆炒炭後可增強其止血以及斂瘡作用。
[0023]雞血藤:補血行血,通經絡。
[0024]虎杖:清熱解毒,利膽退黃,祛風利溼,散瘀定痛,止咳化痰。用於關節痺痛,溼熱黃疸,經閉,產後瘀血不下,癥瘕,咳嗽痰多,水火燙傷,跌打損傷,癰腫瘡毒。
[0025]黃連:清熱燥溼,瀉火解毒。
[0026]人參:大補兀氣,固脫生津,安神。
[0027]蜂蜜:潤膚生肌;解毒。
[0028]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於:
[0029]本發明處方中虎杖:祛風利溼,散瘀定痛,清熱解毒,用於水火燙傷,痛腫瘡毒。地榆炭:涼血止血,瀉火斂瘡。雞血藤:補血行血,通經絡。黃連:清熱燥溼,瀉火解毒。人參:大補元氣,固脫生津,安神,痛盛之時,氣脈必急,故以人參安神。蜂蜜,潤膚生肌,解毒。麻油:潤滑劑及賦形劑,解毒生肌。用於潰瘍,瘡腫皮膚皸裂。諸藥配伍,共奏清熱解毒,祛腐生肌,斂瘡收口及定痛之功。
[0030]本發明藥物組合物經臨床試驗驗證,對燒傷症狀療效顯著,且治療療程相較現有技術更短,從而縮短了患者的傷愈時間,減輕了患者的傷痛。
【具體實施方式】
[0031]以下實施例用於說明本發明,但不用來限制本發明的範圍。
[0032]實施例1本發明藥物組合物製劑(膏劑)
[0033]處方:地榆炭28g、雞血藤20g、黃連26g、虎杖10g、人參6g、蜂蜜10g。
[0034]製法:以上六味,除蜂蜜(煉)外,其餘地榆炭等五味粉碎稱細粉,過80-200目篩,加菜籽油-麻油(15:1)(煉)60-70g,攪勻,放置2天。另取白凡士林770-780g、羊毛脂60g,130°C加熱30分鐘後,放冷至100°C,加入上述菜籽油-麻油(15:1)(煉)滲透的藥粉,恆溫(IOO0C )攪拌20分鐘,放冷至600C,加入蜂蜜(煉),攪勻,製成1000g,即得。
[0035]其中:菜籽油-麻油(15:1)(煉)的製法:取機榨菜籽油攪拌加熱到215~225°C,保溫5~10分鐘,放冷;另取麻油與上述煉製後的菜籽油按1:15的比例混合均勻,在不斷攪拌下加熱至105°C,保溫30分鐘,棄去漂浮物,即得。
[0036]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生肌止痛。用於淺/深二度及三度燒/燙傷,灼傷面積小於10% 者。
[0037]用法用 量:用生理鹽水清洗創面,將藥膏均勻塗抹在消毒紗布上,藥面厚約2mm,覆蓋創面,視情況予以包紮或半暴露。一日I次。
[0038]實施例2本發明藥物組合物製劑(膏劑)
[0039]處方:地榆炭25g、雞血藤10g、黃連20g、虎杖30g、人參10g、蜂蜜15g。
[0040]其餘同實施例1。[0041]實施例3本發明藥物組合物製劑(膏劑)
[0042]處方:地榆炭30g、雞血藤30g、黃連30g、虎杖15g、人參5g、蜂蜜30g。
[0043]其餘同實施例1。
[0044]實驗例I本發明藥物組合物的臨床試驗
[0045]1.臨床資料
[0046]臨床觀察161例(其中實驗組86例,對照組75例)。將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分別外敷本發明軟膏劑和紫花燒傷膏。
[0047]2.治療方法
[0048]2.1本發明實施例1膏劑均勻地塗於患處,每天換藥一次,7天為一個療程。
[0049]2.2紫花燒傷膏(山東美保藥業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Z10930029),外敷患處,按患部大小而定,每天更換一次,7天為一個療程。
[0050]3.療效標準
[0051]治癒標準:皮下腫脹在明顯消退,自訴疼痛和發熱明顯減輕,初期用藥無張力性水泡出現者。
[0052]根據上述標準,用持續給藥時間評定療效。經統計學處理,兩組療效有顯著性差異(P〈0.01),實驗組療效優於對照組,療效結果見表1。
[0053]表1兩組創面平均癒合天數比較(注:P〈0.05)
[0054]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燒傷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藥物組合物由如下原料藥製成:地榆炭、雞血藤、黃連、虎杖、人參和蜂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藥物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藥製成: 地榆炭 25-30份雞血藤 10-30份 黃連20-30份虎杖10-30份 人參5-10份蜂蜜10-30份。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藥物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藥製成: 地榆炭 28份雞血藤20份 黃連26份虎杖10份 人參6份蜂蜜10份。
4.含有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藥物組合物的製劑,其特徵在於,所述製劑為膏劑。
5.權利要求4所述製劑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 1)以上六味原料藥,除蜂蜜外,將其餘地榆炭等五味原料藥粉碎成細粉,過80-200目篩,加菜籽油-麻油60-70份,攪勻,放置2天; 2)另取白凡士林770-780份、羊毛脂`60份,130°C加熱30分鐘後,放冷至100°C,加入上述菜籽油-麻油滲透的藥粉,100°C恆溫攪拌20分鐘,放冷至60°C,加入蜂蜜,攪勻,製成lOOOg,即得。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菜籽油-麻油中菜籽油和麻油的配比比例為15:1。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菜籽油-麻油的製備方法為:取機榨菜籽油攪拌加熱到215~225°C,保溫5~10分鐘,放冷;另取麻油與上述煉製後的菜籽油按1:15的比例混合均勻,在不斷攪拌下加熱至105°C,保溫30分鐘,棄去漂浮物,SP得。
8.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藥物組合物在製備治療燒傷的藥物中的應用。
【文檔編號】A61K36/739GK103751333SQ201310752028
【公開日】2014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3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31日
【發明者】付立家, 付建家, 馬筠, 趙敏姿 申請人:北京亞東生物製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