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扭梁式懸架的製作方法
2023-09-09 23:21:00 1
專利名稱:一種扭梁式懸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車輛中的懸架系統,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扭梁式懸架。
背景技術:
懸架是車輛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不僅是保證車輛乘坐舒適性的重要 部件,同時作為車身與車輪之間的連接傳力件,還是保證車輛行駛安全性的
重要部件。懸架的種類很多,如扭梁式懸架、麥佛遜式懸架、雙A臂式懸架、 拖曳臂式懸架、以及多連杆式懸架等等。
CN1167558C中公開了一種扭梁式懸架,其包括相對於車輛的橫向相互 分開安裝的左縱臂和右縱臂以及沿車輛的橫向延伸的扭梁,其中,所述左縱 臂和右縱臂的前部分別與車身絞接,後部分別可轉動地支撐車輪,所述扭梁 的兩端分別焊接到左縱臂和右縱臂上。在車輛行駛過程中,當左右車輪相對 反向運動,即一方彈起,另一方回彈時,左縱臂和右縱臂將繞其前部與車身 絞接的絞接點反向運動,在這種狀態下,所述扭梁將被扭彎,從而扭梁的兩 端將分別產生抵抗車輪運動的力,以使懸架回復到穩定狀態。
然而,這種現有的扭梁式懸架的缺陷在於焊接強度和剛度差,因此當車 輛長時間行駛於惡劣路況如陡峭道路或突然單邊過突起或凹坑時,由於扭力 過大,懸架中的扭梁與左、右縱臂的焊接處容易出現開裂,並且左、右縱臂 和扭梁容易發生變形,因而將對懸架的穩定性和耐久性產生嚴重影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扭梁式懸架焊接強度差且剛度差的缺陷,提供 一種焊接強度好且剛度好,因而穩定性和耐久性大大提高的扭梁式懸架。本發明提供的扭梁式懸架包括相對於車輛的橫向相互分開設置的左縱 臂和右縱臂以及沿車輛的橫向延伸的扭梁,所述左縱臂和右縱臂的前部分別 與車身絞接,後部分別可轉動地支撐左車輪和右車輪,所述扭梁的兩端分別 焊接到左縱臂和右縱臂上,其中,所述扭梁式懸架還包括一對加強板,所述 加強板分別焊接於左縱臂與扭梁的連接處及右縱臂與扭梁的連接處。
本發明提供的扭梁式懸架通過在左縱臂與扭梁的連接處以及右縱臂與 扭梁的連接處設置加強板,使加強板不僅與左縱臂或右縱臂焊接在一起,而 且與扭梁焊接在一起,從而不僅加強了左、右縱臂與扭梁之間的焊接強度, 而且增強了懸架整體的剛度,因此使得扭梁式懸架整體的穩定性和耐久性大 大提高。
圖1為本發明提供的扭梁式懸架的整體結構示意圖2為圖1中所示扭梁式懸架的A向視圖3為圖1中所示扭梁式懸架的左縱臂的B向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提供的扭梁式懸架進行詳細描述。 如圖1所示,本發明提供的扭梁式懸架包括左縱臂1、右縱臂2以及扭 梁3。其中,所述左縱臂1和右縱臂2相對於車輛的橫向相互分開設置,並 且左縱臂1和右縱臂2的前部分別通過本領域公知的方式,例如通過橡膠襯 套與車身絞接在一起,而左縱臂1和右縱臂2的後部則通過本領域公知的方 式,例如通過設置在左縱臂1和右縱臂2上的車輪支撐託架而分別可轉動地 支撐車輛的左車輪和右車輪。所述扭梁3沿車輛的橫向延伸,並且扭梁3的 兩端分別焊接到左縱臂1和右縱臂2上,以焊接形成扭梁式懸架。從而通過該扭梁式懸架可以實現車輛車身與車輪之間的連接。
此外,如圖2所示,所述扭梁式懸架還包括一對加強板4。所述加強板 4分別焊接於左縱臂1與扭梁3的連接處及右縱臂2與扭梁3的連接處,以 使加強板4不僅與左縱臂1或右縱臂2焊接在一起,而且與扭梁3焊接在一 起。從而不僅增加了焊邊的長度,加強了左、右縱臂與扭梁之間的焊接強度, 而且增強了懸架整體的剛度,因此使得扭梁式懸架整體的穩定性和耐久性大 大提高。
優選情況下,如圖1所示,為了進一步提高扭梁3與左縱臂1和右縱臂 2之間的焊接強度,所述扭梁3與左縱臂1和右縱臂2相焊接的焊接邊線5 為曲線,以儘可能地增加焊邊的長度,從而可以進一步加強整個扭梁式懸架 的焊接強度。
優選情況下,在焊接扭梁和左右縱臂時,所述扭梁3的焊接搭接面6以 及所述左縱臂1和右縱臂2的焊接搭接面7均為平面。這樣能夠保證焊接邊 線的均勻性,消除焊接邊線上的應力集中,從而提高焊接強度。
優選情況下,如圖2所示,所述扭梁式懸架還包括設置在所述扭梁3內 部的穩定杆8,所述穩定杆8的兩端分別穿過左縱臂1和右縱臂2而焊接於 左縱臂1和右縱臂2的外側(圖3中所示的左縱臂上形成的通孔9就是為使 穩定杆穿過左縱臂以焊接到左縱臂的外側而設置的)。通過在扭梁3內部設 置所述與扭梁3的走向大體一致的穩定杆8,並將穩定杆8的兩端分別焊接 在左縱臂1和右縱臂2的外側, 一方面可以增強扭梁與左右縱臂之間的焊接 強度,另一方面可以增強扭梁式懸架的整體剛度。
優選情況下,所述扭梁3的橫斷面為沿車輛的縱向朝車頭或車尾開口的 U形。至於所述U形的開口是朝向車頭還是車尾,可以根據需要,考慮車輛 底盤的整體布置來確定。在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中,扭梁3的U形開口設計為 朝向車頭。更優選地,所述扭梁3呈沿豎直方向向上拱起的拱形,也就是說,所述 扭梁3以一定的曲率從兩端焊接部位向中間過渡,並沿豎直方向向上拱起。 由於車輛在行駛的過程中,扭梁的兩端主要承受向上的力,因此通過將扭梁 設計成向上拱起的拱形,可以增加扭梁兩端向上的抗扭強度。
優選情況下,所述左縱臂l和右縱臂2均通過模壓一體成型而成。由於 在現有技術中,左縱臂1和右縱臂2分別都是通過將鈑金衝壓的若干部分焊 接在一起而構成的,因此當車輛長時間在惡劣工況下行駛時,左右縱臂有可 能出現焊邊開裂或變形,從而造成剛度下降。由於本發明中的左縱臂和右縱 臂都是通過模壓一體成型而成的,無需焊接,因此大大提高左右縱臂的剛度 和強度,而且減少了左右縱臂的成型工藝,降低了加工成本。
此外,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為了在懸架上安裝減振器、制動器等本領域 人員公知的懸架系統中的其它必要組件,所述扭梁式懸架上還包括用於支撐 彈簧的彈簧安裝託盤、用於安裝減振器的減振器安裝支架、以及用於安裝制
動器的制動器安裝支架等等。這些安裝配件及其設置位置為本領域技術人員 所公知,故在此不在贅述。
權利要求
1. 一種扭梁式懸架,所述扭梁式懸架包括相對於車輛的橫向相互分開設置的左縱臂(1)和右縱臂(2)以及沿車輛的橫向延伸的扭梁(3),所述左縱臂(1)和右縱臂(2)的前部分別與車身絞接,後部分別可轉動地支撐左車輪和右車輪,所述扭梁(3)的兩端分別焊接到左縱臂(1)和右縱臂(2)上,其特徵在於,所述扭梁式懸架還包括一對加強板(4),所述加強板(4)分別焊接於左縱臂(1)與扭梁(3)的連接處及右縱臂(2)與扭梁(3)的連接處。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扭梁式懸架,其中,所述扭梁(3)與左縱臂 (1)和右縱臂(2)相焊接的焊接邊線(5)為曲線。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扭梁式懸架,其中,所述扭梁(3)的焊 接搭接面(6)以及所述左縱臂(1)和右縱臂(2)的焊接搭接面(7)均為 平面。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扭梁式懸架,其中,所述扭梁式懸架還包括 設置在所述扭梁(3)內部的穩定杆(8),所述穩定杆(8)的兩端分別穿過 左縱臂(1)和右縱臂(2)而焊接於左縱臂(1)和右縱臂(2)的外側。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扭梁式懸架,其中,所述扭梁(3)的橫斷面 為沿車輛的縱向朝車頭或車尾開口的U形。
6. 根據權利要求1或5所述的扭梁式懸架,其中,所述扭梁(3)呈沿 豎直方向向上拱起的拱形。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扭梁式懸架,其中,所述左縱臂(1)和右縱 臂(2)均通過模壓一體成型而成。
全文摘要
一種車輛的扭梁式懸架,所述扭梁式懸架包括相對於車輛的橫向相互分開設置的左縱臂和右縱臂以及沿車輛的橫向延伸的扭梁,所述左縱臂和右縱臂的前部分別與車身絞接,後部分別可轉動地支撐左車輪和右車輪,所述扭梁的兩端分別焊接到左縱臂和右縱臂上,其中,所述扭梁式懸架還包括一對加強板,所述加強板分別焊接於左縱臂與扭梁的連接處及右縱臂與扭梁的連接處。本發明提供的扭梁式懸架不僅加強了左、右縱臂與扭梁之間的焊接強度,而且增強了懸架整體的剛度,因此使得扭梁式懸架整體的穩定性和耐久性大大提高。
文檔編號B60G11/18GK101428542SQ200710166568
公開日2009年5月13日 申請日期2007年11月6日 優先權日2007年11月6日
發明者廖銀生, 楊冬生, 謝世濱 申請人: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