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營用衣服式便攜睡袋的製作方法
2023-09-09 15:32:55 1
野營用衣服式便攜睡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野營用衣服式便攜睡袋,該睡袋在本體前片上設置一條自領口向下且長度約佔整個睡袋本體長度三分之二的門襟拉鏈,該門襟拉鏈上設有至少兩個雙袢拉頭,使用時將睡袋本體沿長度方向視作三段,將門襟拉鏈上的雙袢拉頭自下向上拉開,並在領口處徹底分開,將尾部三分之一連通中間三分之一一同向上摺疊並固定在本體後片內側上,然後將門襟拉鏈上的雙袢拉頭自上向下拉下即可構成上衣,該野營用衣服式便攜睡袋在保證野營夜宿時保暖功能的基礎上,可作為衣物穿在使用者身上,功能多樣、結構簡單、便於攜帶、不佔據空間且美觀大方。
【專利說明】野營用衣服式便攜睡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野營用睡袋,尤其涉及一種野營用衣服式便攜睡袋。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現有技術中使用的野營睡袋為具有保暖作用的袋體,其作用僅限於睡眠時使用,功能較為單一,且在不使用的時候,通常疊放於野營行囊中,或者睡袋自身形成一個小型包裹後與野營行囊合併放在一起,如果該睡袋是秋冬季的加厚款睡袋,則不論是疊放還是自形成小包裹,其放置於野營行囊中時因為體積較大均會對便攜性產生較大的影響,因此使用者攜帶使用不便,實用性較差。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野營用衣服式便攜睡袋,該睡袋在保證野營夜宿時保暖功能的基礎上,可作為衣物穿在使用者身上,功能多樣、結構簡單、便於攜帶、不佔據空間且美觀大方。
[0004]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一種野營用衣服式便攜睡袋,由睡袋本體和睡袋帽組成,所述睡袋本體的頂部開設有一供使用者頭部伸出的領口,所述睡袋帽連接於該睡袋本體的領口處並罩設於領口的上方,所述睡袋本體由肩部圍片、本體前片、本體後片和兩塊位於兩側且連接於本體前、後片之間的本體側片組成一呈上寬下窄的筒狀結構,自肩部圍片的正面領口頂部向下延伸至本體前片的中下部分為對開的左半開襟和右半開襟,該左、右半開襟能夠可拆卸式閉合;兩所述本體側片的上部對應人體胳膊處分別開設有一供胳膊伸出的出手口,且所述出手口能夠可拆卸式閉合;所述睡袋本體的下部能夠向上翻卷進入睡袋本體內部並固定於所述本體後片的內側。
[0006]其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
[0007]所述左、右半開襟能夠可拆卸式閉合的結構是:所述左、右半開襟上分別設有相對應且能夠使該左、右半開襟閉合的部件。
[0008]所述部件為母子扣、繫繩、魔術貼或門襟拉鏈,且所述門襟拉鏈上設有至少兩個雙梓拉頭。
[0009]所述門襟拉鏈的拉鏈頭端與肩部圍片的領口頂部齊平,門襟拉鏈自上向下沿左半開襟和右半開襟設置直至本體前片的三分之二處,且該門襟拉鏈的拉鏈尾端設置於本體前片的三分之二處。
[0010]所述本體後片的內側上部設有第一固定部件,所述本體後片外側的下半部上設有與第一固定部件對應匹配設置的第二固定部件,第一固定部件與第二固定部件可連接在一起。
[0011]所述第二固定部件固設於本體後片外側的三分之二處。
[0012]所述第一固定部件為分別固設於本體後片內側靠近肩部的兩個布圈,所述第二固定部件為與上述兩個布圈匹配且固設於本體後片外側三分之二處的粘結條,該粘結條的兩端分別設有魔術貼的勾面體和刺毛體,該粘結條能夠穿設過所對應布圈並通過魔術貼粘連起來。
[0013]所述第一固定部件為分別固設於本體後片內側靠近肩部的魔術貼的勾面體,所述第二固定部件為與上述魔術貼勾面體對應且固設於本體後片外側三分之二處的魔術貼的刺毛體,所述魔術貼勾面體能夠與魔術貼刺毛體粘連在一起。
[0014]所述出手口能夠可拆卸式閉合的結構是:該兩齣手口處分別設有一出手口拉鏈,所述出手口拉鏈上設有至少一個雙袢拉頭;且兩所述本體側片上設置出手口拉鏈處可拆卸式設有袖子。
[0015]所述構成睡袋本體的肩部圍片、本體前片、本體後片和本體側片為雙層夾棉結構或雙層夾羽絨結構。
[001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技術效果是:野營用衣服式便攜睡袋在本體前片上設置一條自領口向下且長度約佔整個睡袋本體長度三分之二的門襟拉鏈,該門襟拉鏈上設有至少兩個雙袢拉頭,使用時將睡袋本體沿長度方向視作三段,將門襟拉鏈上的雙袢拉頭自下向上拉開,並在領口處徹底分開,將尾部三分之一連通中間三分之一一同向上摺疊並固定在本體後片內側上,然後將門襟拉鏈上的雙袢拉頭自上向下拉下即可構成上衣,該野營用衣服式便攜睡袋在保證野營夜宿時保暖功能的基礎上,可作為衣物穿在使用者身上,功能多樣、結構簡單、便於攜帶、不佔據空間且美觀大方。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8]圖2為本實用新型摺疊為上衣時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0019]圖3為本實用新型摺疊為上衣時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0]圖4為本實用新型摺疊為上衣時拉鏈拉開正面結構示意圖;
[0021]圖5為圖4中4部分的放大示意圖。
[0022]其中:
[0023]1-睡袋本體;2-睡袋帽;
[0024]3-領口;4-肩部圍片;
[0025]5-本體前片;6-本體後片;
[0026]7-本體側片;8-左半開襟;
[0027]9-右半開襟;10-門襟拉鏈;
[0028]11-出手口;12-出手口拉鏈;
[0029]13-第一固定部件;14-第二固定部件。
【具體實施方式】
[0030]下面結合圖1至圖5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
[0031]一種野營用衣服式便攜睡袋,由睡袋本體1和睡袋帽2組成,所述睡袋本體1的頂部開設有一供使用者頭部伸出的領口 3,所述睡袋帽2連接於該睡袋本體的領口處並罩設於領口 3的上方,所述睡袋本體1由肩部圍片4、本體前片5、本體後片6和兩塊位於兩側且連接於本體前、後片之間的本體側片7組成一呈上寬下窄的筒狀結構,自肩部圍片4的正面領口頂部向下延伸至本體前片的中下部分為對開的左半開襟8和右半開襟9,該左、右半開襟能夠可拆卸式閉合;兩所述本體側片7的上部對應人體胳膊處分別開設有一供胳膊伸出的出手口 11,且所述出手口能夠可拆卸式閉合;所述睡袋本體的下部能夠向上翻卷進入睡袋本體內部並固定於所述本體後片6的內側。
[0032]所述左、右半開襟能夠可拆卸式閉合的結構是:所述左、右半開襟上分別設有相對應且能夠使該左、右半開襟閉合的部件。所述部件為母子扣、繫繩、魔術貼或門襟拉鏈10,且所述門襟拉鏈10上設有至少兩個雙袢拉頭。所述門襟拉鏈10的拉鏈頭端與肩部圍片4的領口頂部齊平,門襟拉鏈自上向下沿左半開襟和右半開襟設置直至本體前片5的三分之二處,且該門襟拉鏈10的拉鏈尾端設置於本體前片的三分之二處。
[0033]所述本體後片6的內側上部設有第一固定部件13,所述本體後片6外側的下半部上設有與第一固定部件13對應匹配設置的第二固定部件14,第一固定部件13與第二固定部件14可連接在一起。所述第二固定部件14固設於本體後片6外側的三分之二處。
[0034]所述第一固定部件13可以為分別固設於本體後片6內側靠近肩部的兩個布圈,則所述第二固定部件14為與上述兩個布圈匹配且固設於本體後片外側三分之二處的粘結條,該粘結條的兩端分別設有魔術貼的勾面體和刺毛體,該粘結條能夠穿設過所對應布圈並通過魔術貼粘連起來。
[0035]所述第一固定部件13也可以為分別固設於本體後片6內側靠近肩部的魔術貼的勾面體,則所述第二固定部件14為與上述魔術貼勾面體對應且固設於本體後片外側三分之二處的魔術貼的刺毛體,所述魔術貼勾面體能夠與魔術貼刺毛體粘連在一起。如採用魔術貼,則第一、二固定部件中魔術貼的勾面體和刺毛體可互換。
[0036]所述出手口能夠可拆卸式閉合的結構是:該兩齣手口處分別設有一出手口拉鏈12,所述出手口拉鏈上設有至少一個雙袢拉頭;且兩所述本體側片上設置出手口拉鏈12處可拆卸式設有袖子,也可以不加袖子,加袖子主要是為白天穿著時防寒,此處設計為可拆卸式,即可根據環境溫度需要自行增減袖子。
[0037]所述構成睡袋本體的肩部圍片4、本體前片5、本體後片6和本體側片7為雙層夾棉結構或雙層夾羽絨結構,該夾棉層可設置為固定夾棉或可拆卸夾棉。
[0038]在實際製備此類睡袋時,可根據常規人體高度設計睡袋尺寸,也可根據特殊人群身高尺寸等設計睡袋尺寸。本實施例中以常規人體高度為基準設計睡袋尺寸。該睡袋的長度一般大於200(3111小於250(3111,此處設計為210(3111 ;該睡袋本體前片與本體後片之間的距離一般為65-70(3%此處設計為67^ ;該睡袋肩部圍片最寬的地方可根據人體肩寬適當進行放寬;且門襟拉鏈的長度設計需達睡袋本體的本體前片長度的約三分之二處,此處該睡袋本體的本體前片上的門襟拉鏈自肩部圍片的正面領口頂部起算長度設計為120^。
[0039]該便攜睡袋在白天時可作為衣服穿著於人體上,其具體操作方法如下所述。將睡袋整體鋪展開並將睡袋本體沿長度方向視作三段,將門襟拉鏈上的雙袢拉頭自下向上拉開,並在領口處徹底分開。先將睡袋本體由沿底部向上三分之一處向上摺疊,然後繼續沿底部向上三分之二處向上摺疊,即尾部三分之一連通中間三分之一一同向上摺疊。該摺疊起來的三分之二部分向睡袋本體內部塞入,即該三分之二部分由門襟拉鏈開口處塞入睡袋本體內部。由於本體後片外側自上向下三分之二處設有第二固定部件(可以是粘結條也可以是魔術貼的勾面體或刺毛體),本體後片內側靠近肩部設有第一固定部件(可以為與粘結條配套的兩個布圈,也可以為與魔術貼刺毛體或勾面體相匹配的另一部分),可將粘結條穿過布圈然後利用粘結條的連接件(可為魔術貼也為布帶),也可以將魔術貼兩部分粘在一起,將睡袋摺疊起來的三分之二固定於睡袋本體內部的本體後片內側上,形成上衣。將出手口拉鏈拉開,將該上衣穿上,然後將門襟拉鏈從上端合攏,並下拉至衣服下擺處即可。當該衣服安裝有袖子時可作為普通衣服穿著,當沒有袖子時可作為馬甲穿著,且該衣物可在本體前、後及側片中夾設羽絨或棉花等保暖體,構成棉衣或羽絨衣等。
[0040]該野營用衣服式便攜睡袋在保證野營夜宿時保暖功能的基礎上,可作為衣物穿在使用者身上,功能多樣、結構簡單、便於攜帶、不佔據空間且美觀大方。
【權利要求】
1.一種野營用衣服式便攜睡袋,由睡袋本體(1)和睡袋帽(2)組成,所述睡袋本體(1)的頂部開設有一供使用者頭部伸出的領口(3),所述睡袋帽(2)連接於該睡袋本體的領口處並罩設於領口(3)的上方,其特徵在於: 所述睡袋本體(1)由肩部圍片(4)、本體前片(5)、本體後片(6)和兩塊位於兩側且連接於本體前、後片之間的本體側片(7)組成一呈上寬下窄的筒狀結構,自肩部圍片(4)的正面領口頂部向下延伸至本體前片的中下部分為對開的左半開襟(8)和右半開襟(9),該左、右半開襟能夠可拆卸式閉合;兩所述本體側片(7)的上部對應人體胳膊處分別開設有一供胳膊伸出的出手口(11),且所述出手口能夠可拆卸式閉合;所述睡袋本體的下部能夠向上翻卷進入睡袋本體內部並固定於所述本體後片(6)的內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野營用衣服式便攜睡袋,其特徵在於:所述左、右半開襟能夠可拆卸式閉合的結構是:所述左、右半開襟上分別設有相對應且能夠使該左、右半開襟閉合的部件。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野營用衣服式便攜睡袋,其特徵在於:所述部件為母子扣、繫繩、魔術貼或門襟拉鏈(10),且所述門襟拉鏈(10)上設有至少兩個雙袢拉頭。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野營用衣服式便攜睡袋,其特徵在於:所述門襟拉鏈(10)的拉鏈頭端與肩部圍片(4)的領口頂部齊平,門襟拉鏈自上向下沿左半開襟和右半開襟設置直至本體前片(5)的三分之二處,且該門襟拉鏈(10)的拉鏈尾端設置於本體前片的三分之二處。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野營用衣服式便攜睡袋,其特徵在於:所述本體後片(6)的內側上部設有第一固定部件(13),所述本體後片(6)外側的下半部上設有與第一固定部件(13)對應匹配設置的第二固定部件(14),第一固定部件(13)與第二固定部件(14)可連接在一起。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野營用衣服式便攜睡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固定部件(14)固設於本體後片(6)外側的三分之二處。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野營用衣服式便攜睡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固定部件(13)為分別固設於本體後片(6)內側靠近肩部的兩個布圈,所述第二固定部件(14)為與上述兩個布圈匹配且固設於本體後片外側三分之二處的粘結條,該粘結條的兩端分別設有魔術貼的勾面體和刺毛體,該粘結條能夠穿設過所對應布圈並通過魔術貼粘連起來。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野營用衣服式便攜睡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固定部件(13)為分別固設於本體後片(6)內側靠近肩部的魔術貼的勾面體,所述第二固定部件(14)為與上述魔術貼勾面體對應且固設於本體後片外側三分之二處的魔術貼的刺毛體,所述魔術貼勾面體能夠與魔術貼刺毛體粘連在一起。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野營用衣服式便攜睡袋,其特徵在於:所述出手口能夠可拆卸式閉合的結構是:該兩齣手口處分別設有一出手口拉鏈(12),所述出手口拉鏈上設有至少一個雙袢拉頭;且兩所述本體側片上設置出手口拉鏈(12)處可拆卸式設有袖子。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野營用衣服式便攜睡袋,其特徵在於:所述構成睡袋本體的肩部圍片(4)、本體前片(5)、本體後片(6)和本體側片(7)為雙層夾棉結構或雙層夾羽絨結構。
【文檔編號】A45F4/12GK204245448SQ201420751917
【公開日】2015年4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2月3日 優先權日:2014年12月3日
【發明者】葉明
申請人: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