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約養殖鱔魚的網箱的製作方法
2023-09-12 08:07:30 3
專利名稱:集約養殖鱔魚的網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養殖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种放在水中進行集約養殖鱔魚的網箱。
背景技術:
鱔魚因無魚鰭和魚漂的生理結構而難以在水的中層長時間停頓,只能在有支撐鱔魚身體的實物實體如池地或池壁的泥洞中才能長時間停頓、進行正常生活和繁殖。現有技術中集約養殖鱔魚沒有解決鱔魚在水的中層長時間停頓的難題,僅在餌料的成份上有研究較多。中國專利98229432.8公開了一種水缸式「鱔魚養殖箱」,這種鱔魚養殖箱,由箱體、箱蓋、填充物構成,箱體底部是由磚平鋪而成;填充物底層是秸杆層,第二層是紙層,第三層是泥土層,第四層是泥埂和水。在箱體兩側的第四層高度留有進水口和出水口。在填充物中央有一排氣管插入秸杆層。在填充物第四層泥埂和水堆砌泥埂為長方體或錐體。但這種水缸式「鱔魚養殖箱」不能應用於水庫、河流中進行集約養殖鱔魚。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在水庫、河流中進行集約養殖鱔魚的集約養殖鱔魚的網箱。
本發明集約養殖鱔魚的網箱的結構是用多根固定杆5連接成封閉的固定框1,在固定框1上連接魚網2。集約養殖鱔魚的網箱是由鱔魚棲息用的小網箱4和防鱔魚逃逸用的大網箱3組成,在大網箱3中套裝有小網箱4,鱔魚在小網箱4和大網箱3中棲息;大網箱3與小網箱4用固定杆5或軟性材料6連接,以確定小網箱4在大網箱3中的位置範圍;大網箱3的魚網2孔徑小於小網箱4的魚網2孔徑,因為鱔魚在在小網箱4和大網箱3中棲息,則鱔魚要能在小網箱4和大網箱3中自由活動,所以小網箱4的魚網2孔徑要大於鱔魚的身體;而大網箱3是防鱔魚逃逸用的,則大網箱3的魚網2孔徑小於小網箱4的魚網2孔徑,並且要小於大網箱3中最小鱔魚的身體。小網箱4至少由二層接近平整的載魚層7組成;載魚層7由魚網2繃緊在固定框1四周成為接近平整的結構。小網箱4的各個載魚層7之間相隔一定距離用固定杆5或軟性材料6連接,四周不用魚網2封閉而成為開放狀態。載魚層7是本發明集約養殖鱔魚的網箱的主要發明點,載魚層7解決了鱔魚在不同水深位置長時間停頓的棲息生活環境需求。
大網箱3的底部是載魚層7,目的增加載魚層7提高養殖鱔魚的密度。
小網箱4可設二層、三層、四層載魚層7,甚至四層以上,目的提高養殖鱔魚的密度,也為不同鱔魚個體提供適合的水深和水溫的棲息環境需求。
設置小網箱4的目的是提供載魚層7,所以小網箱4可以只有載魚層7,不要網箱的側壁網,只要將每個載魚層7之間用軟性材料6連接,即用繩索連接,各載魚層7之間的距離適當既可。
本發明所述的軟性材料6是繩索,或相當於繩索的物體。
為適應鱔魚採食行為,在小網箱4最上面的載魚層7上設有有許多小孔的餌料籃8,餌料放在餌料籃8內不會下沉。
上述魚網2有兩個作用,用在大網箱3是為防鱔魚逃逸,用在小網箱4是為了承載鱔魚棲息,而承載鱔魚棲息最好是用軟性紡織面料如無紡纖維布製造許多鱔魚可通過的孔洞或用許多鱔魚可通過的孔洞的薄板。軟性紡織面料和薄板也可以不設孔,同樣可以作載魚層7。
為防止鱔魚逃逸,在大網箱3開口的四周,設有箱頂防逃遮網9,箱頂防逃遮網9使大網箱3開口的四周被封閉,箱頂防逃遮網9繃緊成為接近平整的面基本與載魚層7平行。當鱔魚從箱頂防逃遮網9下面預向上翻時,因重力作用從箱頂防逃遮網9下面掉入大網箱3的水中而不能逃逸。箱頂防逃遮網9的孔徑與大網箱3的魚網2孔徑相同,甚至不要孔洞而且無孔的軟性紡織面料和薄板。
本發明的優點提供了符合鱔魚的生活習性,生理結構的養殖設施,鱔魚能在不同水深、不同水溫的地方棲息,該設施適合在水庫、河流中進行集約化高密度養殖鱔魚,養殖和捕捉方便、養殖成活率高、產量高。
圖1是集約養殖鱔魚的網箱的使用狀態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集約養殖鱔魚的網箱的小網箱(養殖箱)和大網箱(防逃箱)的結構示意圖;圖中固定框--1、魚網--2、大網箱--3、小網箱--4、固定杆--5、軟性材料-6、載魚層--7、餌料籃-8、箱頂防逃遮網--9。
具體實施例實施例1用多根1.0米的固定杆5連接成方形鱔魚棲息用的小網箱4用的固定框1,小網箱4由四個固定框1用繩索等距離連接,每個小網箱4用的固定框1之間的距離都為0.5米,每一個固定框1用無紡織布繃緊作為載魚層7,在無紡織布上打直徑為0.04米的鱔魚通道孔。
用多根1.5米的固定杆5連接成方形防鱔魚逃逸大網箱3用的固定框1。大網箱3有兩個固定框1,其中一個固定框1用無紡織布繃緊作為載魚層7,兩個固定框1的側面用最大圓形孔徑為0.01米的魚網封閉,使防鱔魚逃逸大網箱3成為只有一面開口其它五面是最大圓形孔徑為0.01米的魚網或無紡纖維布封閉而又能自由進出水的小孔但總體積較大的大網箱3。
把小網箱4放在大網箱3中,用固定杆或繩索將小網箱4和大網箱3的上面的固定杆連接以確定小網箱4和大網箱3之間的相對位置。
在小網箱4的最上面載魚層7的四個角開四個放餌料籃8的開口,放入餌料籃8並將其與小網箱4的固定杆5連接。
最後在大網箱3的開口的固定框1上連接浮筒多個,入水庫中,就成為在水庫中可集約養殖鱔魚的網箱。這種網箱鱔魚可以小網箱4的任何載魚層7和大網箱3的底層棲息生活並生長繁殖。
為防止鱔魚逃逸,在大網箱3開口四周的固定框1上連接箱頂防逃遮網9,箱頂防逃遮網9使大網箱3開口的四周被封閉,箱頂防逃遮網9繃緊成為接近平整的面基本與載魚層7平行。當鱔魚從箱頂防逃遮網9下面預向上翻時,因重力作用從箱頂防逃遮網9下面掉入大網箱3的水中而不能逃逸。箱頂防逃遮網9的孔徑與大網箱3的魚網2孔徑相同。
實施例2
如實施例1,僅是將小網箱4的四個載魚層7的固定框1四周用圓形孔徑為0.04米的魚網或無紡纖維布封閉成水可自由流動的網箱壁。
實施例3如實施例1,僅將載魚層7的魚網2用沒有孔的無紡纖維布。其它同於實施例1。
權利要求
1.集約養殖鱔魚的網箱,包括固定框(1)和魚網(2)連接而成的有一方開口的大網箱(3),其特徵在於在大網箱(3)中還套裝有小網箱(4);大網箱(3)與小網箱(4)用固定杆(5)或軟性材料(6)連接,以確定小網箱(4)在大網箱(3)中的位置範圍;大網箱(3)的魚網(2)孔徑小於小網箱(4)的魚網(2)孔徑;小網箱(4)至少由二層接近平整的載魚層(7)組成;載魚層(7)是由魚網(2)與固定框(1)的四周連接並繃緊成為接近平整的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約養殖鱔魚的網箱,其特徵在於大網箱(3)的底部是載魚層(7)。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約養殖鱔魚的網箱,其特徵在於小網箱(4)設有三層載魚層(7)。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約養殖鱔魚的網箱,其特徵在於小網箱(4)設有四層載魚層(7)。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約養殖鱔魚的網箱,其特徵在於小網箱(4)只有載魚層(7),每個載魚層(7)之間用軟性材料(6)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約養殖鱔魚的網箱,其特徵在於軟性材料(6)是繩索。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約養殖鱔魚的網箱,其特徵在於小網箱(4)最上的載魚層(7)上設有有許多小孔的餌料籃(8)。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約養殖鱔魚的網箱,其特徵在於魚網(2)是捕魚用的魚網、軟性紡織面料或薄板的某一種。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約養殖鱔魚的網箱,其特徵在於在大網箱(3)開口的四周,設有箱頂防逃遮網(9)。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養殖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种放在水中進行集約養殖鱔魚的網箱。為滿足集約養殖鱔魚中鱔魚的生理特點對生活環境的需要,用一個大的防鱔魚逃逸大網箱3中套一個小的多個載魚層7的小網箱4,大網箱3的魚網孔最大直徑小於網中最小鱔魚身體的直徑,載魚層7可用魚網也可用無紡纖維布等。鱔魚可按生活需要棲息在小網箱的任何載魚層7上,特別是可在最上面層上棲息呼吸空氣。本發明的優點提供了符合鱔魚的生活習性,生理結構的養殖設施,鱔魚能在不同水深、不同水溫的地方棲息,該設施適合在水庫、河流中進行集約養殖鱔魚,養殖和捕捉方便、養殖成活率高、產量高。
文檔編號A01K63/00GK1839685SQ200610020209
公開日2006年10月4日 申請日期2006年1月23日 優先權日2006年1月23日
發明者黃金華 申請人:黃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