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複合耐磨滾筒的製備方法
2023-09-12 10:24:55
專利名稱:一種複合耐磨滾筒的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力、冶金、礦山等行業輸送系統的一種滾筒的製備,特別 是一種複合耐磨滾筒的製備方法,該方法製備的複合耐磨滾筒,其中含有柱 狀硬質點,實現了耐磨性與強韌性的有機統一,使得滾筒的整體性能顯著提 高。
背景技術:
在礦山、冶金、電力、煤炭等行業中,物料的輸送非常普遍。目前的物 料輸送系統中,多半採用鋼材加工成的金屬滾筒作為輸送載體。由於普通鋼 材的耐磨性較差,所以金屬滾筒在送料系統中磨損十分嚴重,因此金屬滾筒 的使用壽命短、更換頻繁。導致生產成本提高,工人勞動強度增大,並且嚴 重影響了輸料系統的正常工作。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復 合耐磨滾筒的製備方法,採用該方法製備的複合耐磨滾筒,其中含有高強韌、 高耐磨的柱狀硬質點,該柱狀硬質相在基體內原位生成,並與基體形成冶金 結合,使複合耐磨滾筒既具有基體金屬的高強度和高韌性,又具有硬質相的 高硬度和高抗磨性,能夠同時承受高壓和強烈磨損,具有使用壽命長、價格 低廉的特點。
為了實現上述任務,本發明採取如下的技術解決方案-
一種複合耐磨滾筒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方法將合金粉芯棒材 扎製成捆,布置於滾筒鑄型型腔內,合金粉芯棒材捆佔耐磨滾筒總體積的
20% 60%,然後把熔化的基體金屬澆入鑄型型腔內,在基體金屬的熱作用下,合金粉芯棒材發生熔化、溶解,合金粉芯棒材中的大量合金元素與基體 金屬液產生冶金化合反應,在原位生成高度彌散的合金組織,最後冷卻凝固 形成棒狀硬質相與基體金屬冶金過渡結合融為一體,製成以高韌性高強度的 金屬為基體、內含一定數量的冶金結合的棒狀高硬度質點的複合耐磨滾筒。 本發明製備的複合耐磨滾筒具有以下優點
1、 由於採用合金粉芯棒材,內部填充合金粉末,在基體金屬液的高溫 作用下,合金粉芯棒材中的合金粉末燒結、溶解、擴散,與基體金屬液發生 冶金化合反應,同時由於合金粉末的吸熱作用,降低了局部的溫度,縮短了 結晶過程,阻礙了合金元素的進一步擴散,從而使合金元素在原位富集,晶 粒顯著細化,析出大量彌散的高硬度的硬質化合物,凝固後便形成了鑲嵌在 基體金屬中的宏觀上呈棒狀的硬質相,並與基體金屬形成良好的冶金過渡結 合,界面結合牢固,解決了硬質相易脫落、碎裂的難題,實現了耐磨性與強 韌性的有機統一,整體性能顯著提高。
2、 合金粉末可根據工件的使用要求進行配比,成分可調,適用範圍廣。
3、 由於合金粉芯棒材不含粘結劑等雜質,因此不會產生夾渣、氣孔等 缺陷,內部組織優良。
4、 本發明的複合成型工藝可控性強、成品率高、生產質量穩定,便於
大規模生產。
5、 柱狀硬質點為整體原位反應生成,避免機械複合等工藝過程中的常 常出現的開裂現象和使用過程中的脫落現象。
6、 根據滾筒使用工況,可以調節柱狀硬質點在基體中的比例,並保證 分布均勻;
7、 根據滾筒的結構特點,可實現區域複合、表面複合或整體複合;
8、 根據滾筒輸送介質,可調整柱狀硬質點的直徑大小和分布間距,適 應不同行業的需求;圖l是本發明製備複合耐磨滾筒工藝示意圖; 圖2是複合耐磨滾筒結構的主視圖(剖視圖); 圖3是複合耐磨滾筒結構俯視圖(剖視圖)。 下面結合附圖
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具體實施例方式
參見附圖,按照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選用一定直徑的合金粉芯棒材l扎 製成捆,在合金粉芯棒材l的芯部裝入合金粉末,置於滾筒鑄型2的型腔內, 合金粉芯棒材佔耐磨滾筒總體積的20% 60%,然後把熔化的基體金屬液澆 入鑄型2的型腔內,在基體金屬3的熱作用下合金粉芯棒材1發生熔化、合金 粉末燒結、溶滲甚至溶解,大量合金元素與基體金屬液3產生冶金化合反應, 合金粉芯棒材l中的合金粉金屬元素在基體金屬液中進行短程擴散,在原位 生成高度彌散的合金組織,最後冷卻凝固形成棒狀硬質相4與基體金屬3冶金 過渡結合融為一體,形成以高韌性高強度的金屬為基體、內含一定數量的冶 金結合的棒狀高硬度質點的複合耐磨滾筒。
上述合金粉芯棒材l直徑為①lmm ①10mm,其外皮為低碳鋼管壁厚為 0.1 lmrn,芯部為粒度為50 200目的合金粉末。
上述合金粉芯棒材l芯部的合金粉末由高碳鉻鐵粉構成,根據需要可添 加鉬鐵粉、鎢鐵粉、矽鐵粉、錳鐵粉等合金粉。
合金粉末也可以由碳化鉤、碳化矽、碳化鈦、氧化鋁、氮化矽、氮化鈦 粉末中的一種或幾種構成。
基體金屬3是高錳鋼、低碳鋼、合金鋼、灰口鑄鐵、球墨鑄鐵等公知的 鑄鋼或鑄鐵中的一種。
以下是發明人給出的實施例,但本發明並不限於這些實施例。 實施例l:製備高鉻合金為硬質相、A3鋼為基體的棒狀複合耐磨滾筒1、 選用3mm直徑的合金粉芯棒材1扎製成捆,裝入的合金粉末為高碳 鉻鐵粉,粒度100 150目,裁剪成與滾筒壁厚相同的高度;
2、 採用樹脂砂按照鑄造工藝要求製作耐磨滾筒鑄型2;
3、 合金粉芯棒材1按照佔耐磨滾筒體積的50%的比例,布置於耐磨滾 筒的鑄型2的型腔中;
4、 選用A3鋼作為基體金屬3,用中頻爐冶煉熔化後,達到160(TC出爐, 將鋼液澆入耐磨滾筒鑄型2的型腔內,注滿為止;
5、 室溫冷卻,待金屬液冷卻凝固後,取出鑄件,清砂處理,即製成高 鉻合金為棒狀硬質相4、 A3鋼為基體金屬3的複合耐磨滾筒。
當然,根據實際需要,合金粉末也可以選擇高碳絡鐵粉與鉬鐵粉、鎢鐵 粉、矽鐵粉、錳鐵粉的混合物。
實施例2:製備碳化鎢為硬質相、A3鋼為基體的棒狀複合耐磨滾筒
1、 選用5mm直徑的合金粉芯棒材l,合金粉末為碳化鎢合金粉,粒度 150目,裁剪成與滾筒壁厚度相同的長度;
2、 採用樹脂砂按照鑄造工藝要求製作鑄型2;
3、 將合金粉芯棒材1按照佔耐磨滾筒體積的40%的比例,預置在耐磨 滾筒鑄型2的型腔內;
4、 選用A3鋼作為基體金屬3,用中頻爐冶煉熔化後,達到1600'C出爐, 將鋼液澆入耐磨滾筒鑄型2的型腔內,注滿為止;
5、 室溫冷卻,待金屬液冷卻凝固後,取出鑄件,清砂處理,即製成碳 化鎢為棒狀硬質相(4) 、 A3鋼組織為基體組織(3)的複合耐磨滾筒。 實施例3:製備碳化鎢為硬質相、高錳鋼為基體的棒狀複合耐磨滾筒
1、 選用3mm直徑的合金粉芯棒材l,合金粉末為碳化鎢合金粉,粒度 50~80目,裁剪成與滾筒壁厚度相同的長度;
2、 採用樹脂砂按照鑄造工藝要求製作鑄型2;3、 將合金粉芯棒材1,按照佔耐磨滾筒體積的60%的比例,預置在耐 磨滾筒鑄型2的型腔內;
4、 選用高錳鋼Mnl3作為基體金屬3,用中頻爐冶煉熔化後,達到1650 t出爐,將鋼液澆入耐磨滾筒鑄型2的型腔內,注滿為止;
5、 室溫冷卻,待金屬液冷卻凝固後,取出鑄件,清砂處理,即製成碳 化鎢為棒狀硬質相4、高錳鋼組織為基體組織3的複合耐磨滾筒。
上述實施例2、 3中,按照不同的需求,合金粉末還可以選擇碳化矽、碳 化鈦、氧化鋁、氮化矽或氮化鈦粉末中的一種或幾種混合物。
上述實施例中,按照不同的需求,基體金屬3還可以選擇灰口鑄鐵或球 墨鑄鐵,均能夠製成合格的複合耐磨滾筒。
權利要求
1、一種複合耐磨滾筒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方法將合金粉芯棒材扎製成捆,布置於滾筒鑄型型腔內,合金粉芯棒材捆佔耐磨滾筒總體積的20%~60%,然後把熔化的基體金屬澆入鑄型型腔內,在基體金屬的熱作用下,合金粉芯棒材發生熔化、溶解,合金粉芯棒材中的大量合金元素與基體金屬液產生冶金化合反應,在原位生成高度彌散的合金組織,最後冷卻凝固形成棒狀硬質相與基體金屬冶金過渡結合融為一體,製成以高韌性高強度的金屬為基體、內含一定數量的冶金結合的棒狀高硬度質點的複合耐磨滾筒。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合金粉芯棒材為直 徑①lmm ①lOmm,壁厚0.1 lmm的低碳鋼管,芯部灌裝有粒度為50目~200 目的合金粉末。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合金粉末為碳化鎢、 碳化矽、碳化鈦、氧化鋁、氮化矽或氮化鈦粉末中的一種或幾種混合物。
4.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合金粉末為高碳鉻 鐵粉,或者是高碳鉻鐵粉與鉬鐵粉、鎢鐵粉、矽鐵粉、錳鐵粉的混合物。
5、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基體金屬是鑄鋼或 鑄鐵。
6、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鑄鋼是高錳鋼、低 碳鋼或合金鋼。
7、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鑄鐵是灰口鑄鐵或 球墨鑄鐵。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複合耐磨滾筒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方法將合金粉芯棒材扎製成捆,布置於滾筒鑄型型腔內,合金粉芯棒材捆佔耐磨滾筒總體積的20%~60%,然後把熔化的基體金屬澆入鑄型型腔內,在基體金屬的熱作用下,合金粉芯棒材發生熔化、溶解,合金粉芯棒材中的大量合金元素與基體金屬液產生冶金化合反應,在原位生成高度彌散的合金組織,最後冷卻凝固形成棒狀硬質相與基體金屬冶金過渡結合融為一體,製成以高韌性高強度的金屬為基體、內含一定數量的冶金結合的棒狀高硬度質點的複合耐磨滾筒。既具有基體金屬的高強度和高韌性,又具有硬質相的高硬度和高抗磨性,能夠同時承受高壓和強烈磨損,具有使用壽命長、價格低廉的特點。
文檔編號B22D19/08GK101412090SQ200810232490
公開日2009年4月22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28日 優先權日2008年11月28日
發明者付永紅, 劉文剛, 岑啟宏, 宏 武, 牛立斌, 王永平, 許雲華 申請人:西安建築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