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肩部扭挫傷的外用中藥酊劑的製作方法
2023-09-12 20:52:40 1
治療肩部扭挫傷的外用中藥酊劑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於中醫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肩部扭挫傷的外用中藥酊劑,由如下重量份數的中藥原料製成:梔子5份、三七3份、三稜2份、川烏1份、五加皮1份、香附1份、老鸛草1份、樟腦1份、天南星1份。本發明具有舒筋活血、行氣止痛的功效,具有局部用藥、直達病所、見效快、療程短、療效高、無毒副作用、安全方便等特點。
【專利說明】治療肩部扭挫傷的外用中藥酊劑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於中醫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肩部扭挫傷的外用中藥酊劑。
【背景技術】
[0002]肩部扭挫傷是指因打擊、碰撞、牽拉、扭曲等因素使人體肩部軟組織遭受損傷,本病可發生在任何年齡。本病的主要症狀與體徵:肩部腫脹、疼痛逐漸加重,局部片狀鈍性壓痛,局部瘀腫、皮下常出現青紫,關節功能活動暫時性受限等。通過辨證臨床上採取了舒筋活血、行氣止痛為治療大法,收到了滿意的治療效果。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肩部扭挫傷的外用中藥酊劑,具有見效快、療程短、療效高、無毒副作用、安全方便的特點。
[0004]本發明所述的治療肩部扭挫傷的外用中藥酊劑,由如下重量份數的中藥原料製成:桅子5份、三七3份、三稜2份、川烏I份、五加皮I份、香附I份、老鸛草I份、樟腦I份、天南星I份。
[0005]製備方法:將上藥炮製合格,稱量備齊,置於容器內加入體積比60%的白酒100份,密封浸泡30天,去渣、沉澱、取上清液裝瓶。
[0006]用法用量:外用,局部塗擦,一日3—5次,20天為一療程。
[0007]本發明中的藥物機理如下:
[0008]桅子:瀉火除煩、清熱利溼、涼血解毒、消腫止痛。
[0009]三七:化瘀止血、活血定痛。
[0010]三稜:破血行氣、消積止痛。
[0011]川烏:祛風除溼、散寒止痛。
[0012]五加皮:祛風溼、強筋骨、利尿。
[0013]香附:疏肝理氣、調經止痛。
[0014]老鸛草:祛風溼、舒筋活絡、止瀉痢、強筋骨。
[0015]樟腦:本品辛熱行散、利滯氣、消腫止痛。
[0016]天南星:燥溼化痰、祛風解痙,外用消腫止痛。
[0017]根據配伍本發明以桅子消腫止痛為君藥,三七化瘀止血、活血定痛為臣藥,三稜、川烏、五加皮、香附、老鸛草、樟腦、天南星共為佐使藥。
[0018]以上諸藥的主治及功效均參考於中醫學院本科教材《中藥學》,上海科技出版社。
[0019]肩部扭挫傷的症狀:有明顯的外傷史,肩部腫痛、活動加劇,皮下青紫,局部片狀鈍性壓痛,肩關節活動受限。
[0020]治療標準:
[0021]痊癒:臨床症狀全部消失,肩關節功能活動正常,X線檢查無異常。
[0022]好轉:肩關節疼痛明顯減輕,關節功能活動明顯進步,工作能力和生活能力有所改口 O
[0023]無效:肩關節疼痛雖然減輕,但關節功能障礙無明顯改善。
[0024]治療結果:臨床試驗治療肩部扭挫傷患者500例。經過一個療程治療後痊癒455例、佔91 %,好轉30例、佔6%,無效15例、佔3%,總有效率97%。通過治療所示,對病人無任何副作用,三大常規化驗及肝腎功能檢測未發現異常現象。
[0025]以下列舉幾個典型病例:
[0026]病例1:患者譚某某,男,40歲,十天前摔傷右肩部,三天後自感右肩部腫脹疼痛明顯,功能受限,於2012年8月7日來我院,經檢查確診為右肩部扭挫傷,給予本發明藥物治療一個療程後痊癒。
[0027]病例2:患者郭某某,男,37歲,2天前因故摔傷右肩部,2天後右肩部腫脹疼痛、局部瘀斑、活動受限,於2012年8月19日來我院,經檢查確診為右肩部扭挫傷,給予本發明藥物治療一個療程後痊癒。
[0028]病例3:患者田某某,女,55歲,患者不慎砸傷左肩部,當即肩部疼痛難忍、活動受限,於2012年8月27日來我院,經檢查確診為左肩部扭挫傷,給予本發明藥物治療一個療程後痊癒。
[0029]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0]①本發明選用的中藥均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規定,根據配伍本發明具有舒筋活血、行氣止痛的功效。
[0031]②本發明不僅可有效地治療肩部扭挫傷,而且對肩周炎也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0032]③本發明局部用藥、直達病所,見效快、療程短、治癒率高、無毒副作用、安全方便。
【具體實施方式】
[0033]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描述。
[0034]實施例1
[0035]中藥原料的重量組成為:桅子5份、三七3份、三稜2份、川烏I份、五加皮I份、香附I份、老鸛草I份、樟腦I份、天南星I份。
[0036]製備方法:將上藥炮製合格,稱量備齊,置於容器內加入體積比60%的白酒100份,密封浸泡30天,去渣、沉澱、取上清液裝瓶。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肩部扭挫傷的外用中藥酊劑,其特徵在於由如下重量份數的中藥原料製成:桅子5份、三七3份、三稜2份、川烏I份、五加皮I份、香附I份、老鸛草I份、樟腦I份、天南星I份。
【文檔編號】A61K31/125GK104383386SQ201410635516
【公開日】2015年3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13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13日
【發明者】宋愛民 申請人:宋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