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龍骨連接件的製作方法
2023-09-12 23:39:05 1
專利名稱:一種龍骨連接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築五金零件,特別是一種能夠使龍骨與龍骨連接的連接件。
背景技術:
龍骨與龍骨通過連接件連接是建築領域常用的連接形式,龍骨按照斷面形狀分為U形、C形、T形、L形、H、形、V形等。現有技術中C形龍骨與C形龍骨通過連接件垂直連接時,常用的連接件很難將龍骨與龍骨永久固定,容易滑脫,使龍骨結構連接不穩 固。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克服普通連接件垂直連接C形龍骨時連接不穩容易滑脫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龍骨連接件,該連接件可以使C形龍骨與C形龍骨之間的連接更加穩固。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龍骨連接件,包括基板、第一上側板、右側板、左側板;基板含有基板下側邊、基板上側邊、基板右側邊、基板左側邊,第一上側板與基板上側邊連接,右側板與基板右側邊連接,左側板與基板左側邊連接;其特徵在於,還包括與基板下側邊連接的底託板,所述底託板所在平面與基板所在平面垂直。增加了一個底託板是為了增加一個龍骨與連接件之間的固定點,固定點增多則固定效果更好,所以可以使C形龍骨與C形龍骨之間的連接更加穩固。優選所述基板為矩形,底託板的面積比基板的面積小5% 35%。優選所述的底託板為矩形,底託板包括底託板前側邊、底託板後側邊、底託板右側邊、底託板左側邊;底託板後側邊與基板下側邊連接。優選底託板後側邊的長度是基板下側邊長度的75% 95%。優選底託板右側邊到基板右側邊的距離等於底託板左側邊到左側邊的距離。優選底託板的表面設置有孔。優選底託板的厚度與基板的厚度相同。優選第一上側板為條形,連接件還包括與基板上側邊連接的第二上側板。優選第一上側板和第二上側板的大小和形狀相同;第一上側板到基板右側邊的距離等於第二上側板到基板左側邊的距離;第一上側板所在平面與基板所在的平面之間的夾角為0° 90°,第二上側板所在平面與基板所在的平面之間的夾角為0° 90°。優選右側板所在的平面與基板所在的平面垂直,左側板所在的平面與基板所在的平面垂直,右側板所在的平面與左側板所在平面平行;右側板還含有右側板上側邊,右側板上側邊與基板上側邊垂直並且在同一平面內;左側板還含有左側板上側邊,左側板上側邊與基板上側邊垂直並且在同一平面內。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夠使C形龍骨與C形龍骨之間的連接更加穩固,而且結構簡單,加工容易。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連接件進行具體說明。圖I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連接件的立體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連接件的前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連接件的後視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連接件的右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連接件的左視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連接件的俯視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連接件的仰視圖。圖8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連接件的第一種使用狀態圖。圖9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連接件的第二種使用狀態圖。其中I.基板,2.右側板,3.左側板,4.第一上側板,5.第二上側板,6.底託板,7.第一龍骨,8.第二龍骨,9.螺釘,11.基板下側邊,12.基板上側邊,13.基板右側邊,14.基板左側邊,21.右側板下側邊,22.右側板上側邊,31.左側板下側邊,32.左側板上側邊,61.底託板前側邊,62.底託板後側邊,63.底託板右側邊,64.底託板左側邊。
具體實施方式
在本實施例中龍骨連接件,見
圖1,包括基板I、第一上側板4、右側板2、左側板3 ;基板I含有基板下側邊11、基板上側邊12、基板右側邊13、基板左側邊14,第一上側板4與基板上側邊12連接,右側板2與基板右側邊13連接,左側板3與基板左側邊14連接;還包括與基板下側邊11連接的底託板6,所述底託板6所在平面與基板I所在平面垂直。通常的連接件會含有第一上側板4、右側板2、左側板3,增加了一個底託板6是為了增加一個龍骨與連接件之間的固定點,固定點增多則固定效果更好,所以可以使C形龍骨與C形龍骨之間的連接更加穩固。所述基板I為矩形,底託板6的面積比基板I的面積小5% 35%。所述的底託板6為矩形,當然底託板6還可以為其他的形狀,如半圓形、三角形等,底託板包括底託板前側邊61、底託板後側邊62、底託板右側邊63、底託板左側邊64 ;底託板後側邊62與基板下側邊11連接。底託板後側邊62的長度是基板下側邊11長度的75% 95%。底託板右側邊63到基板右側邊13的距離等於底託板左側邊64到左側邊14的距離。見圖2 圖7。為了使C形龍骨與C形龍骨之間的連接更加穩固,底託板6的表面可以設置有孔。龍骨與底託板6之間通過螺釘連接,見圖9。為了便於加工製造,該連接件為一塊鋼板製成,即底託板6的厚度與基板I的厚度相同。第一上側板4和第二上側板5的大小和形狀相同;第一上側板4到基板右側邊13的距離等於第二上側板5到基板左側邊14的距離;第一上側板4所在平面與基板I所在的平面之間的夾角為0° 90°,第二上側板5所在平面與基板I所在的平面之間的夾角為
O。 90°。上側板可以是一個、兩個或多個,在本實施例中為兩個,即該連接件包括第一上側板4,第一上側板4為條形,還包括與基板上側邊12連接的第二上側板5。優選第一上側板4和第二上側板5的大小和形狀相同;第一上側板4到基板右側邊13的距離等於第二上側板5到基板左側邊14的距離;第一上側板4所在平面與基板I所在的平面之間的夾角為
O。 90°,第二上側板5所在平面與基板I所在的平面之間的夾角為0° 90°。進一步優選第一上側板4所在平面與基板I所在的平面之間的夾角為90°,第二上側板5所在平面與基板I所在的平面之間的夾角為90°。另外,右側板2所在的平面與基板I所在的平面垂直,左側板3所在的平面與基板I所在的平面垂直,右側板2所在的平面與左側板3所在平面平行;右側板2還含有右側板上側邊22,右側板上側邊22與基板上側邊12垂直並且在同一平面內;左側板3還含有左 側板上側邊32,左側板上側邊32與基板上側邊12垂直並且在同一平面內。使用方法包括兩種I、C形龍骨與C形龍骨的開口朝向相同,見圖8。第一上側板4、第二上側板5和底託板6與第一龍骨7連接,右側板2與左側板3插入第二龍骨8的插槽中,底託板6、右側板2、左側板3的表面設置有孔,底託板6與第一龍骨7之間通過螺釘9連接,右側板2與左側板3也通過螺釘9與第二龍骨8連接。2、C形龍骨與C形龍骨的開口朝向垂直,見圖9。第一上側板4、第二上側板5和底託板6與第一龍骨7連接,右側板2與左側板3插入第二龍骨8的插槽中,底託板6、右側板2、左側板3的表面設置有孔,底託板6與第一龍骨7之間通過螺釘9連接,右側板2與左側板3也通過螺釘9與第二龍骨8連接。本實施例中的不同技術特徵可以選擇使用。
權利要求1.一種龍骨連接件,包括基板(I)、第一上側板⑷、右側板(2)、左側板(3);基板(I)含有基板下側邊(11)、基板上側邊(12)、基板右側邊(13)、基板左側邊(14),第一上側板(4)與基板上側邊(12)連接,右側板⑵與基板右側邊(13)連接,左側板(3)與基板左側邊(14)連接; 其特徵在於,還包括與基板下側邊(11)連接的底託板¢),所述底託板(6)所在平面與基板(I)所在平面垂直。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連接件,其特徵是所述基板(I)為矩形,底託板(6)的面積比基板⑴的面積小5% 35%。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連接件,其特徵是所述的底託板(6)為矩形,底託板包括底託板前側邊¢1)、底託板後側邊¢2)、底託板右側邊¢3)、底託板左側邊¢4);底託板後側邊(62)與基板下側邊(11)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連接件,其特徵是底託板後側邊¢2)的長度是基板下側邊(11)長度的75% 95%。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連接件,其特徵是底託板右側邊¢3)到基板右側邊(13)的距離等於底託板左側邊(64)到左側邊(14)的距離。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連接件,其特徵是底託板¢)的表面設置有孔。
7.根據權利要求I 6任何一項所述的連接件,其特徵是底託板¢)的厚度與基板(I)的厚度相同。
8.根據權利要求I 6任何一項所述的連接件,其特徵是第一上側板(4)為條形,連接件還包括與基板上側邊(12)連接的第二上側板(5)。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連接件,其特徵是第一上側板(4)和第二上側板(5)的大小和形狀相同;第一上側板(4)到基板右側邊(13)的距離等於第二上側板(5)到基板左側邊(14)的距離;第一上側板⑷所在平面與基板(I)所在的平面之間的夾角為0° 90°,第二上側板(5)所在平面與基板(I)所在的平面之間的夾角為0° 90°。
10.根據權利要求I 6任何一項所述的連接件,其特徵是右側板⑵所在的平面與基板⑴所在的平面垂直,左側板⑶所在的平面與基板⑴所在的平面垂直,右側板(2)所在的平面與左側板(3)所在平面平行; 右側板(2)還含有右側板下側邊(21),右側板下側邊(21)與基板下側邊(11)垂直並且在同一平面內;左側板(3)還含有左側板下側邊(31),左側板下側邊(31)與基板下側邊(II)垂直並且在同一平面內; 右側板(2)還含有右側板上側邊(22),右側板上側邊(22)與基板上側邊(12)垂直並且在同一平面內;左側板(3)還含有左側板上側邊(32),左側板上側邊(32)與基板上側邊(12)垂直並且在同一平面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龍骨連接件,包括基板(1)、第一上側板(4)、右側板(2)、左側板(3);基板(1)含有基板下側邊(11)、基板上側邊(12)、基板右側邊(13)、基板左側邊(14),第一上側板(4)與基板上側邊(12)連接,右側板(2)與基板右側邊(13)連接,左側板(3)與基板左側邊(14)連接;其特徵在於,還包括與基板下側邊(11)連接的底託板(6),所述底託板(6)所在平面與基板(1)所在平面垂直。該連接件能夠使C形龍骨與C形龍骨之間的連接更加穩固,而且結構簡單,加工容易。
文檔編號E04B9/12GK202380622SQ20122000516
公開日2012年8月1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6日
發明者孫江平 申請人:孫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