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具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9-12 22:42:45 1
專利名稱:扣具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扣具結構,尤指一種可簡易束緊或放開拉持狀態的捆綁扣具技術。
背景技術:
早期捆綁物品技術系直接利用捆綁帶為之,主要先將捆綁帶兩端大約固定,然後施以束緊力在捆綁帶的鬆弛部分,可是如此的操作方式,需要有經驗或資深的捆工方能輕易為之,一般人員實在無法順利操作,且物品在捆綁後亦非十分穩固,另外捆綁帶外觀上也顯得雜亂。
於是便有人開發出『手拉器』,其結構如臺灣專利公告號520690『手拉器改良』、臺灣專利公告號520689『手拉器之改良(一)』、臺灣專利公告號512809『手拉器之結構改良』...等等前案所示般,該等前案結構主要以棘輪絞盤來束緊捆綁帶,然而,其在實際操作時,卻有捆綁帶易絞緊於旋轉軸後不易解開、及捆綁帶擁塞旋轉軸上等缺點,操作上難以順利施為,究其原因,乃在於捆綁帶須纏繞於旋轉軸上所致,再則該等手拉器的結構複雜度較高,其購置成本自然不能大幅刺激到市場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同步達到既省力又方便操作且結構精簡的扣具結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扣具結構,包含一座體,其具有一底板、在底板兩側設有側板,該底板設有穿槽,側板在近穿槽上方橫跨樞設有一壓帶杆,兩側板在壓帶杆外側則間隔設有一導槽,該導槽頂端位於壓帶杆略上方、底端則朝壓帶杆方向設置凹入部;一控制件,其為具有ㄇ形斷面的框件,且設置在座體的兩側板內,該控制件開口端設有供壓帶杆穿樞的樞孔,該控制件另在樞孔和封閉端間設有孔槽,該孔槽和座體的導槽相對應,一連動軸穿入孔槽及座體的導槽;一捆綁帶,其設有二掛勾,該捆綁帶通過座體的穿槽、再繞經壓帶杆及控制件的連動軸而構成一束緊段,該捆綁帶再由連動軸的另一面穿入穿槽並拉出而構成調整段。
所述控制件的封閉端略突出座體,且該封閉端設置鈕板。
所述座體的兩側板在近穿槽上方貫設有可供壓帶杆樞設的貫穿孔。
所述捆綁帶分成二截,一截捆綁帶的一端設有第一掛勾,該捆綁帶系穿入座體的穿槽後、疊接固定於底板外端,而另一截捆綁帶則於一端設有第二掛勾,該端緣由穿槽底端穿入後、通過壓帶杆再繞經連動軸上方而構成一束緊段,該捆綁帶在繞經連動軸下方後穿經壓帶杆和束緊段間、然後穿入穿槽、再沿底板和束緊段間拉出而構成調整段。
所述底板在捆綁帶調整段通過的位置設有第二穿槽,另一捆綁帶的調整段經底板和束緊段間而由第二穿槽拉出。
所述另一捆綁帶於一端設有第二掛勾,該端緣由穿槽底端穿入後、經壓帶杆再繞經連動軸上方而構成一束緊段,該捆綁帶在繞經連動軸下方後穿經壓帶杆和束緊段間、然後沿底板上方拉出而構成調整段。
採用上述方案後,本實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優點一、符合經濟性要求由以上結構得知,本實用新型只須以座體、控制件及捆綁帶即可完成捆綁工作,其無論結構零件及組裝方式,均較習知手拉器、或其它束緊結構更為精簡,所以大大的降低本實用新型的整體成本,使之具有較佳的市場競爭性。
二、操作簡便本實用新型只須通過直接控制捆綁帶的調整段長度,以及控制件進出座體的動作,即可完成捆綁或鬆綁的工作,其整體操作模式足以達成簡易明了的方便性。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組合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組合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的組合示意圖。
圖號部分10 座體 11 底板12 側板13 穿槽 14 壓帶杆 15 導槽150 凹入部16 貫穿孔 17 第二穿槽20 控制件21 孔槽22 連動軸23 鈕板 24 樞孔30 捆綁帶30 捆綁帶31 束緊段 32 調整段
41 第一掛勾42 第二掛勾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看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一座體10,其具有一矩狀底板11,在底板11兩側向上彎折有側板12,該底板11設有穿槽13,座體10的兩側板12在近穿槽13上方貫設有貫穿孔16,該貫穿孔16可供壓帶杆14樞設,兩側板12在壓帶杆14外側則間隔設有一倒勾狀的導槽15,該導槽15頂端位於壓帶杆14略上方、底端則朝壓帶杆14下方方向形成一橫槽狀的凹入部150;一控制件20,其為具有ㄇ形斷面的框件,並設置在座體10的兩側板12內,該控制件20的開口端緣貫設有一長圓狀孔槽21,該孔槽21和導槽15相對應,使一連動軸22能穿樞於孔槽21及導槽15,而此控制件20封閉端略突出座體10,為了方便操作該控制件20,控制件20可在該封閉端設置外斜狀的鈕板23,以利操作者手部推移控制件20,另控制件20開口端設有供壓帶杆14穿樞的樞孔24,使控制件20能以壓帶杆14為軸心而轉動,使連動軸22能沿長圓狀孔槽21滑移,該導槽15底端朝壓帶杆14方向設置的凹入部150,可供連動軸22到達導槽15底端時,配合長圓狀孔槽21和凹入部150相對應,使該連動軸22能因捆綁帶30受力而順勢卡定於凹入部150中,藉助該等結構設置,以增強其固定安全性;一捆綁帶,其分成二截,一截捆綁帶300的一端設有第一掛勾41,該捆綁帶300穿入穿槽13後、疊接於底板11的外端,並以連線將該疊接面加以固定,而另一截捆綁帶30的一端設有第二掛勾42,該端緣則由穿槽13底端穿入後、通過壓帶杆14後再繞經連動軸22上方而構成一束緊段31,該捆綁帶30在繞經連動軸22下方後穿經壓帶杆14和束緊段31間、然後穿入穿槽13、及沿底板11和束緊段31間拉出而構成調整段32。
請配合圖3觀之,在控制件20的鈕板23突出座體10,而使連動軸22位於導槽15上半部時,其捆綁帶30的束緊段31、調整段32呈一體鬆弛狀態,操作者可通過拉動第二掛勾42、或調整段32來控制束緊段31的長度,如此即可變化二掛勾41、42的間距,以達到調整二掛勾41、42中介勾接的間距的目的,然後再稍加拉緊調整段32,再扳動控制件20,使控制件20的連動軸22進入凹入部150中定位,從而將繞經的捆綁帶30壓入壓帶杆14下方限位,令捆綁帶30的束緊段31、調整段32呈一卡死狀態,使二掛勾41、42足以將勾接的物品或帶子固定,以達小施力、高緊繃的省力操作優點。
本實用新型要鬆脫捆綁帶30時,只須將控制件20上拉、或者對捆綁帶30調整段32旋以一分頓拉之力量,即可使該控制件20連動軸22脫出凹入部150,而進入導槽15上半部,如此即可以使捆綁帶30的束緊段31、調整段32呈鬆弛的連動狀態,以利鬆弛兩掛勾41、42,而方便進行卸貨工作,且令本實用新型能夠重新再次進行捆綁工作。
至於圖4系針對圖3的改良,其在底板11供捆綁帶30的調整段32通過的位置設有第二穿槽17,令捆綁帶30的調整段32能經底板11和束緊段31間而再由第二穿槽17拉出,以加強捆綁帶30的定位性。
另外圖5系針對圖2的又一改良,其捆綁帶30的一端設有第二掛勾42,該端緣則由穿槽13底端穿入後、經壓帶杆14再繞經連動軸22上方而構成一束緊段31,該捆綁帶30在繞經連動軸22下方後穿經壓帶杆14和束緊段31間、然後沿底板11上方拉出而構成調整段32。
權利要求1.一種扣具結構,其特徵在於包含一座體,其具有一底板、在底板兩側設有側板,該底板設有穿槽,側板在近穿槽上方橫跨樞設有一壓帶杆,兩側板在壓帶杆外側則間隔設有一導槽,該導槽頂端位於壓帶杆略上方、底端則朝壓帶杆方向設置凹入部;一控制件,其為具有ㄇ形斷面的框件,且設置在座體的兩側板內,該控制件開口端設有供壓帶杆穿樞的樞孔,該控制件另在樞孔和封閉端間設有孔槽,該孔槽和座體的導槽相對應,一連動軸穿入孔槽及座體的導槽;一捆綁帶,其設有二掛勾,該捆綁帶通過座體的穿槽、再繞經壓帶杆及控制件的連動軸而構成一束緊段,該捆綁帶再由連動軸的另一面穿入穿槽並拉出而構成調整段。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扣具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控制件的封閉端略突出座體,且該封閉端設置鈕板。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扣具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座體的兩側板在近穿槽上方貫設有可供壓帶杆樞設的貫穿孔。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扣具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捆綁帶分成二截,一截捆綁帶的一端設有第一掛勾,該捆綁帶系穿入座體的穿槽後、疊接固定於底板外端,而另一截捆綁帶則於一端設有第二掛勾,該端緣由穿槽底端穿入後、通過壓帶杆再繞經連動軸上方而構成一束緊段,該捆綁帶在繞經連動軸下方後穿經壓帶杆和束緊段間、然後穿入穿槽、再沿底板和束緊段間拉出而構成調整段。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扣具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底板在捆綁帶調整段通過的位置設有第二穿槽,另一捆綁帶的調整段經底板和束緊段間而由第二穿槽拉出。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扣具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另一捆綁帶於一端設有第二掛勾,該端緣由穿槽底端穿入後、經壓帶杆再繞經連動軸上方而構成一束緊段,該捆綁帶在繞經連動軸下方後穿經壓帶杆和束緊段間、然後沿底板上方拉出而構成調整段。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扣具結構,包括座體、控制件及捆綁帶,其座體的底板設有穿槽,在穿槽上方設有一壓帶杆,利用壓帶杆穿樞一ㄇ狀控制件的端緣,使該控制件可在座體中樞轉,底座、控制件在相對位置設有導槽、連動軸,使控制件能司控連動軸在導槽中上下弧狀位移,捆綁帶則通過穿槽、繞經壓帶杆、連動軸而構成一束緊段,捆綁帶再由連動軸另一面繞經壓帶杆才進入穿槽拉出而構成調整段,使捆綁帶能變化捆綁帶兩端掛勾的間距,並在控制件連動軸進入導槽底端時能將二掛勾的間距固定。
文檔編號B65D63/00GK2717847SQ20042007191
公開日2005年8月17日 申請日期2004年7月20日 優先權日2004年7月20日
發明者張文成 申請人:張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