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植物源農藥的製作方法
2023-09-14 02:09:45 1
專利名稱:一種植物源農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植物源農藥及其配製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以白喉烏頭總生物鹼提取物 為原料的兼有抑菌和殺蟲活性的植物源農藥及其配製。
背景技術:
多年來,化學農藥因其高效、速效、廉價和使用方便而在全世界範圍內被廣泛使用,在
植物保護中處於壟斷地位。然而,20世紀80年代以後,隨著大眾對健康和環境問題的日益重 視,化學農藥因其殘留,環境汙染等問題而備受人們質疑。植物源農藥成了較為理想的替代 產品之一。植物源農藥,就是直接利用或提取植物的根、莖、葉、花、果、種子等或利用其 次生代謝物質製成具有殺蟲或殺菌作用的活性物質。目前,魚藤、雷公藤、除蟲菊、印楝、 苦參、烏柏、龍葵、鬧羊花、馬桑、大蒜等的殺蟲、殺菌特性相繼被發現和利用,其中魚藤 酮、除蟲菊酯、印楝素等已研究的較為成功。
白喉烏頭C4cow'加附fewcoWo/m/加Worosch)為毛茛科烏頭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國主 要分布於新疆及甘肅西北部。近年來,由於過度放牧、草場退化等原因,烏頭類植物在新疆 的伊犁草原上滋生蔓延,僅白喉烏頭的分布面積就達600萬畝,是當地最主要的有毒植物。 以白喉烏頭為代表的毒害草的過度生長,既嚴重危害牲畜的健康又排擠牧草的生長,給畜牧 業生產造成嚴重損失。目前對烏頭類毒草的防治主要是採取人工採挖,對為害最嚴重的白喉 烏頭缺乏利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發明一種植物源農藥,其特徵在於該農藥主要由白喉烏頭總生物鹼 提取物添加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吐溫80配製而成。
其配製方法為將白喉烏頭根部洗淨後自然晾乾,粉碎過篩後取根粉用95%乙醇冷浸3 次,每次48小時;合併浸提液,減壓濃縮回收乙醇,所得浸膏用2%鹽酸溶解;酸水液用石 油醚脫脂後加濃氨水鹼化至pH9 10,用氯仿萃取多次,合併萃取液回收氯仿得粘稠浸膏; 自然乾燥後用0.1%的吐溫80水溶液溶解,配成合適濃度的原液,室溫下保存備用,使用時 可根據實際需要,加水稀釋成不同濃度施用。以上操作均可在室溫下進行。
本發明的優點在於1.對環境安全,主要原料來源於植物;2.原料易得,變害為利,加
工簡單,對設備要求低;3.生產過程所用有機溶劑如酒精和氯仿等皆可回收重複使用,節約
成本;4.由多種烏頭生物鹼共同發揮作用,害蟲或病原真菌不易產生抗藥性;5.兼有殺蟲 和抑菌作用;6.可與其他生物農藥或化學農藥混配,增強效果。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進一步闡明本發明的內容,但本發明並不限制於如下實施例的範圍。 實施例一
稱取白喉烏頭根粉100g,分別加500ml、 400ml、 300ml95。/。乙醇冷浸3次,每次48小時; 合併浸提液,減壓濃縮回收乙醇,所得浸膏用2%鹽酸溶解;酸水液用石油醚脫脂後加濃氨水 鹼化至pH9 10,用氯仿萃取多次,合併萃取液回收氯仿得粘稠生物鹼浸膏。
實施例二-
將實施例一中的生物鹼浸膏自然乾燥後用100ml 0.1%的吐溫80水溶液溶解,得到lg/ml 的原液。
按實施例二配製的原液進行室內活性測定 抑菌活性測定
1. 平皿法抑制病原真菌菌絲生長試驗在無菌條件下,定量吸取原液加入已滅菌的PDA培養
基中,搖勻後趁熱倒入直徑為卯mm的培養皿中製成平板,分別配成100mg/ml、 20mg/ml、
4mg/ml的含藥培養基,以不含藥液的處理為空白對照;用直徑7mm的無菌打孔器切取菌餅置
平板中央,每皿一片,每處理3次重複,置2『C培養箱中培養;定期觀察並以十字交叉法測量
菌落直徑,計算生長抑制率。
,,帛=對照菌落直徑-處理菌落直徑:: 對照菌落直徑-7
2. 凹玻片法抑制孢子萌發試驗將供試病原菌培養一定時間後使其產孢,刮取孢子配成適當
濃度的孢懸液(以10xl0低倍鏡下,每視野40 50個孢子為宜),定量吸取與原液混合使藥液 終濃度為20mg/ml,以孢懸液中加入無菌水為對照,每處理3次重複;吸取上述混合液滴到凹 玻片上,然後架放於帶有淺層水的培養皿中,加蓋保溼培養於適宜溫度的培養箱中;8h、 24h 後檢查孢子萌發率(孢子芽管長度大於孢子短半徑視為萌發)。
孢子萌發抑制率=對照孢子萌發率—處艦子萌發率xl00%
對照孢子萌發率
殺蟲活性測定(棉蚜)
1. 觸殺活性測定採用載蚜葉片浸漬法。於溫室用營養液培育棉苗,每杯兩株,於子葉期每 株接無翅成蚜數頭,罩上籠罩,待兩真葉期自然繁殖近百頭,剔除多餘的蚜蟲,僅保留大小 均勻的無翅成蚜;將原液稀釋成不同濃度,取出棉苗在藥液中浸蘸5S,吸去多餘藥液,立即 計數莖葉上的岈蟲數為處理前蟲口基數,每杯為一重複,每處理3次重複,以蒸餾水為空白對 照,40%氧化樂果800倍液為陽性對照;於處理後24h、 48h、 72h記錄存活蟲數,計算死亡率 並以Abbott公式校正。
2. 拒食活性測定將原液稀釋成不同濃度並以蒸餾水為空白對照,40%氧化樂果800倍液為 陽性對照;選取面積一致的棉苗子葉,以中間葉脈為界分別在處理和對照溶液中浸蘸5s,取 出晾乾後,在其葉背轉接30頭3 4齡的無翅頓,將棉葉葉背朝下放入培養皿並用溼棉球縛葉柄保溼培育;每處理4次重複,24和48h後檢査各處理葉片上棉蚜的棲息情況,計算拒食 率。
拒食宇=對照葉面蟲數-處理葉面蟲數::100% 對照葉面蟲數
試驗結果 抑菌活性結果
1. 對真菌菌絲生長的抑制作用
供試藥液對稻瘟病菌、義大利青黴、甜瓜枯萎病菌、瓜類腐皮鐮孢菌、黃瓜疫黴病菌5 種病原菌的菌絲生長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並且隨時間增加抑制率有所提高,持效較好。在
100mg/ml濃度下,藥液對各病原菌的抑制率均高於50%, 7d後對黃瓜疫黴病菌的抑制率達 87.72%,對稻瘟病菌和義大利青黴的抑制率也分別達70.18%和69.68%;在濃度為4mg/ml時, 7d後對各病原菌的抑制率也均高於25%,對甜瓜枯萎病菌和黃瓜疫黴病菌的抑制率分別為 43.50%和43.83%。
2. 對真菌孢子萌發的抑制作用
' 在20mg/ml濃度下藥液對瓜類腐皮鐮孢菌及黃瓜疫黴病菌有強烈的抑制作用,抑制率為 100%,但藥效隨時間增加而下降;對甜瓜枯萎病菌也有較好的抑制作用。
殺蟲活性結果
1. 對棉釾的觸殺活性
供試藥液對棉蜂有較好的觸殺活性,死亡率隨濃度的增大而提高,200mg/ml濃度下48h 死亡率達100%, 100mg/ml濃度下72h死亡率達100。/。。 50mg/ml濃度下藥後48h、 72h的校正死 亡率與40%氧化樂果800倍液無顯著差異,但藥效作用要比氧化樂果遲緩,這也是生物農藥的 普遍特點。但在72h內,各濃度藥液處理的死亡率逐漸增大,藥後24h、 48h、 72h的LCso分別 為14.301118/1111、 9.30mg/ml、 7.84mg/ml,表明藥液毒力不斷增強。
2. 對棉蚜的拒食活性
100mg/ml濃度下藥後24和48h拒食率分別為87.63W和93.8P/。,與40%氧化樂果800倍液無 顯著差異;濃度為4mg/ml時拒食率顯著下降,不足20%。各濃度下藥後48h比24h的拒食率有 所提高,但增幅不大。試驗期間未觀察到各處理藥液對棉苗生長有不良影響。
權利要求
1. 一種植物源農藥,由白喉烏頭(Aconitum leucostomum Worosch)根或莖的總生物鹼提取物,加入表面活性劑配製而成。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植物源農藥,其特徵在於活性成分為白喉烏頭中的總生物鹼。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源農藥的配置方法,其特徵在於將粉碎的白喉烏頭根或莖粉用95%乙醇冷浸3次,每次48小時;合併浸提液,減壓濃縮回收乙醇,所得浸膏用2%鹽酸溶 解;酸水液用石油醚脫脂後加濃氨水鹼化至pH9 10,用氯仿萃取多次,合併萃取液回收氯 仿得粘稠浸膏;自然乾燥後用0.1%的吐溫80水溶液溶解,配成水乳劑原液,室溫下保存。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植物源農藥及其配製方法。該農藥是由從白喉烏頭根或莖中提取的總生物鹼加工而成。其中的烏頭總生物鹼與水和表面活性劑配製成水乳劑,稀釋後即可使用。其對棉蚜和菜青蟲均具較好防治效果,並對植物病原菌有良好療效。本發明具有原料易得、加工簡單、成本低廉、對環境安全、兼有殺蟲和抑菌作用、並可與其它農藥混配等優點,是一種適於生產無公害農產品的植物源農藥。
文檔編號A01P7/04GK101502275SQ20091011325
公開日2009年8月12日 申請日期2009年3月12日 優先權日2009年3月12日
發明者迪 劉, 冠 李 申請人:新疆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