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嘗試中成長
2023-09-14 01:23:00 3
篇一:在嘗試中成長
在成長的道路上,嘗試是人生的必修課。英子的父親教導英子:「闖練,闖練。」是啊,什麼事,只有嘗試,只有硬著頭皮闖,才能過關。
剛開學的時候,學校舉辦開學典禮, 餘老師決定讓我作為學生代表上臺發言。我很是害怕:面對全年級上千位學生,還有校領導和那麼多老師,要是出錯了怎麼辦?這臉丟大了可難找回來!因此,開始我是堅決不願意的,後來又轉念一想:沒有嘗試,誰也不能說我一定會失敗呀!我對自己說:「你不是挺自信的嗎?怎麼關鍵時刻卻害怕了?聞一多先生連稿子都不準備,就即興創作,直接演講了。我有這麼多時間準備,怕什麼呢?不論如何,我要嘗試一下!」
有了這個堅定的信念,我就開始動手寫稿子了。雖然我感到重任在肩,但是我認為我能扛起!於是,我就向老師請教如何寫發言稿,和同學交流寫發言稿的體會,與父母討論發言稿的用詞造句。經過反覆修改,一篇發言稿終於成形。
開學典禮開始了,我的心還是有點忐忑不安。聽到主持人宣布:「下面請初一年級學生代表上臺發言」,我一邊想:時間怎麼過得這麼快?就到我了。一邊放慢腳步,繞了個彎走向話筒。站在臺上,我看著老師和同學們,從他們的眼神中,我看到了期待和鼓勵。
那一刻,我對自己說:「闖練!闖練!」我屏住呼吸,面帶微笑,深情並茂地讀完了那篇我嘔心瀝血寫出的文章。
掌聲響起來了,那一刻,我感到無比的快樂,而這種奇特的心情,是不可言喻的,是無法替代的。
通過這次演講,我成長了:我的寫作水平提高了,我的膽子變大了,我的朗讀也得到了「給力」的提升。並且,我深深體會到了「闖練」這個詞的真正含義。
篇二:在嘗試中長大
猿猴嘗試著直立行走,才進化成了現在的人類。
哥倫布嘗試著遠渡重洋,才發現了現在的美洲。
中國嘗試著改革開放,才有了現在的東方強國。
人一出生,面對一切都是陌生的,所以要一點一點地嘗試著去做,在嘗試中一步一步長大。
兒時的我,膽小,從來不敢一個人在黑夜裡行走,理由是,那時常聽老人說晚上妖魔鬼怪會出來捉小孩。剛上初中那會兒,我依舊怕黑,但是因為有晚自習,所以不得不一個人去面對黑暗,於是我嘗試著一個人在黑暗中回家,一次兩次,漸漸地,黑暗對於我來說,竟然成了一種依賴,有時候在黑暗中竟然會感覺更加安靜,更加欣慰,因為黑暗,所以看不到世俗的醜惡。
曾經的我,依舊是膽小,從來不敢上臺講話,人一多,就臉紅,臉一紅就緊張,所以很內向。但是內心裡那顆倔強的心靈竭力勸我去嘗試著在人前說話,去表現自己。那是在初二時,一次偶然的機會,我不知哪來的勇氣,竟然報名去參加了詩歌朗誦會,那可是全校的師生都要去看的啊!既然報名了,那就練吧!練了近一個星期,上臺了。雖然開始有些緊張,但是幕燈一照,下面都是黑的,我看不見觀眾,於是我便大膽地朗誦了起來,所以從那以後,我便漸漸有了勇氣在人多處講話了。
過去的我,對自己很沒有信心,認為自己不算太聰明,自然不能跟人家那些聰明的好學生想比,於是我就漸漸倒退,最後就真的不行了。然而內心裡那顆倔強的心靈並不甘心自己落後,於是我就嘗試著超越,於是我就加倍的努力,最後就真的超越了,事實證明,我並不差。
在嘗試中,我懂得了勇敢,懂得了自信,更懂得了如何去生存。
篇三:在嘗試中成長
「女兒,今天店裡員工沒來上班,你來幫幫忙吧,順便學習一下!」這是媽媽從店裡打來的電話。「哦,我馬上去!」有一點小小的興奮。
到了店裡,我被媽媽安排在了客人打飯的地方,我拿著飯勺,坐在一旁,媽媽給我演示的一遍,我也跟著媽媽像模像樣的學了起來。不久,就來了一位兩鬢髮白的奶奶。我左手託起餐盤,右手抓起勺子,奶奶指向哪個,我就幫她裝過來。我正要把餐盤遞給奶奶,媽媽過來了,看了一眼就鉤起了哭笑不得的笑容,對我耳語到:「你一盤就裝這麼多,再多裝幾盤,媽媽就不要開店了!」說著,就叫我學著,再演示了一遍。我吐了吐舌頭,媽媽笑著說:「也剛好讓你知道一下媽媽開店賺錢的辛苦啊!」
客人開始多了,我的手腳也越來越麻利了。俗話說的好:熟能生巧,果然如此。過了一會兒,吃飯的時間過了,客人就漸漸沒有了。
外面的客人開始叫「結帳」了。我躊躇著:要不要在媽媽不在時收錢呢?要是弄砸了怎麼辦?牙一咬,眉一挑,心一橫——嗯!試試吧!
在客人桌前,我一邊收錢,一邊計算,驟然間剛到了腦容量的不足——不夠用啊!算不過來,收了多少錢也忘了。我在原地急的團團轉,正巧這時,媽媽回來了,她看見亂鬨鬨的場面,頓時明白了,最後還是媽媽解的圍。
晚上,我盯著箱子中的錢,心中百感交集,今天的勞動,讓我感覺到了辛苦,當然也有豐收的喜悅,卻也讓我感覺到了愧疚,當我在電腦前輕輕鬆鬆的玩時,媽媽爸爸都在這麼累的為這個家工作著。經過今天的嘗試我好像也長大了許多。
嘗試中變的,是本事,而沒有變的,是一顆成長中充滿好奇心和力量的心。
篇四:在嘗試中成長
要成功,先得嘗試。試過千遍萬遍,成功也就更容易了。愛迪生發明燈泡,沒不知試過多少遍;諾貝爾研究炸藥,試到把耳朵都震聾了。所以,不嘗試,哪得成功?
某日,我輕輕瞟了一眼桌子,發現多出一臺榨汁機。我那一隻在滅絕邊緣徘徊的好奇心突然爆發起來,「命令」我走過去觀察它。此刻,我一直聽到有個聲音在催促我:「試試吧,就當玩了。」
正好閒得手癢,不如就試試吧。我把說明書翻了個遍。首先把零件按照說明書組裝起來。然後添加水果。我先取出十粒葡萄,一股腦兒都倒進去。但我忘記了剝皮去核,所以倒出來的時候不是果汁,而是紫色的漿糊狀的東西。
這個出人意料的結果使我的好奇心萎縮了。但不是有句話叫做「失敗是成功之母」嗎?既然決定要做了,怎能在半道上放棄呢?
之後,我又陸續添加了杏仁、蘋果、橙子、檸檬。可「不幸」又一次來臨了。榨出來的果汁不是榨得時間太長味道變淡了,就是時間短變成糊了。真不走運!
吸取了上幾次失敗的教訓,我不再圖快了。切塊、剝皮、去核、道道工序都不敢怠慢,時間也正好,榨出的果汁的味道雖令人不敢恭維,但也比上回強多了。
一番「折騰」之後 ,我也似乎有所感悟。
以前,我覺得嘗試是個沒必要的過程,直接就成功了,還嘗試什麼呀,現在我才知道,不在嘗試的路上摸索一番,何時才能成功?
同事,我覺得做事就像榨汁一樣。把時間拖得太長,就失去了這件事的作用。如果只求速度,那效果就如漿糊,味同嚼蠟。
嘗試是人生所必需的東西。動物也要嘗試著捕獵、生存。所以嘗試不僅是成功的鋪墊,更是人生的「命根」。
篇五:在嘗試中成長
平淡的日子,就像是白開水,平淡無味,所以,我並不喜歡平淡的日子。我喜歡新鮮有趣的事物,哪怕是苦,我也要去嘗試。
嘗試,是一件新鮮又刺激的事情。而且,再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中,你總會有意外的收穫。哪怕是失敗了。
小時候,在廣場上,看著別人穿著溜冰鞋快速溜來溜去,心裡真是羨慕,於是我也吵著玩。並且信心滿滿的想:不就是腳上多了一隻帶軲轆的鞋嗎,跑幾步,誰不會呀!媽媽剛給我穿上,我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的穿著它走了幾步,第二步剛落腳,只聽見撲通一聲——我摔倒了!媽媽將我扶起來時,我還百思不得其解:到底是哪裡不行呢?
自從那次的滿滿信心遭打擊後,我學會了冷靜,要對困難都一定的認識,而且,不是每件事都會成功的。於是,在今後的日子裡,廣場上,家門下,都能看到了練習溜冰的身影。摔倒了,我嘗試著站起來;站起來了,我嘗試著走;會走了後,我又嘗試著溜幾步……一次有一次的摔倒,一次又一次的走路,一次又一次的溜冰……我每次都在嘗試著圍著小廣場溜一圈。終於,有一天,我沒有摔倒,並且圍著小廣場溜了一圈。於是,我照著這樣的方法嘗試著溜第二圈,第三圈……自從「溜冰事件」後,我學會了謙虛,謹慎,而且對困難要有一定的認識,信心滿滿不一定成功。知識離不開積累,溜冰也離不開練習,所有的東西都是一點又一點的攢起來的,一步一步的嘗試出來了。從此以後,我的生活就像調料盒了一樣,酸甜苦辣鹹,我都嘗過。雖然有時會失敗,但是,我感到成功還是在嘗試中存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