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永烈科幻預言(葉永烈在小靈通漫遊未來中所描述的)
2023-09-14 12:10:03 4
本文首發於上海圖書館信使;作者:朱慧
2020年5月15日,著名作家葉永烈逝世,勾起了我們對其代表作《小靈通漫遊未來》滿滿的回憶。這本創作於1961年,出版於1978年,描寫小記者小靈通漫遊未來市所見所聞的科幻小說充滿對未來的幻想:未來市有智能手錶、無人駕駛汽車、機器人服務員、環幕電影、太陽能照明……等各種新技術。
你還記得當年閱讀這本科幻經典時,覺得是異想天開的情節嗎?還記得童年時最羨慕的未來市市民的哪些生活新技術嗎? 讓我們一起重讀《小靈通漫遊未來》,驗證看看哪些預言現在已經照進了現實。
42年前,葉永烈在《小靈通漫遊未來》中所描述的「未來」,哪些已經實現了?(一)小靈通漫遊未來2 ——未來學校「我們的教室很寬敞,像劇院似的,座位是階梯式的,一排比一排高。即使坐在最後一排,也用不著伸長脖子看銀幕。銀幕非常大,掛在前面牆壁正當中。在上課的時候,老師講到什麼東西,銀幕上就出現什麼東西。放映機的光線是從後面照射到銀幕上的,光線很強,儘管教室裡的窗戶全敞開著,銀幕上的畫面還是非常清楚。」
上世紀70年代的教室,牆上多半只有一張黑漆刷出來的黑板。桌椅都很擠。
如今的教室寬敞明亮,各種多媒體技術輪番登場。
「學生在上課時忙著記筆記,常常會影響聽課。現在製造出一種電子儀器,叫『寫話機』。這寫話機,能自動地把老師的講話變成文字記錄下來。上課的時候,就集中注意力聽課,用不著記筆記了。我們回家做作業的時候,再打開寫話機進行複習和認真地書寫。」
曾經夢想的便利技術——語音轉文字,現在甚至不用專業設備,只需安裝一些軟體就可以輕鬆實現,甚至我們非常熟悉的微信也上線了「語音輸入」功能。
小靈通漫遊未來2 ——神秘的水晶宮我們這兒,有好多紅外線快速烘乾機,專門用來烘乾果實、種子……我們把收穫的莊稼全部放在快速烘乾機裡,只要一兩分鐘,就全部乾燥,然後,收入倉庫。
製造紅外線乾燥機,輻射材料是關鍵,尤其是高發射率的塗層材料。直到上世紀70年代中期人們才開始系統地研究和發展紅外輻射材料,並取得突破。21世紀,乾燥機發展更趨向高品質、低能耗、環保型的產品結構。而葉老在這時已經在小說中暢享了該技術的廣泛應用。
小靈通漫遊未來2 ——機器人管理員未來市圖書館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宮殿式建築物,坐落在市中心。
「您要什麼書?請把書名寫在下面的玻璃片上。」這玻璃下面裝著電子傳真裝置,能把讀者所需要的書名自動報告給圖書管理員。
機器人是這裡的圖書管理員,會把書送到獨立閱覽室。
上海圖書館的這個「機器人」小車,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服役啦!
小靈通漫遊未來3 ——機器人升級站在門口的是一個男孩子,秀氣的臉蛋兒卻像女孩子,穿著短袖白襯衫,藍色西裝短褲,烏亮的皮鞋,挺神氣的。
機器人鐵蛋被送到機器人工廠改裝 ,變成了『高級機器人』,跟真人的模樣差不多,本領也更大了,會按照主人的命令,幹各種各樣的活兒。
現在各國都在研究仿真機器人,探索使機器人更具有擬人化特性的方案,使其更貼近於真實人類。
小靈通漫遊未來3 ——大龍蝦車飄行車會汙染城市環境,決定不用了。
「它沒有輪子,全靠朝下噴氣,才飄了起來。雖然飄得很快,可是噴出來的廢氣會汙染環境。」
甚至環境汙染也被考慮上了!原子能又稱「核能」,原子能飛機的推力是通過加熱反應堆裡的壓縮空氣而產生的,在空中飛行時會留下一條放射性的痕跡。配備有原子飛行器的核發動機不可避免地導致釋放出影響大氣的放射性粒子,存在放射性汙染。
小靈通漫遊未來3 ——丟鑰匙的馬虎人喊聲「開門」,那門自動開了,像《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中一樣,一喊「芝麻,開門」,門就開了。門上裝 了『聲音鎖』!」小虎子說道,「這『聲音鎖』聽見主人的聲音,才會開門。別人喊開門,它不開。」
2016年,貴州省一位喻先生就申請了「一種聲控鎖」的發明專利。而聲控鎖早已進入民用範圍。
小靈通漫遊未來3 ——200100未來市沒有郵遞員!這兒看的是『電子報紙』,用不著郵遞員送。
現在,上海圖書館的讀者都可以閱讀電子圖書期刊報紙啦!
小靈通漫遊未來3 ——一分錢也偷不到在未來市,家家戶戶的錢全都存在銀行裡。銀行發給一張使用證,證上印著的號碼就是帳號。銀行是用電腦自動管理的。買東西的時候買主拿出使用證,營業員一按電鈕,所購物品應付的錢,就從買主的銀行帳戶上,轉到商店的帳戶上去了。
「使用證給小偷偷去,怎麼辦?」
因為使用證上印著使用者的指紋。使用的時候,只有使用者的指紋跟使用證上一樣,電腦才理睬你。世界上每一個人的指紋都不一樣。小偷偷了使用證,電腦不理他,他一分錢也偷不到!
雖然世界上第一張信用卡於1915年起源於美國。最早發行信用卡的機構並不是銀行,而是一些百貨商店、飲食業、娛樂業和汽油公司。1950年,美國商人弗蘭克·麥克納馬拉與其商業夥伴在紐約創立了「大來百俱樂部」(Diners Club),即大來信用卡公司的前身,並發行了世紀上第一張以塑料製成的信用卡—大來卡。
但是如今我們習慣的手機支付、指紋驗證等可真的是葉先生的「預言術」了!
小靈通漫遊未來3 ——假的像真的一樣第101頻道正在播放《西遊記》,據說好看極了。
不過我感到奇怪,電視機的螢光屏不知道在哪裡,叫我朝哪兒看呢?
燈滅了,四周一片漆黑。忽然,我周圍濃霧瀰漫。喲,孫悟空翻了個跟頭,騰雲駕霧,來到我面前。他舞動著金箍棒,一會兒在我頭頂上,一會兒跑到我背後,一會兒又來到我眼前,那金光 閃閃的金箍棒,差一點兒碰到我的腦袋……
這電視機竟然沒有屏幕!立體電視又叫『全息電視』『雷射電視』,孫悟空、豬八戒全是虛影,你別怕——就連老虎朝你撲過來,你也用不著害怕,保證傷不了你的半根毫毛!
2016年,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英國廣播公司做了一個全息技術的樣機試驗,證明了此技術確實可行。該全息電視僅僅由一個薄薄的顯示屏和金字塔狀的丙烯酸物質組織,玻璃金字塔狀物的鏡像效應讓圖片「漂浮」在半空中。
小靈通漫遊未來3 ——會走路的小藥丸『小鐵蛋』不光是會爬進鐵蛋身體裡,替他修理電子線路,還能給人看病呢。病人可以像吃藥丸似的,把『小鐵蛋』吞進肚子裡。『小鐵蛋』就在病人的肚子裡動手術。這麼一來,病人用不著大開刀,少吃許多苦!
2018年,據德國《光譜》雜誌報導,德國馬普智能系統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研發了一種微型「機器人」,它能幫助醫生把藥物輸送到人體最需要的部位。
這種所謂的機器人其實只是一片4mm長、0.1mm厚的磁性橡膠片,與納米級的機器人相比雖不屬最微小的,但是它能做「潛、遊、跑、爬、跳、滾」等各種動作,另一重要特性是它受磁力的無線控制,故要比現有的技術更靈活,能到達體內任何部位。
微型機器人有兩種輸送藥物的方式,一是攜帶藥物袋至體內特定部位,然後通過變形打開藥物袋。二是把機器人的橡膠體設計成海綿狀,先浸吸藥物,達到目的地後通過自身變形,擠壓釋放藥物,從而達到精準醫療的目的。
小靈通漫遊未來4 ——地下的秘密未來市的居民,大部分是腦力勞動者。在實現了『信息化』以後,好多人用不著去單位上班,在家裡就能辦公,用電視電話、電腦交換信息。走動少了,加上營養又好,很容易發胖。
2020年的新冠疫情讓我們發現,原來信息化已融入我們的生活這麼多——買菜、上班、上課全部可以藉助網絡在家實現。我們在幸福肥的背後,要再次感謝那些在背後默默付出的醫務工作者、快遞員、志願者等奮戰在一線的人。
小靈通漫遊未來4 ——迷人的地下城地下城的大街,竟然像北京的長安街一樣寬廣 、筆直。一盞接一盞的頂燈,雪亮雪亮的,連地上丟根繡花針,都看得清清楚楚的。
街道兩邊的商店,一間挨著一間。商店的櫥窗裡,五顏六色的燈光,像一束束鮮花綻放。
儘管在地下,清風習習,空氣新鮮,一點兒也沒有沉悶的感覺。
八十年代,防空洞逐漸失去了防禦意義。1980年,前門工藝美術服務部在這裡掛起了「北京地下城」的牌子。「北京地下城」也選擇部分區域對外開放,成為北京當時旅遊景點之一,2008年後由於前門地區的升級改造,北京地下城停止對外開放一直到現在。
去年,北京地下城「口部房」已經率先改造成微型展廳,只是受疫情影響沒有開放。未來,它將被改造成「人防博物館」,一個集人防歷史文化體驗與前門歷史文化展示於一體的展示體驗中心,供大眾參觀。
小靈通漫遊未來4 ——迷人的地下城很多是自動化工廠 。還有的工廠讓機器人在那裡工作。機器人可以二十四小時連軸轉,用不著『三班倒』,也用不著上下班。它們永遠在上班。
2017年,亞洲首個全自動碼頭——青島港全自動化貨櫃碼頭投入商業運營。該碼頭已實現全電力,零排放,無燈光作業。整個碼頭現場「空無一人」,生產作業卻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小靈通漫遊未來5 ——巨無霸機場「這巨無霸客機能裝多少旅客?」我問道。
「起碼一千!」鐵蛋搶著說道。
「你乘過巨無霸?」我問鐵蛋。
「乘過。」鐵蛋顯得很自豪,「巨無霸裡面,有的分三層,還有的分五層呢。」
2000年12月,空客發起與各大航空公司、機場和適航當局密切合作而共同研製的超大型客機A380,是目前最先進、最寬敞的民用飛機。
而上世紀70年代坐飛機,旅客是沿著停機坪步行登機的,那時還沒有廊橋的概念。
回顧《小靈通漫遊未來》系列,可以發現前3部中有非常多的暢想已照進現實,而後3部的「未來」目前還未到時機,可能也不會遙遠。《小靈通漫遊未來》系列中的科幻創意,還未能全部實現,期待更多年輕人在閱讀這部優秀的作品後,茁壯成長為科技發展創新的棟梁,成為推動人類不斷進步的新新力量。
將小靈通的故事分享給你的孩子或親朋好友吧!
給孩子們播下一粒希望的種子,讓我們一起見證美好的未來。
你可以登錄上海圖書館「微閱讀」平臺,閱讀全套《小靈通漫遊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