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昂族的民族風俗簡介(德昂族的民族風俗詳細介紹)
2023-10-11 06:21:40 3
德昂族的民族風俗簡介?德昂族原名「崩龍族」1985年9月17日經國務院批准正式改名為德昂族「崩龍」是他稱,德昂族各支系中三分之二以上的人自稱「德昂」,意思是「石巖」,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於德昂族的民族風俗簡介?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德昂族的民族風俗簡介
德昂族原名「崩龍族」。1985年9月17日經國務院批准正式改名為德昂族。「崩龍」是他稱,德昂族各支系中三分之二以上的人自稱「德昂」,意思是「石巖」。
德昂族是西南邊疆現有居民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遠在公元前二世紀就居住在怒江西岸。德昂族民間傳統節日主要有潑水節、關門節、開門節、燒白柴等,大都與佛教活動有關。德昂族還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龍、谷娘等祭祀習俗,其中以祭龍最富情趣。
德昂族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同姓不婚,很少和外族通婚。男女青年戀愛自由,女子在選擇對象上有一定自主權。本民族內部沒有嚴格的等級婚,只要對方願意,貧富人家可以聯姻。男青年到十四五歲時開始串姑娘,晚上他們到女青年家門外吹蘆笙,引出姑娘來談戀愛。雙方建立感情後,互贈手鐲、腰箍、項圈、篾籮、織錦接包等生活用品,然後再請寨中老人往女家說媒。
德昂族一般行土葬,兇死者則行火葬。對正常死亡者,先停屍於房內,並將房中間的籬牆拆掉。屍體頭朝東停於火塘右方,橫放,用艾葉浸水浴屍,剃光頭髮,穿上新裝。然後將屍體放於棺內,用白線或紅線栓在死者的兩個拇指、膝蓋上。其目的是使死者的靈魂不得返回家中。還要在死者嘴裡放碎銀,作為死者的擺渡費。女屍放入棺內,取臉朝天式;男屍則臉朝地。裝棺後,鳴槍通知諸親友。這時,解除所栓的線,將手平伸。通常停棺3日,並請和尚念經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