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分離式吊扇燈的製作方法
2023-09-19 16:56:15

本實用新型涉及吊扇燈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分離式吊扇燈。
背景技術:
傳統的吊扇燈,一般都安裝於天花板位置,照明燈具則通過緊固件,比如螺絲釘等固定安裝吊扇之下;當照明燈具損壞時,比如照明燈具內的LED燈因老化而損壞、需要更換LED燈時,則需要用螺絲刀等工具將照明燈具從吊扇拆卸下,然後再更換LED燈,更換完LED燈、將照明燈具安裝回吊扇之下時,依然需要使用螺絲刀等工具。這樣對照明燈具的日常維護、維修較極不方便,並且不方便更換吊扇燈款式、外形等。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分離式吊扇燈,方便日常維護、維修,以及更換吊扇燈款式、外形等。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將吊扇的部分與照明的部分離開,並且將吊扇部分與照明部分通過類似電熱水壺取的取電方式連接,從而實現方便日常維護、維修,以及更換吊扇燈款式、外形等。
本實用新型採取的詳細技術方案為:一種分離式吊扇燈,包括吊扇主體、連接部和照明部,吊扇主體底部的軸心設置有中空的軸心,連接部包括上端子座、上端子緊固件以及燈盤,上端子座以及燈盤均通過上端子緊固件與吊扇主體固定連接,上端子座與通過從軸心引出的導線與吊扇主體電性連接,照明部包括下端子座、上連接盤、LED驅動器、下連接盤以及LED燈板,下端子座通過螺栓與上連接盤固定連接,LED驅動器和LED燈板分別固定設置在下連接盤的上、下端面,下連接盤與上連接盤固定連接,下端子座、LED燈板分別與LED驅動器電性連接,照明部與燈盤固定連接,上端子座與下端子座可分離地電性連接。
進一步地,上端子座的軸線以及下端子座的軸線均與軸心同線,燈盤固定設置至少兩個定位孔,定位孔的兩端分別為大孔、小孔,上連接盤設置有至少兩個定位孔的扣位裝置,扣位裝置包括扣位螺釘以及內埋螺母,內埋螺母固定地嵌入在燈盤內,扣位螺釘旋入內埋螺母。不需要使螺絲刀等工具即可以方便地從燈盤拆裝照明部,方便日常維護、維修;並且不需要拆除吊扇主體就可以單獨的更換不同款式的照明部,方便更換吊扇燈款式、外形等。
進一步地,上連接盤還設置有減震裝置;減震裝置包括凸柱、彈簧以及彈簧座;彈簧座固定設置在上連接盤的下端面,彈簧設置在彈簧座內,凸柱穿過上連接盤且被彈簧抵持。照明部與燈盤固定連接後,凸柱持續地抵持燈盤,從而可以保持照明部與燈盤之間的配合,進而可以減小因吊扇主體轉動產生震動、使照明部與燈盤相互碰撞所產生的噪音。
進一步地,上端子座為凹入狀;下端子座為與上端子座相匹配的凸臺狀。上端子座與通過從軸心引出的導線與吊扇主體電性連接、從而上端子座持續帶電;上端子座為凹入狀,人手不容易觸碰到上端子座的凹入部分,而照明部不帶電;這樣,安裝照明部時,不容易因帶電安裝而產生觸電危險。
進一步地,照明部還包括燈罩,燈罩與下連接盤的下端面固定連接、且包圍LED燈板。燈罩可以起到防塵、防護的作用,並且比較美觀。
進一步地,下連接盤上還設置有至少兩個卡扣;燈罩內設置有至少兩個與卡扣相匹配的卡塊。安裝燈罩時,將燈罩向上移動直至燈罩接觸下連接盤,然後旋轉燈罩使卡塊卡入卡扣,即使可燈罩與下連接盤的下端面固定連接;反之則可以從下連接盤的下端面拆卸下燈罩;即不需要使用螺絲刀等工具即可以拆裝燈罩,方便維護、維修。
進一步地,燈罩可以為亞克力或玻璃燈罩製成。
進一步地,上端子緊固件包括軸心連接盤、軸心螺母、端子盤以及固定環;軸心連接盤穿過軸心與軸心螺母螺紋連接;端子盤通過螺栓與軸心連接盤固定連接;燈盤通過螺栓與端子盤固定連接;固定環抵持上端子座、通過螺栓與端子盤固定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的分離式吊扇燈,方便日常維護、維修,以及更換吊扇燈款式、外形等;
(2)再有,可以減小因吊扇主體轉動產生震動、使照明部與燈盤相互碰撞所產生的噪音;
(3)而且,安裝照明部時,不容易因帶電安裝而產生觸電危險。
(4)本實用新型的這種分離式設計,尤其適合「模塊化」生產,既簡化安裝,又適合大批量生產要求。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分離式吊扇燈的立體分拆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分離式吊扇燈的立體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分離式吊扇燈在安裝照明部時的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分離式吊扇燈在安裝燈罩時的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分離式吊扇燈的電氣原理圖。
吊扇主體1;軸心11;連接部2;上端子座21;上端子緊固件22;軸心連接盤221;軸心螺母222;端子盤223;固定環224;燈盤23;定位孔231;照明部3;下端子座31;上連接盤32;扣位裝置33;扣位螺釘331;內埋螺母332;LED驅動器34;下連接盤35;卡扣351;LED燈板36;燈罩37;減震裝置38;凸柱381;彈簧382;彈簧座383。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圖2、圖5,本實用新型為一種分離式吊扇燈,其包括吊扇主體1、連接部2以及照明部3。
這裡,吊扇主體1一般用於將吊扇燈吊裝在所需的位置(比如牆頂等),並且吊扇主體1一般包括電機、風扇葉片等部件;電機可以旋轉帶動風扇葉片轉動從而實現吹風功能。吊扇主體1的風扇葉片可以是一直展開的,也可以是可收縮的(例如,圖2中的風扇葉片是收縮的;電機旋轉時風扇葉片在自身離心力的作用下克服彈簧的彈力而展開,電機不旋轉時風扇葉片在彈簧彈力的作用下而收縮。
吊扇主體1底部的軸心設置有中空的軸心11。
連接部2包括上端子座21、上端子緊固件22以及燈盤23;上端子座21以及燈盤23均通過上端子緊固件22與吊扇主體1固定連接。比如,上端子緊固件22包括軸心連接盤221、軸心螺母222、端子盤223以及固定環224;軸心連接盤221穿過軸心11與軸心螺母222螺紋連接;端子盤223通過螺栓與軸心連接盤221固定連接;燈盤23通過螺栓與端子盤223固定連接;固定環224抵持上端子座21、通過螺栓與端子盤223固定連接。
上端子座21與通過從軸心11引出的導線(附圖未畫出)與吊扇主體1電性連接。
照明部3包括下端子座31、上連接盤32、LED驅動器34、下連接盤35以及LED燈板36;
下端子座31通過螺栓與上連接盤32固定連接;LED驅動器34、LED燈板36分別固定設置(比如通過螺栓)在下連接盤35的上、下端面;下連接盤35與上連接盤32固定連接。
下端子座31、LED燈板36分別與LED驅動器34電性連接。
照明部3與燈盤23固定連接。
上端子座21與下端子座31可分離地電性連接。比如,上端子座21與下端子座31通過觸點接觸的方式電性連接。
本實用新型中的一種分離式吊扇燈的工作原理為:將吊扇主體1吊裝在所需的位置,安裝好連接部2以及照明部3;開啟電源,吊扇主體1旋轉實現吹風功能,照明部3實現照明功能。
請參看圖3,上端子座21的軸線以及下端子座31的軸線均與軸心11同線;燈盤23可以固定設置至少兩個定位孔231;定位孔231的兩端分別為大孔(孔徑大於扣位螺釘331的螺釘頭的直徑)、小孔(孔徑小於扣位螺釘331的螺釘頭的直徑);上連接盤32設置有至少兩個與定位孔231扣位裝置33,扣位裝置33包括扣位螺釘331以及內埋螺母332;內埋螺母332固定地嵌入在燈盤23內,扣位螺釘331旋入內埋螺母332。
安裝照明部3時,將照明部3整體上移直至上連接盤32與燈盤23接觸、且扣位螺釘331的螺釘頭穿過定位孔231的大孔、且上端子座21與下端子座31電性連接,然後旋轉(繞軸心11的軸線)照明部3使扣位螺釘331的螺釘頭移動至定位孔231的小孔(此時由於上端子座21的軸線以及下端子座31的軸線均與軸心11同線,上端子座21整體相對下端子座31的位置不會改變,從而可以保持上端子座21與下端子座31電性連接),此時燈盤23抵持扣位螺釘331的螺釘頭從而使照明部3與燈盤23固定連接。
反之則可以將照明部3從燈盤23拆卸下,為節省篇幅以下不再贅述。
由上述可以看出,不需要使螺絲刀等工具即可以方便地從燈盤23拆裝照明部3,方便日常維護、維修;並且不需要拆除吊扇主體1就可以單獨的更換不同款式的照明部3,方便更換吊扇燈款式、外形等。
上連接盤32還可以設置有減震裝置38;減震裝置38包括凸柱381、彈簧382以及彈簧座383;彈簧座383固定設置在上連接盤32的下端面,彈簧382設置在彈簧座383內,凸柱381穿過上連接盤32且被彈簧382抵持。照明部3與燈盤23固定連接後,凸柱381持續地抵持燈盤23,從而可以保持照明部3與燈盤23之間的配合,進而可以減小因吊扇主體1轉動產生震動、使照明部3與燈盤23相互碰撞所產生的噪音。
上端子座21可以為凹入狀;下端子座31為與上端子座21相匹配的凸臺狀。上端子座21與通過從軸心11引出的導線(附圖未畫出)與吊扇主體1電性連接、從而上端子座21持續帶電;上端子座21為凹入狀,人手不容易觸碰到上端子座21的凹入部分,而照明部3不帶電;這樣,安裝照明部3時,不容易因帶電安裝而產生觸電危險。
照明部3還可以包括燈罩37,燈罩37與下連接盤35的下端面固定連接、且包圍LED燈板36。燈罩37可以起到防塵、防護的作用,並且比較美觀。
請參看圖4,下連接盤35上還可以設置有至少兩個(優選為三個)卡扣351;燈罩37內設置有至少兩個(優選為三個)與卡扣351相匹配的卡塊(附圖未畫出)。安裝燈罩37時,將燈罩37向上移動直至燈罩37接觸下連接盤35,然後旋轉燈罩37使卡塊(附圖未畫出)卡入卡扣351,即使可燈罩37與下連接盤35的下端面固定連接;反之則可以從下連接盤35的下端面拆卸下燈罩37;即不需要使用螺絲刀等工具即可以拆裝燈罩37,方便維護、維修。
燈罩37可以為亞克力或玻璃燈罩製成;這種分離式設計,尤其適合現有「模塊化生產」的要求,其安裝簡易、尤其適合大批量生產要求。
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前」、「後」、「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便於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為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保護內容的限制。
以上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為本創作的較佳實施例,並不用以限制本創作,凡在本創作的精神及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創作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