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帽形架的作動杆連接部構造的製作方法
2023-09-20 05:45:15
專利名稱:高位帽形架的作動杆連接部構造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有關高位帽形(腳踏式)架,尤其有關高位帽形架的作杆連接部構造。
如圖7所示,高位帽形架H1,乃對配置於支架上部的下側固定鐃鈸51,將上側可動鐃鈸52,由腳踏板64的操作,經由作動杆70加以上下動,使其合閉離開而演奏。
在圖中,符號53為收容作動杆70的上部的上側管,54為保持上側管53的下側管,55為將下側固定鐃鈸51固定於上側管的安裝部,56為將上側固定鐃鈸52固定於作動杆70的安裝部,56b為安裝部56的旋緊螺栓,57為將上側管53與下側管54加以固定的安裝部,57b為安裝部57的旋緊螺栓,58為擬定上側管53的高度的記憶鎖,59,60為支架腳,61,62為保持支架腳59,60於下側管54的保持構件,63為支撐下側管54的支撐框,65為介在於腳踏板64與作動杆70間的鏈等作動構件,66為將作動杆70經常賦勢於上方的彈簧,67為將簧66上端固定於作動杆70的止動器,68為保持彈簧66下端的彈簧下端保持構件,69為整體被設於彈簧下端保持構件68的止動杆。
一般,在此種高位帽形架H1,乃如圖8所示,將作動杆70分割為上側杆構件71及下側杆構件75,而由連接螺帽80結合於可自由分離。該上側杆構件71及下側杆構件75的連接,乃將各刻設於上側杆構件71下部及下側杆構件75上部的螺紋部72,76,螺合於連接螺帽80的內螺紋部81而進行。然後,將上側鎖螺帽85螺合於連接螺帽80的上端,使該連接螺帽80對於作動杆70固定其位置及防止作動杆70與連接螺帽80的鬆動,且將下側鎖螺帽86螺合於連接螺帽80的下端。有時不使用上述的鎖螺帽85,此時,乃加長作動杆70的外螺紋部72及連接螺帽80的內螺紋部81,以抑制作動杆70與連接螺帽80的鬆動。
在搬運及收容上述高位帽形架H1時,乃如圖9所示,一般分割為上部側H1a及下部側H1b兩部分。分割此種高位帽形架H1時,乃先將下側固定鐃鈸51及上側可動鐃鈸52,各自上側管53及上側杆構件71卸下,同時自下側管54拔出上側管53,以弛緩上側鎖螺帽85,然後自連接螺帽80弛緩上側杆構件71而卸下,以分離作動杆70而進行的。在分割時,通常,下側鎖螺帽86乃一直被固定於下側杆構件75而不動。將被分割的高位帽形架H1加以組合時,乃與上述分割順序逆向進行。
然而,在上述的以往構造的高位帽形架H1,其組合後,當上述鎖螺帽85,86,尤其由分割時所弛緩的上側鎖螺帽85的連接螺帽80的鎖固定為較弱時,在演奏中上側杆構件71及連接螺帽80會鬆動,而由作動杆70的上下運動,亦即,由腳踏板64的踩踏操作,會發生噪音的問題。
又,上側鎖螺帽85(下側鎖螺帽86亦同)與作動杆70同時在上側管53內上下動時,多使用如圖示的六角螺帽使的不接觸上側管53內壁,因此,該高位帽形架H1的組合或分割,亦即,為了作動杆70的結合或分離,旋緊或弛松該上側鎖螺帽85,基本上需要扳手等工具。然而,實際上演奏人經常持有扳手等工具等事情為不多,又雖持有該工具但感覺麻煩的故,將被分割的高位帽形架H1加以組合時,多以手旋緊該上側鎖螺帽85。此時,在演奏中上側鎖螺帽85自身亦對於上側杆構件71的外螺紋部72成為休閒狀態。亦即,由上側鎖螺帽85的連接螺帽80的鎖固定為較弱之故,如上述,上側杆構件71及連接螺帽80會鬆動,使其在演奏中發生噪音。
再著,分割高位帽形架H1時,亦即分離作動杆70時,被弛緩的上側鎖螺帽85,乃以自由狀態容易空轉之故,也有自上側杆構件71脫落而遺失之虞。
另一方面,如上述的不使用鎖螺帽85,而加長作動杆70的外螺紋部72及連接螺帽80的內螺紋部81時,將高位帽形架H1加以組合或分割,對於連接螺帽80的作動杆70(或對於作動杆70的連接螺帽80)的旋緊或弛緊或弛緩費事時,有無法迅速組合或分割該高位帽形架H1的問題。
本發明,乃鑑於上述的問題所提案,而欲提供一種可抑制作動杆與連接螺帽的鬆動,使得防止演奏中發生噪音,且可防止分割時構件的遺失,而且不需用扳手等工具,使的可簡單迅速地組合及分割的高位帽形架的作動杆連接部構造。
本發明是作動杆連接部構造,其中,作動杆被安裝於上側可動鐃鈸而由腳踏板的操作而上下運動,使上側可動鐃鈸與下側固定鐃鈸相合閉離開,該作動杆被分割成上側杆構件及下側杆構件,而由連接螺帽結合成可自由分離,其特徵在於,包括具有下半部被插通螺合於下側杆構件的上部外螺紋部且上半部被插通螺合於上側杆構件的下部外螺紋部的內螺紋部且在上部開口部形成圓錐狀的內側錐面的連接螺帽、及具有插通螺合於下側杆構件的上部外螺紋部的內螺紋部而具有其上部被構成為與連接螺帽的下端的接觸部的下側鎖螺帽,及具有壓嵌上側杆構件的軸部的壓入部和在上述壓入部的下部被插通螺合於上側杆構件的下部外螺紋部的內螺紋且形成與連接螺帽的內側錐面相合著的圓錐狀外側錐面的上側螺帽。
圖1為表示本發明高位帽形架的一實施例的具有一部分截面的全體側面圖。
圖2為其主要部分擴大圖。
圖3為表示該高位帽形架的連接螺帽的具有切開部分立體圖。
圖4為表示該高位帽形架的上側螺帽的具有切開部分立體圖。
圖5為表示該高位帽形架的分割狀態側面圖。
圖6為其主要部分擴大立體圖。
圖7為表示以往高位帽形架的一例的具有一部分截面的全體側面圖。
圖8為其主要部分擴大截面圖。
圖9為表示該高位帽形架的分割狀態側面圖。
符號說明10……連接螺帽11……連接螺帽的內螺紋部14……連接螺帽的錐面15……連接螺帽的筒部20……下側鎖螺帽30……上側螺帽31……上側螺帽的內螺紋部32……上側螺帽的外側錐面33……上側螺帽的壓入部51……下側固定鐃鈸52……上側可動鐃鈸64……腳踏板70……作動杆71……上側杆構件72……上側杆構件的下部外螺紋部75……下側杆構件76……下側杆構的上部外螺紋部C……作動杆的連接部H……高位帽形架(實施例)以下,就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
圖1所示的高位帽形架H,乃除作動杆70的連接部C的構造外,與在先行技術欄中對於附7至圖9所述的高位帽形架H1,具有同樣構造之故,賦予同樣符號以省略其說明。
亦即,在該高位帽形架H,由安裝於上側可動鐃鈸52的腳踏板64的操作上下運動,使上側可動鐃鈸52與下側固定鐃鈸51相合閉離開的作動杆70,則被分割為上側杆構件71及下側杆75,而由連接螺帽10所結合成可自由分離。
本發明作動杆70的連接部的構造,乃由圖2可知,以如下所述的由連接螺帽10及下側鎖螺帽20以及上側螺帽30所成為特徵。
連接螺帽10,乃如圖2及圖3所示,具有其下半部12被插通螺合於下側杆構件75的上部外螺紋部76,及其上半部13被插通螺合於上側杆構件71的下部外螺紋部72的內螺紋部11,同時在上部開口部形成圓錐狀的內側錐面14。在此實施例中,在內螺紋部11與內側錐面14的間,形成未具有螺紋的內筒部15。由於如此形成內筒部15,在後述的高位帽形架H的安裝,乃將上側杆構件71的下部外螺紋部72插通螺合於連接螺帽10的內螺紋部11時,螺進上側杆構件71的下部於外螺紋部72的約不到一半就可以,並且,將上側杆構71螺進連接螺帽10之前,即連接螺帽構件71的下部外螺紋部72與連接螺帽10的內螺紋部11相螺合之前,該兩螺紋部72,11以某程度同軸相齊合之故,可順利進行其螺合。因此,可簡單且迅速地組裝該高位帽形架H。
下側鎖螺帽20,乃具有被插通螺合於下側杆構件75的上部外螺紋部76的內螺紋部(未圖示),而其上部則成為連接螺帽10下端的接觸部21。在此實施例中,下側鎖螺帽20乃使用如同以往的六角螺帽。
上側鎖螺帽30,乃如圖2及圖4所示,具有壓嵌上側杆構件71的軸部73的壓入部33,及在壓入部33的下端被插通螺合於上側杆構件71的下部外螺紋部72的內螺紋部31,且形成與連接螺帽10的內側錐面14相合著的圓錐狀的外側錐面32。
此種上側螺帽30,宜由合成樹脂所構成,而由壓入部33整體被壓嵌於上側杆構件71的軸部73。由此,該上側螺帽30乃整體被固定於上側杆構件71,以承受上側杆構件71的荷重,使得與連接螺帽10牢固地相結合。又,在分割高位帽形架H時,亦即,在分離作動杆70時,可防止上側螺帽30的空轉,並可防止其自上側杆構件71所脫落而遺失。
在此時,為了容易迴轉操作該上側螺帽30及其成整體的上側杆構件71,在上側螺帽30上部外面則形成粗紋部34。
如上述,在連接螺帽10及上側螺帽30,由於各形成組合時可相合著的內側錐面14及外側錐面32,由此上側杆構件71乃由連接螺帽10的兩處所保持。亦即,上側杆構件71的下部外螺紋部72被螺合保持於連接螺帽10的內螺紋部11,且被插通螺合於上側杆構件71的上側螺帽30的外側錐面32,而被合著保持於連接螺帽10的內側錐面14,因此,上側杆構件71與連接螺帽10的結合成為牢固,而可防止演奏中兩者的鬆動。結果,得防止演奏中的噪音發生。
上述的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高位帽形架H,乃在搬運或收容時,如圖5所示,被分割於上部側Ha及下部側Hb兩部分。此種高位帽形架H的分割,除作動杆70的分離方法,乃如同先行技術欄所述的高位帽形架H1,因此,僅對該作動杆70的分離方法加以說明。
此種高位帽形架H的作動杆70的分離,乃如圖6所示將上側螺帽30被整體固定的上側杆構件71,僅以手加以弛緩放鬆而自連接螺帽10拔出就可。因此,不需要如以往者各別弛緩放鬆上側鎖螺帽及連接螺帽,而可簡單迅速地分離作動杆70,同時也不需要使用扳手等工具。
圖5所示,分割高位帽形架H後,與組合時逆向將上部側Ha的上側杆構件71,亦即,將螺合於上側杆構件71的上側螺帽30插入於上側管53,使其位置於上側管53的下側固定繞鈸用安裝部55外側,且將自該上側管53所突出的上側杆構件71的他端部(上側螺帽30的相反側端部),以上側可動繞鈸用安裝部56的旋緊螺栓56b加以固定,使上側杆構件71收容保持於上側管53內,為較宜。如此作時,上側杆構件71乃由上側管53所保護,而可防止由搬運時的振動等,該上側杆構件71接觸於他物等而彎曲或受傷。在被收容保持於上側管53內的上側杆構件71的兩端,因各被外徑比上側管53的開口大的下側固定繞鈸用安裝56及外徑比上側固定繞鈸用安裝部55的上側杆構件插通孔大的上側螺帽30固定,因此,該上側杆構件71不會晃動而不會自上側管53被拔出。
又,將被分割的高位形架H加以組合時的作動杆70的結合,乃僅以手將其上側螺帽30被整體固定的上側杆構件71螺進於連結螺帽10,就不需要使用扳手等工具,而可簡單迅速且牢固地進行。再著,如上述,在連接螺帽10及上側螺帽30,各形成有相互對應的錐面14,32,因此,可容易進行將上側杆構件71螺進於連接螺帽10時的位置決定。
如上所圖示及說明,依本發明高位帽形架的作動杆連接部構造,則上側杆構件及連接螺帽乃在螺紋部及錐面兩處牢固地被固定之故,可防止作動杆及連接螺帽的鬆動,使得可防止演奏中發生噪音的同時,因上側螺帽與上側杆構件被構成於整體之故,該上側螺帽不會遺失,且不需要使用扳手等工具得簡單且迅速地進行高位帽形架的組合及分割。
權利要求
1.一種高位帽形架的作動杆連接部構造,其中作動杆被安裝於上側可動鐃鈸而由腳踏板的操作而上下運動,使上側可動鐃鈸與下側固定鐃鈸相合閉離開,作動杆被分割成上側杆構件及下側杆構件而由連接螺帽結合成可自由分離,其特徵在於,包括具有其下半部被插通螺合於下側杆構件的上部外螺紋部且其上半部被插通螺合於上側杆構件的下部外螺紋部的內螺紋部並在上部開口部形成圓錐狀的內側錐面的連接螺帽;具有插通螺合於下側杆構件的上部外螺紋部的內螺紋部,而上部被構成為與連接螺帽的下端的接觸部的下側鎖螺帽;具有壓嵌上側杆構件的軸部的壓入部和在上述壓入部的下部被插通螺合於上側杆構件的下部外螺紋部的內螺紋部且形成與該連接螺帽的內側錐面相合著的圓錐狀的外側錐面的上側螺帽。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位帽形架的作動杆連接部構造,其特徵在於該連接螺帽的內螺紋部與內側錐面之間,形成未具有螺紋的內筒部。
全文摘要
一種高位帽形架的連接部構造,包括具有下半部被插通螺合於下側杆構件的上部外螺紋部且上半部被插通螺合於上側杆構件的下部外螺紋部的內螺紋部並具有其上部開口部表成圓錐狀的內側錐面的連接螺帽;被插通螺合於下側杆構件的上部外螺紋部的內螺紋部而上部被構成為連接螺帽的下端接觸部的下側鎖螺帽;形成與連接螺帽的內側錐面相合著的圓錐狀的外錐面的上側螺帽。
文檔編號G10D13/00GK1227378SQ98118330
公開日1999年9月1日 申請日期1998年8月10日 優先權日1998年2月24日
發明者星野義裕 申請人:星野樂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