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頭恆流出水嘴的製作方法
2023-09-19 19:38:55 1
專利名稱:龍頭恆流出水嘴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安裝在龍頭上替代傳統龍頭出水嘴的龍頭恆流出水嘴,屬於龍頭出水嘴的優化技術。
背景技術:
大部分的龍頭是採用角閥即柱塞閥來實現開關及控制水的流量。由於出水量只能通過打開角閥的程度來決定,導致出水量難以控制並且控制不精確,實際用水時,很多使用者為了省事都是隨手打開,往往導致出水量超過其實際需求量,造成大量浪費。現有的龍頭出水嘴上普遍安裝有起泡器,其優點是使龍頭出水較為柔和,其不足是不具有調節出水量的功能。因此,需要尋找一種能夠調節出水量並且帶有起泡器功能的龍頭出水嘴。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一種能夠調節出水量並且帶有起泡器功能的龍頭出水嘴。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龍頭恆流出水嘴由螺絲1、洩壓彈簧2、調節閥3組成、恆流閥座4、洩壓閥座5、洩壓閥6、調節彈簧7、噴孔板8、外殼9、過濾網10、調節環11組成;調節閥3設有中心通孔,調節閥的外壁31為錐形面,在調節閥3的出水端設有突起的中空支撐柱32,在支撐柱32內孔的出水端設有支架33 ;恆流閥座4中空,恆流閥座4的內孔從進水端到出水端的方向依次設有錐形孔41、支撐架42、調節腔43 ;所述的錐形孔41與調節閥3的外壁呈陰陽配合;恆流閥座4的外壁從進水端到出水端的方向分為兩個相接的部分,從進水端到出水端的方向依次為定位突緣44和混合腔45 ;所述的定位突緣44的直徑大於混合腔的直徑;在混合腔45的壁上設有一圈氣孔46 ;在調節腔43的壁上設有螺紋;洩壓閥座5設有中心通孔,其出水端內孔與洩壓閥6的外壁結構呈陰陽配合;洩壓閥6的閥杆上設有內孔,在內孔壁上設有螺紋;調節彈簧7由柱狀彈簧和塔形彈簧串接構成,柱狀彈簧位於進水端,塔形彈簧的塔頂直徑與柱狀彈簧相同;噴孔板8上設有密集的噴孔;所述的外殼9為設有中心通孔的柱狀體,其內孔從進水端到出水端的方向分為兩段,第一段的直徑大於第二段的直徑,並且,第二段的直徑大於恆流閥座4出水端的外徑0.4mm-l.4mm ;調節環11呈中空的管狀,朝向進水端的端面上設有三個以上調節柱111,調節環外緣設有外螺紋,調節環出水端的邊緣設有一圈突起的調節突緣,所述的調節突緣的直徑大於或等於外殼9的直徑;組裝時,把調節閥3塞進恆流閥座4的錐形孔41,使調節閥3的中心柱32穿過支撐架42的中心孔,再把洩壓閥座5從出水端向進水端的方向塞入恆流閥座4,使其內孔套接在調節閥3的中心柱32上;洩壓閥6從洩壓閥座5的出水端插入其內孔,並穿過調節閥3的支架33 ;把洩壓彈簧2從調節閥3的進水端塞入其中心通孔,再把螺絲I從進水端向出水端的方向穿過洩壓彈簧2,旋擰在洩壓閥6閥杆的內孔;把調節彈簧7的柱狀彈簧部分從恆流閥座4的出水端塞進其調節腔43並擰在洩壓閥座5的外壁螺紋上;把噴孔板8從恆流閥座4的出水端放入其調節腔43內;再把恆流閥座4從外殼9的進水端塞入其內腔,把過濾網10從進水端放進調節環11的內腔,再把調節環11從外殼9的出水端塞入並旋擰在混合腔的內壁螺紋上;在旋擰的過程中,調節環11上的調節柱111頂在噴孔板8上;當調節環11完全旋擰到恆流閥座4上時,氣孔46位於調節環11的進水端面與噴孔板8之間;所述的調節環與外殼之間留有間隙。使用前,將密封圈從外殼9的進水端塞進其內孔,壓到恆流閥座4的進水端邊緣,然後旋擰到龍頭出水嘴上。有益效果用龍頭恆流出水嘴直接替代傳統的龍頭出水嘴,通過調節閥的調節及自控能力達到恆流的目的,不受水壓的影響;通過調整調節環調整調節彈簧的預應力起到按需調節出水量的目的,並在出水過程中利用設在恆流閥座上的氣孔將外界的空氣與水混合,產生柔和的水流。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爆炸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中,1、螺絲;2、洩壓彈簧;3、調節閥;31、調節閥的外壁;32、支撐柱;33、支架;
4、恆流閥座;41、錐形孔,42、支撐架,43、調節腔,44、定位突緣;45、混合腔;46、氣孔;5、洩壓閥座;6、洩壓閥;7、調節彈簧;8、噴孔板;9、外殼;10、過濾網;11、調節環;111、調節柱。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龍頭恆流出水嘴由螺絲1、洩壓彈簧2、調節閥3組成、恆流閥座4、洩壓閥座5、洩壓閥6、調節彈簧7、噴孔板8、外殼9、過濾網10、調節環11組成。調節閥3設有中心通孔,調節閥的外壁31為錐形面,在調節閥3的出水端設有突起的中空支撐柱32,在支撐柱32內孔的出水端設有支架33。恆流閥座4中空,恆流閥座4的內孔從進水端到出水端的方向依次設有錐形孔41、支撐架42、調節腔43 ;所述的錐形孔41與調節閥3的外壁呈陰陽配合;恆流閥座4的外壁從進水端到出水端的方向分為兩個相接的部分,從進水端到出水端的方向依次為定位突緣44和混合腔45 ;所述的定位突緣44的直徑大於混合腔的直徑;在混合腔45的壁上設有一圈氣孔46 ;在調節腔43的壁上設有螺紋。洩壓閥座5設有中心通孔,其出水端內孔與洩壓閥6的外壁結構呈陰陽配合;洩壓閥6的閥杆上設有內孔,在內孔壁上設有螺紋;調節彈簧7由柱狀彈簧和塔形彈簧串接構成,柱狀彈簧位於進水端,塔形彈簧的塔頂直徑與柱狀彈簧相同;噴孔板8上設有密集的噴孔。所述的外殼9為設有中心通孔的柱狀體,其內孔從進水端到出水端的方向分為兩段,第一段的直徑大於第二段的直徑,並且,第二段的直徑大於恆流閥座4出水端的外徑
0.4mm-1.4mm。調節環11呈中空的管狀,朝向進水端的端面上設有三個以上調節柱111,調節環外緣設有外螺紋,調節環出水端的邊緣設有一圈突起的調節突緣,所述的調節突緣的直徑大於或等於外殼9的直徑。[0019]組裝時,把調節閥3塞進恆流閥座4的錐形孔41,使調節閥3的中心柱32穿過支撐架42的中心孔,再把洩壓閥座5從出水端向進水端的方向塞入恆流閥座4,使其內孔套接在調節閥3的中心柱32上;洩壓閥6從洩壓閥座5的出水端插入其內孔,並穿過調節閥3的支架33 ;把洩壓彈簧2從調節閥3的進水端塞入其中心通孔,再把螺絲I從進水端向出水端的方向穿過洩壓彈簧2,旋擰在洩壓閥6閥杆的內孔;把調節彈簧7的柱狀彈簧部分從恆流閥座4的出水端塞進其調節腔43並擰在洩壓閥座5的外壁螺紋上;把噴孔板8從恆流閥座4的出水端放入其調節腔43內;再把恆流閥座4從外殼9的進水端塞入其內腔,把過濾網10從進水端放進調節環11的內腔,再把調節環11從外殼9的出水端塞入並旋擰在混合腔的內壁螺紋上;在旋擰的過程中,調節環11上的調節柱111頂在噴孔板8上。當調節環11完全旋擰到恆流閥座4上時,氣孔46位於調節環11的進水端面與噴孔板8之間。使用前,將密封圈從外殼9的進水端塞進其內孔,壓到恆流閥座4的進水端邊緣,然後旋擰到龍頭出水嘴上。3、調節閥;31、調節閥的外壁;32、支撐柱;33、支架;4、恆流閥座;41、錐形孔,42、支撐架,43、調節腔,44、定位突緣;45、混合腔;46、氣孔;5、洩壓閥座;6、洩壓閥;7、調節彈簧;8、噴孔板;9、外殼;10、過濾網;11、調節環;111、調節柱。工作時,打開龍頭開關,水進入到龍頭恆流出水嘴,水流衝擊調節閥的進水端面,由於調節彈簧7的壓力作用,調節閥3處於打開狀態,水流從調節閥與恆流閥座之間的間隙流入調節腔43,穿過噴孔板8上的孔噴射到混合腔,根據文氏管原理,高速流動的水使混合腔內產生負壓,外界的空氣沿調節環與外殼之間留有的間隙進入到混合腔內,水和空氣撞擊到過濾網上,由於過濾網的阻尼作用,噴射的水變緩和,夾雜著空氣流出。當流經調節閥3的水壓較大,足以克服調節彈簧7的預應力時,調節閥與恆流閥座之間的間隙就會就小,流過龍頭恆流出水嘴的水量就會減少,如此時水壓減少,在調節彈簧的作用下,調節閥與恆流閥座之間的間隙又會變大,從而起到穩流控流的恆流作用。如果流經調節閥的水壓特別大,超過調節彈簧的預應力,這時,調節閥與恆流閥座之間的間隙被完全堵住,強大的水壓就會通過調節閥的中心通孔推動洩壓閥6,洩壓閥克服洩壓彈簧的壓力,使洩壓閥與洩壓閥座之間的空隙被打開,水流就從調節閥的中心通孔流入調節腔。這樣就能夠防止在水壓特大時出現斷流現象,並保證合適的出水量。在實際使用中,用戶能夠根據自身的實際需要,通過調節調節環在恆流閥座的混合腔的位置,來控制最大出水量。把調節環往進水端的方向擰,調節柱往進水端的方向頂噴孔板,噴孔板把調節彈簧向進水端的方向壓,使得調節彈簧的預應力加大,從而加大出水量。反之就會減少出水量。龍頭恆流出水嘴在水壓低時不會對水流產生不良影響,只有當水壓過大時,才發揮作用,這樣,既起到恆流的作用,又不影響用戶的正常使用。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推廣應用到需要控制流量的液體及氣體領域。上述實施例僅是用來說明解釋本實用新型的用途,而並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範圍內,做出各種變化或替代,也應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疇。
權利要求1.龍頭恆流出水嘴由螺絲(I)、洩壓彈簧(2)、調節閥(3)組成、恆流閥座(4)、洩壓閥座(5)、洩壓閥(6)、調節彈簧(7)、噴孔板(8)、外殼(9)、過濾網(10)、調節環(11)組成,其特徵在於:調節閥(3)設有中心通孔,調節閥的外壁(31)為錐形面,在調節閥(3)的出水端設有突起的中空支撐柱(32),在支撐柱(32)內孔的出水端設有支架(33);恆流閥座(4)中空,恆流閥座(4)的內孔從進水端到出水端的方向依次設有錐形孔(41)、支撐架(42)、調節腔(43);所述的錐形孔(41)與調節閥(3)的外壁呈陰陽配合;恆流閥座(4)的外壁從進水端到出水端的方向分為兩個相接的部分,從進水端到出水端的方向依次為定位突緣(44)和混合腔(45);所述的定位突緣(44)的直徑大於混合腔的直徑;在混合腔(45)的壁上設有一圈氣孔(46);在調節腔(43)的壁上設有螺紋;洩壓閥座(5)設有中心通孔,其出水端內孔與洩壓閥(6)的外壁結構呈陰陽配合;洩壓閥(6)的閥杆上設有內孔,在內孔壁上設有螺紋;調節彈簧(7)由柱狀彈簧和塔形彈簧串接構成,柱狀彈簧位於進水端,塔形彈簧的塔頂直徑與柱狀彈簧相同;噴孔板(8)上設有密集的噴孔;所述的外殼(9)為設有中心通孔的柱狀體,其內孔從進水端到出水端的方向分為兩段,第一段的直徑大於第二段的直徑,並且,第二段的直徑大於恆流閥座(4)出水端的外徑0.4mm-1.4mm;調節環11呈中空的管狀,朝向進水端的端面上設有三個以上調節柱(111),調節環外緣設有外螺紋,調節環出水端的邊緣設有一圈突起的調節突緣,所述的調節突緣的直徑大於或等於外殼9的直徑;組裝時,把調節閥(3)塞進恆流閥座(4)的錐形孔(41),使調節閥(3)的中心柱(32)穿過支撐架(42)的中心孔,再把洩壓閥座(5)從出水端向進水端的方向塞入恆流閥座(4),使其內孔套接在調節閥(3)的中心柱(32)上;洩壓閥(6)從洩壓閥座(5)的出水端插入其內孔,並穿過調節閥(3)的支架(33);把洩壓彈簧(2)從調節閥(3)的進水端塞入其中心通孔,再把螺絲(I)從進水端向出水端的方向穿過洩壓彈簧(2),旋擰在洩壓閥(6)閥杆的內孔;把調節彈簧(7)的柱狀彈簧部分從恆流閥座4的出水端塞進其調節腔43並擰在洩壓閥座(5)的外壁螺紋上;把噴孔板(8)從恆流閥座(4)的出水端放入其調節腔(43)內;再把恆流閥座(4)從外殼(9)的進水端塞入其內腔,把過濾網(10 )從進水端放進調節環(11)的內腔,再把調節環(11)從外殼(9)的出水端塞入並旋擰在混合腔的內壁螺紋上;在旋擰的過程中,調節環(11)上的調節柱(111)頂在噴孔板(8)上;當調節環(11)完全旋擰到恆流閥座(4)上時,氣孔(46)位於調節環(11)的進水端面與噴孔板(8)之間;所述的調節環與外殼之間留有間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龍頭恆流出水嘴,其特徵在於:使用前,將密封圈從外殼(9)的進水端塞進其內孔,壓到恆流閥座(4)的進水端邊緣,然後旋擰到龍頭出水嘴上。
專利摘要龍頭恆流出水嘴由螺絲、洩壓彈簧、調節閥組成、恆流閥座、洩壓閥座、洩壓閥等組成,通過調節閥的調節及自控能力達到恆流的目的,不受水壓的影響;通過調整調節環調整調節彈簧的預應力起到按需調節出水量的目的,並在出水過程中利用設在恆流閥座上的氣孔將外界的空氣與水混合,產生柔和的水流。
文檔編號F16K51/00GK202972077SQ20122069308
公開日2013年6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6日
發明者劉毓珍 申請人:中山市雅西環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