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入式反向鈦夾及其使用方法
2023-09-20 04:57:45 1
專利名稱:侵入式反向鈦夾及其使用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醫療衛生用具及其使用方法,尤其是一種侵入式反向鈦夾及其使 用方法。
背景技術:
手術疤痕,在外科發展的百餘年歷史中,被認為是手術的必然產物,而且為了獲得 充分的術野顯露,大手術就必須採用較大手術的切口,故有「大醫生,大切口,,的說法。直到 上世紀80年代,腹腔鏡微創外科技術的興起,使人們逐漸意識到經過腹壁的小切口同樣能 夠施行腹部常規手術,而且具有術後恢復快,患者痛苦小和美容效果好等優點。隨著微創技 術和微創觀念的深入人心,人們逐漸改變對以往手術入路的認識,「大醫生,小切口 」才是未 來外科發展的方向。近年來,一種幾近顛覆傳統外科觀念的全新技術吸引了腹腔鏡外科醫 生和內視鏡內科醫生的極大興趣,成為研究和爭論的焦點,這就是被稱為「無疤痕手術」的 NOTES:經自然腔隙穿腔內鏡手術(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 NOTES),上海長徵醫院微創外科江道振。但由於對其相關理論的認識尚不完善以及受到相 關設備和器械研發相對滯後的影響,NOTES進入臨床之前,還有許多問題待解決。NOTES技術中腔道穿刺孔的關閉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技術要點,同時也是一個難點。 目前提出很多關閉方式,包括縫合、內鏡止血夾夾閉、特殊設計的閉合裝置、腔內切割閉合 器、生物膠黏合、雷射焊接及其他方法等,但由於腔道的關閉局限於其內壁,外壁仍然處於 非封閉狀態,因此術後仍有相當一部分實驗案例出現穿刺孔的出血、瘻,進而造成腹腔感 染、敗血症等。因此,如何良好關閉內臟穿刺孔,避免胃瘻、腸瘻等發生,是目前NOTES首先 要克服的困難,有待器械的進一步研發。NOTES專用器械的研發是NOTES順利進行和成功的 關鍵。目前已研發出各種適應NOTES技術的新器械,如內鏡下金屬鈦夾,動物實驗證實 其可安全有效閉合直徑小於5 mm的腸繫膜、漿膜甚至肝臟的血管。熱能止血裝置,包括抓鉗 和擠壓鉗,可以靈活而有效地對組織進行鉗夾和壓迫,適用於處理腸繫膜血管、結腸動脈、 胃左動脈和膽囊動脈。應用抓鉗或擠壓鉗對血管兩端凝固後,再從中間切斷,止血成功率達 100%。U型或是V型的專用於外科手術中供植入人體內封扎內管狀的鈦夾(例如中國國 專利200610050576. 4,200720109029. 9),以上產品都是針對腔道內壁的封閉;但是如果僅 僅對腔道內壁進行封閉,外壁仍處於開放狀態,非常不利於臟器功能的恢復,尤其對於胃腸 道,且容易出現併發症,針對腔道外壁的夾閉,至今沒有相關產品的報導。腔道外壁的封閉 有有以下難點微創下的操作都是在腔道內側壁方向進行,夾持外壁需要解決夾子如何釋 放的問題;腔道外壁是其他的臟器,夾子釋放後不能有尖銳的末端,否則可能對鄰近臟器造 成一定的損傷。
腔道外壁的封閉,尤其是胃腸道外壁的封閉,對加持工具要求很高,既不能佔用過 多空間,又不能有尖銳的外形,以防損傷腹腔中其他臟器。而現有的U型或者V型夾根本無 法應用於胃腸道外壁的夾閉。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夠實現多級、多自由度 自由釋放,快捷、便利,能防止腔道外臟器的損傷,有效實現腔道穿刺孔外壁的閉合,解決術 後穿刺孔的出血、瘻,避免胃瘻、腸瘻等造成的腹腔感染、敗血症等問題的侵入式反向鈦夾 及其使用方法。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下述技術方案
一種侵入式反向鈦夾,包括反向鈦夾,所述反向鈦夾的外形為M型,其中反向鈦夾中間 的V型部分為釋放段,反向鈦夾兩側部分為夾持段,夾持段的兩個端部向內折彎,該兩個端 部設有至少一個嚙合的鋸齒。所述夾持段和釋放段相連接處的夾角在30-45度,釋放段V型部分的夾角為30-60 度,夾持段與向內折彎的端部之間的夾角為120-135度。 所述釋放段V型底部以及釋放段與夾持段連接處均為圓角過渡。一種侵入式反向鈦夾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 )·將反向鈦夾的釋放段V型底部與控制杆相連,釋放段從V型底部套入內套管中,再 將整個反向鈦夾套管入外套管,在外套管、內套管及控制杆的聯合作用下將反向鈦夾送入 待封閉腔道外側;
2).反向鈦夾被送入到指定位置後,將外套管回退,反向鈦夾在夾持段自身回彈力作用 下恢復而實現夾持段的張開,內套管及控制杆保持靜止確保鈦夾釋放段仍受到約束;
3).反向鈦夾在內套管及控制杆的聯合作用下移向待封閉腔道外側壁中,內套管逐漸 釋放鈦夾釋放段,鈦夾開始侵入待封閉腔道外側壁組織;
4).內套管逐漸移出腔道壁,反向鈦夾在釋放段自身回彈力作用下實現閉合,此時反向 鈦夾整體侵入組織;之後控制杆繼續受拉力作用,反向鈦夾在自身的三角形穩定結構中實 現自我封閉,並提供足夠外力抵抗控制杆的拉力,直至控制杆斷開而脫離鈦夾,至此,實現 腔道外壁的封閉。所述步驟1) -4)中的內套管上設置有起到固定反向鈦夾作用的溝槽,內套管可以 自由轉動,增加反向鈦夾自由度。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和效果本發明能夠實現多級、多自由度自 由釋放,有效實現腔道穿刺孔外壁的閉合,解決術後穿刺孔的出血、瘻,進而避免胃瘻、腸瘻 等造成的腹腔感染、敗血症等問題。另外,本發明的反向鈦夾閉合後呈倒三角形,且基本侵 入腔道組織,腔道外側光滑,能防止腔道外臟器的損傷。本發明使用方便、快捷、可靠,夾持 性能好,具有良好夾持性和韌性,不會產生夾持後位移等特點,能夠突破目前無法解決的腔 道外壁無法閉合的瓶頸。
圖1是本發明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釋放後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中步驟1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中步驟2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中步驟3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實施例中步驟4示意其中1.釋放段,2.夾持段,3.端部,4.鋸齒,5.腔道,6.外套管,7.內套管,8.控制杆, 9.腔道外側。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圖1、2中,一種侵入式反向鈦夾,包括反向鈦夾,所述反向鈦夾的外形為M型,其中 反向鈦夾中間的V型部分為釋放段1,反向鈦夾兩側部分為夾持段3,夾持段3的兩個端部 3向內折彎,該兩個端部3設有至少一個嚙合的鋸齒4。根據使用時的具體要求,可以定製各種大小不一的反向鈦夾。一般來講,對於胃腸 道NOTES治療技術,外套管6的直徑要求3. 7-4. 2mm,反向鈦夾的夾持段2長度為2_3mm,釋 放段1長度l_2mm,釋放段IV型底部以及釋放段1與夾持段2連接處均為圓角過渡,夾持段 2和釋放段1之間的圓角半徑不小於2mm。釋放前,反向鈦夾在外套管6內呈約束狀態。夾 持段2和釋放段1相連接處的夾角在30-45度,釋放段IV型部分的夾角為30-60度,夾持 段2與向內折彎的端部3之間的夾角為120-135度。如圖3-6所示,一種侵入式反向鈦夾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反向鈦夾的釋放段IV型底部與控制杆8相連,釋放段1從V型底部套入內套管 7內,再將整個反向鈦夾套管入外套管6中,在外套管6、內套管7及控制杆8的聯合作用下 將反向鈦夾送入待封閉腔道外側9 ;
2).反向鈦夾被送入到指定位置後,將外套管6回退,反向鈦夾在夾持段2自身回彈力 作用下恢復而實現夾持段2的張開,內套管7及控制杆8保持靜止確保鈦夾釋放段1仍受 到約束;
3).反向鈦夾在內套管7及控制杆8的聯合作用下移向待封閉腔道外壁中,內套管7 逐漸釋放鈦夾釋放段1,鈦夾開始侵入待封閉腔道外壁組織;
4).內套管7逐漸移出腔道外壁,反向鈦夾在釋放段1自身回彈力作用下實現閉合, 此時反向鈦夾整體侵入組織;之後控制杆8繼續受拉力作用,反向鈦夾在自身的三角形穩 定結構中實現自我封閉,並提供足夠外力抵抗控制杆8的拉力,直至控制杆8斷開而脫離鈦 夾,至此,實現腔道外壁的封閉。所述步驟1) -4)中的內套管7上設置有起到固定反向鈦夾作用的溝槽,內套管7 可以自由轉動,增加反向鈦夾自由度。本發明的反向鈦夾閉合後呈倒三角形,且基本侵入腔道5組織,腔道5外壁光滑, 能防止腔道外臟器的損傷。
權利要求
一種侵入式反向鈦夾,其特徵在於包括反向鈦夾,所述反向鈦夾的外形為M型,其中反向鈦夾中間的V型部分為釋放段,反向鈦夾兩側部分為夾持段,夾持段的兩個端部向內折彎,該兩個端部設有至少一個嚙合的鋸齒。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侵入式反向鈦夾,其特徵在於所述夾持段和釋放段相連接 處的夾角在30-45度,釋放段V型部分的夾角為30-60度,夾持段與向內折彎的端部之間的 夾角為120-135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侵入式反向鈦夾,其特徵在於所述釋放段V型底部以及釋 放段與夾持段連接處均為圓角過渡。
4.一種侵入式反向鈦夾使用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1).將反向鈦夾的釋放段V型底部與控制杆相連,釋放段從V型底部套入內套管中,再 將整個反向鈦夾套管入外套管,在外套管、內套管及控制杆的聯合作用下將反向鈦夾送入 待封閉腔道外側;2).反向鈦夾被送入到指定位置後,將外套管回退,反向鈦夾在夾持段自身回彈力作用 下恢復而實現夾持段的張開,內套管及控制杆保持靜止確保鈦夾釋放段仍受到約束;3).反向鈦夾在內套管及控制杆的聯合作用下移向待封閉腔道外側壁中,內套管逐漸 釋放鈦夾釋放段,鈦夾開始侵入待封閉腔道外側壁組織;4).內套管逐漸移出腔道壁,反向鈦夾在釋放段自身回彈力作用下實現閉合,此時反向 鈦夾整體侵入組織;之後控制杆繼續受拉力作用,反向鈦夾在自身的三角形穩定結構中實 現自我封閉,並提供足夠外力抵抗控制杆的拉力,直至控制杆斷開而脫離鈦夾,至此,實現 腔道外壁的封閉。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侵入式反向鈦夾使用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1)_4)中 的內套管上設置有起到固定反向鈦夾作用的溝槽,內套管能夠自由轉動。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侵入式反向鈦夾,包括反向鈦夾,反向鈦夾的外形為M型,其中反向鈦夾中間的V型部分為釋放段,反向鈦夾兩側部分為夾持段,夾持段的兩個端部向內折彎,該兩個端部設有至少一個嚙合的鋸齒。本發明同時還公開了此種方向鈦夾的使用方法。本發明能夠實現多級、多自由度自由釋放,有效實現腔道穿刺孔外壁的閉合,解決術後穿刺孔的出血、瘻,進而避免胃瘻、腸瘻等造成的腹腔感染、敗血症等問題。本發明的反向鈦夾閉合後呈倒三角形,且基本侵入腔道組織,腔道外側光滑,能防止腔道外臟器的損傷。本發明使用方便、快捷、可靠,夾持性能好,具有良好夾持性和韌性,不會產生夾持後位移等特點,能夠突破目前無法解決的腔道外壁無法閉合的瓶頸。
文檔編號A61B17/122GK101897611SQ20101017399
公開日2010年12月1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8日 優先權日2010年7月8日
發明者郭建強 申請人:山東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