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錠傳送器的使用方法與流程
2023-09-20 00:26:10 5

本發明涉及鋁錠加工,具體是指鋁錠傳送器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自動送料裝置是鋁錠加工設備中不可缺少的主要部件之一,它的主要作用用於輸送加工設備之間的鋁錠物料,便於鋁錠物料能夠及時加工生產。但現有技術生產中的送料裝置設計不合理,在輸送過程中容易使被輸送鋁錠物料滑落,造成鋁錠物料損壞,增加人工勞動能力,同時也增加生產成本,降低生產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鋁錠傳送器的使用方法,方便鋁錠的快速輸送,同時達到提高給料效率的目的。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鋁錠傳送器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將生產好的鋁錠半成品置入料鬥中,鋁錠在料鬥內放置時鋁錠的底部與彈性突起的頂端接觸,而鋁錠的四周直接與容納腔的內壁接觸,鋁錠利用自身的重力對容納腔的內壁形成擠壓,當傳動鏈板出現間斷性晃動時,彈性突起可通過形變以及回復產生一個彈力來抵消鋁錠受到的作用應力;
B 啟動電機帶動主輥筒運行,從輥筒與主輥筒配合使用;
C傳送鏈板由主輥筒的方向從輥筒開始連續運動,且料鬥與鋁錠一一對應,當料鬥移動至從輥筒正對的傳送鏈板部分時,料鬥發生翻轉,繼而實現鋁錠的傳輸進料;
上述步驟中包括兩個間隔設置的U形支撐座以及傳送鏈板,主輥筒與從輥筒分別轉動設置在兩個支撐座上,傳送鏈板的兩端置於支撐座的U形區域內且與主輥筒與從輥筒相配合,所述傳送鏈板上鉸接設置有多個料鬥,還包括電機,所述電機置於支撐座底部且其輸出端通過皮帶與主輥筒的轉軸連接配合,在所述料鬥中部開設有容納腔,所述容納腔的縱向截面為梯形,且所述容納腔的寬度沿料鬥上端垂直指向其下端的方向遞減,且在所述容納腔的底部安裝有彈性突起,所述彈性突起的縱向截面為圓弧形,所述彈性突起的最高點至容納腔底部的垂直距離為h,所述容納腔的高度為H,且滿足h≤1/2H。
本發明工作時鋁錠與料鬥一一對應,避免傳統的傳送時將鋁錠散亂分布在傳送帶上,省卻在進料時再次進行人工揀選的步驟,使得鋁錠的進料有效進行。並且,鋁錠在放入料鬥後,鋁錠的四周直接與容納腔的內壁接觸,而所述容納腔的寬度由上至下遞減,使得鋁錠利用自身的重力對容納腔的內壁形成擠壓,進而使得鋁錠被穩定安防在料鬥內,防止傳送過程中鋁錠彈出料鬥而影響傳送效率;同時在容納腔底部設置有彈性突起,進而保證鋁錠的穩定傳送。
多個所述料鬥陣列分布在傳送鏈板上。作為優選,將多個料鬥均勻且呈陣列分布在傳送鏈板上,可使得送料與進料的頻率相統一,進而保證送料與進料之間的工序準確對接,進一步提高鋁錠的給料效率。
所述料鬥的材質為塑料。作為優選,多個料鬥安裝在傳送鏈板上,實際上增加了傳送鏈板的承載能力,會導致在傳送過程中傳送鏈板的中部出現下塌的現象,嚴重時會致使傳送鏈板與主輥筒、從輥筒之間出現脫節,而選用的塑料材質的料鬥,可在最大程度上減輕傳送鏈板的承載量,同時保證進料與送料之間的效率相統一。
所述傳送鏈板為輕質不鏽鋼板。作為優選,為進一步降低電機以及主輥筒的工作負荷,將鋁錠傳送的主體,即傳送鏈板採用輕質的不鏽鋼板,在保證其傳送目的的前提下,可在最大程度上減輕主輥筒上的壓力,以利於傳送效率的提高以及增加主輥筒、從輥筒的使用壽命。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
1、本發明在傳輸過程中,鋁錠與料鬥一一對應,避免傳統的傳送時將鋁錠散亂分布在傳送帶上,省卻在進料時再次進行人工揀選的步驟,使得鋁錠的進料有效進行;
2、本發明將多個料鬥均勻且呈陣列分布在傳送鏈板上,可使得送料與進料的頻率相統一,進而保證送料與進料之間的工序準確對接,進一步提高鋁錠的給料效率;
3、本發明選用的塑料材質的料鬥,可在最大程度上減輕傳送鏈板的承載量,同時保證進料與送料之間的效率相統一。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實施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並不構成對本發明實施例的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料鬥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標記及相應的零部件名稱:
1-從輥筒、2-傳送鏈板、3-支撐座、4-電機、5-皮帶、6-主輥筒、7-料鬥、71-容納腔、72-彈性突起。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方式及其說明僅用於解釋本發明,並不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
實施例1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包括以下步驟:
A將生產好的鋁錠半成品置入料鬥中,鋁錠在料鬥內放置時鋁錠的底部與彈性突起的頂端接觸,而鋁錠的四周直接與容納腔的內壁接觸,鋁錠利用自身的重力對容納腔的內壁形成擠壓,當傳動鏈板出現間斷性晃動時,彈性突起可通過形變以及回復產生一個彈力來抵消鋁錠受到的作用應力;
B 啟動電機帶動主輥筒運行,從輥筒與主輥筒配合使用;
C傳送鏈板由主輥筒的方向從輥筒開始連續運動,且料鬥與鋁錠一一對應,當料鬥移動至從輥筒正對的傳送鏈板部分時,料鬥發生翻轉,繼而實現鋁錠的傳輸進料;
上述步驟中包括兩個間隔設置的U形支撐座3以及傳送鏈板2,主輥筒6與從輥筒1分別轉動設置在兩個支撐座3上,傳送鏈板2的兩端置於支撐座3的U形區域內且與主輥筒6與從輥筒1相配合,所述傳送鏈板2上鉸接設置有多個料鬥7,還包括電機4,所述電機4置於支撐座3底部且其輸出端通過皮帶5與主輥筒6的轉軸連接配合,在所述料鬥7中部開設有容納腔71,所述容納腔71的縱向截面為梯形,且所述容納腔71的寬度沿料鬥7上端垂直指向其下端的方向遞減,且在所述容納腔71的底部安裝有彈性突起72,所述彈性突起72的縱向截面為圓弧形,所述彈性突起72的最高點至容納腔71底部的垂直距離為h,所述容納腔71的高度為H,且滿足h≤1/2H。
工作時,將生產好的鋁錠半成品置入料鬥7中,啟動電機4帶動主輥筒6運行,從輥筒1與主輥筒6配合使用,使得傳送鏈板2開始連續運動,即保證鋁錠的傳送持續進行。傳輸過程中,鋁錠與料鬥7一一對應,避免傳統的傳送時將鋁錠散亂分布在傳送帶上,省卻在進料時再次進行人工揀選的步驟,使得鋁錠的進料有效進行。並且,鋁錠在放入料鬥後,鋁錠的四周直接與容納腔71的內壁接觸,而所述容納腔71的寬度由上至下遞減,使得鋁錠利用自身的重力對容納腔71的內壁形成擠壓,進而使得鋁錠被穩定安防在料鬥7內,防止傳送過程中鋁錠彈出料鬥7而影響傳送效率;同時在容納腔71底部設置有彈性突起72,使得鋁錠在料鬥內放置時鋁錠的底部與彈性突起72的頂端接觸,當傳動鏈板2出現間斷性晃動時,彈性突起72可通過形變以及回復產生一個彈力來抵消鋁錠受到的作用應力,進而保證鋁錠的穩定傳送。
作為優選,將多個料鬥7均勻且呈陣列分布在傳送鏈板2上,可使得送料與進料的頻率相統一,進而保證送料與進料之間的工序準確對接,進一步提高鋁錠的給料效率。
作為優選,多個料鬥7安裝在傳送鏈板2上,實際上增加了傳送鏈板2的承載能力,會導致在傳送過程中傳送鏈板2的中部出現下塌的現象,嚴重時會致使傳送鏈板2與主輥筒6、從輥筒1之間出現脫節,而選用的塑料材質的料鬥7,可在最大程度上減輕傳送鏈板2的承載量,同時保證進料與送料之間的效率相統一。
作為優選,為進一步降低電機4以及主輥筒6的工作負荷,將鋁錠傳送的主體,即傳送鏈板2採用輕質的不鏽鋼板,在保證其傳送目的的前提下,可在最大程度上減輕主輥筒6上的壓力,以利於傳送效率的提高以及增加主輥筒6、從輥筒1的使用壽命。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而已,並不用於限定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