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百格刀的製作方法
2023-09-20 00:29:20 2

本實用新型涉及測試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百格刀。
背景技術:
液晶顯示面板的生產過程中,在測試膜層的附著力時,通常採用百格刀在膜層上劃格的測試方法。百格刀是用於均勻劃出一定規格尺寸的方格的工具,包括具有10個並排設置的刀片的刀頭,刀頭一次可在膜層上劃出10條劃線,沿互相垂直的兩個方向交叉劃兩次,即可在膜層上劃出100個方格。在膜層附著力測試過程中,需要在方格上貼附膠帶,在靜置一段時間後撕下膠帶,觀察膜層的脫落情況,即可判定膜層的附著力。
百格刀在劃線時對被測物體表面的平整度要求較高,如果被測表面存在平整度較差的區域,百格刀在這些區域劃線時,易產生部分劃線切割過深、而部分劃線切割過淺的現象,使切割深度不均勻,則在測量膜層附著力時,會造成被測膜層局部切割不透徹,直接影響測試結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百格刀,用於解決現有技術中的百格刀在切割平整度較差的表面時產生的切割深度不均勻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百格刀,包括刀柄、刀頭、多個刀片、多個彈性復位件和多個調節件,其中:
所述刀頭與所述刀柄連接;
所述多個刀片和所述多個調節件活動安裝於所述刀頭,每個刀片與至少一個調節件對應設置,且每個刀片與對應的每個調節件之間分別通過一個彈性復位件連接;
每個刀片可相對於所述刀頭運動,並可在對應的彈性復位件的作用力下返回初始位置;
每個調節件可相對於所述刀頭運動,,以調節對應的彈性復位件連接於所述刀片和所述調節件之間的部分的長度。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百格刀中,每個刀片與至少一個彈性復位件對應連接,且每個彈性復位件與一個調節件連接,通過使調節件相對於刀頭運動,可使對應的彈性復位件接入對應的刀片和調節件之間的長度改變,進而調整彈性復位件對刀片施加的作用力的大小。在對具有不同平整度的被測表面進行劃線時,可通過調節件來調整每個刀片對應的彈性復位件的作用力大小,以使刀片適應被測試表面的平整度,從而提高了百格刀切割深度的均勻性。
優選地,所述刀頭上設有多個與所述多個調節件一一對應的螺紋孔,每個調節件上設有螺紋並與對應的螺紋孔螺紋配合,每個調節件在對應的螺紋孔內可沿朝向或背離對應的彈性復位件的方向運動。
進一步地,所述刀頭設有用於容置所述多個刀片的腔體,所述腔體具有開口,每個刀片的一部分位於所述腔體內,且每個刀片的另一部分由所述開口伸出所述腔體;每個螺紋孔的一端設置於所述腔體的內壁。
進一步地,每個螺紋孔為通孔,且每個調節件背離所述腔體的一端設有用於擰動所述調節件的調節部。
進一步地,每個刀片上設有通孔,所述腔體內設有與每個通孔轉動配合的連接銷;或,
每個刀片上設有連接銷,所述腔體內設有與每個連接銷轉動配合的通孔。
進一步地,每個刀片與兩個彈性復位件對應設置,所述兩個彈性復位件分別與對應的刀片位於所述腔體內的兩個側邊連接。
進一步地,每個刀片上設有滑槽,每個滑槽的延伸方向與對應的刀片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腔體內設有與每個滑槽滑動配合的滑塊;或,
每個刀片上設有滑塊,所述腔體內設有與每個滑塊滑動配合的滑槽,每個滑槽的延伸方向與每個刀片的延伸方向平行。
進一步地,每個刀片與一個彈性復位件對應設置,所述彈性復位件與對應的刀片位於所述腔體內的一個側邊連接。
優選地,每個彈性復位件為彈簧或由彈性材料製備的彈力柱。
優選地,所述多個刀片的數量為11個、且依次並排安裝於所述刀頭。
附圖說明
圖1a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百格刀的結構示意圖;
圖1b是圖1a所示的百格刀切割過程中的工作原理示意圖;
圖2a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百格刀的結構示意圖;
圖2b是圖2a所示的百格刀切割過程中的工作原理示意圖;
圖3a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百格刀的工作原理示意圖;
圖3b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百格刀的工作原理示意圖。
附圖標記:
10,刀柄;20,刀頭;21,螺紋孔;22,腔體;23,連接銷;24,滑塊;
30,刀片;31,通孔;32,滑槽;40,彈性復位件;50,調節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參見圖1a-圖2b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百格刀,包括刀柄10、刀頭20、多個刀片30、多個彈性復位件40和多個調節件50,具體實施中,刀片30的數量應根據百格刀所需切割的方格的數量進行設置,本實施例中,刀片30的數量為11個,在交叉劃線兩次後可形成100個方格,11個刀片30在刀頭20上一次並排設置。需要說明的是,圖1a-圖2b中均以一個刀片30為例說明本實施例提供的百格刀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參見圖1a-圖2b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百格刀中,刀頭20與刀柄10連接,刀片30和調節件50活動安裝於刀頭20,為便於刀片30的安裝,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刀頭20上設有用於容置刀片30的腔體22,腔體22具有開口,刀片30的一部分位於腔體22內,且刀片30的另一部分由開口伸出腔體22,具體地,刀片30的刀尖部分由開口伸出腔體22,以進行對被測表面的切割。
具體地,刀片30與刀頭20之間的連接方式可採用如下兩種方式實現:
實現方式一,參見圖1a和圖1b所示,刀片30上設有通孔31,腔體22內設有與每個通孔31轉動配合的連接銷23,刀片30可繞對應的連接銷23轉動,以與刀頭20之間進行相對運動;
同理,還可將刀片30上設置連接銷,在腔體22內設有與每個連接銷轉動配合的通孔,同樣可實現刀片30與刀頭20之間的相對運動。
實現方式二,參見圖2a和圖2b所示,刀片30上設有滑槽32,滑槽32的延伸方向與的刀片30的延伸方向平行,腔體22內設有與滑槽32滑動配合的滑塊24,刀片30可通過其滑槽32與滑塊24相對滑動,以實現刀片30與刀頭20之間的相對運動;
同理,還可在刀片30上設置滑塊,而在腔體22內設有與滑塊滑動配合的滑槽,每個滑槽的延伸方向與每個刀片30的延伸方向平行,同樣可實現刀片30與刀頭20之間的相對運動。
繼續參見圖1a-圖2b所示,刀片30與至少一個調節件50對應設置,具體可如圖1a和圖1b所示,刀片30與兩個調節件50對應設置,或可如圖2a和圖2b所示,刀片30與一個調節件50對應設置;刀片30與對應的每個調節件50之間分別通過一個彈性復位件40連接,具體可如圖1a和圖1b所示,刀片30與兩個彈性復位件40連接,或可如圖2a和圖2b所示,刀片30與一個彈性復位件40連接。具體實施中,彈性復位件40可採用彈簧,具體可為壓力彈簧或拉力彈簧,圖1a-圖2b中所示的彈性復位件40均為壓力彈簧;彈性復位件40還可採用彈性材料製備的彈力柱,具體可為橡膠、聚氨酯材料製備的彈力柱,實施過程中應根據刀片30所需的彈性力大小進行選取。
本實施例提供的百格刀中,刀片30外露於刀頭20的腔體22的部分在未受外界作用力時,刀片30處於初始位置,在刀片30外露於刀頭20的腔體22的部分受到外界作用力時,例如在刀片30進行切割過程中,刀片30的刀尖部分與被測表面接觸後,刀片30受力與刀頭20產生相對運動,並帶動與刀片30連接的彈性復位件40產生形變,彈性復位件40儲存彈性勢能,並在外界作用力撤除後釋放彈性勢能,以帶動刀片30返回初始位置。
每個彈性復位件40對刀片30施加的彈性力的大小可通過調節件50進行調節,由於每個調節件50可相對於刀頭20運動,通過使調節件50與刀頭20之間產生相對運動,改變彈性復位件40與對應的刀片30和對應的調節件50之間連接的部分的長度,即可實現彈性復位件40對刀片30施加的彈性力的大小,具體地,可通過壓縮、拉長彈性復位件40,或改變彈性復位件40可產生形變的部分的長度,來調節彈性復位件40對刀片30施加的彈性力的大小。
本實施例提供的百格刀在使用過程中,參見圖1a和圖2a所示,當刀片30在切割被測表面中較為平整的區域時,如圖3a所示,刀頭20中的全部刀片30的刀尖處於同一直線上,而在刀片30切割被測表面上平整度較差的區域時,參見圖1b和圖2b中所示,刀片30在切割被測表上的凸起部分時,刀片30受到凸起部分的作用力而與刀頭20之間產生相對運動,具體如圖1b所示,刀片30相對於刀頭20沿圖中箭頭方向旋轉,或如圖2b所示,刀片30相對於刀頭20沿圖中箭頭方向滑動,此時如圖3b所示,刀頭20中的全部刀片30的刀尖不處於同一直線,而是與被切割表面的形狀相適應,而與刀片30連接的彈性復位件40產生形變並對刀頭20施加用於切割被測表面的作用力,改善了凸起部分易被切割過深的問題。而在被測表面存在凹陷區域時,在切割過程時應先對刀頭20施加一定的預作用力,使每個刀片30均與刀頭20產生一定的相對運動,則在刀片30運動到被測表面的凹陷區域時,刀片30可在彈性件的作用力下保持與凹陷區域的接觸,改善了凹陷區域易被切割過淺的問題。由於刀頭20中的全部刀片30可自適應被測表面的形狀,因此減少了被測表面的平整度較差區域切割深度不均勻的問題。
在百格刀的切割過程中,針對各種平整度不同的被測表面,可通過調節件50調整各個彈性復位件40對刀片30施加的作用力大小,以使刀片30適應具有不同平整度的多種被測試表面,進一步提高了百格刀的適用範圍。
為便於實現調節件50與刀頭20之間的相對位置的調節,一種優選實施方式中,每個調節件50與刀頭20之間採用螺紋連接,具體參見圖1a-圖2b所示,刀頭20上設有多個與多個調節件50一一對應的螺紋孔21,每個調節件50上設有螺紋並與對應的螺紋孔21螺紋配合,每個調節件50在對應的螺紋孔21內可沿朝向或背離對應的彈性復位件40的方向運動。具體地,調節件50可採用螺釘,圖1a-圖2b中所示的調節件50均為緊定螺釘,通過螺絲刀或內六角扳手等工具擰動緊定螺釘,即可實現緊定螺釘與刀頭20之間的相對運動。
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參見圖1a-圖2b所示,每個螺紋孔21的一端設置於腔體22的內壁,則與調節件50連接的彈性復位件40的一部分位於刀頭20的腔體22內,另一部分位於對應的螺紋孔21中。在螺紋孔21為通孔時,可從腔體22外部對調節件50進行擰動,而在螺紋孔21為盲孔時,需從腔體22內部一側對調節件50進行擰動。
為便於在刀頭20的腔體22外部對調節件50進行擰動,一種優選實施方式中,參見圖1a-圖2b所示,每個螺紋孔21為通孔,且每個調節件50背離腔體22的一端設有用於擰動調節件50的調節部。本實施例中,在調節件50為緊定螺釘時,調節部為設置於緊定螺釘一端的一字槽,此外,還可選用帶有十字槽或內六角槽的緊定螺釘。
參見圖1a和圖1b所示,在刀片30與刀頭20之間為轉動連接時,為提高刀片30運動的穩定性,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每個刀片30與兩個彈性復位件40對應設置,兩個彈性復位件40分別與對應的刀片30位於腔體22內的兩個側邊連接。具體實施中,可在刀片30上設置用於與彈性復位件40連接的連接結構,例如可與彈性復位件40卡接的凸起或凹陷,以使刀片30與彈性復位件40連接。
參見圖2a和圖2b所示,在刀片30與刀頭20之間為滑動連接時,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刀片30與一個彈性復位件40對應設置,彈性復位件40與對應的刀片30位於腔體22內的一個側邊連接。同理,具體實施中,可在刀片30上設置用於與彈性復位件40連接的連接結構,例如可與彈性復位件40卡接的凸起或凹陷,以使刀片30與彈性復位件40連接。
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範圍。這樣,倘若本實用新型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於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範圍之內,則本實用新型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