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頭進出水管連接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9-19 20:43:45 2
專利名稱:水龍頭進出水管連接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到一種水龍頭構造改良,特別指一種構件簡單、組裝快速方便的水龍頭進出水管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傳統水龍頭以鑄造方式製成,然而因受限於鑄模,使水龍頭的造型受到許多局限,此外傳統鑄造的方式,其鑄造過程也會衍生許多環保問題,加上近年來水龍頭外觀趨於更為講究創意外型的設計,為求在水龍頭外觀造型上有所突破,進、出水管與水龍頭本體分離的連接式水龍頭已逐漸成為市場主流。
如圖1及圖2所示為一種現有水龍頭進出水管連接結構,其由龍頭本體1周緣以連接件2配合內六角螺栓3連接進出水管4,其中龍頭本體1呈圓柱狀體,上端設置一槽室供安裝一把手座5,周緣壁設置至少一連接螺孔1a,連接件2為一內部設有透孔的圓形套體,其透孔一端設置呈六角孔2a(工具插孔),在外緣壁一端設置兩環槽2b分別套設一止水環2c,在另端設置一較小徑外螺紋段2d,該較小徑外螺紋段2d內側端也套設一止水環2e,另外,在外緣壁近中段處設置一環溝2f,進出水管4連接端的端面形成弧凹狀,一側緣設置一固定用螺孔4a。
連接時,先將連接件2的較小徑外螺紋段2d旋緊於龍頭本體1的連接螺孔1a,接著將進出水管4的連接端套接於連接件2外緣,使進出水管4連接端之弧凹狀端面與龍頭本體1周緣壁貼合,再以內六角螺栓3旋進進出水管4之固定用螺孔4a,使其末端頂到連接件2的環溝2f上並固定。
如上所述的現有結構,具有以下缺點,亟待改善1.其需要使用連接件2,而該連接件2結構複雜加工不易,又需在其上套設三個止水環2c、2e,因而製造成本高。
2.進出水管4與龍頭本體1連接時,需先將連接件2旋緊於龍頭本體1的連接螺孔1a,接著將進出水管4的連接端套接在連接件2外緣,再以內六角螺栓3固定,因而連接動作麻煩,加工成本增加。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人有鑑於此,積極不斷地加以研究改良,並經多方探討與試作樣品試驗,及多次修正改良,推出本實用新型。
本實用新型之主要目的,在於其龍頭本體直接以內六角螺栓連接進出水管,而不需使用其它的連接件,因而製造成本降低。
本實用新型之次一目的,在於其連接時直接將進出水管之連接端套合於龍頭本體之套合槽內,再以內六角螺栓旋進龍頭本體之固定用螺孔鎖固即可,因而連接動作快速方便,加工成本降低。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水龍頭進出水管連接結構,其包含龍頭本體、進出水管及內六角螺栓,其中龍頭本體呈圓柱狀體,上端設置一槽室供安裝一把手座,周緣壁設置至少一套合槽,套合槽的槽面設有一與進出水道連通的通水孔,而套合槽上、下側各設有一貫通的固定用螺孔,進出水管連接端的端面設置一環凹槽套設一止水環,連接端周緣壁設置兩個相對的缺槽;將進出水管的連接端直接套合於龍頭本體的套合槽內,用內六角螺栓旋進龍頭本體的固定用螺孔,使其末端頂到進出水管之兩缺槽上並固定,從而完成連接動作。
使用本實用新型中的水龍頭進出水管連接結構,可得到下述效益1.其進出水管20與龍頭本體10套合後通過內六角螺栓30連接,而不需要使用任何連接件,因而可降低製造成本。
2.其連接時直接將進出水管20之連接端套合於龍頭本體10的套合槽13內,再用內六角螺栓30旋進龍頭本體10的固定用螺孔15鎖固即可完成連接,因而連接動作快速方便,可降低加工成本。
圖1為現有結構的立體分解圖。
圖2為現有結構的組合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組合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組合剖視圖。
主要組件符號說明
10 龍頭本體11 槽室12 把手座 13 套合槽14 通水孔 15 固定用螺孔20 進出水管21 環凹槽
22 止水環23 缺槽231 受抵斜面 30 內六角螺栓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配合圖式對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如圖3之本實用新型立體分解圖所示,其包含龍頭本體10、進出水管20及內六角螺栓30,其中龍頭本體10呈圓柱狀體,上端設置一槽室11供安裝一把手座12,周緣壁至少設置一個槽面呈平面狀的套合槽13,套合槽13的槽面設有一與進出水道連通的通水孔14,而在套合槽13上、下側分別設有一貫通槽室11與龍頭本體10底面的固定用螺孔15,在進出水管20連接端的端面設置一環凹槽21套設一止水環22,在連接端周緣壁設置兩個相對的缺槽23,該兩個缺槽23具有適當傾斜角度的受抵斜面231。
另外,如圖4之本實用新型立體組合圖及圖5之本實用新型之組合剖視圖所示,其連接時,將進出水管20的連接端套合於龍頭本體10的套合槽13,將兩個內六角螺栓30旋進龍頭本體10的固定用螺孔15,使其末端穿過套合槽13內頂到進出水管20兩缺槽23的受抵斜面231,這樣將進出水管20往龍頭本體10方向拉動時形成穩固的固定,同時令進出水管20連接端端面的止水環22緊密抵至套合槽13的槽面,形成確實的封閉止水狀態,即完成連接。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突破性的結構,同時又能夠達到產業上利用性與進步性,根據專利法有關規定提出實用新型專利申請。
上述說明僅為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不能以其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範圍;根據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範圍所進行的各種變更與修飾,均應屬本實用新型專利涵蓋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水龍頭進出水管連接結構,其包括龍頭本體、進出水管及內六角螺栓,其中龍頭本體呈圓柱狀體,上端設置一槽室供安裝一把手座,所述水龍頭進出水管連接結構的特徵在於龍頭本體,其周緣壁設置至少一個套合槽,套合槽的槽面設置一與進出水道連通的通水孔,套合槽周緣設有至少一貫通的固定用螺孔;進出水管,其連接端的端面設置一環凹槽並套設一止水環,連接端周緣壁至少設置一缺槽,連接端直接套合於龍頭本體的套合槽內貼靠,內六角螺栓旋進龍頭本體的固定用螺孔,並通過內六角螺栓末端頂到進出水管的缺槽上固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龍頭進出水管連接結構,其特徵為,所述龍頭本體之套合槽的槽面呈平面狀。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龍頭進出水管連接結構,其特徵為,所述龍頭本體的套合槽上、下側各設有一貫通的固定用螺孔。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龍頭進出水管連接結構,其特徵為,所述進出水管連接端周緣壁設置兩個相對的缺槽。
5.如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水龍頭進出水管連接結構,其特徵為,所述進出水管的缺槽具有傾斜的受抵斜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為一種水龍頭進出水管連接結構,其包含龍頭本體、進出水管及內六角螺栓,其中龍頭本體周緣壁設置至少一個與進出水道連通的套合槽,套合槽周緣設有至少一個貫通的固定用螺孔,進出水管連接端的端面設置一環凹槽套設一止水環,連接端周緣壁設有至少一個缺槽;而可將進出水管的連接端套合於龍頭本體的套合槽內,以內六角螺栓旋進上述固定用螺孔,使其末端頂到進出水管的缺槽上固定,容易地完成連接動作。
文檔編號F16L41/08GK2731217SQ200420096308
公開日2005年10月5日 申請日期2004年9月22日 優先權日2004年9月22日
發明者柯東栢 申請人:柯東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