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預取向絲的上油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9-11 06:27:30 2
新型預取向絲的上油設備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預取向絲的上油設備,包括:導向槽、油嘴和卷線裝置,所述導向槽的一側設置有兩個油嘴,所述油嘴遠離所述導向槽的一側設置有繞線裝置,所述繞線裝置包括傳送輥和卷繞輥,所述傳送輥設置於所述油嘴與所述卷繞輥之間。將一束絲分兩個油嘴上油,解決油嘴出油不均及上油不勻等問題,且加快了上油的速度,增加了工作效率。
【專利說明】新型預取向絲的上油設備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紡織設備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新型預取向絲的上油設備。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市場上的油嘴架只能調節油嘴的上下和前後位置,調節油嘴的角度較小,按現狀絲束上油過程中,絲束易把油嘴出油口堵住,這樣會導致油劑計量泵出口壓力增大影響油劑泵的計量精度,纖度偏粗的144孔絲生產過程中,經現場跟蹤靠近油嘴出油麵的絲與外面的絲上油有不勻現象,而且油嘴處有摩擦起藍光的現象,以上兩點影響絲束上油的均勻性,且絲束與油嘴的接觸面太長,會增加它們之間的摩擦力,導致絲束張力的波動,影響絲質。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新型預取向絲的上油設備。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新型預取向絲的上油設備,包括:導向槽、油嘴和卷線裝置,所述導向槽的一側設置有兩個油嘴,所述油嘴遠離所述導向槽的一側設置有繞線裝置,所述繞線裝置包括傳送輥和卷繞輥,所述傳送輥設置於所述油嘴與所述卷繞輥之間。
[0005]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導向槽為「Y」型。
[0006]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兩個油嘴相互平行。
[0007]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油嘴與所述傳送輥之間設置有連接管。
[000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新型預取向絲的上油設備,將一束絲分兩個油嘴上油,解決油嘴出油不均及上油不勻等問題,且加快了上油的速度,增加了工作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新型預取向絲的上油設備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0]附圖中各部件的標記如下:1、油嘴,2、導向槽,3、傳送輥,4、卷繞輥,5、連接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特徵能更易於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0012]請參閱圖1,圖1是本實用新型新型預取向絲的上油設備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3]所述的新型預取向絲的上油設備,包括:導向槽2、油嘴I和卷線裝置,所述導向槽2的一側設置有兩個油嘴1,將一束絲分兩個油嘴I上油,解決油嘴I出油不均及上油不勻等問題,所述油嘴I遠離所述導向槽的一側設置有繞線裝置,所述繞線裝置包括傳送輥3和卷繞輥4,所述傳送輥3設置於所述油嘴I與所述卷繞輥4之間,卷繞輥4用來卷繞預取向絲。
[0014]優選的,所述導向槽2為「Y」型,所述兩個油嘴相互平行,預取向絲經由Y」型的導向槽2進入到兩個相平行的油嘴I中,從而達到預取向絲上油均勻,油嘴I儲油均勻的作用。
[0015]優選的,所述油嘴I與所述傳送輥3之間設置有連接管5,連接管5用來連接油嘴I和傳送輥3,連接管5作為將預取向絲從油嘴I中傳遞到傳送輥3中的作用。
[0016]本實用新型新型預取向絲的上油設備,解決了技術方案裡的缺陷,將一束絲分兩個油嘴上油,解決油嘴出油不均及上油不勻等問題,且加快了上油的速度,增加了工作效率。
[0017]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並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範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預取向絲的上油設備,其特徵在於,包括:導向槽、油嘴和卷線裝置,所述導向槽的一側設置有兩個油嘴,所述油嘴遠離所述導向槽的一側設置有繞線裝置,所述繞線裝置包括傳送輥和卷繞輥,所述傳送輥設置於所述油嘴與所述卷繞輥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預取向絲的上油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導向槽為「Y」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預取向絲的上油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兩個油嘴相互平行。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預取向絲的上油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油嘴與所述傳送輥之間設置有連接管。
【文檔編號】D01D5/096GK203420021SQ201320363890
【公開日】2014年2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6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6月25日
【發明者】張希慶, 陳晨旭, 郭秀英, 陳錦樂, 張德利, 顏士成, 陳堅芳 申請人:蘇州錦凱紡織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