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物乾燥器的外殼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9-11 13:11:15 3
專利名稱:衣物乾燥器的外殼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於乾燥器的發明。更為詳細的說是關於只用一個側面外殼就可以同時使用為左側及右側外殼,從而可以降低製造費用,減少組裝工序的衣物乾燥器的外殼結構的發明。
背景技術:
一般來說,滾桶乾燥器是通過乾燥的高溫空氣在乾燥滾桶內部循環,對投入到乾燥滾桶內部的溼的洗滌物進行烘乾的家用電器。
滾桶乾燥器分為凝縮式乾燥器和排氣式乾燥器。凝縮式乾燥器是通過空氣在乾燥滾桶和加熱器之間循環,對滾桶內部的洗滌物進行乾燥。排氣式乾燥器是空氣流入到乾燥器內部以後被加熱器加熱,然後加熱的空氣流入到滾桶內部,對滾桶內部的洗滌物進行乾燥以後,排出到外部。
排氣式乾燥器中,流入的室內空氣通過加熱器和滾桶以後,在通過棉絨過濾器的時候,細毛等異物質被過濾掉。之後,通過棉絨過濾器的空氣通過乾燥器下端的排氣桶重新排出到室內。
同時,已有技術的衣物乾燥器為了保護乾燥滾桶及乾燥器內部的各種部件,並且使外觀美觀,在乾燥器的外部設置外殼。詳細的說,外殼是由如下部分構成設置在乾燥滾桶的前面及後面,並支撐乾燥滾桶的前蓋和後蓋;設置在乾燥滾桶的兩側面的側蓋。另外,側蓋內側的適當位置上形成有排出口,排出口的作用是通過乾燥滾桶的溼蒸汽,從排出口排出到室內。在這裡,排出口一般是設置在側蓋的下側後方。
但是,在現有技術的衣物乾燥器的側蓋上只有一個排出口形成在側蓋的後側下端上,因此存在只能分別製造出左側及右側側蓋的問題點。比如,將後側下端形成有排出口的右側側蓋安裝到左側的時候,排出口會位於前側下端,從而存在著與底座側面的排出口不一致的問題點。
另外,由於要分別製造左側側蓋及右側側蓋,因此存在著製造費用上升的問題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為了滿足如上所述的需要而提出的。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只用一個側蓋就可以選擇性的使用為左側及右側側蓋,從而可以降低製造費用的衣物乾燥器的外殼結構。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衣物乾燥器的外殼結構是由如下部分構成乾燥滾桶;設置在乾燥滾桶的側面,在其內側形成有以既定的深度凹陷或者以既定的高度凸出的至少2個以上的外殼卷邊,並且形成有至少兩個以上的形成在外殼卷邊的端部的帽插入孔的側蓋;設置在乾燥滾桶的前面,並且支撐乾燥滾桶的前面部的前蓋;設置在乾燥滾桶的後面,並且支撐乾燥滾桶的後面部的後蓋;覆蓋乾燥滾桶的上側部的頂蓋。
本發明的衣物乾燥器的外殼結構具有如下效果由於只使用一個側面外殼就可以同時安裝在左側及右側,因此可以降低製造費用,還可以減少組裝工序。
本發明的衣物乾燥器的外殼結構具有如下效果由於只使用一個側面外殼就可以同時安裝在左側及右側,因此可以降低製造費用,還可以減少組裝工序。
圖1是設置有本發明的流路結構的乾燥器的分解示意圖。
圖2是安裝在本發明乾燥器的底座外觀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的底座的底座下部的外觀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的底座上部的平面示意圖。
圖5是底座上部的背面圖。
圖6是沿著本發明的底座內部流動的空氣的流動狀態的圖面。
圖7是設置有本發明的側蓋的衣物乾燥器的側面圖。
附圖主要部分的符號說明10乾燥器 11外殼 12門13控制面板 14乾燥滾桶 15電機16加熱器 17乾燥管 20底座21底座下部 22底座上部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的圖面,予以詳細的說明本發明衣物乾燥器的外殼結構。但是,本發明並非限定於如上所述的實施例,在不超出本發明基本技術思想的範疇內,相關行業的技術者可對其進行多種變形及應用,並且進行的變形及應用均隸屬於本發明的權利要求範圍。
圖1是設置有本發明的流路結構的乾燥器的分解示意圖。如圖1所示,設置有本發明的流路結構的乾燥器10是由如下部分構成投入洗滌物用的乾燥滾桶14;設置在乾燥滾桶14的外側,並保護乾燥滾桶14的外殼11;設置在乾燥滾桶14的下端,並且其內側設置有排放空氣的排出流路的底座20;設置在底座20的上側部,並使乾燥滾桶20旋轉的電機15。
外殼11是由如下部分構成設置在乾燥滾桶14的前面,並支撐乾燥滾桶14的前面部的前蓋111;設置在乾燥滾桶14的側面的側蓋112;設置在乾燥滾桶14的後面,並支撐乾燥滾桶14的後面的後蓋114,設置在乾燥滾桶14的上部頂蓋113。
另外,乾燥器10上還設置有如下部分可旋轉的設置在前蓋111的前面,並開閉乾燥滾桶14的前面開口部,使洗滌物投入的門12;設置在門12的上側部上設置有乾燥條件設定按鈕及操作按鈕等的控制面板13;設置在後蓋114的後面,將被吸入的外部空氣引導到乾燥滾桶內部的乾燥管17;設置在乾燥管17的內部,並對被吸入的室內空氣進行加熱的加熱器16。
下面,將說明如上所述構成的本發明的乾燥器10的運轉過程。
首先,使用者打開門12,然後將洗滌物投入到乾燥滾桶14的內部。之後,通過設置在控制面板13上的輸入部輸入乾燥條件。輸入完畢之後,按下運轉按鈕。此時,電機15被驅動,設置在乾燥管17內部的加熱器16也開始加熱。並且,隨著電機15被驅動,連接在電機15的旋轉軸的鼓風機也開始旋轉,從而使室內空氣被吸入到乾燥器10的內部。
室內空氣通過形成在後蓋114的下端的外氣吸入口流入到乾燥管17的內部,在通過乾燥管17的時候,被加熱成高溫狀態。加熱成高溫的室內空氣,通過乾燥滾桶14的後壁流入到乾燥滾桶14的內部。之後,流入到乾燥滾桶14的內部的高溫空氣吸收洗滌物裡含有的水分,並轉化成高溫溼熱狀態。之後,吸收乾燥滾桶14內部的洗滌物裡含有的水分轉化成高溫溼熱狀態的空氣從乾燥滾桶14排出,並在通過形成在前蓋111的棉絨過濾器(未圖示)的時候,細毛等異物質被過濾掉。
通過棉絨過濾器的空氣,沿著設置在底座20的排出流路流動,最終排出到乾燥器10的外部,即,排出到室內。在這裡,底座20的內部形成有排出空氣用的空氣流路,並且,底座20的側面以及背面形成有排出口。另外,排出口中的任意一個排出口是開放的,其餘的都是被排出口帽封閉住。關於對底座20內部的空氣流路的詳細的說明,將在後面參照圖面進行說明。
圖2是安裝在本發明乾燥器的底座外觀示意圖。如圖2所示,本發明的安裝在乾燥器的底座20是由如下部分構成其上側設置有電機15,並在其上部內部形成有排出空氣的流路的底座下部21;覆蓋空氣流路,防止排出空氣分散,使之沿著一定的方向流動的底座上部22。
底座下部21和底座上部22是通過注塑成型方式製造而成,並通過連接構件連接在一起。底座20的前面部上側形成有既定高度的滾桶連接口203,側面形成有側面排出口201,背面形成有背面排出口202。另外,底座20的側面上部設置有電機15。電機15的旋轉軸上設置有用於吸入滾桶內部的空氣的鼓風機,並且鼓風機蓋23用於保護鼓風機。
通過如上所述的構成,從乾燥滾桶14的前面部排出的高溫溼熱空氣流入到滾桶連接口203,然後,通過側面排出口201或者背面排出口202排出到室內。關於對底座20內部的空氣流路的詳細的說明,將在後面參照圖面進行說明。
圖3是本發明的底座的底座下部的外觀示意圖。如圖3所示,本發明的底座20是由底座下部21,以及設置在底座下部21的上側部的底座上部22構成。
底座下部21的上部面形成有用於從乾燥滾桶14排出的空氣流動的空氣流路的下側部,底座上部22覆蓋空氣流路的上側部,從而形成完整的空氣通道。
底座下部21的前面形成有通過乾燥滾桶14的空氣下落的滾桶空氣下落槽205。滾桶空氣下落槽205的一側形成有將空氣吸入到鼓風機處的鼓風機入口206。另外,鼓風機入口206處形成有安裝鼓風機用的鼓風機安裝部215a,並連接有擴管部212。擴管部212從鼓風機安裝部215a以既定大小的曲率半徑彎曲,並且其直徑是增加的。另外,從擴管部212的末端到底座下部21的後端部形成有主流路213。
並且,與主流路213相交叉的方向上形成有輔助流路214,從而在底座下部21的兩側面形成側面排出口201。另外,背面排出口202以及側面排出口201處的流路上形成有既定深度的凝縮水下落槽214a。凝縮水下落槽214a的作用是,收集排出的空氣在凝縮過程中產生的凝縮水。主流路213和輔助流路214相交叉的流路交叉點215是形成在從底座下部21的中心部位向後面邊緣偏離的位置上。即,輔助流路214比底座下部21的前面部更接近於後面部。
另外,底座下部21的上部面上設置有至少一個以上的凸出的底座上部引導肋217。底座上部引導肋217的作用是引導安裝到底座下部21的底座上部22,並使其能夠安裝到正確位置上。並且,連接鉤219以既定的高度沿著主流路213以及輔助流路214的邊緣部凸出而成,從而使底座上部22緊密結合在底座下部21上。底座下部21的上部面形成有多個連接孔216。連接孔216的作用是使連接底座下部21的底座上部2用的連接構件貫通連接孔216。詳細的說,連接孔216是在輔助流路214的兩端部邊緣和主流路213的端部邊緣相互面對形成。
底座下部21的後面形成有外氣吸入口204。外氣吸入口204的作用是使外部空氣通過乾燥管17流入到乾燥滾桶內部。外氣吸入口204的前面形成有以既定深度凹陷的棉絨流入防止槽207。棉絨流入防止槽207的作用是收集通過外氣吸入口204吸入的室內空氣中含有的細毛等異物質。詳細的說,從外氣吸入口204流入的室內空氣中,可能含有少量的從底座上部22和上述底座下部21的結合部位的間隙裡流進來的高溫溼熱的空氣。另外,沿著流路流動的空氣中,可能含有空氣通過乾燥滾桶14的時候流出來的細毛等異物質。但是,通過外氣吸入口204吸入的空氣中含有的異物質,會堆積在棉絨流入防止槽207裡,從而減少流入到乾燥滾桶14內部的異物質的量。
沿著棉絨流入防止槽207的邊緣部形成有既定高度的棉絨流入防止凸臺218。詳細的說,在棉絨流入防止凸臺218的作用下,通過底座上部22和底座下部21的結合部位的縫隙洩漏出的異物質被一次性的阻斷掉。被棉絨流入防止凸臺218一次性的阻斷掉的空氣,在棉絨流入防止槽207再次被過濾。
鼓風機安裝部211和輔助流路214之間的內部空間,形成有電機安裝部215a和電機支撐器插入口215。電機安裝部215a用於安裝電機15,電機支撐器插入口215用於插入支撐電機15的電機支撐器(未圖示)。
通過如上所述的構成,通過滾桶空氣下落槽205下落的高溫溼熱空氣,通過鼓風機入口206流入到鼓風機安裝部211。流入到鼓風機安裝部211的空氣,沿著擴管部212流動到上述主流路213。流動到主流路213的空氣,在流路交叉點215分散開,之後,通過側面排出口201或者背面排出口202之間的任意一個排出口排出到室內。
在這裡,在2個側面排出口201以及背面排出口202中的任意一個是開口的,其他的排出口的通過帽封閉住。但是,使用者也可以使排出口全部打開。因此,當打開一個排出口的時候,向封閉住的排出口處分散的空氣,將在流路內部循環的過程中被凝縮,凝縮水則儲存在凝縮水下落槽214a裡。當打開全部的排出口的時候,通過排出口201、202凝縮的凝縮水下落到凝縮水下落槽214a裡,並儲存。
圖4是顯示本發明的底座上部的平面示意圖。圖5是底座上部的背面圖。如圖4及圖5所示,本發明的底座上部22安裝到底座下部21的上部面上。
詳細的說,底座上部22是以與形成在底座下部21的上部面的流路相同的形狀形成,並封閉流路的上部面。並且,底座上部22的前端部形成有滾桶連接口203。滾桶連接口203是從乾燥滾桶14排出的高溫溼熱空氣流入到流路的入口。
更為詳細的說,滾桶連接口203形成於從底座上部22向上側以既定的高度凸出的滾桶連接凸臺221的上部面。滾桶連接凸臺221的側面形成有鼓風機連接部221a,使通過滾桶連接口203下降的空氣流動到形成在底座下部21的鼓風機入口206。
底座上部22上形成有覆蓋形成在底座下部21上的擴管部212和主流路213以及輔助流路214的主流路蓋222和輔助流路蓋223。並且,主流路蓋222和輔助流路蓋223也是相互交叉狀。主流路蓋222上的一個位置上設置有溼度感應器安裝部226。適度感應器安裝部226的作用是用於安裝檢測流動在主流路213內部的空氣的溼度的溼度感應器。
主流路蓋222和輔助流路蓋223的下端部邊緣上形成有連接鉤插入口225。連接鉤插入口225的作用是在底座下部21以既定的間距形成的連接鉤219插入到連接鉤插入口225。並且,輔助流路蓋223的兩端部的邊緣以及主流路蓋222的端部邊緣上形成有連接端224,使底座上部更加牢固的結合在底座下部21上。另外,插入到連接端224的連接構件插入到連接孔216裡,使底座上部22與底座下部21之間不會產生間隙。即,通過使底座上部22與底座下部21之間產生的間隙最小化,從而使在流路內部流動的空氣不會洩漏到外氣吸入口204。
通過如上所述的構成,從乾燥滾桶14排出的高溫溼熱空氣通過滾桶連接口203下降。通過滾桶連接口203下降的空氣,沿著鼓風機連接部221a流入到鼓風機入口206。之後,流入到鼓風機入口206的空氣,沿著擴管部212和主流路213以及輔助流路214流動。在主流路213和輔助流路214流動的空氣在流動過程中被凝縮,然後,通過背面排出口202以及/或者側面排出口201排出到室內。
圖6是沿著本發明的底座內部流動的空氣的流動狀態的圖面。如圖6所示,如上所述,通過滾桶14的空氣,在通過設置在前蓋111的棉絨過濾器的時候,一次性的被過濾掉異物質以後,向滾桶連接口203下落。然後,下落到乾燥滾桶連接口203的空氣,流向設置在鼓風機連接部221a的末端上的鼓風機入口206。
並且,流動到鼓風機入口206的空氣,在設置於鼓風機入口206的末端上的鼓風機安裝部211的鼓風機的作用下,改變其流動方向。在鼓風機的作用下,其流動方向被改變的空氣,將向擴管部212流動。在擴管部212再次被改變方向,並且沿著主流路213向底座20的後方流動。沿著主流路213流動的空氣中的一部分,在主流路213和輔助流路214的流路交叉點215向輔助流路214流動。向主流路213和輔助流路214分散開的空氣,通過背面排出口202以及/或者側面排出口201排出到室內。在這裡,從乾燥滾桶14排出的高溫溼熱空氣,從滾桶連接口203流動到排出口201、202的過程中,空氣的溫度降低,同時,空氣中含有的部分水蒸汽被凝縮。被凝縮的水分收集在形成於主流路213以及輔助流路214的底面上的凝縮水下落槽214a裡。
同時,通過乾燥滾桶14的後面流入的外部空氣,即,與室內相同溫度和溼度的空氣,通過底座20後面的外氣吸入口204流入後,沿著乾燥管17流動到乾燥滾桶14的內部。
在這裡,通過外氣吸入口204吸入的空氣,是在乾燥器10的外殼11內部存在的室內空氣。另外,如上所述,通過外氣吸入口204吸入的室內空氣中含有的細毛等異物質,在棉絨流入防止凸臺218以及棉絨流入防止槽207的作用下,被一次性的過濾掉。
圖7是設置有本發明的側蓋的衣物乾燥器的側面圖。如圖7所示,本發明的衣物乾燥器10中,為了保護乾燥滾桶14,外殼11是圍繞乾燥滾桶14的外部的結構。
外殼11包含設置在乾燥滾桶14的側面的側蓋112,側蓋112的內側形成有以既定的深度凹陷或者以既定的高度凸出的至少一個以上的上下方向的外殼卷邊112a。另外,外殼卷邊112a的上端及下端是以既定的曲率半徑彎曲的形狀。外殼卷邊112a的下端形成有與外殼卷邊112a上下端的彎曲部的曲率半徑相同的半徑形成的圓形帽插入孔300。側蓋112的前後方分別形成一個帽插入孔300。因此,以側蓋的垂直中心線為基準,帽插入孔300是形成在相互對稱的位置上。
如上所述,由於帽插入孔300相互對稱的形成在側蓋112的前方及後蓋,因此,側蓋112在乾燥器10的左右兩側都可以使用。即,不用分開製造左側側蓋和右側側蓋,只用一種側蓋就可以組裝在乾燥器10的左右兩側上。
同時,本發明的側蓋112組裝在乾燥器10的左右兩側的時候,形成有4個帽插入孔300。因此,除了與底座20的側面排出口201相對應的帽插入孔300以外的3個帽插入孔300都用封閉排氣口用的排氣口帽(未圖示)封閉住。
權利要求
1.一種衣物乾燥器的外殼結構,其特徵是設置在乾燥滾桶的側面,在其內側形成有以既定的深度凹陷或者以既定的高度凸出的至少2個以上的外殼卷邊,並且形成有至少兩個以上的形成在外殼卷邊的端部的帽插入孔的側蓋;設置在乾燥滾桶的前面,並且支撐乾燥滾桶的前面部的前蓋;設置在乾燥滾桶的後面,並且支撐乾燥滾桶的後面部的後蓋;覆蓋乾燥滾桶的上側部的頂蓋構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乾燥器的外殼結構,其特徵是帽插入孔形成在以側蓋的垂直中心線為基準的相互對稱的位置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乾燥器的外殼結構,其特徵是外殼卷邊的端部是以既定的曲率半徑彎曲的。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衣物乾燥器的外殼結構,其特徵是形成在外殼卷邊端部的彎曲部的曲率半徑與帽插入孔的半徑是相同的。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乾燥器的外殼結構,其特徵是外殼卷邊是在側蓋上下方向延長而成。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衣物乾燥器的外殼結構,構成是設置在乾燥滾桶的側面,在其內側形成有以既定的深度凹陷或者以既定的高度凸出的至少2個以上的外殼卷邊,並且形成有至少兩個以上的形成在外殼卷邊的端部的帽插入孔的側蓋;設置在乾燥滾桶的前面,並且支撐乾燥滾桶的前面部的前蓋;設置在乾燥滾桶的後面,並且支撐乾燥滾桶的後面部的後蓋;覆蓋乾燥滾桶的上側部的頂蓋。本發明由於只用一個側面外殼就可以同時使用為左側及右側外殼,從而可以降低製造費用還可以減少組裝工序。
文檔編號D06F58/04GK101078174SQ200610013818
公開日2007年11月28日 申請日期2006年5月23日 優先權日2006年5月23日
發明者李涥祚 申請人:南京樂金熊貓電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