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顴骨及上頜骨的整體修復支架的製作方法
2023-09-11 16:53:45 1
專利名稱:眼眶、顴骨及上頜骨的整體修復支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顱頜面骨缺損的修復手術中使用的植入結構體物件,特別是一種
眼眶、顴骨及上頜骨的整體修復支架。所述整體修復支架能夠滿足眼眶、顴骨及上頜骨部分 均有缺損時的修復需求。
背景技術:
目前世界上顱頜面骨缺損的修復手段主要有用鈦網、接骨板或自體骨等。而市面 上的接骨板只能起到修復簡單骨折的作用,並不能修復大面積複雜形態的缺損;鈦網雖然 可修復較大面積的缺損,但是對於形態複雜的缺損也只能望而卻步;利用自體骨來修復的 手段也只能運用於簡單的形態和小面積的缺損,而且必須得有合適的固定自體骨的部位才 可以。 當遇到眼眶、顴骨及上頜骨部分均有缺損時,以上三種方法均不能滿足臨床上的 需求,而本專利所涉及的個性化修復支架可同時滿足以上臨床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提供一種眼眶、顴骨及上頜骨的 整體修復支架。所述整體修復支架能夠滿足眼眶、顴骨及上頜骨部分均有缺損時的修復需 求。所述整體修復支架具有恢復缺損部位形態及功能兩種作用,從而滿足患者的個性化需 求。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眼眶、顴骨及上頜骨的整體修復支架,其特徵在於,包括組合有眼眶形、顴骨形及
上頜骨形的支架本體,所述支架本體具有顴骨修復區,所述顴骨修復區的左側延伸出顴骨
的顳弓修復區,所述顴骨修復區的右側為梨狀孔形態修復區並延伸出梨狀孔連接區,所述
顴骨修復區的底部分布著種植槽,所述種植槽的右側延伸出梨狀孔底部固定區,所述顴骨
修復區的上沿是眼眶形態修復區並向上延伸出眼眶外緣修復區;所述眼眶外緣修復區、梨
狀孔底部固定區、梨狀孔連接區、和顴骨的顳弓修復區均帶有沉孔陣列結構。 所述種植槽具有沿所述顴骨修復區的底部向後延伸出用於填充松質骨或粉狀骨
的U型結構。 所述種植槽具有在所述顴骨修復區的底部上方位置向後延伸出的角形結構,所述
角形結構用於雙面固定植入的塊狀骨。 所述支架本體具有通孔陣列結構。 所述沉孔陣列結構中的沉孔直徑範圍為1. 0mm 5. 0mm,所述沉孔陣列結構中的 沉孔與沉孔的中心距範圍為1. Omm 5. Omm。 所述通孔陣列結構中的通孔直徑範圍為1. Omm 5. Omm,所述通孔陣列結構中的 通孔與通孔的中心距範圍為1. Omm 5. Omm。 所述支架本體採用永久性植入顱頜面骨修復的金屬或非金屬材料。[0013] 所述支架本體採用滿足13810標準的外科植入物用純鈦或鈦合金材料,或者採用 滿足ISO或ASTM標準的六鋁七鈮鈦合金材料。 所述眼眶、顴骨及上頜骨的整體修復支架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 驟 A.採集患者包括眼眶、顴骨及上頜骨區域的CT或MRI圖像,獲取DICOM格式的圖 像數據; B.利用所述DICOM格式的圖像數據結合三維重建軟體進行三維重建,然後在重建 圖像的基礎上進行眼眶、顴骨及上頜骨的整體修復支架的設計; C.所述眼眶、顴骨及上頜骨的整體修復支架的設計要求內表面要和所重疊的骨面 貼合,外表面要符合修復所需的形態; D.將所述眼眶、顴骨及上頜骨的整體修復支架的設計完成的數據轉換為可加工數 據,然後採用數控中心或數控銑床進行數位化加工,加工出眼眶、顴骨及上頜骨的整體修復 支架的雛形; E.對眼眶、顴骨及上頜骨的整體修復支架進行後期加工處理,其中包括打孔,打磨工序。 醫學中的CT全稱computed tomography, CT是一種功能齊全的病情探測儀器,它 是電子計算機X射線斷層掃描技術簡稱。 MRI是Magnetic Res薩e Iamging的簡稱,中文為磁共振成像。cad-Computer Aided Design的縮寫,即計算機輔助設計。 DICOM是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的英文縮寫,艮卩醫 學數字成像和通信標準。在DICOM標準中詳細定義了影像及其相關信息的組成格式和交換 方法,利用這個標準,人們可以在影像設備上建立一個接口來完成影像數據的輸入/輸出 工作。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如下 本實用新型的眼眶、顴骨及上頜骨的整體修復支架能夠滿足眼眶、顴骨及上頜骨 部分均有缺損時的修復需求,具有恢復缺損部位形態及功能兩種作用,從而滿足患者的個 性化需求。
圖1是本實用新型眼眶、顴骨及上頜骨的整體修復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眼眶、顴骨及上頜骨的整體修復支架的使用狀態圖。
附圖標記列示如下 l-眼眶外緣修復區,2-顴骨的顳弓修復區,3-顴骨修復區,4-腓骨種植槽,5-梨狀 孔底部固定區,e-梨狀孔連接區,7_眼眶形態修復區,s-梨狀孔形態修復區。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圖1-圖2)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眼眶、顴骨及上頜骨的整體修復支架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 示,眼眶、顴骨及上頜骨的整體修復支架,包括組合有眼眶形、顴骨形及上頜骨形的支架本體,所述支架本體具有顴骨修復區3,所述顴骨修復區3的左側延伸出顴骨的顳弓修復區2, 所述顴骨修復區3的右側為梨狀孔形態修復區8並延伸出梨狀孔連接區6,所述顴骨修復 區3的底部分布著腓骨種植槽4,所述腓骨種植槽4的右側延伸出梨狀孔底部固定區5,所 述顴骨修復區3的上沿是眼眶形態修復區7並向上延伸出眼眶外緣修復區1 ;所述眼眶外 緣修復區1、梨狀孔底部固定區5、梨狀孔連接區6、和顴骨的顳弓修復區2均帶有沉孔陣列 結構。 所述支架本體具有通孔陣列結構。所述沉孔陣列結構中的沉孔直徑範圍為 1. 0mm 5. Omm,所述沉孔陣列結構中的沉孔與沉孔的中心距範圍為1. 0mm 5. 0mm。所述 通孔陣列結構中的通孔直徑範圍為1. Omm 5. Omm,所述通孔陣列結構中的通孔與通孔的 中心距範圍為1. Omm 5. Omm。所述支架本體採用永久性植入顱頜面骨修復的金屬或非金 屬材料。 所述支架本體採用滿足13810標準的外科植入物用純鈦或鈦合金材料,或者採用 滿足ISO或ASTM標準的六鋁七鈮鈦合金材料。 所述眼眶、顴骨及上頜骨的整體修復支架的製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採集患者包括眼眶、顴骨及上頜骨區域的CT或MRI圖像,獲取DICOM格式的圖
像數據; B.利用所述DICOM格式的圖像數據結合三維重建軟體進行三維重建,然後在重建 圖像的基礎上進行眼眶、顴骨及上頜骨的整體修復支架的設計; C.所述眼眶、顴骨及上頜骨的整體修復支架的設計要求內表面要和所重疊的骨面 貼合,外表面要符合修復所需的形態; D.根據所述眼眶、顴骨及上頜骨的整體修復支架的設計加工出雛形後,對雛形進 行後期加工處理,包括打孔,打磨工序。 或者,將所述眼眶、顴骨及上頜骨的整體修復支架的設計完成的數據轉換為可加 工數據,然後採用數控中心或數控銑床進行數位化加工,加工出眼眶、顴骨及上頜骨的整體 修復支架的雛形;然後對眼眶、顴骨及上頜骨的整體修復支架進行後期加工處理,其中包括 打孔,打磨工序。 圖2是本實用新型眼眶、顴骨及上頜骨的整體修復支架的使用狀態圖。由此可見
眼眶、顴骨及上頜骨的整體修復支架安裝在患者缺損部位的情形。 眼眶、顴骨及上頜骨的整體修復支架中各部分的作用如下 1 、眼眶外緣修復區——邊緣部分帶有沉孔結構,與殘留部分眶緣連接。 2、顴骨的顳弓修復區——邊緣部分帶有沉孔結構,與顳骨的顴弓連接。 3、顴骨修復區——修復缺損的顴骨部分面部形態。 4、腓骨種植槽——用於植骨,又稱種植槽或植骨槽,用於二期的種植牙。其形態可
呈如圖所示的"倒L"型結構或角形結構,也可呈"正U"型結構,"倒L"型結構一般用於固
定植入的整塊腓骨,"正U"型結構一般用於填充松質骨或人工骨等粉狀骨。 5、梨狀孔底部固定區——帶有沉孔結構,用於連接梨狀孔底部,起到一定的固定
修復體的作用。 6、梨狀孔連接區——帶有沉孔結構,用於將修復體固定到梨狀孔邊緣的殘留骨 上。[0047] 7、眼眶形態修復區——與患者殘留眼眶部分相適配,用於修復缺損的眼眶形態。 8、梨狀孔形態修復區——與患者殘留梨狀孔部分相適配,用於修復梨狀孔形態。 個性化修復支架上均布有一定規律的通孔或沉孔,其中修復支架與缺損邊緣連接 的部位均為沉孔,用於放置鈦釘來固定修復支架。通孔及沉孔的直徑大小範圍為lmm 5mm。孑U'司中心距為lmm 5mm。 個性化的上頜骨修復支架可用如下材料製作加工 1、滿足13810標準的外科植入物用純鈦及鈦合金材料。 2、滿足ISO或ASTM標準的六鋁七鈮鈦合金材料。 3、單項鈦合金TLM和TLE等(目前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正在申請加入外科植入物 用鈦及鈦合金加工材國家標準)。 4、其他可用於永久性植入顱頜面骨修復的金屬或非金屬材料。 個性化的眼眶、顴骨及上頜骨的整體修復支架的加工流程 1、採集患者CT或MRI圖像,獲取DICOM格式的圖像數據。 2、利用相關三維重建軟體進行三維重建,然後在重建圖像的基礎上進行修復支架 的設計。 3、設計特徵包括內表面要和所重疊的骨面密切貼合,外表面要符合修復所需的形 態。 4、設計加工出雛形後,對修復支架進行後期加工處理,其中包括打孔,打磨等工序。 本實用新型所涉及的個性化修復支架(眼眶、顴骨及上頜骨的整體修復支架)同 時具有恢復缺損部位形態及功能兩種作用。 首先可幫助患者從外型上恢復完整正常形態,支架設計參照健側形態,整體形態 與缺損部位精確貼合,與患者原有健康形態精確相似; 其次,支架分為眼眶及眶底修復、顴骨修復及上頜骨修復三個部分,眼眶及眶底修 復支架可託起眶內內容物,恢復患者眼部形態,顴骨修復支架可託起患者面部軟組織,恢復 患者面部形態,而上頜骨修復兼具恢復面部形態及口腔功能的作用,此部分設有植骨支架, 醫生可將所植的自體骨(例如腓骨)固定於支架上,後期則可進行種植牙等一系列的手術 來幫助患者逐漸恢復口腔咀嚼等功能,如果沒有此支架的話,醫生則因無固定部位而無法 植自體骨,從而也無法恢復患者的口腔咀嚼等功能。 應當指出,以上所述具體實施方式
可以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全面地理解本發明 創造,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發明創造。因此,儘管本說明書參照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創 造已進行了詳細的說明,但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仍然可以對本發明創造進行修改 或者等同替換;而一切不脫離本發明創造的精神和範圍的技術方案及其改進,其均涵蓋在 本發明創造專利的保護範圍當中。
權利要求眼眶、顴骨及上頜骨的整體修復支架,其特徵在於,包括組合有眼眶形、顴骨形及上頜骨形的支架本體,所述支架本體具有顴骨修復區,所述顴骨修復區的左側延伸出顴骨的顳弓修復區,所述顴骨修復區的右側為梨狀孔形態修復區並延伸出梨狀孔連接區,所述顴骨修復區的底部分布著種植槽,所述種植槽的右側延伸出梨狀孔底部固定區,所述顴骨修復區的上沿是眼眶形態修復區並向上延伸出眼眶外緣修復區;所述眼眶外緣修復區、梨狀孔底部固定區、梨狀孔連接區、和顴骨的顳弓修復區均帶有沉孔陣列結構。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眼眶、顴骨及上頜骨的整體修復支架,其特徵在於,所述種植 槽具有沿所述顴骨修復區的底部向後延伸出用於填充松質骨或粉狀骨的U型結構。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眼眶、顴骨及上頜骨的整體修復支架,其特徵在於,所述種植 槽具有在所述顴骨修復區的底部上方位置向後延伸出的角形結構,所述角形結構用於雙面 固定植入的塊狀骨。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眼眶、顴骨及上頜骨的整體修復支架,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架 本體具有通孔陣列結構。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眼眶、顴骨及上頜骨的整體修復支架,其特徵在於,所述沉孔 陣列結構中的沉孔直徑範圍為1. 0mm 5. Omm,所述沉孔陣列結構中的沉孔與沉孔的中心 距範圍為1. 0mm 5. 0mm。
6.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眼眶、顴骨及上頜骨的整體修復支架,其特徵在於,所述通孔 陣列結構中的通孔直徑範圍為1. Omm 5. Omm,所述通孔陣列結構中的通孔與通孔的中心 距範圍為1. Omm 5. Omm。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眼眶、顴骨及上頜骨的整體修復支架,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架 本體採用永久性植入顱頜面骨修復的金屬或非金屬材料。
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眼眶、顴骨及上頜骨的整體修復支架,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架 本體採用滿足13810標準的外科植入物用純鈦或鈦合金材料,或者採用滿足ISO或ASTM標 準的六鋁七鈮鈦合金材料。
專利摘要一種眼眶、顴骨及上頜骨的整體修復支架,所述整體修復支架能夠滿足眼眶、顴骨及上頜骨部分均有缺損時的修復需求,其特徵在於,包括組合有眼眶形、顴骨形及上頜骨形的支架本體,所述支架本體具有顴骨修復區,所述顴骨修復區的左側延伸出顴骨的顳弓修復區,所述顴骨修復區的右側為梨狀孔形態修復區並延伸出梨狀孔連接區,所述顴骨修復區的底部分布著種植槽,所述種植槽的右側延伸出梨狀孔底部固定區,所述顴骨修復區的上沿是眼眶形態修復區並向上延伸出眼眶外緣修復區;所述眼眶外緣修復區、梨狀孔底部固定區、梨狀孔連接區、和顴骨的顳弓修復區均帶有沉孔陣列結構。
文檔編號A61L27/56GK201500211SQ200920173290
公開日2010年6月9日 申請日期2009年8月27日 優先權日2009年8月27日
發明者劉燦, 姜謙, 歸來, 李曉峰, 武星 申請人:北京吉馬飛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