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志願軍一級戰鬥英雄王海:帶6機擊退美機60架

2023-09-11 21:34:20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剛剛成立不久的中國空軍一鳴驚人,並湧現出了許許多多的英雄群體和個人。志願軍空軍某師第九團第一大隊參加空戰80多次,擊落擊傷敵機29架,成為這些英雄群體中最為耀眼的一顆明星。擊落擊傷敵機9架的大隊長王海,被評為一級戰鬥英雄、特等功臣。

  初上戰場遇挫折

  王海,1925年出生在山東省平度縣泊子村。1944年5月,19歲的王海參加了膠東抗日青年支隊,1945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戰結束後,王海成為山東大學的一名學生。

  1946年3月1日,我軍第一所航空學校——東北民主聯軍航空學校在通化正式成立,正在山東大學學習的王海被選為該校第一批學員,正式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員。

  1950年6月19日,大陸空軍的第一支航空兵部隊——空軍第四混成旅在南京正式成立,這支部隊集中了當時空軍的所有戰鬥力,王海從東北航校畢業後進入該旅。

  1951年10月下旬,根據志願軍空軍的統一部署,航空兵三師第九團第一大隊,在大隊長王海的率領下,肩負著黨和祖國人民的期望,駕機飛到了硝煙瀰漫的朝鮮前線。

  一大隊的飛行員大都來自陸軍,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雖然他們和敵人拼過刺刀、立過戰功,可在飛行技術上還是小學生。他們在噴氣式殲擊機上只飛行訓練了幾十個小時,甚至連一次空靶也沒打過。由於缺乏實戰經驗,一連幾次空中戰鬥都是乘興而去,空手而歸,不但沒打上仗,連敵機的影子也沒發現。

  為了找出原因,一有時間王海就組織大家研究分析。經過一番精心的研究摸索,癥結終於找到了,大家期盼著新的戰鬥的到來。

  頻創戰績露鋒芒

  機會終於來了,在11月9日的一次戰役中,與敵機不期而遇的王海大隊擊落了一架FMK-8戰鬥轟炸機,實現了「開門紅」。

  11月18日,他們再一次迎來了戰機。

  當天14時許,志願軍前線雷達發現美機9批184-架,一部分活動於永柔地區,一部分進至安州、清川江一帶對鐵路目標轟炸掃射。

  14時24分,空三師九團奉命起飛16架米格15戰鬥機迎戰。王海也帶領一大隊6架戰鷹奉命趕往戰區。當飛機接近清川江大橋時,王海清楚地看到低空中五六十架敵機正對江橋俯衝轟炸。

  正是好機會。王海一聲令下:「跟我攻擊!」一大隊6架戰鷹閃電般向敵機衝去。遭到突如其來的攻擊,敵機急忙投掉炸彈,搶佔有利位置倉促應戰。不一會兒,有8架敵機擺開了一個大圓圈陣。這個空戰隊形很有效率,當攻擊圓圈中的前一架敵機時,後一架馬上就會跟上來進行掩護。

  眼見敵機一圈套一圈,漸漸擺脫困境。王海迅速思考應敵策略,他靈機一動,必須發揮我機優於敵機的垂直機動性能,打破這個「螺圈陣」。於是,他馬上喊道:「爬高佔位!」6架戰鷹一昂機頭爬上高空,緊接著利用動能優勢猛衝進敵陣,再拉起,再猛衝下來……反覆多次以後,硬是把敵機的圓陣編隊給衝散了。

  緊接著,王海下令攻擊,他趁機在500米距離處向敵機猛烈開炮,擊落1架F-84。與此同時,僚機飛行員焦景文緊緊掩護長機,擊落l架偷襲王海的F-84。接著王海和焦景文相互配合,越戰越勇,乘勝追擊,又各擊落一架敵機。與此同時,4號機飛行員孫生祿,在300米的距離上發炮,把1架17-84打得凌空開花。

  60多架敵機被一大隊6架戰鷹勇猛的攻擊打得驚恐萬狀,四下逃散。王海覺得不能戀戰,應當見好就收,果斷地下達了返航命令。

  對於一大隊取得的戰績,上級首長給予了高度讚揚,但同時也指出了問題。王海利用戰鬥間隙進行學習總結,撰寫了《對空作戰幾個問題的體會》,這也是志願軍空軍第一次從軍事學術研究的角度介紹自己駕駛新飛機作戰的經驗,在全部隊轉發後,掀起了一股鑽研戰術的熱潮。學術研究很快見效於空戰,王海大隊在戰略戰術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逐漸成為「王牌空軍」。

  「王牌空軍」顯神威

  1952年初,王海所在部隊回國進行休整、訓練。2月1日,毛主席親筆題詞表示祝賀。有了毛主席的鼓勵,大家訓練得更有勁了。5月1日,王海大隊重返朝鮮前線。

  隨著整個戰局的發展,美帝國主義侵朝空軍大機群起飛一天天多起來了。相比之下,志願軍空軍的飛機數量還比較少,因此經常連續作戰。

  1952年12月3日14時50分,正在進餐的王海大隊突然接到總部下達的戰鬥命令:72架F-86掩護56架F-80戰鬥轟炸機在平壤、永柔地區進行掃射轟炸。王海奉命率一大隊12架戰鷹赴2號戰區迎敵。到達清川江上空時,接到地面指揮員「左前方距離20公裡處有小狼」的指示,王海定睛仔細觀察,果然發現在清川江南邊有4條花蛇般的東西滑了過來。長期的空戰經歷已把王海鍛鍊成為一名經驗豐富、有勇有謀的空中指揮員。根據以往敵機活動的規律,王海斷定這裡的敵機不止4架。他轉念又一想:敵機副油箱沒投,可見他們沒瞧見我們,那就先打他個猝不及防,把他們趕走。

  王海發令,12架戰鷹向4架敵機圍了上去。敵機遭到突然襲擊,慌慌張張投掉副油箱,加快速度逃竄。王海沒有貿然下令追擊,而是命大家整理好隊形,等待敵主力機群過來再打。果不其然,這4架敵機剛剛逃走,一大群敵機排成「品」字隊形,多層多路,黑壓壓地飛了過來。

  見敵機已完全暴露在面前,王海下令攻擊。頃刻之間,12架戰鷹猛撲下去,20架敵機一下子亂了陣腳,被衝得四處亂竄。見敵機群已被衝散,王海命令飛行員們採取各個擊破的方法,向下層的敵機展開攻擊。就這樣,在王海的帶領和指揮下,一大隊全體隊員與敵軍展開了激烈的較量,最終出色地完成了任務。這一次空戰打得非常驚險,但很圓滿。事後,他們才得知,與他們作戰的就是美空軍王牌飛行隊——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聲名赫赫的五十一大隊。

  一大隊在王海的率領下,打一仗,進一步,越戰越勇,越戰技術越精,成為一個英雄輩出的戰鬥集體。到抗美援朝戰爭結束時,王海大隊共參加空戰80餘次,擊落擊傷敵機29架,榮立集體一等功。飛行員人人都創造了戰績,每架戰機上都塗上了象徵著擊落敵機的紅五星,成為共和國空軍的第一支王牌飛行隊,被譽為「英雄的王海大隊」。王海創造了擊落擊傷敵機9架的輝煌戰績,也被譽為「當今世界上敢和美國空軍較量的唯一的空軍司令」。由於戰功卓著,中國人民志願軍領導機關特決定給他記特等功、一等功,授予一級戰鬥英雄榮譽稱號。1953年1月10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務委員會授予王海二級國旗勳章,同年11月8日再次授予他二級自由獨立勳章及軍功章。

  抗美援朝後,王海曾擔任過空軍部隊的師長、副軍長、空司軍訓部第二部長、軍區空軍司令員、空軍副司令員等職。1985年7月,王海被中央軍委任命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五任空軍司令員,全面領導空軍的現代化建設。1988年被授予空軍上將軍銜。

同类文章

揭皮

 1.國寶露面   1945年農曆五月,束鹿城「德藝軒」裝裱店來了個大買賣。   一個日本軍官領著一群鬼子,點名要見老闆尚國如,尚國如慌忙從裝裱工作間裡奔出來。日本鬼子佔領這個華北小縣城八年來,一天也沒消停過,他每天都提心弔膽,捐稅從沒有晚交過,他實在想不通日本人找他幹什麼。   「尚掌柜

晉楚爭霸中原的第二次較量:邲之戰

 邲之戰,是春秋中期的一次著名會戰,是當時兩個最強大的諸侯國——晉、楚爭霸中原的第二次重大較量。在作戰中,楚軍利用晉軍內部分歧、指揮無力等弱點,適時出擊,戰勝對手,從而一洗城濮之戰中失敗的恥辱,在中原爭霸鬥爭中暫時佔了上風。至於楚莊王本人,也由於此役的勝利,而無可爭辯地擠入史所稱道的「春秋

大明帝國戰爭史:皇族爭霸

爭的旋渦中,英宗的後裔也不可避免地面對骨肉相殘的局面。繼承英宗帝位的是憲宗,接著又由孝宗傳到了武宗。武宗天性放蕩不羈,喜歡四處遊玩,他那些有違傳統的所作所為讓某些心懷異志的藩王覺得有機可乘,蠢蠢欲動。1510年(正德五年)4月,封地在陝西中部的安化王朱首先造反,但叛亂僅持續了18天就被平息

虎牢關大捷:竇建德的不歸路

平心而論,竇建德是條好漢。   竇建德,河北人,自小家貧,為人義氣,被同鄉視為尊長。   大業七年,隋煬帝發兵徵高麗,竇建德號召鄉人反抗兵役,拉杆子造反,從此風風雨雨一直到唐武德四年,也算是個老革命了,他與士卒同甘共苦,善出良策,屢敗隋軍,為河北、山東一帶的豪傑所稱道,威望很高。   不但

不懂地理學害慘了項羽

 陳勝吳廣起義爆發以後,原來被秦始皇掃滅的六國貴族們紛紛趁勢而起,短短兩年之內,秦與六國對抗的後戰國局面再一次出現。巨鹿之戰中,項羽破釜沉舟,擊敗章邯率領的秦軍主力,坑殺20萬秦卒,威震天下,儼然成為各路反秦軍的首領。    當時六國貴族們很多已經據地稱王,項羽想要自己立刻當上一統天下的皇

木牛流馬之謎

為解決糧草運輸的問題,諸葛亮發明了一種新的運輸工具——木牛流馬,這種工具節省人力,在當時是一種比較先進的工具。《三國志》的作者詳盡地描述了木牛的形象,並且對流馬的尺寸作了記載,但沒有任何實物與圖形存留後世。   據說,過了200多年,南北朝時的科技天才祖衝之再造了木牛流馬,但他也沒有留下詳

刮骨療傷

 三國時期,關羽在攻打樊城的時候,右臂被毒箭射中。後來,傷口漸漸腫大,十分疼痛,不能動彈。經多方診治始終無效。一天,關羽和他的部將正在發愁。忽然,部下前來報告,說名醫華佗來了。   華佗進來後說:「我是為治您的傷才來的。辦法倒是有,就怕您忍受不了疼痛。」關羽聽後笑了笑說:「我是一個久經沙場

許褚戰赤膊戰馬超

  你知道嗎?「赤膊上陣」這個成語,來自許褚與馬超的那場大戰——   當年,馬超為報父仇,出動大軍進攻曹操,雙方在渭口一帶對陣。第二天,兩軍出營布成陣勢。馬超挺槍縱馬,與曹操的猛將許褚交戰。兩人大戰一百多個回合,不分勝負。因為戰馬疲憊不支,於是各回軍中,換了一匹馬出營再戰,仍然勝負不分。許

鮮為人知的叛亂:烏泰「獨立」事件平叛始末

 1912年初,內蒙古科右前旗郡王烏泰公開響應外蒙,宣布獨立,並且組織隊伍進行大規模武裝叛亂。民國政府斷然組織軍隊進行平叛,山東籍將軍吳俊升是這次平叛戰役的主力。這次成功平叛被譽為「中華民國開國以來的第一件體面之事」。   過繼的郡王   在中國的版圖上,位於內蒙古地區境內有一片美麗富饒的

慘烈無比的北漢大軍與後周大軍的高平血戰

 五代後漢的開國君主漢高祖劉知遠死後,漢隱帝即位。隱帝即位幾年以後,對於幾個執政的顧命大臣感到不滿,皇帝的寵臣也乘機在隱帝面前進言,要誅殺這幾個大臣。隱帝於是不顧太后的勸阻,在後漢乾三年,趁大臣朝見的機會,伏兵殺死了楊斌、史弘肇、王章。然後宣布這幾個大臣意圖謀反,又派使者率領人馬搜捕幾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