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攜旅行凳的製作方法
2023-09-11 12:38:05 1
專利名稱:便攜旅行凳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民用座椅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便攜旅行凳。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工作節奏的加快,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出差及旅行已經是人們日常生活的一 部分,在人們外出休息時,由於常常在人群集中的地方休息座椅較少,因此需要走較遠的路 程才能找到一個合適的能夠坐下的休息地方,為此,針對經常出差或旅行的消費者,相關技 術人員也設計了許多形式的摺疊式便攜座椅,但在人們日常中發現,現有技術的摺疊式便攜 座椅雖然能夠基本滿足人們的日常需要,但由於高度難以調節以及難以分解,因此依然存在 攜帶不夠方便,舒適度較差的不足。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分解組裝方便, 便於攜帶的便攜旅行凳。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即一種便攜旅行凳,包括支撐架體組件及設置在支撐架體上端的坐墊組件,本技術要點 在於所述的支撐架體組件為相互套裝在一起的套筒及與其匹配的螺杆,套筒及螺杆的另一端
分別沿軸心線對稱加工有兩組定位孔,該套筒及螺杆的兩組定位孔內分別嵌裝n形結構的坐
.墊支架及支撐支架,兩坐墊支架之間掛裝軟體的坐墊體,支撐支架之間掛裝軟體定位索。
所述的坐墊體為整體的平面結構;或坐墊體為網狀結構。
此外,為進一步降低凳體的整體重量,坐墊支架及支撐支架均為半封閉的框架結構。 為了便於快速組裝,套筒內加工有內旋絲,與其匹配的螺杆外表面加工有相互配合的外
旋絲,兩者旋裝在一起;或套筒及與其匹配的螺杆的相應位置等距加工有定位銷孔,兩者通 過定位銷固聯在一起。
本實用新型在對現有技術進行上述改進後,由於提高了板凳的分解、組裝能力,並且該 結構能夠進一步降低板凳的重量,因此結構簡單,分解組裝方便,便於攜帶的優點。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圖l:本實用新型的安裝結構示意圖。 圖2:
圖1的A-A向剖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
圖1、圖2所示,本便攜旅行凳,包括支撐架體組件及設置在支撐架體上端的坐墊組 件,本技術要點在於所述的支撐架體組件為相互套裝在一起的套筒3及與其匹配的螺杆4, 套筒3及螺杆4的另一端分別沿軸心線對稱加工有兩組定位孔,該套筒3及螺杆4的兩組定 位孔內分別嵌裝n形結構的坐墊支架2及支撐支架5,兩坐墊支架2之間掛裝軟體的坐墊體1 , 支撐支架5之間掛裝軟體定位索6。
所述的坐墊體1為整體的平面結構;或坐墊體1為網狀結構。
此外,為進一步降低凳體的整體重量,坐墊支架2及支撐支架5均為半封閉的框架結構。 為了便於快速組裝,套筒3內加工有內旋絲,與其匹配的螺杆4外表面加工有相互配合
的外旋絲,兩者旋裝在一起;或套筒3及與其匹配的螺杆4的相應位置等距加工有定位銷孔,
兩者通過定位銷固聯在一起。
在使用時,分別將坐墊支架2及支撐支架5向兩側扳開,則坐墊支架2及支撐支架5與
套筒3及螺杆4之間分別呈三角形結構,放置到合適的地方後即可如普通板凳一樣使用。當
需要進行高度調節時,通過旋轉螺杆4或通過定位銷的位置即可方便的實現。
本實用新型在對現有技術進行上述改進後,由於提高了板凳的分解、組裝能力,並且該 結構能夠進一步降低板凳的重量,因此結構簡單,分解組裝方便,便於攜帶的優點。
權利要求1、一種便攜旅行凳,包括支撐架體組件及設置在支撐架體上端的坐墊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支撐架體組件為相互套裝在一起的套筒及與其匹配的螺杆,套筒及螺杆的另一端分別沿軸心線對稱加工有兩組定位孔,該套筒及螺杆的兩組定位孔內分別嵌裝n形結構的坐墊支架及支撐支架,兩坐墊支架之間掛裝軟體的坐墊體,支撐支架之間掛裝軟體定位索。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旅行凳,其特徵在於坐墊體為整體的平面結構。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旅行凳,其特徵在於坐墊體為網狀結構。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旅行凳,其特徵在於坐墊支架及支撐支架均為半封閉的框 架結構。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旅行凳,其特徵在於套筒內加工有內旋絲,與其匹配的螺 杆外表面加工有相互配合的外旋絲,兩者旋裝在一起。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旅行凳,其特徵在於套筒及與其匹配的螺杆的相應位置等 距加工有定位銷孔,兩者通過定位銷固聯在一起。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便攜旅行凳,屬於民用座椅領域,包括支撐架體組件及設置在支撐架體上端的坐墊組件,本技術要點在於所述的支撐架體組件為相互套裝在一起的套筒及與其匹配的螺杆,套筒及螺杆的另一端分別沿軸心線對稱加工有兩組定位孔,該套筒及螺杆的兩組定位孔內分別嵌裝n形結構的坐墊支架及支撐支架,兩坐墊支架之間掛裝軟體的坐墊體,支撐支架之間掛裝軟體定位索。本實用新型在對現有技術進行上述改進後,由於提高了板凳的分解、組裝能力,並且該結構能夠進一步降低板凳的重量,因此結構簡單,分解組裝方便,便於攜帶的優點。
文檔編號A47C9/10GK201431176SQ20092002010
公開日2010年3月31日 申請日期2009年3月31日 優先權日2009年3月31日
發明者張艦戈 申請人:張艦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