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楓的栽培技術的製作方法
2023-08-13 15:14:06 3
專利名稱:紅楓的栽培技術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栽培技術,具體涉及紅楓的栽培技術。
背景技術:
紅楓是一種非常美麗的觀葉植物,是重要的園林色葉樹種,也是眾多戚樹中的著 名葉種。紅楓喜溫暖溼潤氣候,較耐寒,稍耐旱;不耐水澇,適生於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土 壤,如果培育管理不當,就會形成嚴重病害,導致全葉枯萎,嫩梢乾枯,只剩枝條,冬春寒冷 季節全株枯死,大大降低紅楓的成活率,造成極大經濟損失。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紅楓的栽培技術,通過對紅楓特性的了解,採 用圃地、基肥、整地、種植、整形修剪、追肥、中耕除草、鬆土和培土、開溝排水、病蟲害防治等 技術,使紅楓葉形優美,紅色持久,枝序整齊,層次分明,樹姿輕盈瀟灑,大大提高了紅楓的 成活率,綠化了環境,提高了經濟收益。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紅楓的栽培技術,該技術包括圃地、基 肥、整地、種植、整形修剪、追肥、中耕除草、鬆土和培土、開溝排水、病蟲害防治等,具體按如 下步驟進行(1)圃地,設在交通方便、水源充足、有電力保障的區域內,選擇土層深厚、土壤肥 沃、微酸性至中性的沙質壤土的地塊做圃地,平原圃地選擇地勢平坦、排水良好,地下水位 不超過150cm,山地圃地選擇在山中、下坡,地勢較平緩,坡度10°以上應建造梯形壩以保 持水土 ;(2)基肥,每667m2 (畝)施腐熟欄肥600kg及腐熟餅肥70kg,均勻撒施後耕翻埋 入耕作層;(3)整地,包括翻耕、耙地、平整、鎮壓,秋季翻耕,次年春季翻耕一次;(4)種植,選擇生長健壯、根系發達的嫁接苗,春季移植2月下旬 4月上旬,應摘 除全部葉片,秋季移植9月下旬 次年1月上旬,種植前先對苗木進行修剪,去掉中根、部分 長細根和頂端旺發枝及徒長枝,幹粗2cm以上苗木種植時要帶泥球,根據苗木大小開挖定 植穴,校正苗木,然後培土至根頸高出地面5cm 10cm,澆足定根水;(5)整形修剪,生長期修剪在4月下旬 8月下旬,休眠期修剪在10月下旬 第二 年3月下旬,除去樹體上無用的萌櫱,在種植第一年內修剪猛長的枝條,第二年保留從主杆 上分生的相隔8-12cm的3 4個強壯枝;(6)追肥,苗木生長初期使用速效性氮肥,苗木快速生長前期及中期施氮素化肥, 苗木快速生長後期施磷、鉀肥;(7)中耕除草,人工除草在地面溼潤時連根拔除,定植1 2年後的苗木採用化學 除草劑滅草;(8)鬆土和培土,鬆土每年2 3次,灌溉條件差應增加次數,降雨和灌溉後及土壤板結應及時鬆土、培土 ;(9)開溝排水,降雨或灌溉後及時排除積水,山地育苗應開好避水溝,對粘性較重、 易積水的苗圃,應開深溝50cm的排水溝;(10)病蟲害防治,及時清除因病蟲害所形成的枯枝落葉,選用高效低毒殘留的農 藥,蟣螬、螻蛄可用50%的辛硫磷乳油或樂斯本1000倍液澆根或拌細泥土撒施,金龜子、蚜 蟲可用阿維菌素、吡蟲啉、捕快等加水1000倍進行噴霧,刺蛾、蛀心蟲可用綠色功夫、殺滅 菊酯等加水3000倍進行噴霧。本發明的積極效果是通過對紅楓特性的了解,採用圃地、基肥、整地、種植、整形 修剪、追肥、中耕除草、鬆土和培土、開溝排水、病蟲害防治等技術,使紅楓葉形優美,紅色持 久,枝序整齊,層次分明,樹姿輕盈瀟灑,大大提高了紅楓的成活率,綠化了環境,提高了經 濟收益。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一種紅楓的栽培技術,該技術包括圃地、基肥、整地、種植、整形修剪、追肥、中耕除 草、鬆土和培土、開溝排水、病蟲害防治等,具體按如下步驟進行(1)圃地,設在交通方便、水源充足、有電力保障的區域內,選擇土層深厚、土壤肥 沃、微酸性至中性的沙質壤土的地塊做圃地,平原圃地選擇地勢平坦、排水良好,地下水位 不超過150cm,山地圃地選擇在山中、下坡,地勢較平緩,坡度10°以上應建造梯形壩以保 持水土,嚴禁在坡度25°以上的山坡地上開闢苗圃;(2)基肥,整地前施足基肥,以農家有機肥、餅肥為主,一般每667m2(畝)施腐熟欄 肥1000kg,或腐熟餅肥70kg,均勻撒施後耕翻埋入耕作層;(3)整地,包括翻耕、耙地、平整、鎮壓,秋季翻耕,次年春季翻耕一次,應做到深耕 細整,清除石塊、草根和樹根,地平土碎;(4)種植,選擇生長健壯、根系發達的嫁接苗,春季移植2月下旬 4月上旬,應摘 除全部葉片,秋季移植9月下旬 次年1月上旬,種植前先對苗木進行修剪,去掉中根、部分 長細根和頂端旺發枝及徒長枝,幹粗2cm以上苗木種植時要帶泥球,根據苗木大小開挖定 植穴,校正苗木,然後培土至根頸高出地面5cm 10cm,澆足定根水;(5)整形修剪,生長期修剪在4月下旬 8月下旬,休眠期修剪在10月下旬 第二 年3月下旬,除去樹體上無用的萌櫱,包括主杆基部發生的徒長枝和部分猛長的過強枝條, 苗木定植後,幹粗Icm以下的苗在離地約80cm IOOcm處進行短截,在種植第一年內修剪 猛長的枝條,第二年保留從主杆上分生的相隔8-12cm的3 4個強壯枝,其餘枝條一概除 去;(6)追肥,苗木生長初期使用速效性氮肥,苗木快速生長前期及中期施氮素化肥, 苗木快速生長後期施磷、鉀肥;苗圃追肥每年2次 4次,數量視苗木大小不同和不同生長 時期酌情增減;(7)中耕除草,人工除草在地面溼潤時連根拔除,定植1 2年後的苗木為節省勞 工,可採用化學除草劑滅草,常用的除草劑有除草醚、滅草靈、蓋草靈、果爾、草甘磷等,使用 時必須嚴格掌握用量與用法,禁止使用對紅楓生長有影響的除草劑;
(8)鬆土和培土,鬆土每年2 3次,灌溉條件差應增加次數,降雨和灌溉後及土壤 板結應及時鬆土、培土,鬆土深度以不傷苗木根係為原則;(9)開溝排水,降雨或灌溉後及時排除積水,山地育苗應開好避水溝,防止暴雨衝 毀苗圃,對粘性較重、易積水的苗圃,應開深溝50cm的排水溝,使地下水位控制在根部以 下;(10)病蟲害防治,及時清除因病蟲害所形成的枯枝落葉,選用高效低毒殘留的農 藥,蟣螬、螻蛄可用50%的辛硫磷乳油或樂斯本1000倍液澆根或拌細泥土撒施,金龜子、蚜 蟲可用阿維菌素、吡蟲啉、捕快等加水1000倍進行噴霧,刺蛾、蛀心蟲可用綠色功夫、殺滅 菊酯等加水3000倍進行噴霧。本發明通過對紅楓特性的了解,採用圃地、基肥、整地、種植、整形修剪、追肥、中耕 除草、鬆土和培土、開溝排水、病蟲害防治等技術,使紅楓葉形優美,紅色持久,枝序整齊,層 次分明,樹姿輕盈瀟灑,大大提高了紅楓的成活率,綠化了環境,提高了經濟收益。
權利要求
1. 一種紅楓的栽培技術,其特徵在於該技術包括圃地、基肥、整地、種植、整形修剪、 追肥、中耕除草、鬆土和培土、開溝排水、病蟲害防治等,具體按如下步驟進行(1)圃地,設在交通方便、水源充足、有電力保障的區域內,選擇土層深厚、土壤肥沃、微 酸性至中性的沙質壤土的地塊做圃地,平原圃地選擇地勢平坦、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不超過 150cm,山地圃地選擇在山中、下坡,地勢較平緩,坡度10°以上應建造梯形壩以保持水土 ;(2)基肥,每667m2(畝)施腐熟欄肥600kg及腐熟餅肥70kg,均勻撒施後耕翻埋入耕 作層;(3)整地,包括翻耕、耙地、平整、鎮壓,秋季翻耕,次年春季翻耕一次;(4)種植,選擇生長健壯、根系發達的嫁接苗,春季移植2月下旬 4月上旬,應摘除全 部葉片,秋季移植9月下旬 次年1月上旬,種植前先對苗木進行修剪,去掉中根、部分長細 根和頂端旺發枝及徒長枝,幹粗2cm以上苗木種植時要帶泥球,根據苗木大小開挖定植穴, 校正苗木,然後培土至根頸高出地面5cm 10cm,澆足定根水;(5)整形修剪,生長期修剪在4月下旬 8月下旬,休眠期修剪在10月下旬 第二年3 月下旬,除去樹體上無用的萌櫱,在種植第一年內修剪猛長的枝條,第二年保留從主杆上分 生的相隔8-12cm的3 4個強壯枝;(6)追肥,苗木生長初期使用速效性氮肥,苗木快速生長前期及中期施氮素化肥,苗木 快速生長後期施磷、鉀肥;(7)中耕除草,人工除草在地面溼潤時連根拔除,定植1 2年後的苗木採用化學除草 劑滅草;(8)鬆土和培土,鬆土每年2 3次,灌溉條件差應增加次數,降雨和灌溉後及土壤板結 應及時鬆土、培土 ;(9)開溝排水,降雨或灌溉後及時排除積水,山地育苗應開好避水溝,對粘性較重、易積 水的苗圃,應開深溝50cm的排水溝;(10)病蟲害防治,及時清除因病蟲害所形成的枯枝落葉,選用高效低毒殘留的農藥,蟣 螬、螻蛄可用50%的辛硫磷乳油或樂斯本1000倍液澆根或拌細泥土撒施,金龜子、蚜蟲可 用阿維菌素、吡蟲啉、捕快等加水1000倍進行噴霧,刺蛾、蛀心蟲可用綠色功夫、殺滅菊酯 等加水3000倍進行噴霧。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紅楓的栽培技術,通過對紅楓特性的了解,採用圃地、基肥、整地、種植、整形修剪、追肥、中耕除草、鬆土和培土、開溝排水、病蟲害防治等技術,使紅楓葉形優美,紅色持久,枝序整齊,層次分明,樹姿輕盈瀟灑,大大提高了紅楓的成活率,綠化了環境,提高了經濟收益。
文檔編號A01G23/00GK102113458SQ20091026428
公開日2011年7月6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30日 優先權日2009年12月30日
發明者田峰 申請人:田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