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膽結石的藥物及其製備方法
2023-09-17 21:29:30 2
治療膽結石的藥物及其製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治療膽結石的藥物及其製備方法。本發明藥物包括:路路通15-45,金錢草15-40份,玉米須10-35份,茯苓10-30份,白及8-20份,川楝子6-18份;本發明藥物按照中藥常規製劑方法可製備成任何一種臨床上可接受的口服藥物製劑。本發明藥物具有疏肝利膽,清熱利溼之功效,臨床療效表明本發明藥物對於膽結石療效確切可靠,標本兼治,臨床應用安全,無任何毒副作用。
【專利說明】治療膽結石的藥物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公開了治療膽結石的藥物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膽結石是指發生在膽囊內的結石所引起的疾病,是一種常見病。臨床上膽石症常見有膽總管結石、肝內膽管結石、膽囊結石。由於結石生成的部位不同。臨床表現亦殊。膽總管結石的典型特徵是絞痛、寒戰高熱、黃疸、早期休克;肝內膽管結石則以反覆發作的右上腹部肝區悶脹疼痛為主,可伴有畏寒、發熱等。但症狀多不典型,膽囊結石病以飽餐後出現突然發作之劇烈絞痛,難以忍受為特徵,臨床上結合血液、X射線或膽道造影、B超等輔助檢查,綜合分析,是不難作出膽石症的診斷。膽石症過去都以手術治療為主,但有弊端,近年來用中西醫結合治療。
[0003]中醫認為,脅為膽之分野。兩脅部乃肝經所主。故病雖生與膽,實與肝攸關,《景嶽全書》日:「肋痛之病,本屬肝膽二經,以二經之脈皆循肋放也。」因膽依附於肝,受肝之餘氣而為膽汁。肝主疏洩,能運氣血,詞情志,故肝鬱則膽汁疏洩受阻,凝而為石;或因肝失疏洩,脾之運化亦受影響,水停化溼生熱,溼熱之邪薰蒸肝膽,至使膽亦受累,久則膽汁受煎熬,凝結成石。結石阻塞腸道,出現右脅腹痞滿、脹痛,或包塊按痛身目尿黃,易煩躁,口乾苦;或嘔吐厭食等一系列肝膽系症狀。目前,用於治療的膽結石的中成藥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著見效慢、療效不夠顯著等缺陷,有待改進。
[0004]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的治療膽結石的藥物所存在的見效慢、療效不夠顯著、毒副作用大等缺陷,提供一種見效快、療效確切、無毒刮作用的治療膽結石的藥物;`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另一個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製備上述藥物的方法。
[0006]本發明所要解決的上述技術問題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治療膽結石的藥物,包括以下各組分:路路通、金錢草、玉米須、茯苓、白及、川楝子。
[0007]優選的,各組分的重量份是:路路通15-45、金錢草15-40份、玉米須10_35份、茯苓10-30份、白及8-20份、川楝子6-18份。
[0008]更優選的,各組分的重量份是;路路通15-30份、金錢草15-30份、玉米須10_20份、茯苓10-20份、白及8-12份、川楝子6-10份。
[0009]最優選的,各組分的重量份是:路路通25份、金錢草25份、玉米須15份、茯苓15份、白及10份、川楝子8份。
[0010]路路通:為金縷梅科植物楓香樹的乾燥成熟果序。冬季果實成熟後採收,除去雜質,乾燥。性味苦,平。歸肝經、腎經。通用於祛風通絡,利水除溼。用於肢體痺痛,手足拘攣,胃痛,7jC腫,脹滿,經閉,乳少,癰疽,痔漏,疥癬,溼疹。
[0011]金錢草:又名連錢草、活血丹、透骨消,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活血丹的乾燥地上部分,主產於江蘇、浙江等地。味辛、微苦,性微寒,歸肝、膽、膀胱經。功擅利溼通淋,清熱解毒,散瘀消腫。用於熱淋、石淋、溼熱黃疸、瘡癰腫痛、跌打損傷。
[0012]玉米須:玉米須異名玉麥須。味甘、淡,性平。歸膀胱經、膽經。玉米須具有利尿、降血壓、降血糖、利膽、止血、抑菌及增強免疫、抗癌等多種功效。
[0013]茯苓:性味甘,淡,平,歸心經、肺經、脾經。可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逆,惡阻,洩瀉,遺精,淋濁,驚悸,健忘等症。為利水滲溼要藥。
[0014]白及:為蘭科植物白及的塊莖。性苦甘,涼。歸肺經。補肺,止血,消腫,生肌,斂瘡,用於肺傷咳血,衄血,金瘡出血,癰疽腫毒,潰瘍疼痛,湯火灼傷,手足皸裂。
[0015]川楝子:為楝科植物川楝的成熟果實。主要產於的四川、湖北、貴州河南等地。性寒,味苦。歸肝經,胃經、小腸經。除溼熱,清肝火,止痛,殺蟲。用於熱厥心痛,肋痛,疝痛,蟲積腹痛。
[0016]在本發明藥物中進一步加入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時對於膽結石具有更好的治療功效:瓦楞子5-17份,海金沙4-15份,雞內金4-15份,澤瀉3_12份;優選的,各組分的用量為:瓦楞子7份,海金沙6份,雞內金6份,澤瀉5份。
[0017]冗楞子:為蚶科動物魁蚶、泥蚶及毛蚶的貝殼。性味甘鹹,平。歸肝經、脾經。化痰,軟堅,散瘀,消積。用於痰積,胃痛,嘈雜,吐酸,癩瘕,瘰癧、牙疳。
[0018]海金沙: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的乾燥成熟孢子。性味:甘涼,寒。歸膀胱經、小腸經。清熱解毒,利水通淋。用於尿路感染,尿路結石,白濁,白帶,肝炎,腎炎水腫,咽喉腫痛,痄腮,腸炎,痢疾,皮膚溼疹,帶狀皰疹。
[0019]雞內金:為雉科動物家雞`的乾燥砂囊內膜。性甘,平。歸脾經、胃經。消積滯,健脾胃。用於飲食積脹滿,嘔吐反胃,瀉痢,疳積,消渴,遺溺,喉痺乳蛾,牙疳口瘡。
[0020]澤瀉:為澤瀉科植物澤瀉的塊莖。性味甘,寒。歸腎經、膀胱經。利水,滲溼,洩熱。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嘔吐,瀉痢,痰飲,腳氣,淋病,尿血。
[0021]本發明方中各藥配伍在一起共奏疏肝利膽,清熱利溼之功效,本發明藥物對於膽結石標本兼治,臨床療效觀察證實,本發明藥物對於膽結石療效確切可靠、真實。本發明藥物無毒無害,安全可靠,服用後無不良反應,臨床使用安全。
[0022]本發明藥物活性組分可以加入製備不同劑型時所需的各種輔料,例如崩解劑、潤滑劑、黏合劑等,以常規的中藥製劑方法製備成任何一種適宜的臨床口服製劑,所述的口服製劑可以是丸劑、散劑、顆粒劑、膠囊劑、片劑、口服液、滴丸劑等。
[0023]本發明藥物的一種製備方法:將本發明的各原料藥按所述重量份配比稱取後,粉碎,過篩(例如可以是600-1000目篩),即得。也可以將各原料藥粉碎後,加入製劑成型所需的輔料或賦型劑,按照常規方法製備成膠囊劑、片劑或丸劑。
[0024]本發明藥物的另一種製備方法:按所述重量份稱取各原料藥;將各原料藥用水煎煮,合併煎煮液,過濾,濾液濃縮成清膏,加入製劑成型的輔料或賦型劑,製劑成型,即得。
[0025]本發明藥物的用法與用量:本發明的用藥量取決於具體劑型、病人的年齡、健康狀況等因素。作為指導:用法用量:膠囊劑,每個膠囊含量0.6克生藥,每次口服I至3粒,一日三次,15天為一個療程。[0026]
【具體實施方式】
[0027]實施例1膠囊劑的製備
按以下重量稱取各原料藥(單位:g):路路通15、金錢草15、玉米須10、茯苓10、白及
8、川楝子6 ;將上述各原料藥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4倍重量,煎煮2小時,第二次加水5倍重量,煎煮1.5小時;將煎煮液合併,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7-1.19 (600C )的清膏;合併兩次清膏,加適量澱粉,混勻,乾燥、粉碎、加乙醇適量製成顆粒,乾燥,整粒,填充膠囊,即得。
[0028]實施例2膠囊劑的製備
按以下重量稱取各原料藥(單位:g):路路通40、金錢草40、玉米須30、茯苓30、白及20、川楝子18 ;將上述各原料藥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6倍重量,煎煮2小時,第二次加水4倍重量,煎煮1.5小時;將煎煮液合併,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7-1.19(600C )的清膏;合併兩次清膏,加適量澱粉,混勻,乾燥、粉碎、加乙醇適量製成顆粒,乾燥,整粒,填充膠囊,即得。
[0029]實施例3膠囊劑的製備
按以下重量稱取各原料藥(單位:g):路路通25、金錢草25、玉米須15、茯苓15、白及10、川楝子8 ;將上述各原料藥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4倍重量,煎煮2小時,第二次加水5倍重量,煎煮1.5 小時;將煎煮液合併,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0-1.35(550C )的清膏;合併兩次清膏,加適量澱粉,混勻,乾燥、粉碎、加乙醇適量製成顆粒,乾燥,整粒,填充膠囊,即得。
[0030]實施例4膠囊劑的製備
按以下重量稱取各原料藥(單位:g):路路通15、金錢草15、玉米須10、茯苓10、白及
8、川楝子6、瓦楞子5,海金沙4,雞內金4,澤瀉3;將上述各原料藥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4倍重量,煎煮2小時,第二次加水5倍重量,煎煮1.5小時;將煎煮液合併,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7-1.19 (600C )的清膏;合併兩次清膏,加適量澱粉,混勻,乾燥、粉碎、加乙醇適量製成顆粒,乾燥,整粒,填充膠囊,即得。
[0031]實施例5膠囊劑的製備
按以下重量稱取各原料藥(單位:g):路路通40、金錢草40、玉米須30、茯苓30、白及20、川楝子18、瓦楞子17,海金沙15,雞內金15,澤瀉12 ;將上述各原料藥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6倍重量,煎煮2小時,第二次加水4倍重量,煎煮1.5小時;將煎煮液合併,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7-1.19 (600C )的清膏;合併兩次清膏,加適量澱粉,混勻,乾燥、粉碎、加乙醇適量製成顆粒,乾燥,整粒,填充膠囊,即得。
[0032]實施例6膠囊劑的製備
按以下重量稱取各原料藥(單位:g):路路通25、金錢草25、玉米須15、茯苓15、白及
10、川楝子8、瓦楞子7,海金沙6,雞內金6,澤瀉5 ;將上述各原料藥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4倍重量,煎煮2小時,第二次加水5倍重量,煎煮1.5小時;將煎煮液合併,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0-1.35 (550C )的清膏;合併兩次清膏,加適量澱粉,混勻,乾燥、粉碎、加乙醇適量製成顆粒,乾燥,整粒,填充膠囊,即得。[0033]試驗例I本發明藥物治療膽結石的臨床療效觀察試驗
一、一般資料:100例患者均符合膽結石的臨床診斷標準,將患者隨機分成兩組,每組50例;兩組年齡、病程及病情嚴重程度上差異無顯著性。
[0034]二、試驗藥物:本發明實施例1-6所製備的藥物。
[0035]三、治療方法
將100例患者隨機分成2組,即:試驗I組和試驗2組,每組各50例,試驗I組採用實施例1-3所製備的膠囊劑治療,試驗2組採用實施例4-6所製備的膠囊劑治療;口服,一次3粒(0.6g生藥/粒),一日3次,15天為一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服藥期間停服其它相關藥物及其它治療。
[0036]四、療效評定標準
顯效:臨床症狀基本或全部消失;有效:臨床症狀減輕,體徵改善;無效:臨床症狀和體徵未見改善。
[0037]五、臨床觀察結果
臨床觀察結果見表1。
[0038]表1本發明藥物治療膽結石的臨床療效觀察試驗結果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膽結石的藥物,其特徵在於,由以下各組分組成:路路通、金錢草、玉米須、茯苓、白及、川楝子。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藥物,其特徵在於,各組分的重量份是:路路通15-45、金錢草15-40份、玉米須10-35份、茯苓10-30份、白及8-20份、川楝子6-18份。
3.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藥物,其特徵在於,各組分的重量份是:路路通15-30份、金錢草15-30份、玉米須10-20份、茯苓10-20份、白及8-12份、川楝子6-10份。
4.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藥物,其特徵在於,各組分的重量份是:路路通25份、金錢草25份、玉米須15份、茯苓15份、白及10份、川楝子8份。
5.一種治療膽結石的藥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組分組成:路路通15-45、金錢草15-40份、玉米須10-35份、茯苓10-30份、白及8_20份、川楝子6-18份、瓦楞子5_17份、海金沙4-15份、雞內金4-15份、澤瀉3-12份。
6.按照權利要求5所述的藥物,其特徵在於,各組分的重量份是:路路通25份、金錢草25份、玉米須15份、茯苓15份、白及10價、川楝子8份、瓦楞子7份、海金沙6份、雞內金6份、澤瀉5份。
7.一種製備權利要求1-6任何一項所述藥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按所述重量配比稱取各原料藥; (2)、將各原料藥用水煎煮,合併煎煮液,過濾,濾液濃縮成清膏,加入製劑成型的輔料或賦型劑,製劑成型,即得。
8.權利要求1-6任何一項所述藥物`在製備治療膽結石藥物中的用途。
【文檔編號】A61K35/56GK103816411SQ201310645202
【公開日】2014年5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5日
【發明者】孔祥俠 申請人:孔祥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