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整理型降塵煤礦帶式輸送機的製作方法
2023-09-18 06:26:05 1

本實用新型涉及煤炭開採設備領域,具體是一種整理型降塵煤礦帶式輸送機。
背景技術:
在煤炭生產中,煤礦的長距離運輸是一項重要環節。在煤炭的開採和運輸中,帶式輸送機是一種常用的運輸設備。在使用帶式輸送機運輸煤礦時,經常遇到的問題主要為落料和揚塵的問題。
帶式輸送機輸送的煤礦,包含有大小形態不一的塊、渣、末,在長距離運輸中反覆顛簸,沿途產生大量的煤塵,具有極大的危害性,不但威脅人員健康,而且在一定條件下容易引發煤塵爆炸事故,造成嚴重後果。嚴重威脅井下員工生命安全和礦井安全。
雖然帶式輸送機的中部凹陷,在輸送中結合顛簸具有一定的物料聚攏效果,但是在其剛剛落料的首段部分,落料情況則比較嚴重,這主要是因為在煤礦自料鬥卸落到帶式輸送機的前端時,塊狀的礦塊在一定高度落差的勢能下,四處散落滾動,使散礦攤布的範圍較大,經常落到輸送帶的邊緣。在輸送中顛簸跳動,就很容易落下,不但造成較為嚴重的浪費情況,而且容易對機械設備造成傷害,增加維護難度和成本,同時散落的礦塊、粉也會進一步加重煤塵問題,使局部煤塵濃度過高,引發安全事故。
故如何合理的解決上述問題,對煤礦生產有著重要的意義。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整理型降塵煤礦帶式輸送機,它能夠在煤 礦落到輸送帶上後,在其散開充分的狀態下噴水淋溼,再向中間集中整理,從而既能解決首段部分的落料問題,也能顯著改善煤塵問題,保證了井下的人員安全和礦井安全。
本實用新型為實現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整理型降塵煤礦帶式輸送機,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安裝有託輥組、輸送帶,所述輸送帶的一端設有驅動滾筒,且其另一端設有被動滾筒,所述輸送帶靠近被動滾筒的一端設有下料鬥,所述下料鬥的後方設有與機架固定連接的門形架,所述門形架的前側安裝有噴霧噴嘴,所述門形架的下部對稱的安裝有與其轉動連接的輪刷,所述輪刷的首端直徑小於尾端直徑,所述輪刷為兩個且設置於輸送帶的兩側,所述輪刷的尾端與輸送帶相接觸,兩個所述輪刷相向轉動。
所述門形架的下部設有與其轉動連接的轉動軸,所述輪刷包括桁架,所述桁架與轉動軸固定連接,所述桁架的截面為梯形且其周側設有刷毛。
所述門形架的上部設有與其轉動連接的驅動軸、傳動軸和從動軸,所述從動軸為兩個且對應下方的輪刷設置,所述驅動軸上安裝有電機,所述驅動軸上設有驅動帶輪和驅動齒輪,所述傳動軸上設有與驅動齒輪相嚙合的傳動齒輪,且所述傳動軸上還設有傳動帶輪,所述從動軸上設有從動帶輪,所述從動帶輪與驅動帶輪或傳動帶輪通過同步帶連接,所述從動軸上還設有上帶輪,所述轉動軸上設有下帶輪,所述上帶輪和下帶輪之間纏繞有同步帶。
所述刷毛呈螺旋分布。
對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
1、所述輪刷自外而內滾動,將輸送帶邊側的煤礦導向性的推至中部,使煤礦落下攤散後能被快速的集中到輸送帶中部,解決首段部分落料嚴重的問題。 且由於輪刷的前端小後端大,對煤礦的推動具有漸進性,順勢柔緩的整理方式降低了煤礦集中過程中的揚塵,避免因理礦而加重煤塵問題。
所述門形架前側的噴霧噴嘴,從上往下噴灑水霧,使剛剛落下的煤礦剛剛落下,散開充分的狀態下被噴淋而充分潤溼,然後再通過輪刷向中間集中整理。潤溼的煤礦顯著降低了揚塵情況,大大降低空氣中煤塵濃度,保證了井下的人員安全和礦井安全。
2、所述輪刷通過桁架和刷毛組成,桁架輕便,便於驅動,降低電力能耗。所述刷毛不但能夠較好的推掃煤粉,而且較長的刷毛與礦塊接觸較為柔和,增加推送的順勢性和溫和性。
3、通過所述門形架內的傳動機構,能夠實現通過一個電機,帶動兩側的輪刷同時向內轉動的功能,傳動有效,節約能耗,降低成本。同時傳動組件分布在兩側及高位,遠離輸送帶上的煤礦,不影響煤礦行進,降低卡機問題,便於觀察、維護。
4、所述螺旋狀的刷毛,能進一步增加將煤礦居中整理的漸進性。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正面的示意圖。
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頂面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3是本實用新型附圖2的A-A剖面圖。
附圖中所示標號:
1、機架;2、託輥組;3、輸送帶;4、下料鬥;5、門形架;6、噴霧噴嘴;7、輪刷;8、轉動軸;9、桁架;10、刷毛;11、驅動軸;12、傳動軸;13、從動軸;14、驅動帶輪;15、驅動齒輪;16、傳動齒輪;17、傳動帶輪;18、 從動帶輪;19、上帶輪;20、下帶輪。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於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的範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講授的內容之後,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於本申請所限定的範圍。
本實用新型所述是一種整理型降塵煤礦帶式輸送機,主體結構包括機架1,所述機架1上安裝有託輥組2、輸送帶3,所述輸送帶3的一端設有驅動滾筒,且其另一端設有被動滾筒,所述輸送帶3靠近被動滾筒的一端設有下料鬥4,所述下料鬥4的後方設有與機架1固定連接的門形架5,所述門形架5的前側安裝有噴霧噴嘴6,從上往下噴灑水霧,使剛剛落下的煤礦剛剛落下,散開充分的狀態下被噴淋而充分潤溼,然後再通過輪刷7向中間集中整理。潤溼的煤礦顯著降低了揚塵情況,大大降低空氣中煤塵濃度,保證了井下的人員安全和礦井安全。所述門形架5的下部對稱的安裝有與其轉動連接的輪刷7,所述輪刷7的首端直徑小於尾端直徑,所述輪刷7為兩個且設置於輸送帶3的兩側,所述輪刷7的尾端與輸送帶3相接觸,兩個所述輪刷7相向轉動。將輸送帶3邊側的煤礦導向性的推至中部,使煤礦落下攤散後能被快速的集中到輸送帶3中部,解決首段部分落料嚴重的問題。且由於輪刷7的前端小後端大,對煤礦的推動具有漸進性,順勢柔緩的整理方式降低了煤礦集中過程中的揚塵,避免因理礦而加重煤塵問題。
所述門形架的下部設有與其轉動連接的轉動軸8,所述輪刷7包括桁架9,桁架9輕便,便於驅動,降低電力能耗。所述桁架9與轉動軸8固定連接,所述桁架9的截面為梯形且其周側設有刷毛10。所述刷毛10不但能夠較好的推 掃煤粉,而且較長的刷毛10與礦塊接觸較為柔和,增加推送的順勢性和溫和性。
所述門形架的上部設有與其轉動連接的驅動軸11、傳動軸12和從動軸13,所述從動軸13為兩個且對應下方的輪刷7設置,所述驅動軸11上安裝有電機,所述驅動軸11上設有驅動帶輪14和驅動齒輪15,所述傳動軸12上設有與驅動齒輪15相嚙合的傳動齒輪16,且所述傳動軸12上還設有傳動帶輪17,所述從動軸13上設有從動帶輪18,所述從動帶輪18與驅動帶輪14或傳動帶輪17通過同步帶連接,所述從動軸13上還設有上帶輪19,所述轉動軸8上設有下帶輪20,所述上帶輪19和下帶輪20之間纏繞有同步帶。能夠實現通過一個電機,帶動兩側的輪刷7同時向內轉動的功能,傳動有效,節約能耗,降低成本。同時傳動組件分布在兩側及高位,遠離輸送帶3上的煤礦,不影響煤礦行進,降低卡機問題,便於觀察、維護。
所述刷毛10呈螺旋分布。能進一步增加將煤礦居中整理的漸進性。
實施例:本實用新型所述是一種整理型降塵煤礦帶式輸送機,主體結構包括機架1,所述機架1上安裝有託輥組2、輸送帶3,所述輸送帶3的一端設有驅動滾筒,且其另一端設有被動滾筒,所述輸送帶3靠近被動滾筒的一端設有下料鬥4,所述下料鬥4的後方設有與機架1固定連接的門形架5,所述門形架5的前側安裝有噴霧噴嘴6,所述門形架5上設有供水管,所述噴霧噴嘴6與供水管連通,所述供水管上設有進水接口,所述進水接口上設有水閥。所述門形架5的下部對稱的安裝有與其轉動連接的輪刷7,所述門形架的下部設有與其轉動連接的轉動軸8,所述輪刷7包括桁架9,所述桁架9與轉動軸8固定連接,所述桁架9的截面為梯形且其周側設有刷毛10。所述刷毛10呈螺旋分布。所述輪刷7的首端直徑小於尾端直徑,所述輪刷7為兩個且設置於輸送帶3的兩側,所述輪刷7的尾端與輸送帶3相接觸,兩個所述輪刷7相向轉動。 所述門形架的上部設有與其轉動連接的驅動軸11、傳動軸12和從動軸13,所述從動軸13為兩個且對應下方的輪刷7設置,所述驅動軸11上安裝有電機,所述驅動軸11上設有驅動帶輪14和驅動齒輪15,所述傳動軸12上設有與驅動齒輪15相嚙合的傳動齒輪16,且所述傳動軸12上還設有傳動帶輪17,所述從動軸13上設有從動帶輪18,所述從動帶輪18與驅動帶輪14或傳動帶輪17通過同步帶連接,所述從動軸13上還設有上帶輪19,所述轉動軸8上設有下帶輪20,所述上帶輪19和下帶輪20之間纏繞有同步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