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端子結構改良的USB插頭的製作方法
2023-09-17 17:15:20 3

本實用新型涉及USB插頭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端子結構改良的USB插頭。
背景技術:
USB(Universal Serial Bus)是一個外部總線標準,用於規範電腦與外部設備的連接和通訊,是應用在PC領域的接口技術。USB接口支持設備的即插即用和熱插拔功能。截至2015年12月26日,國內眾多廠商已經大規模在生產的手機設備商使用基於標準的數據線。USB接口中四根線分別是:1-地極2-數據3-數據4-電源,紅、白、綠、黑是標準的配線顏色,分別對應1、2、3、4引腳;一般的排列方式是:紅白綠黑從左到右。
目前,地極通常需要單獨焊外殼,此法增加了焊接工藝和USB的製造難度。另外每一導電端子具有一接觸部及一焊接部,接觸部用來與USB插座接觸,焊接部與線纜焊接於內置電路板,實現電性導通。
技術實現要素:
基於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減少USB地極與外殼的焊接工藝進而降低USB的製造難度;加大USB導電能力以及加快USB散熱速度,可比現有結構承受更高的電流。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端子結構改良的USB插頭,包括由一地線端子、兩數據線端子、一電源端子組成的導電端子,用於固定所述導電端子的固定板,覆蓋在所述固定板外面的主外殼和副外殼,所述地線端子外側設置有一彈片,所述彈片作為負極端子與主外殼接觸連接;所述地線端子和所述電源端子的接觸部均包括第一接觸片和第二接觸片。
優選地,所述彈片與所述地線端子一體成型設置於所述地線端子的接觸部一端。
優選地,所述第二接觸片與所述第一接觸片一體成型疊置。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第二接觸片厚度與所述第一接觸片厚度一致、形狀為長方形。
優選地,所述主外殼外側設置有凹槽,所述副外殼設置有凸起,所述主外殼和所述副外殼採用卡合的方式進行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增加側面負極端子和與外殼導通,可減少USB地極與外殼的焊接工藝進而降低USB的製造難度;地線端子和電源端子的接觸部的原接觸片再增加一層接觸片可加大USB導電能力以及加快USB散熱速度,可比現有結構承受更高的電流。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涉及的USB插頭分解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涉及的USB插頭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涉及的USB線端子的放大圖。
圖4為圖3中A處的局部放大圖。
附圖標記為:地線端子1a、數據線端子1b、電源端子1c、固定板2、第一接觸片3a、第二接觸片3b、主外殼4、副外殼5、彈片6。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特徵、技術手段以及所達到的具體目的、功能,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請參閱圖1至圖4: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端子結構改良的USB插頭,包括由一條地線端子1a、兩條數據線端子1b、一條電源線端子1c組成的導電端子,用於固定所述導電端子的固定板2,覆蓋在所述固定板外面的主外殼4和副外殼5,所述地線端子1a外側增加一個彈片6,作為負極端子與主外殼4接觸導通;所述地線端子1a和電源端子1c的接觸部由原第一接觸片3a再增加一層第二接觸片3b組成。
所述彈片6與所述地線端子1a一體成型設置在所述地線端子靠近接觸部的一端。
所述第二接觸片3b採用直接反折的方式疊置於所述地線端子1a和電源端子接觸部1c的第一接觸片3a上。所述第二接觸片3b厚度與所述地線端子1a和電源端子1c接觸部的第一接觸片3a厚度一致、形狀為長方形。
所述主外殼4外側設置有凹槽,所述副外殼5設置有凸起,所述主外殼4和所述副外殼5採用卡合的方式進行連接。
本實用新型相對於現有技術在地線端子側面增加彈片6作為負極端子和與主外殼4導通,可減少USB地極與外殼的焊接工藝進而降低USB的製造難度;地線端子1a和電源端子1c的接觸部的在第一接觸片3a的基礎上再增加一層第二接觸片3b可加大USB導電能力以及加快USB散熱速度,可比現有結構承受更高的電流,滿足人們對USB質量要求,適應了市場的發展趨勢。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並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範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範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