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風速調節的超低溫空氣源熱泵的製作方法
2023-09-18 10:04:20
專利名稱:可風速調節的超低溫空氣源熱泵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可風速調節的超低溫空氣源熱泵屬於熱泵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能在超低溫環境下工作的可風速調節的超低溫空氣源熱泵。
背景技術:
噴氣增焓技術在熱泵行業已得到一定的應用,目前採用噴氣增焓技術的超低溫空氣源熱泵可實現低溫制熱,它通過噴氣迴路給壓縮機輔助補氣,提高了壓縮機在嚴寒環境下的制熱能力。普通的空氣源熱泵包括由壓縮機、四通閥、第一換熱器、經濟器、第一電子膨脹閥、 電磁二通閥、第二電子膨脹閥、第二換熱器、毛細管、氣液分離器、控制裝置構成,壓縮機的排氣口與四通閥的接口 D連接,四通閥的接口 C與第一換熱器的冷媒進口相連,第一換熱器冷媒出口連接到電子膨脹閥進口,電子膨脹閥出口連接到經濟器的增焓進口,經濟器的增焓出口與壓縮機輔助進氣口相連,經濟器的過冷出口與電磁二通閥的進口相連,電磁二通閥的出口與毛細管相連,毛細管與壓縮機的輔助進氣口相連,第一換熱器的冷媒出口與經濟器的過冷進口相連,經濟器的過冷出口與第二電子膨脹閥的進口相連,第二電子膨脹閥的出口與第二換熱器的進口相連,第二換熱器的出口與四通閥的E 口相連,四通閥的S 口與氣液分離器的進口相連,氣液分離器的出口與壓縮機的回氣口相連。普通的空氣源熱泵採用噴氣增焓技術,能在_25°C的環境下安全可靠地運行,其安全運行範圍為_25°C至21°C。在夏天,室外環境溫度比較高,蒸發效果好,系統的回氣壓力增大,造成壓縮機的回氣量過大,輸入功率增大,耗電量增加,同時排氣壓力上升,系統有跳高壓保護的風險,為解決這些問題,傳統的做法是在系統高壓側設置卸壓開關,當排氣壓力高於某一設定值時,卸壓開關動作,風機停止運行,蒸發效果迅速下降,系統回氣壓力降低, 排氣壓力也下降,這樣系統雖然不會跳高壓保護,當隨著蒸發效果的繼續下降,回氣過熱度變小,容易造成壓縮機回液,系統穩定性差,安全性差、可靠性差。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避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採用變頻電機調節風速、擴大機組運行範圍的帶風速調節的超低溫空氣源熱泵。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措施來達到的,可風速調節的超低溫空氣源熱泵包括由壓縮機、四通閥、第一換熱器、經濟器、第一電子膨脹閥、電磁二通閥、第二電子膨脹閥、 第二換熱器、毛細管、氣液分離器、控制裝置構成,壓縮機的排氣口與四通閥的接口 D連接, 四通閥的接口 C與第一換熱器的冷媒進口相連,第一換熱器冷媒出口連接到電子膨脹閥進口,電子膨脹閥出口連接到經濟器的增焓進口,經濟器的增焓出口與壓縮機輔助進氣口相連。經濟器的過冷出口與電磁二通閥的進口相連,電磁二通閥的出口與毛細管相連,毛細管與壓縮機的輔助進氣口相連,第一換熱器的冷媒出口與經濟器的過冷進口相連,經濟器的過冷出口與第二電子膨脹閥的進口相連,第二電子膨脹閥的出口與第二換熱器的進口相連,第二換熱器的出口與四通閥的E 口相連,四通閥的S 口與氣液分離器的進口相連,氣液分離器的出口與壓縮機的回氣口相連,壓縮機的控制線與控制裝置相連,第一電子膨脹閥的控制線與控制裝置相連,電磁二通閥的控制線與控制裝置相連,第二電子膨脹閥的控制線與控制裝置相連,在氣液分離器的進口側設置有壓力傳感器,在第二換熱器上設置有變頻電機,變頻電機的控制線與控制裝置相連。壓力傳感器的控制線與控制裝置相連。本實用新型的第一換熱器為冷媒——水換熱器,第二換熱器為冷媒——空氣換熱
ο本實用新型在第二換熱器附近設置有變頻電機,可以通過控制裝置進行調速。本實用新型系統穩定、運行範圍廣,安全性好,可靠性高。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的原理示意圖。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圖中壓縮機1、四通閥2、第一換熱器3、經濟器4、第一電子膨脹閥5、電磁二通閥 6、第二電子膨脹閥7、第二換熱器8、毛細管9、壓力傳感器10、氣液分離器11、變頻電機12、 控制裝置13。如附圖1、附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由壓縮機1、四通閥2、第一換熱器3、經濟器4、第一電子膨脹閥5、電磁二通閥6、第二電子膨脹閥7、第二換熱器8、毛細管9、壓力傳感器10、氣液分離器11、變頻電機12、控制裝置13構成。壓縮機1的排氣口與四通閥2的接口 D連接,四通閥2的接口 C與第一換熱器3的冷媒進口相連,第一換熱器3冷媒出口連接到第一電子膨脹閥5進口,第一電子膨脹閥5出口連接到經濟器4的增焓進口,經濟器4 的增焓出口與壓縮機1輔助進氣口相連,經濟器4的過冷出口與電磁二通閥6的進口相連, 電磁二通閥6的出口與毛細管9相連,毛細管9與壓縮機1的輔助進氣口相連,第一換熱器 3的冷媒出口與經濟器4的過冷進口相連,經濟器4的過冷出口與第二電子膨脹閥7的進口相連,第二電子膨脹閥7的出口與第二換熱器8的進口相連,第二換熱器8的出口與四通閥 2的E 口相連,四通閥2的S 口與氣液分離器11的進口相連,氣液分離器11的出口與壓縮機1的回氣口相連。在氣液分離器11的進口側設置有壓力傳感器10,在第二換熱器8的附近設置有變頻電機12。壓縮機1的控制線與控制裝置13相連,第一電子膨脹閥5的控制線與控制裝置13相連,電磁二通閥6的控制線與控制裝置13相連,第二電子膨脹閥7的控制線與控制裝置13相連,變頻電機12的控制線與控制裝置13相連。壓力傳感器10的控制線與控制裝置13相連。第一換熱器為冷媒——水換熱器,第二換熱器為冷媒——空氣換熱器。壓縮機1工作,排出高溫高壓的製冷劑氣體,製冷劑氣體從四通閥2的D 口流進, 從四通閥2的C 口流出,進入第一換熱器3中,製冷劑氣體經第一換熱器3冷凝後變成液體, 從第一換熱器3流出的高壓製冷劑液體分兩路流動,一路為主迴路,另一路為輔迴路。主迴路的製冷劑液體進入經濟器4,輔迴路的製冷劑液體經第一電子膨脹閥5降壓後變成低壓的氣液混合物,也同時進入經濟器4,兩路製冷劑在第經濟器4中產生熱交換後,輔迴路的製冷劑吸取熱量變成氣體後被壓縮機1的輔助進氣口吸入。主路的製冷劑從經濟器4的過冷出口流出,變為過冷液體,經第二電子膨脹閥7進行降壓後,流進第二換熱器8。製冷劑液體在第二換熱器8中吸收周圍空氣的熱量進行蒸發,完成蒸發之後的製冷劑氣體依次經過四通閥的E 口、S 口,進入氣液分離器11,再從氣液分離器11流出,從壓縮機1的回氣口回到壓縮機,完成制熱循環。電磁二通閥根據實際情況需要,進行開啟與關閉。壓力傳感器10檢測氟路系統的回氣壓力,將壓力信號傳遞給控制裝置13,如果檢測到回氣壓力過高,控制裝置13對變頻電機12進行控制,將電機的轉速調低,減少系統蒸發量,使得回氣溫度得到有效控制。以上措施帶來的有益效果是電機的速度可調節,系統蒸發量不會在瞬間進行大的變化,不容易造成壓機回液,使得機組製取熱水的安全運行範圍擴大了,為_25°C至43°C。整個系統的安全性、可靠性也相應提高了。而普通超低溫空氣源熱泵機組製取熱水的安全運行範圍是-25°C至21°C。本實用新型系統穩定、安全性高、可靠性好,運行範圍廣。
權利要求1. 一種可風速調節的超低溫空氣源熱泵,包括由壓縮機、四通閥、第一換熱器、經濟器、 第一電子膨脹閥、電磁二通閥、第二電子膨脹閥、第二換熱器、毛細管、氣液分離器、控制裝置構成,壓縮機的排氣口與四通閥的接口 D連接,四通閥的接口 C與第一換熱器的冷媒進口相連,第一換熱器冷媒出口連接到電子膨脹閥進口,電子膨脹閥出口連接到經濟器的增焓進口,經濟器的增焓出口與壓縮機輔助進氣口相連;經濟器的過冷出口與電磁二通閥的進口相連,電磁二通閥的出口與毛細管相連,毛細管與壓縮機的輔助進氣口相連,第一換熱器的冷媒出口與經濟器的過冷進口相連,經濟器的過冷出口與第二電子膨脹閥的進口相連, 第二電子膨脹閥的出口與第二換熱器的進口相連,第二換熱器的出口與四通閥的E 口相連,四通閥的S 口與氣液分離器的進口相連,氣液分離器的出口與壓縮機的回氣口相連,壓縮機的控制線與控制裝置相連,第一電子膨脹閥的控制線與控制裝置相連,電磁二通閥的控制線與控制裝置相連,第二電子膨脹閥的控制線與控制裝置相連,其特徵是在氣液分離器的進口側設置有壓力傳感器,在第二換熱器上設置有變頻電機,變頻電機的控制線與控制裝置相連,壓力傳感器的控制線與控制裝置相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可風速調節的超低溫空氣源熱泵屬於熱泵領域,可風速調節的超低溫空氣源熱泵包括由壓縮機、四通閥、第一換熱器、經濟器、第一電子膨脹閥、電磁二通閥、第二電子膨脹閥、第二換熱器、毛細管、氣液分離器、控制裝置構成,壓縮機的排氣口與四通閥的接口D連接,第一換熱器冷媒出口連接到電子膨脹閥進口,經濟器的過冷出口與電磁二通閥的進口相連,第二電子膨脹閥的出口與第二換熱器的進口相連,在氣液分離器的進口側設置有壓力傳感器,在第二換熱器上設置有變頻電機,變頻電機的控制線與控制裝置相連。壓力傳感器的控制線與控制裝置相連。本實用新型系統穩定、運行範圍廣,安全性好,可靠性高。
文檔編號F25B30/06GK202304102SQ201120344460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15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15日
發明者劉楊, 王星, 王超毅 申請人:廣東芬尼克茲節能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