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灸療貼的製作方法
2023-09-17 16:37:00 2
一種灸療貼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灸療貼,包括灸療貼上貼、灸療貼下貼,其中,在灸療貼上貼與灸療貼下貼之間還包括灸療藥容納環,灸療藥容納環固定在灸療貼下貼上,其內部用於放置灸療藥膏,在灸療藥容納環外部灸療貼上貼與灸療貼下貼之間粘合在一起。本實用新型的灸療貼能很好的裝載灸療膏或藥粉,且方便灸療操作,易於將灸療膏固定在身體上,藥膏在人體穴位上固定牢靠,定位準確。施灸時灸療藥與人體穴位不會輕易產生錯動;可以放置不同種類的灸療藥,滿足不同的灸療要求;如採用藥膏或粉直接貼在人體穴位上再加熱施灸,大大提高了電子灸療的療效。
【專利說明】一種灸療貼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藥貼,尤其是涉及一種灸療貼。
【背景技術】
[0002]隔物灸是傳統艾灸的主要方式,廣泛用於臨床各種病證。隔物灸是在艾柱與皮膚之間隔墊上某種藥物而施灸的一種方法,所隔藥物又因病證而異,既有單方,又有複方,發揮了艾灸和藥物的雙重作用,而有特殊效果;此外藥物通過穴位透皮吸收,避免了藥物口服的首關效應、以及對肝腎的影響。但是傳統的隔物灸存在許多缺陷:1、所隔藥物在穴位上不好固定,很容易移位或脫落;2、患者在整個灸療過程中始終得保持一個體位,不能變換體位,患者很容易疲憊;3、現有藥貼面積過大,不能準確的定位到穴位上產生作用;4、現有藥貼沒有限定裝置,藥物在敷貼到肌膚上時一壓就容易溢出,導致藥物的浪費及療效的下降;
5、現有藥貼只可應用於膏狀藥物的敷貼,對於一些粉末狀藥物使用極不方便。
【發明內容】
[0003]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灸療貼,其內部放置灸療藥,灸療貼可以粘在人體表面,使灸療藥直接接觸在灸療部位,從而產生很好的灸療效果。
[0004]一種灸療貼,包括灸療貼上貼、灸療貼下貼,其中,在灸療貼上貼與灸療貼下貼之間還包括灸療藥容納環,灸療藥容納環固定在灸療貼下貼上,其內部用於放置灸療藥,在灸療藥容納環外部灸療貼上貼與灸療貼下貼之間粘合在一起。使用時將灸療貼上貼撕去,把灸療貼下貼上的灸療藥容納環內的灸療藥對準灸療部位;灸療藥容納環的高度和大小可根據實際需求進行調整;灸療藥可以是膏狀,也可以是粉末狀。
[0005]作為上述灸療貼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灸療貼下貼上有粘性物質,通過該粘性物質使灸療貼下貼與灸療貼上貼進行粘合。灸療貼下貼上有粘性,使用時可以起到固定灸療藥膏或藥粉於灸療部位的作用。
[0006]作為上述灸療貼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灸療貼下貼與灸療藥容納環之間還有一層防滲膜。當然灸療貼下貼本身可以採用防滲材料做成,只在灸療藥容納環部位放置防滲膜可以防止灸療膏中的物質滲出,又可使其他部位採用不同材料,如採用通氣性更好的材料,可以使灸療效果更明顯。
[0007]作為上述灸療貼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灸療貼下貼與灸療貼上貼之間在邊緣處有一小塊區域沒有粘合物質進行粘合。方便將灸療貼下貼與上貼進行分離,要使此處沒有粘合物質,可以採用在粘合物質上覆蓋上一層隔離層,或者此處製作時就不放置粘合物質。
[0008]作為上述灸療貼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一小塊區域是在灸療貼下貼上粘有一易撕條,該易撕條的另一面與灸療貼上貼之間沒有粘合物質。此易撕條也可以被撕去,撕去後療貼下貼與治療部位附近的粘合固定效果更好。
[0009]作為上述灸療貼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灸療貼下貼為水刺布。有很好的透氣性。
[0010]作為上述灸療貼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灸療貼上貼為離型紙。
[0011]作為上述灸療貼的進一步改進,在所述的灸療貼上貼與灸療藥容納環之間還有一層與灸療藥容納環面積相當的網狀布。該網狀布可以為紗布,或其他布,有此網狀布層,灸療藥容納環內部如果裝的是膏狀灸療藥物,則此膏狀藥物此時與灸療貼上貼之間的粘合度降低些,易於分開,且在進行治療時該膏狀藥物也不易於留在治療處過多,使治療表面更潔淨。紗布的面積最好是等於或大於灸療藥容納環的面積。
[0012]作為上述灸療貼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灸療藥容納環為一個圓形或正方形。
[0013]作為上述灸療貼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灸療藥容納環為兩個以上的圓形或長方形連接在一起構成。
[0014]作為上述灸療貼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灸療藥容納環為兩個以上互不相連的圓形或長方形分布在灸療貼上貼與灸療貼下貼之間構成。
[0015]相較於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灸療貼能很好的裝載灸療膏或粉,且方便灸療操作,易於將灸療藥物固定在身體上,藥物在人體穴位上固定牢靠,定位準確。施灸時灸療藥與人體穴位不會輕易產生錯動;可以放置不同種類的灸療藥,滿足不同的灸療要求;採用藥膏或粉直接貼在人體穴位上再加熱施灸,大大提高了電子灸療的療效。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結構示意圖;
[0017]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結構示意圖;
[0018]圖3是本實用新型局部結構示意圖;
[0019]圖4是本實用新型切面結構示意圖;
[0020]圖5是本實用新型切面結構示意圖;
[0021]圖6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局部結構示意圖;
[0022]圖7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局部結構示意圖;
[0023]圖8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局部結構示意圖;
[0024]圖9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局部結構示意圖;
[0025]圖10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結構示意圖;
[0026]圖中:
[0027]1、灸療貼上貼;2、灸療藥容納環;3、灸療貼下貼;4、防滲膜;5、易撕條;6、灸療藥容納腔;7、網狀布。
【具體實施方式】
[0028]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0029]請參閱本實用新型一種結構示意圖1,實施例一,一種灸療貼,包括灸療貼上貼1、灸療貼下貼3,在灸療貼上貼I與灸療貼下貼3之間還包括灸療藥容納環2,灸療藥容納環2固定在灸療貼下貼上3,其內部灸療藥容納腔6用於放置灸療藥膏,在灸療藥容納環2外部灸療貼上貼I與灸療貼下貼3之間粘合在一起。
[0030]請參閱圖2、圖3、圖4和圖5,實施例二,一種灸療貼,包括灸療貼上貼1、灸療貼下貼3,在灸療貼上貼I與灸療貼下貼3之間依次還包括灸療藥容納環2、防滲膜4,防滲膜4固定在灸療貼下貼3上,灸療藥容納環2固定在防滲膜4上,灸療藥容納環2內部灸療藥容納腔6用於放置灸療藥膏,在灸療藥容納環2外部灸療貼上貼I與灸療貼下貼3之間粘合在一起,且在灸療貼下貼3上具有粘性,其上還粘有易撕條5。還有,灸療貼下貼為3水刺布、灸療貼上貼I為離型紙、灸療藥容納環2為圓形。
[0031]進一步改進,參照圖6、圖7,把灸療藥容納環2分成兩個的灸療藥容納腔6 ;圖8,把灸療藥容納環2分成四個的灸療藥容納腔6。多個灸療藥容納環可以放不同的灸療膏;也可以是通過多個容納腔彼此之間的阻隔間隙,相同的灸療藥膏可以使其治療面積增大;也可以是使大面積的灸療藥膏由不同的小面積灸療藥膏組合而成,能更好的固定灸療膏。
[0032]近一步改進,參照圖9,把灸療藥容納環2可以兩個以上的獨立容納環構成,對於非常近的兩個以上灸療部位就不要用兩個以上的灸療貼,一個就可以滿足要求。
[0033]進一步改進,參照圖10,在灸療貼上貼I與灸療藥容納環2之間還有一層與灸療藥容納環2面積相當的網狀布7,該網狀布7採用紗布是一種比較好的方案,使用時撕去灸療貼上貼I時,該網狀布7直接作用於治療處。
[0034]本實施例二的灸療貼應用方式如下:
[0035]1.製作帶藥灸療貼可包括如下步驟:
[0036]第一步:在易撕條5處撕開離型紙(即灸療貼上貼I);
[0037]第二步:放入藥膏到灸療藥容納腔6中;
[0038]第三步:貼上離型紙,並把離型紙與水刺布(即灸療貼下貼3)帶膠面粘接好。
[0039]2.使用帶藥灸療貼可包括如下步驟:
[0040]第一步:撕掉離型紙(即灸療貼上貼I)
[0041]第二步:把帶藥灸療貼對準人體穴位貼合好。(藥膏對準人體穴位,水刺布帶膠面粘貼在人體皮膚上。)
[0042]第三步:把電子灸療儀器(如艾灸儀、溫灸儀、等)的發熱體腔體壓合在灸療貼的藥膏部位,對藥膏加熱施灸。
[0043]第四部:灸療貼為一次性用品,使用完畢後從人體穴位上剝離不再使用。
[0044]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案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灸療貼,包括灸療貼上貼、灸療貼下貼,其特徵在於:在灸療貼上貼與灸療貼下貼之間還包括灸療藥容納環,灸療藥容納環固定在灸療貼下貼上,其內部用於放置灸療藥,在灸療藥容納環外部灸療貼上貼與灸療貼下貼之間粘合在一起;所述的灸療貼下貼與灸療藥容納環之間還有一層防滲膜;所述的灸療貼下貼上有粘性物質,通過該粘性物質使灸療貼下貼與灸療貼上貼進行粘合;所述的灸療貼下貼與灸療貼上貼之間在邊緣處有一小塊區域沒有粘合物質進行粘合,該一小塊區域是在灸療貼下貼上粘有一易撕條,該易撕條的另一面與灸療貼上貼之間沒有粘合物質;在所述的灸療貼上貼與灸療藥容納環之間還有一層與灸療藥容納環面積相當的網狀布;所述的灸療藥容納環為一個圓形或正方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灸療貼,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灸療貼下貼為水刺布,所述的灸療貼上貼為離型紙。
【文檔編號】A61H39/06GK203988983SQ201320810050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7日
【發明者】彭省平 申請人:彭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