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拋耙條的旋耕機的製作方法
2023-09-18 05:58:10 1
專利名稱:帶拋耙條的旋耕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旋耕機,尤其是一種帶有拋耙條以使土壤在旋耕後形成上細下粗分層粒度結構的橫向水平刀軸旋耕機。
近年來,隨著製造技術的進步和農業技術的發展,能適應不同動力機種和旱田水田各方面要求的各種旋耕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普及應用;同時也不斷有新的帶有旋耕功能的聯合作業機種投入使用。
在播種等農田作業中,要求備好的土壤應具有將較大的土塊和植物根莖收壓在下層土壤裡的上細下粗的分層土壤粒度結構,然而利用現有旋耕技術進行旋耕作業後,只能形成上下粒度一樣的土壤結構,這種土壤地塊結構不能很好得適應播種作業的要求。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帶有拋耙條的旋耕機,通過其所帶拋耙條的碰、篩、耙、分作用,使旋耕後的土壤形成上細下粗的分層土壤粒度結構,將較大的土塊和植物根莖埋在較深的土層裡。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是以以下方式完成的,在旋耕機後拖板和由旋耕刀形成的旋耕空間之間設置有一組沿旋耕寬度布置的用以篩、碰、耙、分由旋耕刀所拋起的土垡的前傾弧形耙條組,組成耙條組的拋耙條的上端活裝固定在後拖板的上部或與其靠近的機架上、安裝位置上下可調,拋耙條的下端伸入旋耕后土壤的拖板拖整上表面之下。
這樣,作業中由旋耕刀旋耕並向後拋起的土垡被直接拋打在沿旋耕寬度布置的耙條組上,經耙條碰、篩後,粒度較小的土塊透過耙條齒的齒間間隙繼續後飛、在碰到後拖板經其進一步碰碎後落下,形成適合播種等作業的上表細土層;粒度較大的土塊和植物根莖則被拋耙條擋住、由其耙壓在較深的土層裡。通過調整耙條組各耙條的下伸長度等耙條組下部結構,可以得到兩層、三層甚至多層不同參數的上細下粗的土壤粒度結構。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具體結構的工作示意圖。
參照
圖1,本實用新型包括旋耕動力傳動裝置(15)、牽引懸掛(68)(69)、機架(70)、旋耕端板(77)、旋耕刀軸(17)、旋耕刀(66)、擋土曲板(14)、限深輪(10)、後拖板(49)及前傾弧形耙條組(48)等,其中位於機架前部的旋耕動力傳動裝置(15)是現有旋耕機所用的動力傳動裝置或同日另案申請的實用新型專利「可換轉向旋耕動力傳動裝置」所涉及的傳動裝置,該系統通過鏈條將旋轉動力傳給旋耕刀軸(17)。
參照
圖1,在後拖板(49)和由旋耕刀(66)形成的旋耕空間(61)之間有一組沿旋耕寬度布置的用以篩碰耙分由旋耕刀(66)所拋起的土垡、使耕整後的土壤形成上細下粗分層土壤粒度結構的前傾弧形耙條組(48),組成耙條組的拋耙條(1)的上端活裝固定在後拖板(49)的上部或與其靠近的機架(70)上、安裝位置上下可調,拋耙條(1)的下端伸入旋耕后土壤的拖板拖整上表面之下。耙條組(48)的主要作用一是加強旋耕的拋碰碎土作用;二是通過其上部的拋篩作用和下部的耙樓作用,只讓細小直徑的土壤顆粒通過,形成適合播種等的上表細土層,而將稍大直徑的土塊和植物根莖耙壓控制在較深的土層裡。
當拋耙條(1)是固定在後拖板(49)的上部時,該後拖板(49)帶有剛性整形或彈壓力較大的彈性浮動整形連接裝置,以支持拋耙條的擺轉工作力。
參照
圖1,當該機的旋耕部分進行的是由可換轉向的旋耕動力傳動裝置(15)提供的與普通旋耕機相反的反轉旋耕時,旋耕刀(66)在迴轉圓周上頂點的運動方向是向後指向拋耙條(1)的,這時由耙條組(48)拋耙碎土形成分層土壤粒度結構的效果最好,但是在實際應用中要根據配套動力機的動力和土壤實際情況來決定反轉旋耕的應用,因為反轉旋耕耗費動力大。當農機用戶利用本專利技術對自己現用的旋耕機進行改造時,就可以不考慮由於受旋耕機轉向的限制而帶來的分層效果降低。
參照
圖1,根據農藝需要,一般的常用的分層旋耕機的耙條組(48)具有下齊二層分土結構、各拋耙條(1)下端伸入土壤的拖板拖整上表面之下的深度相同,並且拋耙條(1)下端伸入旋耕后土壤的拖板拖整上表面之下的深度是在符合播種、栽培等農藝要求的3cm至15cm這樣一個範圍內的。耙條組的這種下齊二層分層結構具有簡單、實用的特點。
參照
圖1,有時為了適應一些特殊要求,也可以使耙條組(48)具有下參差三層或多層分土結構、各拋耙條(1)每隔一齒有一短齒或在此基礎上做多次隔齒長齒加長。這就是說為使旋耕機具有三層分土功能,耙條組(48)各拋耙條(1)的下部應做成每隔一齒有一短齒的參差結構;為使旋耕機具有多於三層的多層分土功能,就應該在三層分土的一短一長結構的基礎上進一步做多次隔齒長齒加長,使耙條組(48)各拋耙條的下部形成複式參差結構。
參照
圖1,一般情況下拋耙條(1)是如圖所示的同向弧凸的線弧結合弧形拋耙條。而用於多植物根莖地塊或特殊土壤構造地塊時,拋耙條(1)是便於將大塊土和植物根莖收壓在下層土壤裡的各點切線前傾的弧形拋耙條,它由上下兩組圓滑過渡的相切弧線段組成,上組弧線段的長度和弧凸方向大致與後拖板(49)的上弧體弧線段相同、各點切線位於弧線段的後上方;下組弧線段的弧凸方向與上組相反、各點切線位於弧線段的前下方,其長度包括拋耙條入土前的一小部分和土面以下的部分。
利用本實用新型改進的旋耕機在不增加結構複雜性的前提下,不僅增添了非常有用的分層土功能,而且明顯增強了旋耕滅茬效果,容易製造實施、推廣潛力大。本實用新型技術也可用於已有普通旋耕機的改造。
權利要求1.一種帶有拋耙條以使土壤在旋耕後形成上細下粗分層粒度結構的橫向水平刀軸旋耕機,它包括旋耕動力傳動裝置(15)、牽引懸掛(68)(69)、機架(70)、旋耕端板(77)、旋耕刀軸(17)、旋耕刀(66)、擋土曲板(14)及後拖板(49)等,其特徵是在後拖板(49)和由旋耕刀(66)形成的旋耕空間(61)之間有一組沿旋耕寬度布置的用以篩碰耙分由旋耕刀(66)所拋起的土垡、使耕整後的土壤形成上細下粗分層土壤粒度結構的前傾弧形耙條組(48),組成耙條組的拋耙條(1)的上端活裝固定在後拖板(49)的上部或與其靠近的機架(70)上、安裝位置上下可調,拋耙條(1)的下端伸入旋耕后土壤的拖板拖整上表面之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拋耙條的旋耕機,其特徵是耙條組(48)具有下齊二層分土結構、各拋耙條(1)下端伸入土壤的拖板拖整上表面之下的深度相同。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帶拋耙條的旋耕機,其特徵是拋耙條(1)下端伸入旋耕后土壤的拖板拖整上表面之下的深度是在符合播種、栽培等農藝要求的3cm至15cm這樣一個範圍內的。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拋耙條的旋耕機,其特徵是耙條組(48)具有下參差三層或多層分土結構、各拋耙條(1)每隔一齒有一短齒或在此基礎上做多次隔齒長齒加長。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拋耙條的旋耕機,其特徵在於從側面看,拋耙條(1)是便於將大塊土和植物根莖收壓在下層土壤裡的各點切線前傾的弧形拋耙條,它由上下兩組圓滑過渡的相切弧線段組成,上組弧線段的長度和弧凸方向大致與後拖板(49)的上弧體弧線段相同、各點切線位於弧線段的後上方;下組弧線段的弧凸方向與上組相反、各點切線位於弧線段的前下方,其長度包括拋耙條入土前的一小部分和土面下的部分。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拋耙條的旋耕機,其特徵是當拋耙條(1)是固定在後拖板(49)的上部時,該後拖板(49)帶有剛性整形或彈壓力較大的彈性浮動整形連接裝置。
專利摘要一種能使耕整後的土壤形成上細下粗多層粒度梯度結構的旋耕機。利用旋耕空間和後拖板之間設置的一組沿旋耕寬度布置的單向弧凸前傾或上下相反弧凸前傾的耙條組,篩、碰、耙、分由旋耕刀所拋起的土垡,使大塊土和植物根莖被壓在下層、形成適播分層土壤結構,並增強旋耕滅茬效果。具有容易製造實施、推廣潛力大及可用於已有普通旋耕機改造等特點。
文檔編號A01B33/00GK2246886SQ9620358
公開日1997年2月12日 申請日期1996年2月29日 優先權日1996年2月29日
發明者甄子健 申請人:甄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