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性結構及其鞋體的製作方法
2023-09-17 22:13:10 4
專利名稱:彈性結構及其鞋體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有關於一種彈性結構及其鞋體,特別是指一種具有一彈性連接件結合於鞋子本體,讓使用者穿上鞋子本體後,並將該彈性連接件套於腳跟,使得該鞋子本體可緊貼於使用者的腳部而不易脫離的防脫落鞋子結構。
背景技術:
按,高跟鞋是指鞋跟特別高的鞋,會使穿鞋者的腳跟明顯高於腳趾,而穿上高跟鞋可延伸小腿到腳掌的曲線,以突顯出小腿的線條,使人挺直腰杆、改變步行姿態,使穿鞋者有更好的儀態及顯得身材高挑。雖然穿高跟鞋可讓穿鞋者行走時身材儀態更為優美,但,當穿鞋者於快步行走時,容易發生穿鞋者的後腳跟與高跟鞋發生分離的情況,最終導致高跟鞋脫落的糗態,而讓穿鞋者十分尷尬。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彈性結構及其鞋體,以期能提供一種彈性結構及其鞋體,具有一彈性連接件結合於鞋子本體,讓使用者穿上鞋子本體後,並將該彈性連接件套於腳跟,使得該鞋子本體可緊貼於使用者的腳部而不易脫離,即為本實用新型所欲研創的創作動機。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彈性結構,其包括:一彈性連接件;一第一結合部,設於該彈性連接件的一端;以及一第二結合部,相對該第一結合部,而該第二結合部設於該彈性連接件的另一端。所述的彈性結構,其中該彈性連接件包括:一第一彈性連接部及一第二彈性連接部,又該第一彈性連接部一端與該第二彈性連接部一端相連接。所述的彈性結構,其中該第一彈性連接部具有一第一彈性部及一第一套體,且該第一彈性部一端連接於該第一套體內,又該第二彈性連接部具有一第二彈性部及一第二套體,且該第二彈性部一端連接於該第二套體內,該第一彈性部另一端與該第二彈性部另一端相連接。所述的彈性結構,其中該第一彈性部另一端及該第二彈性部另一端分別為一魔鬼氈。所述的彈性結構,其中該第一彈性部另一端及該第二彈性部另一端分別為一扣具。所述的彈性結構,其中該第一彈性部另一端及該第二彈性部另一端分別為一卡勾。所述的彈性結構,其中該第一套體及該第二套體的一側分別各設有一切口。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鞋體,其包括:[0016]一鞋子本體,具有一容置空間;一彈性結構,包含一彈性連接件;一第一結合部,設於該彈性連接件的一端;以及一第二結合部,相對該第一結合部,而該第二結合部設於該彈性連接件的另一端;其中該第一結合部結合於該容置空間內的一側,且該第二結合部結合於該容置空間內的另一側。所述的鞋體,其中該彈性連接件包括:一第一彈性連接部及一第二彈性連接部,而該第一彈性連接部結合於該鞋子本體的容置空間內一側,且該第二彈性連接部結合於該鞋子本體的容置空間內另一側,又該第一彈性連接部一端與該第二彈性連接部一端相連接。所述的鞋體,其中該第一彈性連接部具有一第一彈性部及一第一套體,且該第一彈性部一端連接於該第一套體內,又該第二彈性連接部具有一第二彈性部及一第二套體,且該第二彈性部一端連接於該第二套體內,該第一套體一側結合於該鞋子本體的容置空間內一側,而該第二套體一側結合於該鞋子本體的容置空間內另一側,該第一彈性部另一端與該第二彈性部另一端相連接。所述的鞋體,其中該第一彈性部另一端及該第二彈性部另一端分別為一魔鬼氈。所述的鞋體,其中該第一彈性部另一端及該第二彈性部分別為一扣具。所述的鞋體,其中該第一彈性部另一端及該第二彈性部另一端分別為一卡勾。所述的鞋體,其中該第一套體及該第二套體的一側分別各設有一切口。綜合上述,將本實用新型的特點整理如下:I)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可將彈性連接件套於用戶的腳跟,使得該鞋子本體可緊貼於使用者的腳部而不易脫離,達到讓使用者在行走時可有效防止鞋子本體脫落的效果。2)本實用新型於未使用時,利用該切口以將該第一彈性部及該第二彈性部分別隱藏於該第一套體及該第二套體內,不會影響鞋子本體的外觀,而具有美觀實用的效果。
圖1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之一。圖4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之二。圖5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附圖中主要組件符號說明:10鞋子本體;11容置空間;2彈性結構;20彈性連接件;201第一結合部;202第二結合部;[0043]21第一彈性連接部;22第二彈性連接部;211第一彈性部;212 第一套體;221第二彈性部;222 第二套體;311、322 切口;40 腳跟。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彈性結構及其鞋體,其具有一彈性連接件結合於鞋子本體,讓使用者穿上鞋子本體後,並將該彈性連接件套於腳跟,使得該鞋子本體可緊貼於使用者的腳部而不易脫離。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彈性結構,其包括:一彈性連接件;一第一結合部,設於該彈性連接件的一端;以及一第二結合部,相對該第一結合部,而該第二結合部設於該彈性連接件的另一端。本實用新型另提供一種鞋體,其包括:一鞋子本體,具有一容置空間;一彈性結構,包含一彈性連接件;一第一結合部,設於該彈性連接件的一端;以及一第二結合部,相對該第一結合部,而該第二結合部設於該彈性連接件的另一端;其中該第一結合部結合於該容置空間內的一側,且該第二結合部結合於該容置空間內的另一側。由此,當使用者將腳穿入鞋子本體時,利用該彈性連接件套於用戶的腳跟,使得該鞋子本體可緊貼於使用者的腳部而不易脫離,達到讓使用者在行走時可有效防止鞋子本體脫落的效果。為了能夠更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特徵、特點和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實用新型的詳細說明與附圖,惟附圖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非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請同時參閱圖1 圖7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彈性結構2,其包括:一彈性連接件20 ;—第一結合部201,設於該彈性連接件20的一端;以及一第二結合部202,相對該第一結合部201,而該第二結合部202設於該彈性連接件20的另一端。其中,該彈性連接件20還包括:一第一彈性連接部21及一第二彈性連接部22,又該第一彈性連接部21 —端與該第二彈性連接部22 —端相連接。再者,該第一彈性連接部21還具有一第一彈性部211及一第一套體212,且該第一彈性部211的一端連接於該第一套體212內,又該第二彈性連接部22還具有一第二彈性部221及一第二套體222,且該第二彈性部221的一端連接於該第二套體222內,該第一彈性部211另一端與該第二彈性部221另一端相連接。而為了讓該第一彈性部211與該第二彈性部221方便連接固定而有多種結合方式,在該第一彈性部211另一端及該第二彈性部221另一端進一步可分別為一魔鬼氈、一扣具或一卡勾以提供結合固定。另外,該第一套體212及該第二套體222的一側進一步分別各設有一切口 311、322,於未使用時,利用該切口 311、322以將該第一彈性部211及該第二彈性部221分別隱藏於該第一套體212及該第二套體222內,而具有美觀的效果。 又,請參閱圖1 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圖,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提供一種鞋體,其包括:一鞋子本體10,具有一容置空間11 ;一彈性結構2,包含一彈性連接件20 ;—第一結合部201,設於該彈性連接件20的一端;以及一第二結合部202,相對該第一結合部201,而該第二結合部202設於該彈性連接件20的另一端;其中該第一結合部201結合於該容置空間11內的一側,且該第二結合部202結合於該容置空間11內的另一側。由此,當使用者將腳穿入鞋子本體10時,利用該彈性連接件20套於使用者的腳跟40,使得該鞋子本體10可緊貼於使用者的腳部而不易脫離,達到讓使用者在行走時可有效防止鞋子本體10脫落的效果。再請參閱圖3 圖5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圖,亦請同參圖1、圖2所示,在第二實施例與上述第一實施例的結構差異在於:該彈性連接件20還包括:一第一彈性連接部21及一第二彈性連接部22,而該第一彈性連接部21結合於該鞋子本體10的容置空間11內一側,且該第二彈性連接部22結合於該鞋子本體10的容置空間11內另一側,又該第一彈性連接部21 —端與該第二彈性連接部22 —端相連接;再者,該第一彈性連接部21還具有一第一彈性部211及一第一套體212,且該第一彈性部211的一端連接於該第一套體212內,該第二彈性連接部22還具有一第二彈性部221及一第二套體222,且該第二彈性部221的一端連接於該第二套體222內,該第一套體212 —側結合於該鞋子本體10的容置空間11內一側,而該第二套體222 —側結合於該鞋子本體10的容置空間11內另一側,又該第一彈性部211另一端與該第二彈性部221另一端相連接;其中該第一彈性部211另一端及該第二彈性部221另一端進一步可分別為一魔鬼氈、一扣具或一卡勾,並分別利用該魔鬼氈、扣具或卡勾可將該第一彈性部211另一端與該第二彈性部221另一端彼此互相黏合、扣合或勾合,以將該第一彈性部211與該第二彈性部221結合在一起,並同時將該第一彈性部211與該第二彈性部221套於用戶的腳跟40,使得該鞋子本體10可緊貼於使用者的腳部而不易脫離,達到讓使用者在行走時可有效防止鞋子本體10脫落的效果。最後請參閱圖6 圖7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圖,亦請同參圖1 圖5所示,在第三實施例與上述第二實施例的結構差異在於:該第一套體212及該第二套體222的一側進一步分別各設有一切口 311、322,利用該切口 311、322以將該第一彈性部211及該第二彈性部221分別隱藏於該第一套體212及該第二套體222內,而具有美觀的效果;於使用時,該第一彈性部211由該第一套體212的切口 311取出,而該第二彈性部221由該第二套體222的切口 322取出,並將該第一彈性部211另一端與該第二彈性部221另一端相連接。而該第一彈性部211與該第二彈性部221結合在一起,可同時將該第一彈性部211與該第二彈性部221套於用戶的腳跟40,使得該鞋子本體10可緊貼於使用者的腳部而不易脫離,達到讓使用者在行走時可有效防止鞋子本體10脫落的效果。於未使用時,利用該切口 311、322以將該第一彈性部211及該第二彈性部221分別隱藏於該第一套體212及該第二套體222內,不會影響鞋子本體10的外觀,而具有美觀實用的效果。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可行實施例,非因此即局限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範圍,舉凡運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為的等效結構變化,均理同包含於本實用新型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彈性結構,其特徵是,包括: 一彈性連接件; 一第一結合部,設於該彈性連接件的一端;以及 一第二結合部,相對該第一結合部,而該第二結合部設於該彈性連接件的另一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彈性結構,其特徵是,其中該彈性連接件包括:一第一彈性連接部及一第二彈性連接部,又該第一彈性連接部一端與該第二彈性連接部一端相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彈性結構,其特徵是,其中該第一彈性連接部具有一第一彈性部及一第一套體,且該第一彈性部一端連接於該第一套體內,又該第二彈性連接部具有一第二彈性部及一第二套體,且該第二彈性部一端連接於該第二套體內,該第一彈性部另一端與該第二彈性部另一端相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彈性結構,其特徵是,其中該第一彈性部另一端及該第二彈性部另一端分別為一魔鬼氈。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彈性結構,其特徵是,其中該第一彈性部另一端及該第二彈性部另一端分別為一扣具。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彈性結構,其特徵是,其中該第一彈性部另一端及該第二彈性部另一端分別為一卡勾。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彈性結構,其特徵是,其中該第一套體及該第二套體的一側分別各設有一切口。
8.—種鞋體,其特徵是, 包括: 一鞋子本體,具有一容置空間; 一彈性結構,包含一彈性連接件; 一第一結合部,設於該彈性連接件的一端;以及 一第二結合部,相對該第一結合部,而該第二結合部設於該彈性連接件的另一端;其中該第一結合部結合於該容置空間內的一側,且該第二結合部結合於該容置空間內的另一側。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鞋體,其特徵是,其中該彈性連接件包括:一第一彈性連接部及一第二彈性連接部,而該第一彈性連接部結合於該鞋子本體的容置空間內一側,且該第二彈性連接部結合於該鞋子本體的容置空間內另一側,又該第一彈性連接部一端與該第二彈性連接部一端相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鞋體,其特徵是,其中該第一彈性連接部具有一第一彈性部及一第一套體,且該第一彈性部一端連接於該第一套體內,又該第二彈性連接部具有一第二彈性部及一第二套體,且該第二彈性部一端連接於該第二套體內,該第一套體一側結合於該鞋子本體的容置空間內一側,而該第二套體一側結合於該鞋子本體的容置空間內另一偵U,該第一彈性部另一端與該第二彈性部另一端相連接。
11.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鞋體,其特徵是,其中該第一彈性部另一端及該第二彈性部另一端分別為一魔鬼氈。
12.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鞋體,其特徵是,其中該第一彈性部另一端及該第二彈性部分別為一扣具。
13.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鞋體,其特徵是,其中該第一彈性部另一端及該第二彈性部另一端分別為 ^勾。
14.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鞋體,其特徵是,其中該第一套體及該第二套體的一側分別各設有 一切口。
專利摘要一種鞋體,其包括一鞋子本體,具有一容置空間;以及一彈性結構,包含一彈性連接件;一第一結合部,設於該彈性連接件的一端;以及一第二結合部,相對該第一結合部,而該第二結合部設於該彈性連接件的另一端;其中該第一結合部結合於該容置空間內的一側,且該第二結合部結合於該容置空間內的另一側。由此,當使用者將腳穿入鞋子本體時,利用該彈性連接件套於用戶的腳跟,使得該鞋子本體可緊貼於使用者的腳部而不易脫離,達到讓使用者在行走時可有效防止鞋子本體脫落的效果。
文檔編號A43B3/00GK203152681SQ20132000703
公開日2013年8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8日
發明者楊雅淇 申請人:楊雅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