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纏繞開溝器的製作方法
2023-09-17 22:02:00 1

本發明涉及一種農業生產設備,具體是一種防纏繞開溝器。
背景技術:
在農業生產播種時,不是所有的播種都是在平整的地面上,有的時候為了植物生產期進行農作物間種,在播種時地面上有別的植物或者秸稈,特別是在高茬播種時,普通的開溝器工作時,常常會被纏繞影響生產,影響生產以及作物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高茬播種通過性好,不纏擁秸稈的防纏繞開溝器。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防纏繞開溝器,包括開溝器主體,所述開溝器主體包括設置器杆,所述器杆底部設置有開溝器,開溝器最前端設置有開溝入土尖;所述開溝器的上方設置有防纏轉管,防纏轉管與器杆平行,防纏轉管位於器杆前端,所述開溝器的上方設置有並列的兩個下種管;下種管正下方設置有分種器;所述分種器兩側均設置有側板,兩個側板對稱設置。
優選的,所述防纏轉管一端活動連接在開溝器上,另一端與垂直在器杆上的連接片活動連接。
優選的,所述下種管位於器杆後方,並且與器杆的夾角小於30°。
優選的,分種器與下種管下料口的距離不低於20mm。
優選的,所述側板本身呈圓弧狀,下端為圓弧過渡,並且向分種器方向彎折。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結構簡單,設計合理,開溝器上分種器設計成∧型,分種寬度為8-10mm,種子通過種管落到分種器上,入土分布均勻形成8mm左右的種帶。分種器兩側的護板後端設計成後收式,下端為圓弧過渡。這樣設計側板既能覆土掩種,又不會因覆土過多而打擁。分種器與開溝器杆的夾角不大於30°,這樣設計可以避免黏土落在分種器上因角度陡,而不會粘在分種器上,杜絕了堵種現象發生。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發明防纏繞開溝器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防纏繞開溝器後視圖
其中,1-器杆,2-開溝器,3-開溝入土尖,4-防纏轉管,5-連接片,6-下種管,7-分種器,8-側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發明可以由權利要求限定和覆蓋的多種不同方式實施。
如圖1所示,。
本發明公開一種防纏繞開溝器,包括開溝器主體,所述開溝器主體包括設置器杆1,所述器杆1底部設置有開溝器2,開溝器2製作成瘦窄圓弧靴式,開溝器2最前端設置有開溝入土尖3,開溝入土尖3位於開溝器2最前端的底部,開溝入土尖3為了方便破土而設計,可自由拆卸;所述開溝器2的上方設置有防纏轉管4,防纏轉管4與器杆1平行,防纏轉管4位於器杆1前端,防纏轉管4一端活動連接在開溝器2上,另一端與垂直在器杆1上的連接片5活動連接,基本採用常用的軸承或者轉軸等連接,保證防纏轉管4自由轉動。
所述開溝器2的上方設置有並列的兩個下種管6,下種管6正下方設置有分種器7;下種管6位於器杆1後方,並且與器杆1的夾角小於30°;這樣設計可以避免黏土落在分種器7上因角度陡,而不會粘在分種器7上,杜絕了堵種現象發生;
分種器7與下種管6的距離不低於20mm,可以使種子下落到分種器7上分布均勻落地;分種器7成倒扣的「v」型,分種器7將兩個下種管6落下的種子分開;
所述分種器7兩側均設置有側板8,所述側板8本身呈圓弧狀態,下端為圓弧過渡,並且向分種器7方向彎折,這樣設計側板8既能覆土掩種,又不會因覆土過多而打擁,造成機械工作停止。
以上所述的本發明實施方式,並不構成對本發明保護範圍的限定。任何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保護範圍之內。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防纏繞開溝器,包括開溝器主體,所述開溝器主體包括設置器杆,所述器杆底部設置有開溝器,開溝器最前端設置有開溝入土尖;所述開溝器的上方設置有防纏轉管,防纏轉管與器杆平行,防纏轉管位於器杆前端,所述開溝器的上方設置有並列的兩個下種管;下種管正下方設置有分種器;所述分種器兩側均設置有側板,兩個側板對稱設置。本發明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分種器兩側的護板後端設計成後收式,下端為圓弧過渡。這樣設計側板既能覆土掩種,又不會因覆土過多而打擁。分種器與開溝器杆的夾角不大於30°,這樣設計可以避免黏土落在分種器上因角度陡,而不會粘在分種器上,杜絕了堵種現象發生。
技術研發人員:丁純一;丁群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宿州市信德機械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7.05.19
技術公布日:2017.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