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換梭織布機的免換梭子及其緯紗遞紗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18 00:45:55 4
專利名稱:自動換梭織布機的免換梭子及其緯紗遞紗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動換梭織布機的梭子,特別涉及一種自動換梭織布機的免 換梭子及其緯紗遞紗裝置。
背景技術:
在已有技術中,自動換梭織布機的引緯主要由梭子來完成,在織布前,需先經過絡 緯工序將緯紗絡成緯管,然後經擺緯工將緯管裝入梭腔、並將緯管上的緯紗擺出梭腔,最後 再將梭子存放在梭庫中,以備織布使用。在織布過程中,當梭子中緯紗用完時,再進行自動 換梭。這種織布機的主要缺點是換梭機構複雜、容易產生故障、換梭時極容易產生疵點,據 統計因換梭產生的疵點佔總疵點量的60%,故產品質量難以保證;再者,自動換梭織布機 的工序長、用人多、產生的回絲多、機物料消耗大;由於換梭,織布機的工作效率難以提高。 故現有自動換梭織布機的疵點率高、用工多、機物料消耗大是其難以克服的缺點。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自動換梭織布機的缺點,提供一種自動換梭織布機 的免換梭子及其緯紗遞紗裝置,以實現梭子在運行中直接從筒子紗上掛緯、夾緯、引緯、放 緯,從而徹底去掉換梭環節,提高自動換梭織布機的生產效率、減少疵點率。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免換梭子是這樣實現的它具有一個梭體,在該梭體中設有一個梭腔,在該梭體的外底面上鑲嵌固定一個 夾紗基板,在該夾紗基板上設有兩個以梭體橫軸對稱的夾紗槽,所述夾紗槽尾部是一個與 梭體縱軸平行長形槽,其前部向梭體外側壁彎曲而構成一個開放的進紗口,並在該進紗口 一側形成一個前端呈尖狀的掛紗刀,所述掛紗刀的前端上翹與進紗口的另一側形成一個進 紗張口,在梭腔中設有兩個以梭體橫軸對稱的槓桿機構,該扛杆機構由安裝在梭體內側壁 上的支點軸和鉸聯在支點軸上的扛杆構成,所述槓桿的尾部是一個高出梭腔的拱形杆,所 述槓桿的前端帶有一個夾紗頭,該夾紗頭可隨著槓桿的起落進入或離開夾紗槽,在槓桿的 前端還設有一個夾紗頭起落導向器。本實用新型免換梭子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如下在梭體有掛紗刀的側壁上設有一個定高器的橫通讓槽。本實用新型緯紗遞緯裝置的技術方案如下它由兩套遞紗器構成,該兩套遞紗器分別裝在織布機經軸上部的兩側,一套遞紗 器由筒子紗、導紗鉤、張力器、停經片、絞棒、綜絲和定高器排列成排組成,所述筒子紗上退 繞出的紗線經導紗鉤、張力器、停經片、絞棒、綜絲、筘和定高器、再經走梭板達到織口。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的免換梭子上設有掛紗結構、夾紗結構 和放紗結構,本實用新型的緯紗遞紗裝置可以將筒子紗退繞的紗直接傳遞給免換梭子,免 換梭子在往復運動中自動完成掛緯、夾緯、引緯、放緯的動作過程,這一改進徹底省掉了換 梭環節。因此,本實用新型省掉了梭子安裝前的絡緯、擺緯工序,不僅簡化了生產工序,還大大減少了回絲,降低了生產成本,特別是還降低了疵點率,使產品質量大大提高。
圖1、梭子的半剖結構示意圖。圖2、圖1的仰視圖。圖3、圖1的俯視圖。圖4、圖1的A-A剖面局部示意圖。圖5、圖1梭子的B-B剖面與筘和定高器安裝的位置示意圖。圖6、遞紗裝置示意圖(主視圖)。圖7、遞紗裝置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2、3,本免換梭子具有一個梭體1,該梭體1具有一個梭腔,它與自動換梭 織布機梭子的外殼大小、形狀相同,在該梭體的底面後部鑲嵌固定一個夾紗基板2,在該夾 紗基板上設有兩個以梭體橫軸3對稱的夾紗槽2-1,所述夾紗槽尾部是一個與梭體縱軸4平 行長形槽2-11,其前部向梭體外側壁彎曲而構成一個開放的進紗口 2-12,並在該進紗口一 側形成一個前端呈尖狀的掛紗刀2-2,所述掛紗刀的尖狀前端上翹與進紗口的另一側形成 一個進紗張口。在梭腔中設有兩個以梭體橫軸3對稱的槓桿機構,該扛杆機構由安裝在梭 體內側壁上的支點軸4-1和鉸聯在支點軸上的扛杆4-2構成,所述槓桿的尾部是一個高出 梭腔的拱形杆4-21,所述槓桿的前端帶有一個夾紗頭4-3,該夾紗頭4-3可隨著槓桿的起落 進入或離開夾紗槽2-1,從而與夾紗槽2-1形成一對活動的夾紗夾子,在槓桿的前端還設有 一個夾紗頭起落導向器5。參見圖4,所述的夾紗頭起落導向器5具有一個底板5-1,在該底 板上連有一個U形杆5-2,所述槓桿4-2的前端插入該U形杆中。當槓桿帶著夾紗頭起落 時,U形杆限制夾紗頭只能上、下運動而不能左右晃動。參見圖6、7,本實用新型的遞紗裝置由左、右各一套遞紗器構成,該兩套遞紗器分 別裝在織布機經軸上部的兩側,並與經紗6平行,一套遞紗器由導紗鉤7、張力器8、停經片 9、設在停經片前、後的一對絞棒10、綜絲11和定高器12依次排列組成。緯紗遞紗裝置的工作過程是本遞紗裝置直接採用筒子紗,筒子紗13退繞出的紗 線14經導紗鉤7的導向,使緯紗線與經紗6平行,然後由張力器8壓緊,再穿上停經片9、停 經片前、後的紗通過一對絞棒10支撐,再通過綜絲11、穿過織布機上的筘15、從定高器12 上部通過,然後再向下經過走梭板16到達織口。參見圖1、5、6,為了保證梭子在運行中掛紗的可靠性,定高器12安裝在筘15的內 側,並固定在筘上,同時,在梭體1有掛紗刀的側壁上設有一個定高器橫通讓槽1-1。梭子工作過程是參見圖5、6、7,前次織進的緯紗14』的尾端與遞進的緯紗14相 連,梭子掛紗刀的一側與定高器12相鄰,梭子20按圖6中所示的方向向前運行,飛行過程 需要完成掛紗、夾紗、引紗、放紗的過程。梭子飛行的開始要完成掛紗,這時,梭子中的槓桿 機構處於圖1 3所示的狀態,即夾紗頭4-3插入夾紗槽2-1中,與夾紗槽形成紗夾子24, 當梭子開始飛行時,掛紗刀2-2將高於經紗的緯紗14掛住,使緯紗順梭子側壁的進紗張口 進入夾紗槽2-1中,隨著繼續飛行,進入夾紗槽中的紗走進紗夾子24中的最窄部位而被夾住,梭子繼續飛行,則前次緯紗14』的尾部被拉斷,其斷頭成為本次緯紗的端頭,由梭子夾住 該緯紗端頭一直前行引紗到位;在梭子到位點處的梭子上方設有一個脫紗凸輪17,當梭子 到位時即碰到該脫紗凸輪,脫紗凸輪抵壓槓桿尾部的拱形杆4-21,則槓桿抬起夾紗頭4-3 而釋放緯紗。隨即梭子後退,梭子上另一對稱的掛紗刀、紗夾子和槓桿機構完成倒退的掛 紗、夾紗和放紗的梭織過程。其中停經片9用於檢測緯紗14斷紗的情況,與經紗斷紗檢測 相同。
權利要求一種自動換梭織布機的免換梭子,它具有一個梭體(1),在該梭體(1)中設有一個梭腔,在該梭體的外底面上鑲嵌固定一個夾紗基板(2),在該夾紗基板上設有兩個以梭體橫軸(3)對稱的夾紗槽(2-1),所述夾紗槽尾部是一個與梭體縱軸(4)平行長形槽(2-11),其前部向梭體外側壁彎曲而構成一個開放的進紗口(2-12),並在該進紗口一側形成一個前端呈尖狀的掛紗刀(2-2),所述掛紗刀的前端上翹與進紗口的另一側形成一個進紗張口,在梭腔中設有兩個以梭體橫軸(3)對稱的槓桿機構,該扛杆機構由安裝在梭體內側壁上的支點軸(4-1)和鉸聯在支點軸上的扛杆(4-2)構成,所述槓桿的尾部是一個高出梭腔的拱形杆(4-21),所述槓桿的前端帶有一個夾紗頭(4-3),該夾紗頭(4-3)可隨著槓桿的起落進入或離開夾紗槽(2-1),在槓桿的前端還設有一個夾紗頭起落導向器(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自動換梭織布機的免換梭子,其特徵是在梭體(1)有掛紗刀 的側壁上設有一個定高器(12)的橫通讓槽(1-1)。
3.一種與權利要求1或2所述免換梭子配套使用的緯紗遞紗裝置,其特徵是它由兩 套遞紗器構成,該兩套遞紗器分別裝在織布機經軸上部的兩側,一套遞紗器由筒子紗(13)、 導紗鉤(7)、張力器(8)、停經片(9)、絞棒(10)、綜絲(11)和定高器(12)排列成排組成,所 述筒子紗上退繞出的紗線經導紗鉤(7)、張力器(8)、停經片(9)、絞棒(10)、綜絲(11)、筘 (15)和定高器(12)、再經走梭板(16)達到織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自動換梭織布機的免換梭子及其緯紗遞紗裝置。在該免換梭子上設有掛紗、夾紗和放紗結構,在自動換梭織布機上只用這一把免換梭子。其緯紗遞紗裝置由筒子紗、導紗鉤、張力器、停經片、絞棒、綜絲和定高器排列成排組成,該緯紗遞紗裝置可以將筒子紗退繞的紗直接傳遞給免換梭子,該免換梭子在往復運動中自動完成掛緯、夾緯、引緯、放緯的動作過程,徹底去掉了換梭環節。因此,本實用新型省掉了梭子安裝前的絡緯、擺緯工序,不僅簡化了生產工序,還大大減少了回絲,降低了生產成本,特別是還降低了織物疵點率,使產品質量大大提高。
文檔編號D03D45/50GK201581209SQ20092027484
公開日2010年9月15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29日 優先權日2009年12月29日
發明者郭忠嶽 申請人:郭忠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