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下部供氣型冷卻塔的製作方法

2023-12-01 06:35:11

專利名稱:下部供氣型冷卻塔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對流型冷卻塔,具體涉及下部供氣型冷卻塔(bottom air supply typecounter flow Cooling towers)。
背景技術:

通常,冷卻塔被分為空氣垂直向上流動、冷卻水垂直向下流動的對流型(counterflow type)冷卻塔;以及空氣水平流動、冷卻水垂直向下流動的橫流型(cross flow type)冷卻塔。另外,蒸發冷卻的冷卻塔的熱交換部被分為冷卻水與空氣在開放的熱交換部流動並且通過互相接觸來進行蒸髮式熱交換的開放型熱交換部(open type heatexchanger);在流動有冷卻流體(冷卻水或者製冷劑)的密閉的導熱管外表面上接觸冷卻水和空氣以進行蒸髮式熱交換的密閉型熱交換部(close type heat exchanger);以及兼備開放型熱交換部和密閉型熱交換部的混合式熱交換部(hybrid type heat exchanger)。並且,根據通風方式,冷卻塔被分為吸入通過熱交換部時完成熱交換的高溫排氣並且通過排出ロ將其排出的吸入通風型(Induced draft type)冷卻塔冷卻塔;以及與冷卻塔的供氣ロ連通設置以將外部氣體向熱交換部壓入通風,從而將完成熱交換的高溫排氣向排出ロ排出的壓入通風型(Forced draft type)冷卻塔。在殼體(casing)最上部設置有送風扇的吸入通風型冷卻塔適用通過設置在殼體側部的供氣口和供氣區域來供應氣體的吸入供應方式;通過開ロ殼體的一個側部或者集水槽的中心來構成送風扇的壓入通風型冷卻塔適用向供氣區域壓入供氣的壓入供應方式。並且,灑向熱交換部的上部表面的冷卻水的一部分脫離熱交換部的上部表面之後,順著作為灑水區域邊界點的殼體的內壁滑落、或者通過殼體和熱交換部側面之間的空間掉落。並且,與供氣口和百葉窗(louver)接觸的冷卻水滴液順著殼體的外壁滑落。為了防止這種迂迴流動的冷卻水向殼體外部流出,需要使集水槽上部的外廓尺寸大於殼體下端部的外廓尺寸。另外,一方面冷卻塔具有以最低的成本去除廢熱的優點、以及通過循環利用水來保護水資源的優點等等,但是另一方面還引發基於排出ロ的漂散物(drift)、煙羽(plume)、噪音以及震動等問題。尤其,對於在殼體側部形成供氣ロ的對流型冷卻塔,在熱交換部底面和集水槽水面之間形成供氣區域,並且與該供氣區域相面對地形成供氣ロ,此時從ー側的供氣ロ流入的強風(風速相比送風扇的吸引カ更大的風)通過供氣區域和另ー側的供氣ロ向外部吐出。通過搭乘這種強風,掉落的冷卻水滴液漂散至外部,從而會導致水的損失。另外,強風不僅會引起飄散損失,還會引起冷卻塔零件(百葉窗和殼體等)的受損,並且冷卻塔的設置點越高,該負面影響越嚴重。由於這種缺點,對於設置在高層建築物的冷卻塔,還會在冷卻塔外廓設置防風壁(Windbreak wall),用於防止由強風引起的負面影響發生。
並且,就對流型冷卻 塔的結構特徵而言,由於空氣呈急轉彎氣流,即在冷卻塔外部以下向曲線方式向供氣口供應氣體、經由供氣ロ的、所供應的氣體以上向曲線方式向熱交換部流動,因此存在如供氣的流動受阻和噪音増加、在熱交換部的兩個外側區域中產生空氣不流動的死角區域的缺點。通過供氣ロ暴露在陽光下的集水槽具有適合微生物棲息的冷卻水溫度。由於這種適合微生物棲息的冷卻水溫度、光合(Photosynthesis)作用以及從大氣傳來的汙染物,促進了藻類(Algae)、原生動物(Protozoa)、真菌類(Fungi)以及細菌(Bacteria)的成長。由於這種微生物附著在冷卻系統的表面以形成生物膜(BlO-films),並且促進粘液(Slime)的生成,因此導致冷卻水的汙染和冷卻水系統的腐蝕以及熱交換機效率的下降。另外,由PVC材料製成的百葉窗(Louvers)被暴露在如紫外線(Ultravioletlight)等陽光下,從而會發生脫鹽酸、分子切割、交聯化以及氧化分解等複合老化現象。並且,從熱交換部掉落的冷卻水滴落至冷卻水的水面,從而產生滴水音,其中該冷卻水存儲在將整個殼體下部囊括的集水槽中。在設置於供氣ロ的百葉窗(louver)堆積結冰,從而會產生供氣量減少或者百葉窗破損的現象。並且,百葉窗直接暴露在紫外線中,從而會發生由硬化引起的老化受損現象。另外,供氣區域內的環境(被掉落的水流、水垢等汙染的集水槽和浮遊物等)通過供氣ロ向外部露出,從而導致厭惡感,並且影響冷卻塔的美觀性。並且,設置在殼體側部的供氣口和百葉窗降低冷卻塔的美觀性,從而不僅導致與建築的不協調性,而且無法滿足越發刁鑽的需求者的審美標準。並且,為了改善美觀而額外地設置圍繞冷卻塔外廓的百葉窗壁(Louver wall)的情況下,會發生額外的建築成本。下面,參考附圖,對現有的下部供氣型冷卻塔進行說明。圖10是顯示現有的對流型冷卻塔結構的簡要側截面圖。下面稱為「現有技木」。如現有技術的附圖所示,現有的對流型冷卻塔包括形成熱交換區域、供氣區域213以及排氣區域214的殼體211 ;與所述供氣區域213相面對地形成在所述殼體211的側部的供氣ロ 212 ;設置在所述供氣ロ 212的百葉窗220 ;設置在上述熱交換區域、並且由開放型熱交換部、密閉型熱交換部或者混合式熱交換部中的某一個構成的熱交換部215 ;設置在所述熱交換部215上部的灑水部280 ;設置在所述灑水部280上部的排除器(eliminator) 216 ;以及設置在所述排出口的風扇組件(fan assembly) 240。在殼體211上部的中心形成有開ロ 218,並且包括設置在所述熱交換部215下部、並且具備冷卻水流出ロ 291的集水槽290 ;以及支撐所述集水槽290的冷卻塔支撐臺。灑水部280由具備冷卻水流入ロ 281的灑水總管,灑水岔管以及灑水噴嘴Uiozzle)形成。風扇組件240包括送風風扇部260 ;驅動送風風扇部260的驅動部270 ;向開ロ218上方突出地設置,並且在上端形成有安全罩安裝部、在下端部形成有吸入ロ的風扇管體(Fan Cylinder) 250 ;安裝在所述安全罩安裝部的安全罩;設置在所述排出口的、由扇葉(fan blade)、馬達(motor)、驅動輪(driving pulley)、驅動帶(belt)形成的驅動部 270。上述的現有對流型冷卻塔中,產生通過供氣ロ的飄散物和水損失現象。並且,由於急轉彎的供氣氣流,増加了供氣的流動阻カ和噪音。另外,在熱交換部的兩個外側區域產生空氣不流動的死角區域,從而殘留有通過供氣ロ流入的大氣浮遊異物。並且,由於光合作用促進微生物的成長,從而導致冷卻水系統受到汙染,或者降低熱交換部和制冷機等熱交換機的效率。從熱交換部掉落的冷卻水與存儲在集水槽的冷卻水的水面摩擦,從而產生滴水音。設置在供氣ロ的百葉窗,因結冰的積累而導致供氣的減少或者使百葉窗破損;以及由於直接暴露在紫外線中,因此會發生老化並受損。供氣區域內的環境(被掉落的水流、水垢等受到汙染的集水槽和浮遊物等)通過供氣ロ露出在外,從而導致厭惡感;並且因設置在殼體側部的百葉窗而影響冷卻塔的美觀性;並且為了改善美觀性而設置圍繞冷卻塔外廓的百葉窗壁的情況下,會發生額外的建築成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為了解決如上所述的現有技術缺陷提出了下部供氣型冷卻塔,從而可防止通過供氣ロ的飄散物、可防止結冰、降低冷卻水汙染源的流入、可提高供氣效率、可簡單地收集脫離熱交換部的上端表面的迂迴流動冷卻水、可減小集水槽的設置面積和運行負 荷、可減小運行噪音、可降低煙羽、可強化對冷卻塔的支撐、可節約水、可改善冷卻塔的美觀。為了解決如上所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下部供氣型冷卻塔,包括形成有供氣區域、排氣區域以及位於所述供氣區域和所述排氣區域之間的熱交換區域的殼體;與所述排氣區域相面對地形成在所述殼體的上部的開ロ ;與所述供氣區域相面對地形成在所述殼體的下側的供氣ロ ;設置在所述熱交換區域的熱交換部;設置在所述熱交換部上部以將冷卻水灑向所述熱交換部的灑水部;設置在所述開ロ且通過開ロ強制排出空氣的風扇組件;以及設置在所述殼體的下部的集水槽;其中,所述供氣ロ形成在所述殼體的側壁與所述集水槽的側壁之間;並且還包括供氣引導部,設置在所述灑水部與所述供氣ロ之間的所述殼體內部,並且設置有部分重疊的、向下傾斜的多個引導葉片以將從所述灑水部掉落的水引導至所述集水槽。優選地,所述引導葉片包括具有向下傾斜的引導面的引導板;以及形成在所述引導板的上側端部的擋水板。所述供氣引導部還包括與所述引導葉片的兩側端部結合,並且固定在所述殼體上的葉片固定部件。優選地,還包括沿著所述殼體的下端部的外廓設置,以將從所述熱交換部的上表面脫離而迂迴流動的、被灑的冷卻水收集並將其排出的外廓集水部。所述外廓集水部以「LJ」字形形成在所述殼體的下端部。另外,優選地,還包括連接所述外廓集水部和集水槽的排出管。優選地,所述灑水部包括縱向設置在所述集水槽的內部,下端部被所述集水槽的底部支撐的冷卻水流入柱管;一端連接在所述冷卻水流入柱管,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殼體的外側壁的灑水總管;以及與所述冷卻水流入柱管連接的冷卻水流入ロ。所述冷卻水流入柱管包括下端被所述集水槽的底部支撐,在另一端設置有法蘭的冷卻水流入下部柱管;以及在下端部設置有與所述冷卻水流入下部柱管連接的法蘭,上端部與所述灑水總管結合的冷卻水流入上部柱管。優選地,還包括乾式熱交換部,所述乾式熱交換部包括設置在所述開ロ的上部或者下部,並且收容有多個導熱銷的導熱管;與所述導熱管的ー側端部結合併且形成有供高溫冷卻水流入的冷卻水流入ロ的冷卻水流入頭部;以及與所述導熱管的另ー側端部結合,並且設直有冷卻水流出ロ的冷卻水流出頭部。優選地,在所述導熱管的下端部還包括用於順暢地吸入排氣的吸入擴管部。另外,所述風扇組件還可以設置在所述開口下側的所述殼體的內部。根據如上說明的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可望達到包括如下所述的多種效果。但是,本 發明並不是在達到如下所述的所有效果時才成立的。首先,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下部供氣型冷卻塔可防止通過供氣ロ的飄散物、可防止結冰障礙、可減小冷卻水汙染源的流入、可提高供氣效率。另外,不僅可縮小集水槽的設置面積,而且可節約水,並且可改善冷卻塔的美觀性。另外,可簡單地收集脫離熱交換部的上端表面的迂迴流動冷卻水,可減小集水槽的設置面積和運行負荷,並且可減小運行噪音。另外,可降低煙羽,可強化對冷卻塔的支撐。


圖I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下部供氣型冷卻塔的簡要側截面圖;圖2是圖I的簡要縱截面圖;圖3是圖I主要部分的簡要平面圖;圖4是顯示圖I主要部分(A-A)的結合結構的截面圖;圖5是顯示圖I主要部分(B-B)的結合結構的截面圖;圖6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下部供氣型冷卻塔的簡要縱截面圖;圖7是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下部供氣型冷卻塔的簡要側截面圖;圖8是顯示圖7主要部分(C-C)的結合結構的側面圖;圖9是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下部供氣型冷卻塔的簡要側截面圖;圖10是顯示現有的對流型冷卻塔結構的簡要側截面圖。附圖標記說明la、IbUcUd :下部供氣型冷卻塔;11、211:殼體;12、212:供氣ロ; 13、213:供氣區域;14、214:排氣區域;15a、15b、215 :熱交換部;16、216:排除器;18:開 ロ;19a、19b :檢測門;20a、20b :供氣引導部;21 :引導葉片;22a、22b :葉片固定部件;25 :支撐部件;30a、30b :外廓集水部;31a,31b :外側壁;32 :底板;33:內側壁;34:排出ロ;35 :結合部;36 :排出管;37:固定螺栓;38:密封部件;
39 :螺母;40a、40b、240 :風扇組件;50a,50b,250 :風扇管體;51 :排氣ロ ;52a、52b、105a、105b :法蘭;53 :安全罩安裝部;55、255 :安全罩;60 :送風風扇部;61 :扇葉;v62 :旋轉軸;63 :風扇皮帶輪;64 :軸承座;65a、65b、265 :軸承座支撐部件;
70、270:驅動部;71 :馬達;72 :驅動輪;73 :驅動帶;75a、75b、275 :馬達支撐部;80a,80b,280 :灑水部;81、281 :冷卻水流入ロ ;82 :冷卻水流入下部柱管;83a :冷卻水流入上部柱管;83b :冷卻水流入柱管;83c :冷卻水流入管;84a、84b :冷卻水流出頭部; 85 :灑水總管;86 :灑水岔管;87 :灑水噴嘴;90a,90b :中心集水部;91、291 :冷卻水流出ロ ;92、290 :集水槽;93 :支撐法蘭部;94:清掃ロ;95:固定支架;100a、IOOb :乾式熱交換部; 101 :高溫冷卻水流入頭部;102 :導熱管;103 :導熱銷;104 :殼(housing) ;106 :吸入擴管部;107:冷卻水流出頭部; 110a、110b :冷卻水供應管;111、112 :流入調整閥;150 :冷卻塔支撐臺;200:對流型冷卻塔;220:百葉窗。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參考附圖,對本發明的下部供氣型冷卻塔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的說明。有關會對本發明的宗_加以混淆的現有技術的構成和作用,在此省略詳細。另外,在多個實施例中,對於具有相同構成的組成要素使用相同的附圖標記,並且僅在ー實施例中進行了代表性的說明。然而在其它的實施例中,僅對與一實施例不同的構成進行說明。圖I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下部供氣型冷卻塔的簡要側截面圖,圖2是圖I的簡要縱截面圖,圖3是圖I主要部分的簡要平面圖,圖4是顯示圖I主要部分(A-A)的結合結構的截面圖,圖5是顯示圖I主要部分(B-B)的結合結構的截面圖。如這些圖所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下部供氣型冷卻塔Ia包括形成有供氣區域
13、排氣區域14以及位於所述供氣區域13和排氣區域14之間的熱交換區域的殼體11 ;與所述排氣區域14相面對地形成在殼體11的上部中心的開ロ 18 ;設置在所述熱交換區域的熱交換部15a ;設置在所述熱交換部15a上部並且將冷卻水灑向所述熱交換部的灑水部80a;設置在所述開ロ 18並且通過開ロ 18強制排出空氣的風扇組件40a;設置在所述殼體11的下部的中心集水部90a ;設置在所述殼體11內部的所述灑水部80a和所述供氣ロ 12之間,並且部分重疊地設置向下傾斜的多個引導葉片21以將從灑水部80a掉落的水引導至集水槽92的供氣引導部20a ;以及沿著所述殼體11下端部的外廓設置,以將脫離上述熱交換部的上表面而迂迴流動的、被灑出的冷卻水收集並排出的外廓集水部30a。外廓集水部30a沿著殼體11下端部的外廓設置,以將脫離熱交換部15a的上表面而迂迴流動的、被灑出的冷卻水收集並排出;其由與殼體11的下端部對應的、形成為「LJ」字形的外側壁31、底板32、內側壁33以及設置在所述內側壁33的排出ロ 34形成。排出ロ34還包括連接外廓集水部和集水槽以排出收集在外廓集水部(外廓集水部30a、外廓集水部30b)的冷卻水的排出管36。灑水部80a包括縱向設置在所述集水槽的內部、下端部被所述集水槽的底面支撐的冷卻水流入柱管;一端與所述冷卻水流入柱管連接、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殼體的外側壁的灑水總管85 ;以及與所述冷卻水流入柱管連接的冷卻水流入ロ 92。冷卻水流入柱管包括冷卻水流入下部柱管82和冷卻水流入上部柱管83a。其中,冷卻水流入下部柱管82設置在中心集水部90a,與冷卻水流入ロ 92結合,並且在其上部形成有法蘭(flange);冷卻水流入上部柱管83a包括設置在下端部的、與冷卻水流入下部柱管82連接的法蘭(未標附圖標記),以及設置在上端部的冷卻水流出頭部84a、冷卻水流出頭部84b。另外,灑水部80a包括與所述冷卻水流出頭部84a、冷卻水流出頭部84b連接的多個灑水總管85 ;與所述灑水總管85連接的多個灑水岔管86 ;以及與所述灑水岔管86結合的多個灑水噴嘴87。風扇組件40a包括設置在所述灑水部80a上部的排除器16 ;被設置成向開ロ 18上方突出,並且由排氣ロ 51、形成在上端部的安全罩安裝部53和形成在下端部吸入ロ(未標附圖標記)的法蘭52a構成的風扇管體50a ;安裝在所述安全罩安裝部53的安全罩55 ;設置在排氣ロ 51,並且由扇葉61、一側與設置在扇葉61的風扇轂(Fan Hub)(未標附圖標記)結合併且另ー側與風扇皮帶輪(fan pulley)63結合的旋轉軸62、支撐旋轉軸62的軸承座(bearing block) 64形成的送風風扇部60 ;由馬達71、驅動輪(pulley) 72、驅動帶73形成的驅動部70 ;用於固定軸承座64,並且與所述管體50a的內側壁結合的軸承座支撐部件65a ;以及用於支撐所述馬達71,並且與所述管體50a的外側壁結合的馬達支撐部75a。供氣引導部20a包括引導葉片21 ;支撐所述引導葉片21的下部的支撐部件25;以及與所述引導葉片21的兩側端部結合的葉片固定部件25。引導葉片21固定在殼體11兩側,並且從與殼體11相面對的所述熱交換部15a的外側下部到所述熱交換區域的中心方向向下傾斜,並且由具有向下傾斜的引導面的引導板和在所述引導板的上側端部形成的擋水板構成。中心集水部90a包括設置在殼體11中心,並且在下端部設置有多個固定支架(bracket) 95的集水槽92,其中固定支架固定在冷卻塔地基上;支撐外廓集水部30a的底板32,並且設置在集水槽92的上端部兩側的支撐法蘭部93 ;設置在集水槽92的一側壁的冷卻水流出ロ 91 ;縱向設置在集水槽92的中心,在下端部結合有被所述集水槽的底面支撐的 支撐板、在下部的一區域設置有清掃ロ 94、在上端部設置有與冷卻水流入上部柱管83a連接的法蘭的冷卻水流入下部柱管82 ;以及貫通集水槽92的另ー側壁以與冷卻水流入下部柱管82連接的冷卻水流入ロ 81。供氣ロ 12形成在所述內側壁33和所述集水槽92的側壁之間。另外,還設 置有支撐底板32的冷卻塔支撐臺150,底板32、支撐法蘭部93和冷卻塔支撐臺150是通過固定螺栓(bolt) 37、墊圈(washer)、密封部件38以及螺母(nut) 39連為一體的。另外,通過固定支架95,用地腳螺栓(Anchor bolts)將集水槽92固定在冷卻塔地基上。另外,優選地,在與供氣區域13和排氣區域14相面對的殼體11上進ー步地設置有供作業人員出入或者提供檢測通路的檢測門19a、檢測門1%。接下來,對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作用進行說明。首先,當冷卻塔運行時,因送風扇的吸引カ而從外部垂直向上流入的供氣,沿著引導葉片21的引導面向熱交換部15a向上流動,並且與從灑水部80a掉落的冷卻水完成熱交換之後;通過排出ロ向外排出。另外,通過熱交換部15a時完成熱交換的冷卻水沿著引導葉片21的引導面被收集在集水槽92 ;脫離熱交換部15a的上部面的、迂迴流動的冷卻水向外廓集水部30a內流落;收集在外廓集水部30a內的冷卻水通過排出管36收集在集水槽92。收集在集水槽92的冷卻水通過冷卻水流出ロ 91向冷卻負荷裝置(未圖示)流動;從冷卻負荷裝置(未圖示)吸收廢熱的高溫冷卻水通過冷卻水流入ロ 81向灑水部80a作再次循環,在運行期間重複這種作用。下面,對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構成的詳細效果進行說明。根據在內側壁33和集水槽92的外壁之間形成的下部供氣ロ 12的特徵,可以防止通過供氣ロ的飄散物和水損失,因垂直向上的供氣氣流而減少了大氣中的浮遊物質的入侵,從而可以減少冷卻水受到汙染,在供氣區域13內隔離陽光,從而可以防止由光合引起的冷卻水受到汙染的現象,並且不僅隱蔽供氣區域13的內部環境,而且改善殼體11的外觀,結果能夠改善冷卻塔的美觀性。另外,根據供氣引導部20a的下述特徵,即,從與下部供氣ロ 12和殼體11相面對的熱交換部15a的外側下部向熱交換區域的中心方向向下傾斜地固定的特徵,不僅是掉落的冷卻水沿著引導葉片21的引導傾斜面立即向集水槽92流動,而且在引導葉片21上,冷卻塔停止運行時也不存在冷卻水,因此可以防止在引導葉片21上結冰的現象,並且供氣不僅可以順暢地流動,而且減少供氣的流動阻礙和流動噪音,從而可以提高供氣的效率,由於能夠減少滴水的噪音,因此能夠減少冷卻塔的運行噪音。另外,根據沿著殼體11下端部的外廓設置的「LJ」字形外廓集水部30a的特徵,能夠簡單地收集脫離熱交換部上端面的迂迴流動冷卻水,並且不需要將集水槽的外廓形成為相比殼體端部的外廓更大的現有技術結構,因此縮短相當於ー對供氣ロ 12的寬度的集水槽92寬度,從而能夠減小集水槽92的設置面積和運行負荷,並且不僅能夠強化對殼體11下端部的自身支撐,而且能夠提供進ー步加強的殼體11的下部支撐部。另外,根據集水槽92的下述特徵,即,設置在一對供氣ロ 12之間、且在下端部設置有固定在冷卻塔地基的多個固定支架95、而在上端部兩側設置有支撐法蘭部93的特徵,集水槽92的兩側壁劃分ー對供氣ロ 12,從而不受強風障礙就能引導供氣,並且能夠在上述冷卻塔的地基上堅固地固定集水槽92,由幹支撐法蘭部93支撐設置在殼體11下部的底板32,因此,不僅能夠進一歩加強對冷卻塔的支撐,而且能夠減少冷卻塔的支撐部件。另外,根據冷卻水流入下部柱管82、冷卻水流入上部柱管83a以及冷卻水流入柱管83b的特徵,不僅能夠加強對灑水部80a和冷卻塔的中心的支撐,而且能夠減少冷卻塔的支撐部件。圖6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下部供氣型冷卻塔的簡要縱截面圖。如圖所示,與上述的實施例不同,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下部供氣型冷卻塔Ib在排氣區域14內設置有乾式熱交換部100a,乾式熱交換部IOOa包括收容多個導熱銷103的導熱管102 ;收容導熱管102且在上端部形成結合在與開ロ 18相鄰的殼體11底面的法蘭105a、而在下端部形成吸入擴管部106的殼(housing) 104 ;與導熱管102的一側端部結合且設置有供高溫冷卻水流入的冷卻水流入ロ(未標記)的冷卻水流入頭部101;以及與導熱管102的另ー側端部結合併設置有冷卻水流出ロ(未標記)的冷卻水流出頭部107。另外設置有向灑水部80b和乾式熱交換部IOOa引導高溫冷卻水,且上端部與冷卻水流入頭部101連接、而下端部與冷卻水下部柱管82連接的冷卻水流入柱管83b ;從冷卻水流入柱管83b分出來並向灑水總管85供應高溫冷卻水的冷卻水供應管IlOa ;與冷卻水流出頭部107連接以向灑水總管85供應冷卻水的冷卻水供應管IlOb ;設置在冷卻水流入柱管83b以開啟和關閉高溫冷卻水向乾式熱交換部IOOa流入的流入調整閥111 ;以及設置在冷卻水供應管IlOa以開啟和關閉高溫冷卻水向灑水總管85流入的流入調整閥112。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作用和詳細效果在於,根據乾式熱交換部IOOa的附加構成來降低煙羽作用(加熱通過排氣ロ 51排出的飽和溼空氣以及減小溼度的作用)和效果(減少煙羽)。通過在排氣區域14內設置乾式熱交換部100a,減小冷卻塔的高度。除此之外的其他作用和效果與上述的第一實施例同等,因此省略其說明。圖7是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下部供氣型冷卻塔的簡要側截面圖,圖8是顯示圖7主要部分(C-C)的結合結構的側面圖。如這些圖所示,與上述實施例不同,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下部供氣型冷卻塔Ic在熱交換區域設置密閉型熱交換部15b。另外,設置有外廓集水部30b,其中,外廓集水部30b包括與殼體11的下端部結合的結合部35、在結合部35的下部形成的「LJ」字型外側壁33、底板32和內側壁33以及在內側壁設置的排出ロ 34。另外,作為縮短冷卻塔高度的結構,設置有風扇組件40b,其中,風扇組件40b包括掩埋在開ロ 18的下部,且由排氣ロ 51、在上端部形成的安全罩安裝部53、被設置為與安全罩安裝部53的上端部成為一體且結合在與開ロ 18相鄰的殼體11的上表面的法蘭52b、在下端部形成的喇叭管形狀的吸入ロ(未標記)形成的風扇管體50a;安裝在安全罩安裝部53b的安全罩55 ;設置在排氣ロ 51,並且由扇葉61、一側與設置在扇葉61的風扇轂(未標記)結合而另ー側與風扇皮帶輪63結合的旋轉軸62以及支撐旋轉軸62的軸承座64形成的送風風扇部60 ;由馬達71、驅動輪72、驅動帶73形成的驅動部70 ;固定軸承座64,並且在兩側端部設置有固定在殼體11內側壁的結合部件(未標記)的軸承座支撐部件65b ;支撐馬達71,並且固定在殼體11的外側壁和上壁的馬達支撐部75b。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作用和詳細效果在於,通過風扇組件40b具有在排出空、間內14掩埋設置的結構,可縮短冷卻塔的高度,並且通過外廓集水部30b具有與殼體11拆卸和組裝的結構,便於製造殼體11和外廓集水部30b。除此之外的其他作用和效果與上述的第一實施例同等,因此省略其說明。圖9是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下部供氣型冷卻塔的簡要側截面圖。如圖所示,與上述的實施例不同,在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下部供氣型冷卻塔Id設置有供氣引導部20b,其中,供氣引導部20b包括多個引導葉片21,引導葉片21從與殼體11相面對的熱交換部15a的外側下部向熱交換區域的中心方向向下傾斜地固定在殼體11的兩側,並且在上側端部形成有擋水板,在擋水板的下部形成有具有向下傾斜的引導面的引導板;以及與多個引導葉片21的兩側端部結合的葉片固定部件22b。另外,設置有中心集水部90a,中心集水部90a包括由設置在殼體11中心且在下端部具有固定在冷卻塔地基的多個固定支架95的集水槽92 ;支撐外廓集水部30a的底板 32且設置在集水槽92的上端部兩側的支撐法蘭部93 ;以及設置在集水槽92的一側壁的冷卻水流出口 91。另外,在開ロ 18上部設置有乾式熱交換部100b,乾式熱交換部IOOb包括收容多個導熱銷103的導熱管102 ;收容導熱管102且形成法蘭105b的殼(housing) 104,其中,法蘭105b結合在與開ロ 18相鄰的殼體11上表面;與導熱管102的一側端部結合且設置有供高溫冷卻水流入的冷卻水流入ロ(未標記)的冷卻水流入頭部101 ;結合在導熱管102的另ー側端部且設置有冷卻水流出ロ(未標記)的冷卻水流出頭部107。設置有向灑水部80b和乾式熱交換部IOOb引導高溫冷卻水,上端部與冷卻水流入頭部101連接、下端部則從形成冷卻水流入ロ 81的冷卻水流入管83c中分出來並向灑水總管85供應高溫冷卻水的冷卻水供應管IlOa ;與冷卻水流出頭部107連接以向灑水總管85供應冷卻水的冷卻水供應管IlOb ;設置在冷卻水流入管83c以開啟和關閉高溫冷卻水向乾式熱交換部IOOa流入的流入調整閥111 ;設置在冷卻水供應管IlOa以開啟和關閉高溫冷卻水向灑水總管85流入的流入調整閥112。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作用和詳細效果與上述的實施例相同,因此省略其說明。以上,示例性地說明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但是本發明所要保護的範圍並不是僅限於這種特定的實施例的,在權利要求書中記載的範圍內可以做適當的修改。
權利要求
1.ー種下部供氣型冷卻塔,其特徵在於,包括 殼體,形成有供氣區域、排氣區域以及位於所述供氣區域和所述排氣區域之間的熱交換區域; 開ロ,與所述排氣區域相面對地形成在所述殼體的上部; 供氣ロ,與所述供氣區域相面對地形成在所述殼體的下側; 熱交換部,設置在所述熱交換區域; 灑水部,設置在所述熱交換部上部以將冷卻水灑向所述熱交換部; 風扇組件,設置在所述開ロ,並且通過開ロ強制排出空氣;以及 集水槽,設置在所述殼體的下部; 其中,所述供氣ロ形成在所述殼體的側壁和所述集水槽的側壁之間; 並且還包括供氣引導部,設置在所述灑水部和所述供氣ロ之間的所述殼體內部,並且設置有部分重疊的、向下傾斜的多個引導葉片以將從所述灑水部掉落的水引導至所述集水槽。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下部供氣型冷卻塔,其特徵在於,所述引導葉片包括 具有向下傾斜的引導面的引導板和形成在所述引導板的上側端部的擋水板。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下部供氣型冷卻塔,其特徵在於,所述供氣引導部還包括 葉片固定部件,與所述引導葉片的兩側端部結合,並且固定在所述殼體上。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下部供氣型冷卻塔,其特徵在於,還包括 外廓集水部,沿著所述殼體的下端部的外廓設置,以將從所述熱交換部的上表面脫離而迂迴流動的、被灑的冷卻水收集並予以排出。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下部供氣型冷卻塔,其特徵在幹, 所述外廓集水部以「LJ」字形形成在所述殼體的下端部。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下部供氣型冷卻塔,其特徵在於,還包括 排出管,連接所述外廓集水部和所述集水槽。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下部供氣型冷卻塔,其特徵在於,所述灑水部包括 冷卻水流入柱管,縱向設置在所述集水槽的內部,下端部被所述集水槽的底部支撐; 灑水總管,一端連接在所述冷卻水流入柱管,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殼體的外側壁;以及 冷卻水流入ロ,連接在所述冷卻水流入柱管上。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下部供氣型冷卻塔,其特徵在於,所述冷卻水流入柱管包括 冷卻水流入下部柱管,下端被所述集水槽的底部支撐,在另一端設置有法蘭;以及 冷卻水流入上部柱管,在下端部設置有與所述冷卻水流入下部柱管連接的法蘭,上端部與所述灑水總管結合。
9.根據權利要求I至8的任意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下部供氣型冷卻塔,其特徵在於,還包括乾式熱交換部, 所述乾式熱交換部具有 導熱管,設置在所述開ロ的上部或者下部,並且收容有多個導熱銷; 冷卻水流入頭部,與所述導熱管的ー側端部結合,並且形成有供高溫冷卻水流入的冷卻水流入口 ;以及 冷卻水流出頭部,與所述導熱管的另ー側端部結合,並且設置有冷卻水流出ロ。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下部供氣型冷卻塔,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導熱管的下端部還包括 吸入擴管部,用於順暢地吸入排氣。
11.根據權利要求I至8的任意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下部供氣型冷卻塔,其特徵在幹, 所述風扇組件設置在所述開ロ下側的所述殼體的內部。
全文摘要
公開了下部供氣型冷卻塔,包括形成供氣區域、排氣區域以及位於供氣區域和排氣區域之間的熱交換區域的殼體;與排氣區域相面對地形成在殼體的上部的開口;與供氣區域相面對地形成在殼體的下側的供氣口;設置在熱交換區域的熱交換部;設置在熱交換部上部以將冷卻水灑向熱交換部的灑水部;設置在開口且通過開口強制排出空氣的風扇組件;以及設置在殼體的下部的集水槽。供氣口形成在殼體的側壁與集水槽的側壁之間,還包括供氣引導部,設置在灑水部與供氣口之間的殼體內部,並且向下傾斜的多個引導葉片的一部分被重疊設置,以將從灑水部掉落的水引導至集水槽。
文檔編號F28C1/00GK102645108SQ20121003926
公開日2012年8月22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20日 優先權日2011年2月18日
發明者徐鍾大, 金成鉉 申請人:株式會社成智空調技術

同类文章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包括敞開式箱體和前攝影蓋,在箱體頂部設有移動式光源盒,在箱體底部設有LED脫影板,LED脫影板放置在底板上;移動式光源盒包括上蓋,上蓋內設有光源,上蓋部設有磨沙透光片,磨沙透光片將光源封閉在上蓋內;所述LED脫影

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背景技術:在寬帶碼分多址(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系統頻分復用(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模式下,為了進行異頻硬切換、FDD到時分復用(TDD,Ti

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檯曆,尤其涉及一種既顯示月曆、又能插入照片的個性化檯曆,屬於生活文化藝術用品領域。背景技術::公知的立式檯曆每頁皆由月曆和畫面兩部分構成,這兩部分都是事先印刷好,固定而不能更換的。畫面或為風景,或為模特、明星。功能單一局限性較大。特別是畫

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視頻信號處理領域,特別是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背景技術: Mpeg標準是由運動圖像專家組(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MPEG)開發的用於視頻和音頻壓縮的一系列演進的標準。按照Mpeg標準,視頻圖像壓縮編碼後包

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的製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背景技術:熱塑性複合材料與傳統熱固性複合材料相比其具有較好的韌性和抗衝擊性能,此外其還具有可回收利用等優點。熱塑性塑料在液態時流動能力差,使得其與纖維結合浸潤困難。環狀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bt)是一種環狀預聚物,該材料力學性能差不適合做纖

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一種PE滾塑儲槽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PE滾塑儲槽,主要用於化工、染料、醫藥、農藥、冶金、稀土、機械、電子、電力、環保、紡織、釀造、釀造、食品、給水、排水等行業儲存液體使用。二、 背景技術 目前,化工液體耐腐蝕貯運設備,普遍使用傳統的玻璃鋼容

釘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釘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釘,尤其涉及一種可提供方便拔除的鐵(鋼)釘。背景技術:考慮到廢木材回收後再加工利用作業的方便性與安全性,根據環保規定,廢木材的回收是必須將釘於廢木材上的鐵(鋼)釘拔除。如圖1、圖2所示,目前用以釘入木材的鐵(鋼)釘10主要是在一釘體11的一端形成一尖

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ー種直流氧噴裝置。背景技術:臨床上的放療過程極易造成患者的局部皮膚損傷和炎症,被稱為「放射性皮炎」。目前對於放射性皮炎的主要治療措施是塗抹藥膏,而放射性皮炎患者多伴有局部疼痛,對於止痛,多是通過ロ服或靜脈注射進行止痛治療

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屬於機械領域。背景技術::閥門作為流體控制裝置應用廣泛,手輪傳動的閥門使用比例佔90%以上。國家標準中提及手輪所起作用為傳動功能,不作為閥門的運輸、起吊裝置,不承受軸向力。現有閥門

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背景技術:1-本發明所屬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其中的管狀容器被放在循環於配送鏈上的文檔匣或託架裝置中。本發明特別適用於,然而並非僅僅專用於,對引入自動分析系統的血液樣本試管之類的自動識別。本發明還涉及專為實現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