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機葉片後緣軟壓法的製作方法
2023-12-05 06:35:51 2
專利名稱:風機葉片後緣軟壓法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風機葉片後緣膠結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風機葉片後緣軟壓法。
背景技術:
用於風力發電機的風機葉片是一種複合材料製成的薄殼結構,每臺發電機一般有多支葉片。目前的風機葉片製造工藝中,葉片後緣之間的膠結方法之一是採用在葉片的後緣7至11米採用延伸段模具,在模具上施膠,從11米至葉尖區域直接塗膠粘劑。採用上述葉片後緣膠結方法具有以下缺點施膠量大,造成材料的浪費,增加了企業的成本。同時,現有技術對施膠位置和施膠量的要求較高,增加了作業難度。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風機葉片後緣軟壓法,降低了膠粘劑的使用量,避免了材料的不必要浪費。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風機葉片後緣軟壓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於風機葉片模具的上模和下模中分別鋪設工作面殼體與氣動面殼體即鋪設第一層殼體;
b.於風機葉片模具的上模和下模中依次鋪設主梁帽、芯材、第二層殼體;
c.安放前緣剪切肋和後緣剪切肋;
d.用樹脂刮透玻纖布,將刮透的玻纖布包裹軟質橡膠後放置在氣動面後緣的連接面
上;
e.在包裹軟質橡膠的玻纖布表面刮一層膠黏劑,在工作面後緣上的與軟質橡膠膠結的相應位置刮一層手糊樹脂,然後完成合模,使得氣動面後緣與工作面後緣粘接在一起形成連接結構。所述的風機葉片後緣軟壓法中,所述步驟(e)中安放前緣剪切肋和後緣剪切肋後, 對第一層殼體和第二層殼體之間形成的間隙抽真空,灌入樹脂,對樹脂進行預固化處理。所述風機葉片後緣軟壓法的所述步驟(d)中,用環氧樹脂將5層雙軸向玻纖布刮透後包裹長方形軟質橡膠後放置在氣動面後緣的連接面上。所述風機葉片後緣軟壓法的所述步驟(e)中,被玻纖布包裹的軟質橡膠放置於離風機葉片根端6米至36米範圍內,從36米至葉尖範圍內直接施以膠黏劑進行粘接。所述的風機葉片後緣軟壓法製成的風機葉片,該風機葉片包括工作面殼體;氣動面殼體,其與所述工作面殼體吻合連接;上模芯材,其鋪設於工作面殼體與第二層殼體之間除主梁帽之外的部分;下模芯材,其鋪設於所述氣動面殼體的與第二層殼體之間除主梁帽之外的部分;上模主梁帽,其鋪設於所述工作面殼體的內壁上;下模主梁帽,其鋪設於所述氣動面殼體的內壁上;以及前緣剪切肋和後緣剪切肋,該前緣剪切肋固定在下模上,後緣剪切肋固定在上模上,其中,風機葉片的氣動面後緣與工作面後緣之間膠結後形成了連接結構;其特徵在於,在該連接結構中夾有軟質橡膠,軟質橡膠的外部包裹有玻纖布,玻纖布上刮有環氧樹脂,玻纖布的最外部上刮一層膠粘劑,氣動面後緣與工作面後緣通過刮有膠粘劑的雙軸向玻纖布膠結在一起,另外,所述連接結構的頂端還塗有膠黏劑。本發明的優點是,本發明所揭示的工藝中,在氣動面後緣的與工作面後緣的連接處放置有玻纖布包裹的軟質橡膠,在包裹軟質橡膠的玻纖布表面刮一層膠黏劑,在工作面後緣的與氣動面後緣連接的相應位置刮一層手糊樹脂,然後再完成合模,使得氣動面後緣與工作面後緣粘接在一起。本發明在對風機葉片的氣動面和工作面進行膠結時以在連接處放置玻纖布包裹的軟質橡膠的方法代替傳統直接塗抹膠黏劑的方法,從而降低了膠粘劑的使用量,避免了原材料的浪費。
圖1為本發明風機葉片後緣軟壓法的工藝流程圖2為採用本發明風機葉片後緣軟壓法製成的風機葉片的橫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所示風機葉片的氣動面後緣與工作面後緣連接處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進一步揭示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茲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圖1為本發明風機葉片後緣軟壓法的工藝流程圖,以下結合圖1舉例說明本發明的工藝流程但本發明在基於相同構思的情況下並不限於上述工藝流程。本發明風機葉片後緣軟壓法包括以下步驟於風機葉片模具的上模和下模中分別鋪設工作面殼體10與氣動面殼體20即鋪設第一層殼體;於風機葉片模具的上模和下模中依次鋪設下15層玻纖布、主梁帽、上15層玻纖布、芯材、第二層殼體,其中,下15層玻纖布和上15層玻纖布作為增強層;在風機葉片殼體的內部安放剪切肋,比如可安放兩個剪切肋,分別為前緣剪切肋32和後緣剪切肋31 ;對第一層殼體和第二層殼體之間形成的間隙抽真空後灌入樹脂,對樹脂進行預固化處理;用樹脂刮透玻纖布42,將刮透的玻纖布42包裹軟質橡膠41後放置在氣動面後緣的與工作面後緣的連接面上即軟質橡膠41位於氣動面後緣的連接面上,更為具體地,用環氧樹脂將5層雙軸向玻纖布42刮透後包裹長方形軟質橡膠41後放置在氣動面後緣的與工作面後緣的連接面上離風機葉片根端6米至36米的範圍內,從36米至葉尖範圍內直接施以膠黏劑進行粘接;在包裹軟質橡膠41的玻纖布42表面刮一層薄薄膠黏劑,在工作面後緣上的與軟質橡膠41膠結的相應位置刮一層手糊樹脂,然後完成合模,使得氣動面後緣與工作面後緣粘接在一起,形成氣動面後緣與工作面後緣之間的連接結構40,該連接結構40的頂端也塗有膠黏劑43。同時,氣動面前緣與工作面前緣也相應的粘接在一起。圖2為採用本發明風機葉片後緣軟壓法製成的風機葉片的橫截面結構示意圖,即完成上述工藝後可生成如圖2所示的風機葉片但本發明並不限於只能製成該種風機葉片, 該風機葉片包括工作面殼體10 ;氣動面殼體20,其與所述工作面殼體10吻合連接;上模芯材11,其鋪設於工作面殼體10與第二層殼體之間除主梁帽之外的部分;下模芯材21,其鋪設於所述氣動面殼體20的與第二層殼體之間除主梁帽之外的部分;上模主梁帽12,其鋪設於所述工作面殼體10的內壁上;下模主梁帽22,其鋪設於所述氣動面殼體20的內壁上;以及前緣剪切肋32和後緣剪切肋31,它們的兩端分別固定於所述模主梁帽12和下模主梁帽22上,其中,風機葉片的氣動面後緣與工作面後緣之間膠結後形成了連接結構40。上述上模芯材11和下模芯材21都由PVC泡沫和輕木組成。圖3為圖2所示風機葉片的氣動面後緣與工作面後緣連接處的局部放大圖,如圖所示,風機葉片的氣動面後緣與工作面後緣之間膠結後形成了連接結構40,該連接結構40 中夾有軟質橡膠41,軟質橡膠41的外部包裹有雙軸向玻纖布42,雙軸向玻纖布42上刮有環氧樹脂,雙軸向玻纖布42的最外部上刮一層膠粘劑,氣動面後緣與工作面後緣通過刮有膠粘劑的雙軸向玻纖布42膠結在一起,另外,連接結構40的頂端塗有膠黏劑43。本發明在連接結構40中以包裹有雙軸向玻纖布42的軟質橡膠41與膠黏劑相結合的方法代替傳統直接塗抹膠黏劑的方法將氣動面後緣與工作面後緣粘接在一起,從而降低了膠粘劑的使用量,避免了原材料的浪費。以上通過對所列實施方式的介紹,闡述了本發明的基本構思和基本原理。但本發明絕不限於上述所列實施方式,凡是基於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所作的等同變化、改進及故意變劣等行為,均應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風機葉片後緣軟壓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於風機葉片模具的上模和下模中分別鋪設工作面殼體(10)與氣動面殼體(20)即鋪設第一層殼體;於風機葉片模具的上模和下模中依次鋪設主梁帽、芯材、第二層殼體; 安放前緣剪切肋(32)和後緣剪切肋(31);用樹脂刮透玻纖布(42),將刮透的玻纖布(42)包裹軟質橡膠(41)後放置在氣動面後緣的連接面上;在包裹軟質橡膠(41)的玻纖布(42)表面刮一層膠黏劑,在工作面後緣上的與軟質橡膠相膠結的相應位置刮一層手糊樹脂,然後完成合模,使得氣動面後緣與工作面後緣粘接在一起形成連接結構(4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機葉片後緣軟壓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e)中安放前緣剪切肋(32)和後緣剪切肋(31)後,對整個葉片殼體抽真空,灌入樹脂,對樹脂進行預固化處理。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機葉片後緣軟壓法,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步驟(d)中,用環氧樹脂將5層雙軸向玻纖布(42)刮透後包裹長方形軟質橡膠(41)後放置在氣動面後緣的連接面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機葉片後緣軟壓法,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步驟(e)中,被玻纖布(42)包裹的軟質橡膠(41)放置於離風機葉片根端6米至36米範圍內,從36米至葉尖範圍內直接施以膠黏劑進行粘接。
5.一種利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機葉片後緣軟壓法製成的風機葉片,該風機葉片包括工作面殼體(10);氣動面殼體(20),其與所述工作面殼體(10)吻合連接;上模芯材(11),其鋪設於工作面殼體(10)與第二層殼體之間除主梁帽之外的部分;下模芯材(21), 其鋪設於所述氣動面殼體(20)的與第二層殼體之間除主梁帽之外的部分;上模主梁帽(12),其鋪設於所述工作面殼體(10)的內壁上;下模主梁帽(22),其鋪設於所述氣動面殼體00)的內壁上;以及前緣剪切肋(32)和後緣剪切肋(31),該前緣剪切肋(32)固定在下模上,後緣剪切肋(31)固定在上模上,其中,風機葉片的氣動面後緣與工作面後緣之間膠結後形成了連接結構GO);其特徵在於,在該連接結構GO)中夾有軟質橡膠(41),軟質橡膠Gl)的外部包裹有玻纖布(42),玻纖布0 上刮有環氧樹脂,玻纖布0 的最外部上刮一層膠粘劑,氣動面後緣與工作面後緣通過刮有膠粘劑的雙軸向玻纖布G2)膠結在一起,另外,所述連接結構GO)的頂端還塗有膠黏劑03)。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風機葉片,其特徵在於,所述玻纖布0 為雙軸向玻纖布。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風機葉片後緣軟壓法,在該風機葉片後緣軟壓法中,在氣動面後緣的與工作面後緣的連接處放置有玻纖布包裹的軟質橡膠,在包裹軟質橡膠的玻纖布表面刮一層膠黏劑,在工作面後緣的與氣動面後緣連接的相應位置刮一層手糊樹脂,然後再完成合模,使得氣動面後緣與工作面後緣粘接在一起。本發明在對風機葉片的氣動面和工作面進行膠結時以在連接處放置玻纖布包裹的軟質橡膠的方法代替傳統直接塗抹膠黏劑的方法,從而降低了膠粘劑的使用量,避免了原材料的浪費。
文檔編號F03D11/00GK102241141SQ20111011067
公開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29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29日
發明者懷濤, 李秀凱, 葛小飛, 陳曙明 申請人:崑山華風風電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