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面魨肝油膠丸及其製備方法
2023-12-05 05:01:21 3
馬面魨肝油膠丸及其製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醫療食品加工【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是一種利用馬面魨來生產肝油的方法,由馬面魨肝油和明膠組成;其配料比:馬面魨肝油50~70份、明膠15~35份;本發明配方簡單可行,其功效成分為馬面魨肝油中的烷氧基甘油,烷氧基甘油能刺激免疫細胞生成,提高白細胞、淋巴細胞和血小板的數目,並能促進免疫細胞的活力,提高人體免疫功能的保健食品。生產方法簡單方便,所述技術人員容易實現。
【專利說明】馬面鈍肝油膠丸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醫療食品加工【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是一種利用馬面飩來生產肝油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狹義的魚肝油由海魚類肝臟煉製的油脂。廣義的魚肝油還包括鯨、海豹等海獸的肝油。常溫下呈黃色透明的液體狀,稍有魚腥味。常用於防治夜盲症、角膜軟化、佝僂病和骨軟化症等,對呼吸道上層黏膜等表皮組織也有保護作用。它主要由不飽和度較高的脂肪酸甘油脂組成,此外還有少量的磷脂和不皂化物。鱈、大菱鮃等是國際上魚肝油生產的傳統原料。中國主要用鯊、鰩、大黃魚、鮐及馬面飩。
[0003]魚肝油中的維生素A可促進視覺細胞內感光色素的形成,調試眼睛適應外界光線強弱的能力,以降低夜盲症和視力減退的發生,維持正常的視覺反應。
[0004]馬面飩屬硬骨魚綱、飩形目、革飩科。系暖水性近海中下層魚類。體長橢圓形,側扁,背腹緣微突。頭中大,側視呈三角形,吻端鈍尖。口小,前位,平裂,唇發達。兩頜等長或下頜稍長於上頜。兩頜齒楔形。眼大,側上位,靠近頭後部;眼間隔微凸。鰓孔小,斜裂,位於眼下方。尾柄較細,長約為高的1.5倍左右。背鰭2個,分離。第I背鰭由2鰭棘組成,始於眼中部稍偏後背上,第I棘粗大,第2棘短小,藏於背溝內,有鰭膜與第I棘相連;第2背鰭基底長,鰭條前部長,後部短。胸鰭小,側位,稍偏下,似圓形。兩腹鰭退化,僅合成I個不能活動的短棘。臀鰭起點稍後於第2背鰭起點,兩鰭同形,末基相對。尾鰭截形,後緣微凸。體被小鱗,有細短絨狀小刺。無側線。體色雌雄有別,雄性體淡灰色,頭和體上密布小形黃色圓點,背側黃點外緣常有I暗色環,每2-3個暗色環聚合成I較大的暗斑,約4-5行,頭側在吻部及眼下約有5-7條波狀黃紋,尾鰭中部有I暗色橫紋。雌性頭及體上黃點不及雄性明顯,但有暗色小斑及斑塊多行,尾鰭中央橫紋色較淺。雌雄各鰭均為黃色。體長一般為9-11釐米,不超過20釐米。棲息於水深100米以上水域。其他生活習性與綠鰭馬面飩相似,但不進入黃海。分布於東海、南海。常用底拖網漁具捕撈。肉質較好,無刺,可鮮食,多加工烤魚片和罐頭食品。頭、皮、內臟等可制魚粉。
[0005]馬面飩因其肝大,可制魚肝油,但是馬面飩肝油及其製備方法仍未見報導。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馬面飩肝油膠丸及其製備方法。
[0007]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馬面飩肝油膠丸,由馬面飩肝油和明膠組成;按重量份計,其配料比:馬面飩肝油50?70份、明膠15?35份;所述馬面飩包括黃鰭馬面飩肝油和綠鰭馬面飩肝油,其黃鰭馬面飩肝油佔總肝油比重的40?50%,綠鰭馬面飩肝油佔總肝油比重的50?60%。
[0008]進一步的,所述肝油膠丸包括:馬面飩肝油60份、明膠25份。
[0009]一種馬面飩肝油膠丸的製備方法,將要加工的黃鰭馬面飩肝和綠鰭馬面飩肝分別放入貯肝槽內解凍,使黃鰭馬面飩肝和綠鰭馬面飩肝表面冰塊完全溶化後,先用小刀把黃鰭馬面飩肝和綠鰭馬面飩肝分別切割成小塊,然後分別把它放在絞肉機的貯槽內進行絞碎,通過油泵把肝漿分別打入兩個提取罐中,以肝重量/食品級氫氧化鈉重量按比例250:I計,分別加入濃度為0.15%?0.2%的氫氧化鈉溶液10kg,然後往罐內注水量為肝漿量的I?1.5倍,擰開蒸汽閥門加熱溫度至851:?901:,加熱攪拌I?2小時,停攪拌靜置0.5?lh,同時觀察鯊魚肝油的溶出情況,然後再加水量為油量I?1.5倍進行水洗,澄清15?30min後放掉水,水洗6?7次,即用PH試紙測試排掉的水溶液呈中性為止,把鯊魚肝油中的雜質,游離脂肪酸及可溶性的蛋白質洗掉,將水洗好的黃鰭馬面飩肝油和綠鰭馬面飩肝油,通過分離機進行二次分離,分離後的油分別打入0°C?4°C的冷濾室進行壓濾,即分別得到黃鰭馬面飩肝油和綠鰭馬面飩肝油,然後將食用明膠、水加入到溶膠鍋內,升溫到70°C?80°C,加熱攪拌約0.5 h,使膠溶化,在900mm汞柱下,抽真空除去膠液中的氣泡,化成膠液備用,將上述配油及膠液在壓丸機內壓製成膠丸,製成的膠丸在定型機內10°C的溫度下冷卻定型,再用酒精擦去表面附油,定型後的膠丸在烘乾機內30°C溫度下烘乾,即得到馬面飩肝油膠丸。
[0010]本發明的有益技術效果是:本發明配方簡單可行,其功效成分為馬面飩肝油中的烷氧基甘油,烷氧基甘油能刺激免疫細胞生成,提高白細胞、淋巴細胞和血小板的數目,並能促進免疫細胞的活力,提高人體免疫功能的保健食品。生產方法簡單方便,所述技術人員容易實現。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0012]實施例1
一種馬面飩肝油膠丸,由馬面飩肝油和明膠組成;按重量份計,其配料比:馬面飩肝油50份、明膠15份;馬面飩包括黃鰭馬面飩肝油和綠鰭馬面飩肝油,其黃鰭馬面飩肝油佔總肝油比重的40%,綠鰭馬面飩肝油佔總肝油比重的60%。
[0013]一種馬面飩肝油膠丸的製備方法,將要加工的黃鰭馬面飩肝和綠鰭馬面飩肝分別放入貯肝槽內解凍,使黃鰭馬面飩肝和綠鰭馬面飩肝表面冰塊完全溶化後,先用小刀把黃鰭馬面飩肝和綠鰭馬面飩肝分別切割成小塊,然後分別把它放在絞肉機的貯槽內進行絞碎,通過油泵把肝漿分別打入兩個提取罐中,以肝重量/食品級氫氧化鈉重量按比例250:1計,分別加入濃度為0.2%的氫氧化鈉溶液10kg,然後往罐內注水量為肝漿量的1.5倍,擰開蒸汽閥門加熱溫度至85°C,加熱攪拌lh,停攪拌靜置lh,同時觀察鯊魚肝油的溶出情況,然後再加水量為油量I倍進行水洗,澄清15min後放掉水,水洗6次,即用PH試紙測試排掉的水溶液呈中性為止,把鯊魚肝油中的雜質,游離脂肪酸及可溶性的蛋白質洗掉,將水洗好的黃鰭馬面飩肝油和綠鰭馬面飩肝油,通過分離機進行二次分離,分離後的油分別打入0°C的冷濾室進行壓濾,即分別得到黃鰭馬面飩肝油和綠鰭馬面飩肝油,然後將食用明膠、水加入到溶膠鍋內,升溫到70°C,加熱攪拌約0.5 h,使膠溶化,在900_汞柱下,抽真空除去膠液中的氣泡,化成膠液備用,將上述配油及膠液在壓丸機內壓製成膠丸,製成的膠丸在定型機內10°c的溫度下冷卻定型,再用酒精擦去表面附油,定型後的膠丸在烘乾機內30°C溫度下烘乾,即得到馬面飩肝油膠丸。
[0014]實施例2
一種馬面飩肝油膠丸,由馬面飩肝油和明膠組成;按重量份計,其配料比:馬面飩肝油60份、明膠25份;馬面飩包括黃鰭馬面飩肝油和綠鰭馬面飩肝油,其黃鰭馬面飩肝油佔總肝油比重的50%,綠鰭馬面飩肝油佔總肝油比重的50%。
[0015]一種馬面飩肝油膠丸的製備方法,將要加工的黃鰭馬面飩肝和綠鰭馬面飩肝分別放入貯肝槽內解凍,使黃鰭馬面飩肝和綠鰭馬面飩肝表面冰塊完全溶化後,先用小刀把黃鰭馬面飩肝和綠鰭馬面飩肝分別切割成小塊,然後分別把它放在絞肉機的貯槽內進行絞碎,通過油泵把肝漿分別打入兩個提取罐中,以肝重量/食品級氫氧化鈉重量按比例250:I計,分別加入濃度為0.2%的氫氧化鈉溶液10kg,然後往罐內注水量為肝漿量的1.5倍,擰開蒸汽閥門加熱溫度至90°C,加熱攪拌2小時,停攪拌靜置lh,同時觀察鯊魚肝油的溶出情況,然後再加水量為油量1.5倍進行水洗,澄清30min後放掉水,水洗7次,即用PH試紙測試排掉的水溶液呈中性為止,把鯊魚肝油中的雜質,游離脂肪酸及可溶性的蛋白質洗掉,將水洗好的黃鰭馬面飩肝油和綠鰭馬面飩肝油,通過分離機進行二次分離,分離後的油分別打入4°C的冷濾室進行壓濾,即分別得到黃鰭馬面飩肝油和綠鰭馬面飩肝油,然後將食用明膠、水加入到溶膠鍋內,升溫到80°C,加熱攪拌約0.5 h,使膠溶化,在900mm汞柱下,抽真空除去膠液中的氣泡,化成膠液備用,將上述配油及膠液在壓丸機內壓製成膠丸,製成的膠丸在定型機內10°C的溫度下冷卻定型,再用酒精擦去表面附油,定型後的膠丸在烘乾機內30°C溫度下烘乾,即得到馬面飩肝油膠丸。
[0016]實施例3
一種馬面飩肝油膠丸,由馬面飩肝油和明膠組成;按重量份計,其配料比:馬面飩肝油70份、明膠35份;所述馬面飩包括黃鰭馬面飩肝油和綠鰭馬面飩肝油,其黃鰭馬面飩肝油佔總肝油比重的45%,綠鰭馬面飩肝油佔總肝油比重的545%。
[0017]一種馬面飩肝油膠丸的製備方法,將要加工的黃鰭馬面飩肝和綠鰭馬面飩肝分別放入貯肝槽內解凍,使黃鰭馬面飩肝和綠鰭馬面飩肝表面冰塊完全溶化後,先用小刀把黃鰭馬面飩肝和綠鰭馬面飩肝分別切割成小塊,然後分別把它放在絞肉機的貯槽內進行絞碎,通過油泵把肝漿分別打入兩個提取罐中,以肝重量/食品級氫氧化鈉重量按比例250:I計,分別加入濃度為0.17%的氫氧化鈉溶液10kg,然後往罐內注水量為肝漿量的1.3倍,擰開蒸汽閥門加熱溫度至87°C,加熱攪拌1.3h,停攪拌靜置lh,同時觀察鯊魚肝油的溶出情況,然後再加水量為油量1.3倍進行水洗,澄清25min後放掉水,水洗7次,即用PH試紙測試排掉的水溶液呈中性為止,把鯊魚肝油中的雜質,游離脂肪酸及可溶性的蛋白質洗掉,將水洗好的黃鰭馬面飩肝油和綠鰭馬面飩肝油,通過分離機進行二次分離,分離後的油分別打入2°C的冷濾室進行壓濾,即分別得到黃鰭馬面飩肝油和綠鰭馬面飩肝油,然後將食用明膠、水加入到溶膠鍋內,升溫到75°C,加熱攪拌約0.5 h,使膠溶化,在900mm汞柱下,抽真空除去膠液中的氣泡,化成膠液備用,將上述配油及膠液在壓丸機內壓製成膠丸,製成的膠丸在定型機內10°C的溫度下冷卻定型,再用酒精擦去表面附油,定型後的膠丸在烘乾機內30°C溫度下烘乾,即得到馬面飩肝油膠丸。
[0018]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馬面飩肝油膠丸,其特徵在於,由馬面飩肝油和明膠組成;按重量份計,其配料比:馬面飩肝油50?70份、明膠15?35份;所述馬面飩包括黃鰭馬面飩肝油和綠鰭馬面飩肝油,其黃鰭馬面飩肝油佔總肝油比重的40?50%,綠鰭馬面飩肝油佔總肝油比重的50?6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馬面飩肝油膠丸,其特徵在於,所述肝油膠丸包括:馬面飩肝油60份、明膠25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馬面飩肝油膠丸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將要加工的黃鰭馬面飩肝和綠鰭馬面飩肝分別放入貯肝槽內解凍,使黃鰭馬面飩肝和綠鰭馬面飩肝表面冰塊完全溶化後,先用小刀把黃鰭馬面飩肝和綠鰭馬面飩肝分別切割成小塊,然後分別把它放在絞肉機的貯槽內進行絞碎,通過油泵把肝漿分別打入兩個提取罐中,以肝重量/食品級氫氧化鈉重量按比例250:1計,分別加入濃度為0.15%?0.2%的氫氧化鈉溶液10kg,然後往罐內注水量為肝漿量的I?1.5倍,擰開蒸汽閥門加熱溫度至85°C?90°C,力口熱攪拌I?2小時,停攪拌靜置0.5?lh,同時觀察鯊魚肝油的溶出情況,然後再加水量為油量I?1.5倍進行水洗,澄清15?30min後放掉水,水洗6?7次,即用PH試紙測試排掉的水溶液呈中性為止,把鯊魚肝油中的雜質,游離脂肪酸及可溶性的蛋白質洗掉,將水洗好的黃鰭馬面飩肝油和綠鰭馬面飩肝油,通過分離機進行二次分離,分離後的油分別打入(TC?4°C的冷濾室進行壓濾,即分別得到黃鰭馬面飩肝油和綠鰭馬面飩肝油,然後將食用明膠、水加入到溶膠鍋內,升溫到70°C?80°C,加熱攪拌約0.5 h,使膠溶化,在900mm汞柱下,抽真空除去膠液中的氣泡,化成膠液備用,將上述配油及膠液在壓丸機內壓製成膠丸,製成的膠丸在定型機內10°C的溫度下冷卻定型,再用酒精擦去表面附油,定型後的膠丸在烘乾機內30°C溫度下烘乾,即得到馬面飩肝油膠丸。
【文檔編號】A23L1/29GK104286852SQ201410542030
【公開日】2015年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14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14日
【發明者】劉巴寧 申請人:中山百鷗醫藥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