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件內螺紋脫模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12-02 15:15:21 2
專利名稱:塑件內螺紋脫模機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注塑模具領域,是涉及一種注塑成型模具內螺紋孔的脫模機構, 具體利用了注塑機的開模、頂出脫模的過程中實現對塑件製品內螺紋脫模的機構。
背景技術:
帶有內螺紋的注塑製品在生產製造過程中,多採用螺旋式脫模機構。現有技術的 注塑模具的螺旋脫模機構主要分為齒輪齒條法、電機法、嵌件法。齒輪齒條法,是利用塑機 的開模、頂出脫模的過程,拉、推設在模具脫模機構中的齒條嚙合齒輪作軸向旋轉,從而帶 動型芯或型腔旋轉脫出螺紋塑件製品,此法通常用於單端螺紋注塑製品的螺旋式脫模;電 機法,是利用設在模具外部的電機驅動模具內部的脫模機構作軸向旋轉,旋轉脫出螺紋塑 件製品,此法多用於雙端螺紋注塑製品的螺旋式脫模;嵌件法,是將分立的製品活動嵌件嵌 入模具中注塑成型,取出活動嵌件,藉助工裝或工具由人工將螺紋注塑製品從活動嵌件中 旋出,實際生產時,常由多組活動嵌件輪換周轉,此法多用於形體較小的螺紋注塑製品的螺 旋式脫模。綜上,上述的幾種螺旋式脫模機構,通過旋轉模具實現內螺紋芯的脫模。但對於帶 有內螺紋的小型塑件製品,例如瓶蓋等,上述機構體積龐大、結構複雜、造價昂貴。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塑件內螺紋脫模機構,該機構具有體積小,結構 簡單的特點,能夠利用塑機的開模、頂出脫模的過程中提供的機械動力,對已經成型的瓶蓋 進行內螺紋脫模。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塑件內螺紋脫模機構,包括固定 在注塑機上的機架,機架上固定了主動螺杆和從動螺杆,主動螺杆與注塑機的頂出杆固定 連接的,從動齒螺杆和內螺紋芯固定連接,所述的主動螺杆和從動螺杆上分別套接了中心 開有螺紋孔的主動齒輪和從動齒輪,主動齒輪的螺紋孔與主動螺杆相配合,從動齒輪的螺 紋孔與從動螺杆相配合,機架上設有將主傳動齒輪和從傳動齒輪沿軸向固定的止動板,主 動齒輪和從動齒輪系相互嚙合,主動螺杆與從動螺杆的螺紋的旋向相同。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時,由於注塑機的頂出杆上固定了一個主動螺杆,而主動螺杆 又被固定在機架上,只能夠軸向移動。在頂出杆伸出時,主動螺杆軸向前移動,由於其上套 接的主動齒輪被軸向固定在了機架上,因此主動齒輪在原位轉動,而與主動齒輪嚙合的從 動齒輪也被軸向固定在機架上,同樣的只能原位旋轉,於是從動螺杆可以軸向伸縮。由於從 動螺杆上端固定了螺紋芯,成型時,頂出杆回縮,由於主動螺杆與從動螺杆的螺紋的旋向相 同,內螺紋芯前進,於是成型時塑件有了內螺紋。脫模時,頂出杆伸出,內螺紋芯旋轉後退, 於是相互螺紋配合的螺紋芯和塑件發生分離。本實用新型具有體積小,結構簡單的特點,能 夠利用塑機的開模、頂出脫模的過程中提供的機械動力,且機構運行連貫,提高了效率。對 已經成型的瓶蓋進行內螺紋脫模。[0007]進一步,為了減小主動螺杆和從動螺杆與機架之間的摩擦力,所述的主動螺杆、主 動螺杆分別通過軸承固定在機架上。通過軸承連接,即可以達到將主動螺杆和從動螺杆固 定的目的,又可以減小之間的摩擦力,達到減小磨損的效果。進一步,為了減小傳動齒輪和止動板之間的摩擦力,所述的止動板上設有滾輪。同 樣的,可以起到減小動齒輪和止動板摩擦力,達到減小磨損的效果。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塑件內螺紋脫模機構實施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
圖1所示,一種塑件內螺紋脫模機構,其底部支座通過螺釘固定在注塑機上,整 個成型機構固定在支座上。將主動螺杆1通過軸承固定在支座上面,由於主動螺杆1的下 端和注塑機的頂出杆11固定在一起,因此,主動螺杆1隻能夠軸向移動而不能夠轉動。在 主動螺杆1的表面套接了一個主動齒輪4,該主動齒輪4與主動螺杆1的橫截面平行。該傳 動齒輪4的齒輪軸的位置開有一個螺孔,螺孔的孔徑和主動螺杆1的杆徑一致,且螺孔的內 螺紋和主動螺杆1上的螺紋相互配合。為了防止主動齒輪4軸向移動,在支架上焊接了兩 塊止動板5,通過在該止動板5上設置滾輪,即可以限制主動齒輪4的軸向移動,又可以減小 摩擦。同樣的,支座上通過軸承將從動螺杆2固定在上面,從動螺杆2由於被支架上的軸承 固定,因此只能夠軸向移動。在從動螺杆2的表面套接了一個從動齒輪6,該從動齒輪6與 從動螺杆2的橫截面平行。該從動齒輪6的齒輪軸的位置開有一個螺孔,螺孔的孔徑和從 動螺杆2的杆徑一致,且螺孔的內螺紋和從動螺杆2上的螺紋相互配合。為了防止從動齒 輪6軸向移動,在支架上焊接了兩塊止動板7,通過在該止動板7上設置滾輪,即可以限制從 動齒輪6的軸向移動,又可以減小摩擦。主動齒輪4和從動齒輪6相互嚙合。因此,通過塑 機的開模、頂出脫模的過程中提供的機械動力,可以帶從動螺杆2頂部固定的內螺紋芯3伸 縮旋轉,實現了塑件內螺紋脫模。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 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例如主動螺杆1 和從動螺杆2的固定方式等。這些也應該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 實用新型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
權利要求1.一種塑件內螺紋脫模機構,包括固定在注塑機上的機架,機架上固定了主動螺杆和 從動螺杆,主動螺杆與注塑機的頂出杆固定連接的,從動齒螺杆和內螺紋芯固定連接,其特 徵在於,所述的主動螺杆和從動螺杆上分別套接了中心開有螺紋孔的主動齒輪和從動齒 輪,主動齒輪的螺紋孔與主動螺杆相配合,從動齒輪的螺紋孔與從動螺杆相配合,機架上設 有將主傳動齒輪和從傳動齒輪沿軸向固定的止動板,主動齒輪和從動齒輪系相互嚙合,主 動螺杆與從動螺杆的螺紋的旋向相同。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塑件內螺紋脫模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主動螺杆、從動螺杆 分別通過軸承固定在機架上。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塑件內螺紋脫模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止動板上設有滾輪。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一種塑件內螺紋成型機構,由於注塑機的頂出杆上固定了一個主動螺杆,而主動螺杆又被固定在機架上,只能夠軸向移動。在頂出杆伸出時,主動螺杆軸向前移動,由於其上套接的主動齒輪被軸向固定在了機架上,因此主動齒輪在原位轉動,而與主動齒輪嚙合的從動齒輪也被軸向固定在機架上,同樣的只能原位旋轉,於是從動螺杆可以軸向伸縮。由於從動螺杆上端固定了螺紋芯,脫模時,頂出杆伸出,內螺紋芯旋轉後退,於是相互螺紋配合的螺紋芯和塑件發生分離。本實用新型具有體積小,結構簡單的特點,能夠利用塑機的開模、頂出脫模的過程中提供的機械動力,且機構運行連貫,提高了效率。對已經成型的瓶蓋進行內螺紋脫模。
文檔編號B29C45/40GK201913778SQ20102069806
公開日2011年8月3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31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31日
發明者邱建明 申請人:重慶市銀盛模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