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作文:人生如橋
2025-02-07 21:54:09
導語:人生如橋,在過橋的這段時間中,多行善,多積德,吃虧受罪不是什麼壞事,最終帶著修來的大德,有個美好的未來才是人生真正的目的。小編收集人生入橋的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人生如橋
都說上了初中人能穩重一點,不光是我這麼想,相信有大部分的人是贊同這說法的,初中階段是人生的一個新的起點,小學的時候不懂事,但上了初中都會把事考慮的周全一點,這一階段可謂人生之橋!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這句來自李白的名句帶給我們許多的啟發,的確是這樣,不是我用家長和老師的語氣對大家說教,其實呢,我自己也認為,小時侯不懂事,不聽話,現在想想過去,算是虛度了15年之久啊!人生何嘗不是這樣浪費的,「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不正是相噹噹的警告嗎?即使想到了這一點,也未必能做到這一點,當我們用醒悟架起這人生之橋的時候,大家都會明白時間的真諦,都會明白以前對時間的虛度,都會奮發圖強,努力去改變這一現實!大家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都會聽到類似的話:「我們為了你多不容易啊,還要供你吃,供你穿,你可要好好學習啊」其實這是父母的真心話,不過現在大家都可能認為這不算什麼,但當你長大了的時候就不會這麼想了,就會體會到他們的艱辛,這時候你們才會懂得人生不只是虛度,還有一種世界上最偉大的愛!
朋友們,趕緊覺悟吧,趕緊架起你自己人生中的那一坐橋,不讓在人生虛度!
第二篇:人生如橋
匆匆走過人生十幾個寒暑,橋默默地站在水流之上,
古今中外,橋梁是人類所建造的最古老,最壯觀,最美麗的建築工程,是人類改造自然、創造歷史的見證,是人類創造的精美多姿的藝術精品.在我心中啊,還有一座看不見的「橋」.橋下是充滿障礙與誘惑的荊棘,橋的這頭是母親的叮嚀與牽掛,橋那頭是父親的希望與寄託,橋面是我們的追求與夢想.
橋是一座不會言語的建築.它只有冰涼的橋面與水的寄託.當你背著書包屁顛屁顛的踏著橋身,映著晚霞往家走時,你只能聽的見你自己那孤獨的腳步聲,永遠也聽不見你令你有所期盼的第二聲部.
橋是一座會言語的建築靈魂.它雖沒有肉體,但它有結實的橋身陪你走過遇到的荊棘;它雖沒有靈魂,但它仍能識遍世間萬物,看遍人生百態.當月亮高照,櫻花樹下秋風颯颯的時候,你一個人來到這孤獨的橋梁,站在橋梁上望著那悽涼的月的倒影時,你不免感到悲傷.這時,橋上會出現一個關心、愛護你的人牽著你的手對你說「我會陪你走過」.這時,你會發現,橋並不是一座冰涼的建築.
橋,人一生踩過的路不計其數,跨過的橋也難以一一回想.橋默默地站在水流之上,每天渡人無數,哪怕風吹雨淋,雪欺霜辱,哪怕烈日爆曬,酷寒冰凍.人世花開花落,風雲變換,悲歡離合時時都在上演,而它安享寂寞,笑看浮華,只儘自己本分,把岸與岸連在一起,化分離為相聚.
創造一座橋,有可能會花一年的時間,而走過一座橋卻只需短短幾分鐘.一座橋可以陪我們度過幾十個春秋,而我們卻只能去踩踏它幾十個春秋.櫻花樹下,月亮依然高照,櫻花依舊飛舞,秋風依然蕭瑟,而會言語的橋卻不知何處.
會言語的橋是心靈的橋,那些鬱結在我們陰暗的心中不曾說過的話,那層層冰封在我們回憶中的思念,在那裡都可以釋放出來,讓我們揭開那層迷霧,盡情地自由呼吸吧,讓我們盡情的思念,讓我們盡情回憶,讓言語橋永住櫻花樹下,才是最完美的結局.讓橋永會言語.讓橋不再孤單,讓橋不再冰涼,讓橋充滿溫馨.讓冰涼的橋隨風流逝,讓溫暖的橋伴我們走過.永是溫暖的色墨.
第三篇:人生如橋
有人說,人生如蠟燭,點燃的那一霎那,終會燃盡,只是在燃燒的過程中,留下了強弱不同的亮點,有著長短不同的閃爍。
有人說,人生如夢,無論你此生取得怎樣的輝煌,在你離開人世間的時候,所有的金錢、名利、美色你絲毫不能帶走,曾經眼見著實的寶物,最終如幻似夢。
有人說,人生如戲,我們不過扮演著戲中不同的角色,有著不同的快樂和痛苦,無論幸福與悲傷,謝幕的時候,一切都將結束。
我說,人生如橋。當我們降生在這個世界的時候,其實你只是站在了橋的開端;當你離開人世的時候,也是你走完了這一世人生,渡過了人生之橋,選擇了下一步的路。
人生之旅,就是從橋頭走向橋尾的過程。上天很公平,讓我們從宇宙不同的世界齊聚在了橋頭,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決定的權力,就在我們從橋頭走向橋尾的過程中,各自演繹著自己的人生,各自的表現也決定了自己走下橋時要走的方向。
渡橋的過程不是人生的最終目的,為去一個美好的世界,才是人來在這個世界的真正目的。可是人來世間,忘記了自己的做人的真正目的,被現實的物質利益所迷惑,為蠅頭小利而樂而憂,最終被名利所毀,枉費了人生。(cnfla:www.cnfla.com)
人是有肉身物質的人,同時也是具有思想精神的人。老百姓常說,人是有靈魂的。讓道家講,靈魂就是指人的元神。元神是肉眼看不見的物質,因為受絕對唯物主義的影響,現代人很難接受。他們認為人死了就什麼也沒有了,認為活著就是該玩樂、享受。這樣的人一生只為物質利益而奮鬥,視一切精神的信仰為迷信。
科技發展到今天,我們已經由看得見的物質研究到了看不見的原子、質子、夸克到中微子。現在又發現了比中微子更小物質——超弦。科學家說,人類的靈魂就是超弦。現在科學家們普遍認為,物質世界是由超弦的震動產生的。超弦是宇宙具有獨立生命意識的最微小的生命體。人類的靈魂其實就是其中一種超弦。科技界終於觸及到了靈魂的環節。
人的靈魂存在於肉眼看不見的空間裡。人生如橋,人的肉身就如載著靈魂的橋一樣。靈魂藉助於人的肉身來到這個迷的世界中,人之所言所行,決定著所得到的善果和惡果,無一遺漏地會附著在靈魂之上。上天國還是下地獄,善惡的標準決定了靈魂最終的歸宿。
常聽老人說,積德積德的,現在的人不講這些了,也聽不進去了。德同樣是肉眼看不見的,存在於另外的空間中。還有一種和德相對立的物質,在佛家講叫業力。做好事得到德,做壞事得到業力。德與業會隨著人的靈魂轉世,德就是未來的福分,德大的人有福氣,業力大的人就沒福,遭的罪也大。如果人做的壞事太多太大的話,業力積攢多了,就是毀滅了,靈魂被永遠地銷毀了,入無生之門,永遠沒有來生了。
人生如橋,在過橋的這段時間中,多行善,多積德,吃虧受罪不是什麼壞事,最終帶著修來的大德,有個美好的未來才是人生真正的目的。
第四篇:人生如橋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長江大橋屹立在萬裡長江上,挺五十多載風風雨雨。我們的人生也應與其一樣,不畏風雨,不畏狂流。
記得在2000年的時候,我的母親帶我去外婆家。那是我第一次見到長江大橋。從車上望著長江,似乎有種居高臨下的感覺。當時即有了一種「像巨人一樣屹立在長江之上」的情懷。
又過了二三年,我成了一名標準的小學生,在周六日去武漢玩時,便經常從長江大橋上走過,來來往往,便對車下的橋有了好奇之心。
一年級的某日,在生平第一次被老師批評後,我就有了想去大橋上漫步,以緩解氣憤的心情。
在古琴臺站下車後,便走向大橋。士兵依然穩穩地站在崗亭裡。走到橋中中央,迎面吹來的風拂過臉頰,很快便鎮靜下來。
看著橋,想起了老師教我們要寬容他人,便覺得橋就是這樣:每日從它身上經過的車千千萬萬,火車在它的身體裡來回穿行,長江的水流拍打著它的橋墩,而它並無一點怨言。它不在乎別人的認為,想法,而是自由自在的屹立在江上。
不久,便走回琴臺車站,打車回去了。我想,橋在這裡,給我上了一堂生動的教育課。
幾年後,在夏天的陽光裡,告別了輔導員,我走進了青春。
再次漫步在長江大橋上,依然是涼爽的清風,不過,它不只是一個寬容的橋,而是挺五十年風雨的橋。在它面前,57年前的棄修,98年的洪水,08年的地震都沒有對它街面絲毫影響。想到這裡,難道我不應該像它一樣麼,難道不應該像它一樣無懼困難和挑戰麼?
是啊,人生如橋,應像橋那樣,寬容他人,以最好的一面接待他人;人生如橋,應像橋那樣,無畏挑戰,以最稅利的一面應對困難。
我相信,接下的五十年,我也會像橋一樣,屹立在人生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