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中藥自動配藥管理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12-04 14:38:06 1

本發明涉及醫院管理系統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包括中藥自動配藥的管理系統。
背景技術:
早在20世紀70年代已有「電子配藥機」的形式出現,但由於「電子配藥機」存在原生藥輸送和定量的不足,並且科技含量較低,無法實現上層藥鬥加料工作人員與下層操作工作人員進行實時信息溝通,導致機器經常出現「空放」的現象,所以,到了80年代中期左右就被中藥房淘汰。三九集團曾推出了一種全新的中藥自動配藥系統,其核心設計原理是單種中藥濃縮顆粒裝進小型的藥袋包裝中,按照藥櫃中的存儲位置,把小藥袋包裝分別存放在一個獨立的藥槽中;取藥執行機構依據處方的藥品清單依次抓取所需要的小袋中藥,然後匯集在一起配成整帖中藥,實現配藥和發藥於一體。該中藥自動配藥系統雖然操作簡單,基本實現了對中藥的自動化配藥,但還是存在著一些不足。一是由包裝機定量包裝的小中藥袋裝無法實現精準定量,由此產生的誤差對於高效的濃縮中藥顆粒來說,是不可以允許的;二是由於小包裝中藥組合出的重量是有一定的局限,對於十分講究的中醫學理論的藥劑用量來說是不可能滿足要求的。
國內首臺機械手臂式自動化藥房是由北航機器人研究所和艾隆科技公司一起研製,這是對自動化設備研製的第一次嘗試,雖然自動化水平還有待提高,但是為後續研究高水平的自動化藥房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技術。
目前,自動化藥房發展進入快車道,各種類型的自動化藥房不斷推出。但是這些自動化藥房是在完善自動化設備的基礎上進行研發,忽略了自動化藥房的軟體管理系統的重要性,國內的中藥信息管理系統發展經歷了如下幾個階段:
(1)傳統手工管理方式:用手寫的形式記錄和保存中藥處方,其工作量十分的巨大,工作效率低,容易出現疏忽、錯誤和遺漏等問題,不利於中藥處方的保存和管理,不利於中醫學的推廣和研究。
(2)中藥處方信息封閉管理方式:工作人員使用計算機來管理中藥處方的信息,把收集到的很多中藥處方存儲在計算機的資料庫中,方便用戶的查詢,但由於資料庫存儲的信息無法自由使用,導致中藥處方信息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使用和研究。
(3)集中數據管理方式:這種管理方式是將中藥處方管理與醫院信息系統進行結合,可以完成開處方、中藥定價、掛號、付款和其他信息綜合管理,使醫院信息管理程度得到最大化推廣;但是其沒有與自動化藥房相結合,沒有實現配藥和發藥的自動化。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鑑於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中藥自動配藥管理系統,以解決現有技術中中藥房的配藥、發藥、藥櫃補充藥等由人工完成,工作效率低,不便宜處方及藥房管理等技術問題。
本發明中藥自動配藥管理系統,包括接口計算機軟體系統、主控計算機軟體系統、儲貨計算機軟體系統、以及資料庫,
所述接口計算機軟體系統,用於接收醫院信息系統發送的電子處方,同時判斷電子處方的有效性;判斷為無效處方則將處方反饋回醫院信息系統;判斷為有效處方則解析出電子處方內容,並重新包裝成主控計算機軟體系統可以接受和處理的電子處方格式;所述接口計算機軟體系統還用於接收條形碼閱讀器終端的確認信息;
所述主控計算機軟體系統,用於接收和處理接口計算機軟體系統發送的有效電子處方,並根據有效電子處方內容生成補藥指令和發藥指令;
所述儲貨計算機軟體系統,用於接收主控計算機軟體系統發送的補藥指令,對補藥指令信息處理後對中藥藥品不足的儲位進行補藥;
所述資料庫,用於保存和更新各個計算機軟體系統的數據。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中藥自動配藥管理系統,其實現了中藥房的藥品快速配藥發藥,並針對電子處方單中儲量不足的中藥藥品進行補藥;且該系統能對電子處方中信息、藥房中藥品信息、工作人員的工作量等信息進行記錄,方便管理和後續查閱。
附圖說明
圖1是一種中藥自動配藥軟體管理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接口計算機軟體系統的流程示意圖;
圖3是主控計算機軟體系統的流程示意圖;
圖4是儲貨計算機軟體系統的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本實施例中藥自動配藥管理系統,包括接口計算機軟體系統、主控計算機軟體系統、儲貨計算機軟體系統、以及資料庫,所述資料庫用於保存和更新各個計算機軟體系統的數據。
所述接口計算機軟體系統,用於接收醫院信息系統發送的電子處方,同時判斷電子處方的有效性;判斷為無效處方則將處方反饋回醫院信息系統;判斷為有效處方則解析出電子處方內容,並重新包裝成主控計算機軟體系統可以接受和處理的電子處方格式;所述接口計算機軟體系統還用於接收條形碼閱讀器終端的確認信息。接口計算機軟體系統的工作過程如圖2所示,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1,接收醫院信息系統發送的電子處方;
步驟2,判斷該處方能否可以處理,若可以處理,則進入步驟3,若不可以處理,則進入步驟8;
步驟3,在資料庫中存儲電子處方信息;
步驟4,進行電子處方解析;
步驟5,等待電子處方的配藥處理;
步驟6,若得到條形碼閱讀器終端的確認信息,則進入步驟7,若沒有得到條形碼閱讀器終端的確認信息,則返回步驟5;
步驟7,把新組裝的電子處方發送給主控計算機軟體系統,結束;
步驟8,向醫院信息系統反饋無效電子處方信息,結束。
所述主控計算機軟體系統,用於接收和處理接口計算機軟體系統發送的有效電子處方,並根據有效電子處方內容生成補藥指令和發藥指令。主控計算機軟體系統的工作過程如圖3所示,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1,系統自檢,測試每一個藥櫃的通信是否良好,以及軟體管理系統內的不同計算機軟體系統之間的通信是否正常;
步驟2,接收接口計算機軟體系統的電子處方;
步驟3,處理電子處方並壓入待處理隊列;
步驟4,判斷是否是正常工作模式,若是,則進入步驟5,若不是,則進入步驟11;
步驟5,從待處理隊列中提取隊首的電子處方,放入電子處方處理隊列;
步驟6,判斷電子處方是否存在錯誤,若存在,則經接口計算機向醫院信息系統反饋錯誤處方信息,若不存在,則進入步驟7;
步驟7,判斷電子處方中藥品存量是否不足,若存量不足,則進入步驟8,若存量足量,則進入步驟9;
步驟8,按照白天正常補藥模式流程進行補藥;白天正常補藥流程為:首先,主控計算機軟體系統解析出電子處方中需要補藥的中藥藥品信息,重新整合生成補藥請求指令,發送給儲貨計算機軟體系統,然後,儲貨計算機軟體系統分析出補藥請求指令中的補藥信息,經過數據處理,生成補藥信息並發送給主控計算機軟體系統,最後,主控計算機軟體系統發出補藥指令;
步驟9,配藥處理;
步驟10,判斷線程處理是否完成,若完成,則結束,若未完成,則返回步驟5;
步驟11,按照夜間主動補藥模式程進行補藥;夜間主動補藥流程為:主控計算機軟體系統發出中藥藥品儲量不足的警報後,醫院工作人員在儲貨計算機軟體系統輸入補藥信息,然後對需要補充的中藥藥品進行人工補藥;
步驟12,從待處理隊列中提取隊首的電子處方,放入電子處方處理隊列;
步驟13,判斷電子處方是否存在錯誤,若存在,則經接口計算機向醫院信息系統反饋錯誤處方信息,若不存在,則進入步驟9。
所述儲貨計算機軟體系統,用於接收主控計算機軟體系統發送的補藥指令,對補藥指令信息處理後對中藥藥品不足的儲位進行補藥。儲貨計算機軟體系統的工作過程如圖3所示,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1,判斷是否正常補藥工作模式,若是,則進入步驟2,若不是,則進入步驟6;
步驟2,儲貨計算機軟體系統接收補藥信息;
步驟3,在資料庫中存儲補藥信息;
步驟4,處理補藥信息;
步驟5,把補藥信息的處理結果反饋給主控計算機軟體系統,結束;
步驟6,等待工作人員輸入補藥信息;
步驟7,把補藥信息發送給主控計算機軟體系統,結束。
最後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儘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宗旨和範圍,其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範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