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羅非魚、青蝦立體養殖的池塘及其方法
2023-11-04 05:38:52 2
專利名稱:一種羅非魚、青蝦立體養殖的池塘及其方法
技術領域:
本項發明屬於水產養殖技術,尤其是能在同一池塘內進行羅非魚和蝦的立體養殖,使魚蝦生態位相互隔開,飼養相對獨立,池塘空間、資源充分利用的一種養殖技術。
背景技術:
目前,羅非魚的養殖採用在池塘中單養或套養其他魚類的一些方法;蝦的養殖一般採用蝦塘單獨養殖的方法或養魚池中套養的方法。羅非魚生活在池塘水層中(水-水介質中),雜食性,攝食人工飼料和濾食水中浮遊生物。成魚有在池塘底部挖泥築巢的習性,需要消耗大量體力、期間攝食行為也減少,生長 受到影響。在羅非魚池塘一般套養少量濾食性的鰱、鱅魚和肉食性的鱖魚等,套養濾食性的鰱、鱅魚與羅非魚具有爭肥、爭水矛盾,套養的數量有限或不套養。套養的肉食性鱖魚由於餌料魚的數量有限,每畝也就3 5尾。總套養魚的價值十分有限,套養魚類也生活在水層中。在羅非魚的養殖過程中要大量投餵人工顆粒飼料,部分飼料碎屑和池塘中一些其他有機碎屑沉入水底,不能被利用而且腐爛變質後還會敗壞水質。蝦類生活在池塘的底部和四周(水-固介面上),或水草上,遊泳能力較差,很少在水層中遊動。蝦塘水體中上層空間處地閒置狀態。在蝦的主要生長季節大量投餌還會使水肥度增大,大量滋生藍藻,產生毒害作用,嚴重影響蝦的存活和生長,大大增加養蝦風險。在魚池中套養蝦的成活率低,產量只有幾千克左右。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目前養殖羅非魚純為養魚,養蝦純為養蝦,池塘水面緊張,池塘部分水體空間閒置浪費,餌料資源不能充分利用,池塘養殖品種的生態位單一的弊端,本發明提供一種池塘養殖方法,能在同一池塘內用網片分成不同的區域,進行羅非魚和蝦的養殖,達成生態位互補,共棲互惠,節約池塘水面,增加效益。本發明為實現上述目的,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羅非魚、青蝦立體養殖的池塘,其特徵在於包括池塘本體,設置在池塘上部的敞口網箱,設置在池塘底部的蝦巢;所述池塘長方形,面積2畝左右,水深約I. 5米,池塘硬底或沙底,少淤泥,池塘內則坡度較平緩;所述敞口網箱上寬下窄,上部高出水面約30釐米,底部高於池塘底面約50釐米;所述蝦巢設置在坡度較平緩的池塘四周,距池邊2米處,蝦巢間隔距離4米。其進一步特徵在於所述敞口網箱的縱、橫切面均為上寬、下狹的敞口等腰梯形,敞口網箱由4條兩兩相同的等腰梯形網片和箱底縫合而成;箱底的長與寬比箱口處的長與寬均縮短約4米;網箱底部設置底部固定樁,底部固定樁高出池塘底部約50釐米,樁頂端距離池塘四周水平距離約7米,樁間距4米,用於網箱底部四周的支撐、拉張;網箱口設置頂部固定樁,頂部固定樁高出池塘底部約I. 9米,距底部固定樁2米並在外側與之平行設置,樁間距4米,用於網箱口的支撐、拉張,穩固作用。
所述奸巢,由茶樹枝製成,茶樹枝分枝要求5個扎在一起。進一步的在所述敞口網箱的底部鄰近池塘起捕魚的臺階處,用重物把箱底壓低約20釐米麵積約6個平方米,便於幹塘時起魚。一種羅非魚、青蝦立體養殖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O羅非魚種的放養
羅非魚魚种放養在當年7月初,放養早繁魚種或越冬後的魚種,規格為100克左右,平均每畝池塘水面放1000尾;魚种放養網箱內,後按正常的養殖方法進行飼養;
(2)蝦苗的放養 蝦苗放養在6月底,放養量每畝4萬尾,規格為每千克/2000尾左右,蝦苗放在網箱外的池塘四周,均勻放養,蝦苗放養後,按正常成蝦養殖的方法進行飼養;
(3)飼養管理
魚種和蝦苗放養前要清塘消毒,清除池塘內野雜魚類和蝦的敵害生物;增氧機設置在池塘內的網箱裡,平均2畝設一個2千瓦的增氧機,保持池塘溶氧在4毫克/升以上;
(4)收穫
幼蝦養殖I個月後,就可以選捕,每半個月捕撈I次,捕大留小,把體重2. 5克以上的選捕上市;養殖至10月底,蝦全部起水,羅非魚一次性起捕;蝦和羅非魚的產量達到了單養的產量。池塘用網片分隔成兩部分立體水域,一部分包括池塘水面的中間、水層的中上部分,用於養殖羅非魚;另一部分為池塘的固-水介面,與網片-水介面之間的區域,用於養蝦。羅非魚攝食的大量殘餌和池塘內有機物質沉入水底,可作為蝦的部分餌料;投餵的蝦飼料的營養含量很高,水質易變肥,大量的浮遊生物可作為羅非魚的部分餌料;羅非魚濾食浮遊生物如藍藻等,能增加水體透明度和減少對蝦的危害,促進蝦的生長;羅非魚的築巢行為被阻止,節省體力,增加攝食,有利於生長。該種養殖方法,能大量節省池塘,節約用水。養殖效益高,生態效果明顯,病害發生少,管理方便。能有效緩解日益緊張的土地資源和寶貴的水資源對水產養殖業的限制作用。
圖I本發明池塘、網箱和蝦巢設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I所示一種羅非魚、青蝦立體養殖的池塘。下述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
一、網箱的設置
(一)池塘條件池塘I為長方形,面積2畝多,水深I. 5米,池塘I硬底,少淤泥,池塘I內則坡度較平緩。(二)網箱的設計網箱2的縱、橫切面均為上寬、下狹的敞口等腰梯形。網箱2由4條兩兩相同的等腰梯形網片和箱底縫合而成。箱底的長與寬比箱口處的長與寬均縮短約4米。如果網箱2底長L米、寬W米,那麼網箱口處的長為(2 + L + 2)米、寬為(2 + W +2)米,4條等腰梯形網片的高度約為2. 4米。
L、W的數量計算。L、W的數量根據池塘I具體大小與形態進行設置。測量出距池塘I底部高50釐米處的池塘長46米,寬30米。由於蝦的活動範圍有限,根據蝦的活動能力,設計 L = A — 14 = 46 — 14 = 32 (米),W = B — 14 = 30 — 14 = 16 (米)。(三)網箱架設
I、網箱底部支撐構架設置。要求底部固定樁3高出池塘I底部50釐米,樁頂端距離池塘I四周水平距離7米,樁間距4米。用於網箱2底部四周的支撐、拉張作用。2、網箱口支撐構架設置。要求頂部固定樁4高出池塘I底部I. 9米,距箱底樁2米並在外側與之平行設置。樁間距4米。用於網箱口的支撐、拉張,穩固作用。3、架設好的網箱2內水深I米,網箱2高出水面30釐米,高於池塘I底面50釐米。在鄰近池塘起捕魚的臺階處,用重物把箱底壓低20釐米麵積約6個平方米,便於幹塘時起魚。
二、蝦巢設置
在坡度較平緩的池塘I四周,距池邊2米處,放置茶樹枝,茶樹枝分枝較多,5個扎在一起作為蝦巢5,便於蝦的隱藏脫皮,蝦巢5間隔距離4米。三、羅非魚種的放養
羅非魚魚种放養在當年7月2號,放養早繁魚種魚種,規格為90克左右,平均每畝池塘水面放2100尾。魚种放養網箱內,後按正常的養殖方法進行飼養。四、蝦苗的放養
蝦苗放養在6月30日,放養量8萬尾,規格為每千克/2400尾,蝦苗放在網箱外的池塘四周,均勻放養,蝦苗放養後,按正常成蝦養殖的方法進行飼養。五、飼養管理
魚種和蝦苗放養前要清塘消毒,清除池塘內野雜魚類和蝦的敵害生物;2千瓦的增氧機一臺,設置在池塘內的網箱裡,按增氧機的開機原則開機,養殖期間池塘溶氧在4. 5毫克/升以上。六、收穫
幼蝦養殖I個月後,就可以選捕。每半個月用蝦籠捕撈I次,捕大留小,把體重2. 5克以上的選捕上市。養殖至10月25日,抽水乾池,蝦全部起水,羅非魚一次性起捕。平均蝦產量為每畝76千克,羅非魚產量為每畝800餘千克。
權利要求
1.ー種羅非魚、青蝦立體養殖的池塘,其特徵在於包括池塘本體,設置在池塘上部的敞ロ網箱,設置在池塘底部的蝦巢;所述池塘長方形,面積2畝左右,水深約I. 5米,池塘硬底或沙底,少淤泥,池塘內則坡度較平緩;所述敞ロ網箱上寬下窄,上部高出水面約30釐米,底部高於池塘底面約50釐米;所述蝦巢設置在坡度較平緩的池塘四周,距池邊約2米處,蝦巢間隔距離約4米。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羅非魚、青蝦立體養殖的池塘,其特徵在於所述敞ロ網箱的縱、橫切面均為上寬、下狹的敞ロ等腰梯形,敞ロ網箱由4條兩兩相同的等腰梯形網片和箱底縫合而成;箱底的長與寬比箱ロ處的長與寬均縮短約4米;網箱底部設置底部固定樁,底部固定樁高出池塘底部約50釐米,樁頂端距離池塘四周水平距離約7米,樁間距約4米,用於網箱底部四周的支撐、拉張;網箱ロ設置頂部固定樁,頂部固定樁高出池塘底部約I.9米,距底部固定樁約2米並在外側與之平行設置,樁間距約4米,用於網箱ロ的支撐、拉張,穩固作用。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羅非魚、青蝦立體養殖的池塘,其特徵在於所述蝦巣,由茶樹枝製成,茶樹枝分枝要求約5個扎在一起。
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ー種羅非魚、青蝦立體養殖的池塘,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敞ロ網箱的底部鄰近池塘起捕魚的臺階處,用重物把箱底壓低約20釐米麵積約6個平方米,便於幹塘時起魚。
5.ー種羅非魚、青蝦立體養殖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O羅非魚種的放養 羅非魚魚种放養在當年7月初,放養早繁魚種或越冬後的魚種,規格為100克左右,平均每畝池塘水面放1000尾;魚种放養網箱內,後按正常的養殖方法進行飼養; (2)蝦苗的放養 蝦苗放養在6月底,放養量每畝4萬尾,規格為每千克/2000尾左右,蝦苗放在網箱外的池塘四周,均勻放養,蝦苗放養後,按正常成蝦養殖的方法進行飼養; (3)飼養管理 魚種和蝦苗放養前要清塘消毒,清除池塘內野雜魚類和蝦的敵害生物;增氧機設置在池塘內的網箱裡,平均2畝設ー個2千瓦的增氧機,保持池塘溶氧在4毫克/升以上; (4)收穫 幼蝦養殖I個月後,就可以選捕,每半個月捕撈I次,捕大留小,把體重2. 5克以上的選捕上市;養殖至10月底,蝦全部起水,羅非魚一次性起捕;蝦和羅非魚的產量達到了單養的產量。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布了一種羅非魚、青蝦立體養殖的池塘,其特徵在於包括池塘本體,設置在池塘上部的敞口網箱,設置在池塘底部的蝦巢;所述池塘長方形,面積2畝左右,水深約1.5米,池塘硬底或沙底,少淤泥,池塘內則坡度較平緩;所述敞口網箱上寬下窄,上部高出水面約30釐米,底部高於池塘底面約50釐米;所述蝦巢設置在坡度較平緩的池塘四周,距池邊2米處,蝦巢間隔距離4米。一種羅非魚、青蝦立體養殖的方法,在同一池塘內用網片分成不同的區域,進行羅非魚和蝦的養殖,達成生態位互補,共棲互惠,節約池塘水面,增加效益。
文檔編號A01K61/00GK102696525SQ201210240460
公開日2012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2日
發明者何杰, 徐跑, 朱志祥 申請人: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