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規劃方法和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08 17:49:26 2
專利名稱:網絡規劃方法和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實施例涉及通信技術,尤其涉及一種網絡規劃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波分復用(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 ;以下簡稱WDM)波分網絡的發 展,網絡運營商對波分業務的規劃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而網絡結構複雜、業務數量大規 模上升、網絡限制條件增加,導致規劃考慮的目標因素也越來越多。因此,波分網絡規劃變 得非常複雜,原有的單一目標網絡規劃逐漸演變為多目標網絡規劃。而在多目標網絡規劃 過程中,基於所考慮的目標因素不同的原則,結合網絡結構和業務的具體形態,可能會得到 不同的規劃結果,且不同客戶也可能希望得到不同的規劃結果。目前,客戶關注的重點目標 因素為成本和波長平面,而在網絡規劃時,成本和波長平面是相互矛盾的,即成本降低會導 致波長平面上升,波長平面減少又導致成本上升。因此,如何控制成本與波長平面的相對平 衡關係成為目前多目標規劃亟待解決的問題。現有技術中根據輸入的網絡數據進行波分網絡規劃,進而可以得到一個規劃結 果。如圖1所示為現有技術中規劃前的站點網絡的網絡拓撲示意圖,在圖中的5個站點中, 站點E的屬性設置為經過站點E的業務必須交叉,網絡中存在3條無保護業務Si、S2、S3, Sl的源宿站點分別為A和B,S2的源宿站點分別為A和D,S3的源宿站點分別為B和D,Sl 和S2可以裝載到同一個光通道(Optical Channel ;以下簡稱0CH)鏈路,S2和S3不可以 裝載到同一個OCH鏈路。若以最小成本為網絡規劃目標,則規劃結果如圖2所示,即Sl和 S2在站點A和B質檢裝載到同一個OCH鏈路,S2在站點B和D之間生成一個OCH鏈路,S3 在站點B和D之間生成一個OCH鏈路,則規劃後全網包括3個OCH鏈路以及2個波長平面。 若以最小波長平面為網絡規劃目標,則規劃結果如圖3所示,即Sl在站點A和B之間生成 一個OCH鏈路,S2在站點A和Ε、E和D之間生成兩條OCH鏈路,S3在站點B和D之間生成 一個OCH鏈路,則規劃後全網包括4個OCH鏈路以及1個波長平面。然而,發明人在實現本發明的過程中,發現現有技術中存在如下缺陷現有技術中 針對相同的網絡數據輸入,只能規劃出一個規劃結果,則其無法解決成本和波長平面相對 均衡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在於提供一種網絡規劃方法和裝置,輸出可供參考的多個規劃結 果,達到控制成本和波長平面相對均衡的目的。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網絡規劃方法,包括根據輸入的網絡數據生成規劃初解;根據所述規劃初解和預設的成本與波長平面之間的評價函數規劃得到多個規劃 新解;根據預設的目標成本和/或預設的目標波長平面,以及所述多個規劃新解輸出網
5絡規劃結果。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網絡規劃裝置,包括生成模塊,用於根據輸入的網絡數據生成規劃初解;規劃模塊,用於根據所述規劃初解和預設的成本與波長平面之間的評價函數規劃 得到多個規劃新解;輸出模塊,用於根據預設的目標成本和/或預設的目標波長平面,以及所述多個 規劃新解輸出網絡規劃結果。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網絡規劃方法和裝置,通過生成的規劃初解以及成本與 波長平面之間的評價函數規劃得到多個規劃新解,再根據目標成本和/或目標波長平面輸 出多個網絡規劃結果,本實施例可以輸出可供用戶參考的多個規劃結果,達到控制成本和 波長平面相對均衡的目的。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 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一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發 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 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現有技術中規劃前的站點網絡的網絡拓撲示意圖2為現有技術中規劃後的站點網絡的網絡拓撲示意圖一;
圖3為現有技術中規劃後的站點網絡的網絡拓撲示意圖二;
圖4為本發明網絡規劃方法實施例一-的流程圖5為本發明網絡規劃方法實施例二-的流程圖6為本發明網絡規劃方法實施例二-中的網絡拓撲示意圖一;
圖7為本發明網絡規劃方法實施例二-中的網絡拓撲示意圖二 ;
圖8為本發明網絡規劃方法實施例二-中的網絡拓撲示意圖三;
圖9為本發明網絡規劃方法實施例二-中的網絡拓撲示意圖四;
圖10為本發明網絡規劃方法實施例—二中的網絡拓撲示意圖五
圖11為本發明網絡規劃方法實施例—二中的網絡拓撲示意圖六
圖12為本發明網絡規劃裝置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13為本發明網絡規劃裝置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使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 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 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 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圖4為本發明網絡規劃方法實施例一的流程圖,如圖4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 網絡規劃方法,可以具體包括如下步驟步驟401,根據輸入的網絡數據生成規劃初解。
本實施例的各個步驟可以具體通過一個網絡規劃軟體來實現,本步驟可以先根據 具體網絡生成網絡規劃軟體所需要的網絡數據,此處的網絡數據可以包括鏈路、站點、業 務、路由約束等。在網絡規划過程中,本步驟為根據輸入的網絡數據生成規劃初解,規劃初 解的具體生成過程可以與現有技術中網絡結果的規划過程類似,即根據現有技術進行網絡 規劃生成規劃初解。本實施例中具體以規劃初解為最小成本解,即在生成規劃初解時以最 小成本為網絡規劃目標,不考慮波長平面。在本步驟對網絡進行規劃生成規劃初解後,先 對初解進行保存,本實施例中可以假設規劃初解為\。在本實施例中,規劃解用於表示一 個規劃結果,初解為網絡規劃時生成的第一個規劃結果,新解為網絡規劃時生成的當前規 劃結果,舊解為網絡規劃時生成新解前的所有規劃結果。成本是指網絡規划過程中生成的 OCH的數目,波長平面為在全網所有光復用段(Optical Multiplexing Section ;以下簡稱 0MS)中佔用通道數目最大的OMS的佔用通道數目。步驟402,根據所述規劃初解和預設的成本與波長平面之間的評價函數規劃得到 多個規劃新解。在生成規劃初解後,本步驟根據規劃初解和成本與波長平面之間的評價函數來規 劃得到多個規劃新解,此處的成本與波長平面之間的評價函數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在規劃初
解之間預先設置,本實施例中可以假設多個規劃新解為X1J2.....xn,其中,η為正整數。在
本實施例中,由於規劃初解為最小成本解,因此本步驟生成多個規劃新解的過程便是降低 波長平面的過程。本實施例通過規劃初解來依次得到多個規劃新解,具體根據當前規劃新 解&來生成下一個規劃新解)(i+1,即根據舊解生成新解,新解和舊解之間滿足預設的成本與 波長平面之間的評價函數。本實施例中的評價函數可以為波長平面Wave = f (成本OCH數 目),該函數為生成多個不同規劃結果的評價函數,其可以由用戶預先設定,也可以由網絡 規劃軟體根據當前規劃結果自動生成。本實施例中的多個規劃新解是在舊解的基礎上生成 的,此處的舊解可以滿足如下原則,即每個當前新解僅是下一個新解的舊解,每個舊解只能 生成一個新解,即\由生成,其中,i =0,1,2,...,η,η為正整數。由於生成的規劃新 解需要滿足評價函數的約束條件,當滿足約束條件時可以生成規劃新解,此時保存該規劃 新解,繼續根據當前規劃新解來生成下一個不同的規劃新解,當不滿足約束條件時則表明 根據舊解無法生成新解,則完成規劃新解的過程。步驟403,根據預設的目標成本和/或預設的目標波長平面以及所述多個規劃新 解輸出網絡規劃結果。在根據規劃初解以及評價函數獲取到多個不同的規劃新解後,本步驟具體根據目 標成本和/或目標波長平面來得到網絡規劃結果。此處的目標成本和目標波長平面為在生 成規劃初解前預先設定的,即設置的整個網絡的成本和波長平面的目標值,其只是規劃目 標,用於控制最後的網絡規劃結果的輸出,並不是最終的網絡規劃結果,可以根據運營商的 具體需求情況設定目標成本和/或目標波長平面。當預先設定了目標成本時,則根據該目 標成本從多個規劃新解中選擇輸出最終的網絡規劃結果;當預先設定了目標波長平面時, 則根據該目標波長平面從多個規劃新解中選擇輸出最終的網絡規劃結果;當預先設定了目 標成本和目標波長平面時,則根據該目標成本和目標波長平面從多個規劃新解中選擇輸出 最終的網絡規劃結果。在本實施例中,也可以不對目標成本和目標波長平面進行預先設定, 而按照默認值進行規劃,此時則在規劃結束後不考慮成本和波長平面的限制,進而輸出所
7有不同的規劃結果。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網絡規劃方法,通過生成的規劃初解以及成本與波長平面之 間的評價函數規劃得到多個規劃新解,再根據目標成本和/或目標波長平面輸出多個網絡 規劃結果,本實施例可以輸出可供用戶參考的多個規劃結果,達到控制成本和波長平面相 對均衡的目的。圖5為本發明網絡規劃方法實施例二的流程圖,如圖5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 網絡規劃方法,可以具體包括如下步驟步驟501,輸入網絡數據,並設置目標成本、目標波長平面以及成本與波長平面之 間的評價函數。本步驟為先根據具體網絡輸入網絡規劃軟體所需要的網絡數據,此處的網絡數據 可以包括鏈路、站點、業務、路由約束等,並預先設置目標成本和/或目標波長平面,以及成 本與波長平面之間的評價函數。步驟502,根據網絡數據生成規劃初解,本步驟可以類似上述步驟401,此處不再 贅述。步驟503,根據當前規劃新解依次將各業務的當前路由調整到滿足業務約束的新路由。本實施例在規劃得到規劃初解後,根據規劃初解和評價函數依次生成多個規劃新 解,每個規劃新解的生成過程均為根據當前規劃新解生成下一個規劃新解。在每生成下 一個規劃新解時,先獲取當前規劃新解,在當前規劃新解對應的網絡中的各業務可能存在 除當前由之外的多條滿足約束條件的新路由。假設當前規劃新解中業務S的當前路由為 RouteO,全網成本為0CH0LD,波長平面數目為WaveOLD,此時在拓撲圖中存在另外K條滿足
該業務的業務約束的路由Route 1、Route2.....RouteK。本步驟為依次將業務S的當前路
由調整到其他K條新路由,每調整到一條新路由,則計算路由調整後生成的規劃新解的全 網成本和波長平面數目分別為OCHNEW、WaveNEW。步驟504,判斷路由調整後生成的規劃新解的全網成本和波長平面數目是否滿足 評價函數,如果是,則執行步驟505,否則執行步驟506。本步驟為判斷路由調整後生成的規劃新解的全網成本OCHNEW和波長平面數 目WaveNEW是否滿足評價函數,本步驟可以具體為判斷路由調整後生成的規劃新解的 波長平面數目與所述當前規劃新解的波長平面數目之差(WaveOLD-WaveNEW),是否大於 或等於將路由調整後生成的規劃新解的全網成本與所述當前規劃新解的全網成本之差 (OCHOLD-OCHNEff)代入所述評價函數Wave = f (成本OCH數目)得到的波長平面數目,即 (WaveOLD-WaveNEff) >= f (0CH0LD-0CHNEW)。如果路由調整後生成的規劃新解的全網成 本和波長平面數目滿足評價函數(WaveOLD-WaveNEff) >= f (0CH0LD-0CHNEW),則執行步驟 505,否則執行步驟506。步驟505,將所述路由調整後生成的規劃新解作為下一個規劃新解。當路由調整後生成的規劃新解的全網成本和波長平面數目滿足評價函數 (WaveOLD-WaveNEff) >= f (OCHOLD-OCHNEff)時,將該路由調整後生成的規劃新解作為下一 個規劃新解,並結束該新解的獲取過程,執行步驟511,繼續將生成的下一個規劃新解作為 當前規劃新解,進而生成下一個規劃新解。
步驟506,判斷是否存在下一個滿足業務約束的新路由,如果是,則返回執行步驟 503,否則執行步驟507。當路由調整後生成的規劃新解的全網成本和波長平面數目不滿足評價函數 (WaveOLD-WaveNEff) > = f (OCHOLD-OCHNEff)時,判斷當前是否存在下一個滿足業務約束的 新路由,如果是,則返回執行步驟503,將業務調整到該新路由,並進行後續步驟504-506的 處理。當將業務S調整到K條新路由中的任何一條,且路由調整後生成的規劃新解均不滿 足上述評價函數時,則表明調整路由失敗,並執行後續步驟507。圖6為本發明網絡規劃方法實施例二中的網絡拓撲示意圖一,如圖6中所示的4 個站點網絡中,網絡中存在2條無保護業務,業務Sl和S2的源宿站點均分別為A和B,且 每條業務只需要規劃一條路由,業務Sl和S2不可以裝載在同一條OCH鏈路中。假定獲取 的當前規劃新解為業務Sl和S2的路由為站點A和B之間的同一個0MS,全網成本為2個 OCH鏈路,波長平面為2個波長平面,站點A到B之間的3條路由均滿足業務S2的業務約 束。在根據當前規劃新解生成下一個規劃新解時,先將業務S2調整到路由A-C-B,並計算得 到調整後的規劃新解的全網成本和波長平面數目分別為2個OCH鏈路和1個波長平面。此 時,判斷調整後的規劃新解的全網成本和波長平面數目是否滿足評價函數,若滿足,則將路 由調整後的規劃新解作為下一個規劃新解。若不滿足,則將業務S2調整到經過站點D的路 由,同樣計算調整後的規劃新解的全網成本和波長平面數目,並判斷其是否滿足評價函數, 若經過站點D的路由的規劃新解滿足評價函數,則將該規劃新解作為下一個規劃新解,否 則由於當前已不存在業務S2的新路由,則執行後續OCH合併的步驟。步驟507,判斷所述當前規劃新解對應的網絡中的光通道是否能夠兩兩合併,如果 是,則執行步驟508,否則執行步驟512。當所有路由調整後生成的規劃新解的全網成本和波長平面數目均不滿足評價函 數(WaveOLD-WaveNEW) >= f (OCHOLD-OCHNEff)時,則對當前規劃新解對應的網絡中的OCH 進行合併,先判斷當前規劃新解對應的網絡中的OCH是否能夠兩兩合併,如果存在可以合 並的0CH,則記錄所有可以合併的OCH組合,並執行步驟508 ;如果網絡中所有的OCH均不可 以合併,則表明生成新解失敗,此次規劃結束,並執行步驟512。具體地,本實施例中判斷網絡中的OCH是否能夠合併時,具體採樣下述三個判斷 原則判斷所述當前規劃新解對應的網絡中的兩個光通道承載的業務是否能夠裝載到一 起,判斷所述當前規劃新解對應的網絡中的兩個光通道承載的業務是否能夠裝載到同一個 光通道,且判斷所述當前規劃新解對應的網絡中的兩個光通道承載的業務是否滿足在合併 後的光通道的源宿站點交叉。若且唯若上述三個判斷條件成立時,表明兩個光通道可以合 並,否則不能合併。步驟508,判斷合併後生成的規劃新解的全網成本和波長平面數目是否滿足所述 評價函數,如果是,則執行步驟509,否則執行步驟510。本步驟為從記錄的可以合併的OCH組合中選擇一個組合,判斷合併後生成 的規劃新解的全網成本和波長平面數目是否滿足評價函數(WaveOLD-WaveNEW) > = f (OCHOLD-OCHNEff),如果滿足,則執行步驟509,否則執行步驟510。步驟509,將所述合併後生成的規劃新解作為下一個規劃新解。當合併後生成的規劃新解的全網成本和波長平面數目滿足評價函數(WaveOLD-WaveNEff) >= f (OCHOLD-OCHNEff)時,將該合併後生成的規劃新解作為下一個規 劃新解,並結束此次新解生成過程,並執行步驟511,繼續將生成的下一個規劃新解作為當 前規劃新解,進而生成下一個規劃新解。步驟510,判斷是否存在下一個能夠合併的光通道,如果是,則返回執行步驟508, 否則執行步驟512。當合併後生成的規劃新解的全網成本和波長平面數目不滿足評價函數 (WaveOLD-WaveNEff) >= f (OCHOLD-OCHNEff)時,判斷是否存在下一個能夠合併的0CH,如果 存在,則返回步驟508,繼續對其餘合併後生成的規劃新解進行判斷,如果不存在,表明所有 合併後生成的規劃新解均不滿足評價函數,則生成新解失敗,規劃結束,並執行步驟512。步驟511,重複上述步驟503-步驟510,規劃得到多個規劃新解。本實施例重複上述步驟503-510中的各個步驟,以根據前一個規劃新解&逐一得 到後一個規劃新解)(i+1,i =0,1,...,η,η為正整數,直到當前規劃新解&對應的網絡中的 光通道均不能合併,或者合併後生成的所有規劃新解的全網成本和波長平面數目均不滿足 所述評價函數為止。本實施例選擇業務調整路由,並通過步驟507-510所述的禁忌搜索的 方法選擇OCH合併後成本最小、且可以降低OMS鏈路通道的OCH進行合併來生成新解,使得 生成的規劃新解為當前最優解。以下將以幾個具體場景來對本實施例中的OCH合併方案進行具體說明,先假定設 置得評價函數為1個波長平面=K個0CH,即可以在舊解的基礎上增加K個0CH,來達到降 低1個波長平面的目的,此處可以鑑定K = 3 :圖7為本發明網絡規劃方法實施例二中的網絡拓撲示意圖二,如圖7所示,在圖中 的2個站點網絡中,網絡中存在2條無保護業務Sl和S2,業務Sl和S2的源宿站點均為A和 B,且每條業務只需要規劃一條路由。此處假定當前規劃新解為全網2個0CH,全網2個波 長平面。如果業務Sl和S2可以裝載到一起,且可以裝載到一個0CH,則兩個OCH可以合併, 合併後生成的規劃新解的成本和波長平面為1個OCH和1個波長平面,即增加0個OCH可以 降低 1 個波長平面。如果評價函數(WaveOLD) 2_(WaveNEff) 1 >= ((OCHNEff) 1-(OCHOLD) 2)/ K成立,則接受合併OCH後生成的規劃解作為下一個規劃新解,生成新解成功,否則生成新 解失敗。圖8為本發明網絡規劃方法實施例二中的網絡拓撲示意圖三,如圖8所示,在圖中 的3個站點網絡中,站點B允許交叉,網絡中存在2條無保護業務業務Sl的源宿站點為A 和B,業務S2的源宿站點為A和C,且每條業務只需要規劃一條路由。假定當前規劃新解為 全網2個0CH,全網2個波長平面。如果業務Sl和S2可以裝載到一起,且可以裝載到一個 0CH,業務S2滿足在站點B交叉,則兩個OCH可以合併,合併後生成的規劃新解的成本和波 長平面為2個OCH和1個波長平面,即增加0個OCH可以降低1個波長平面。如果評價函 數(WaveOLD) 2-(WaveNEW)I >= ((OCHNEW) 2_ (OCHOLD) 2)/K 成立,則接受合併後生成的規 劃新解作為下一個規劃新解,生成新解成功,否則生成新解失敗。圖9為本發明網絡規劃方法實施例二中的網絡拓撲示意圖四,如圖9所示,在圖中 的4個站點網絡中,站點B和C允許交叉,網絡中存在2條無保護業務業務Sl的源宿站點 為A和C,業務S2的源宿站點為B和D,且每條業務只需要規劃一條路由。假定當前規劃新 解為全網2個0CH,全網2個波長平面。如果業務Sl和S2可以裝載到一起,且可以裝載
1到一個0CH,業務Sl滿足在站點B交叉,業務S2滿足在站點C交叉,則兩個OCH可以合併, 合併後新解的成本和波長平面為3個OCH和1個波長平面,即增加1個OCH可以降低1個 波長平面。如果評價函數(WaveOLD) 2_ (WaveNEff) 1 >= ((OCHNEff) 3_ (OCHOLD) 2) /K 成立, 則接受合併後生成的規劃新解作為下一個規劃新解,生成新解成功,否則生成新解失敗。圖10為本發明網絡規劃方法實施例二中的網絡拓撲示意圖五,如圖10所示,在圖 中的5個站點網絡中,站點B和C允許交叉,網絡中存在2條無保護業務業務Sl的源宿站 點為A和D,業務S2的源宿站點為B和E,且每條業務只需要規劃一條路由。假定當前規劃 新解為全網2個0CH,全網2個波長平面。如果業務Sl和S2可以裝載到一起,且可以裝載 到一個0CH,業務Sl滿足在站點B和C交叉,S2滿足在站點C交叉,則兩個OCH可以合併, 合併後生成的規劃新解的成本和波長平面為4個OCH和1個波長平面,即增加2個OCH可以 降低 1 個波長平面。如果評價函數(WaveOLD) 2_(WaveNEff) 1 >= ((OCHNEff)4-(OCHOLD) 2)/ K成立,則接受合併後生成的規劃新解作為下一個規劃新解,生成新解成功,否則生成新解 失敗。圖11為本發明網絡規劃方法實施例二中的網絡拓撲示意圖六,如圖11所示,在 圖中的6個站點網絡中,站點C和D允許交叉,網絡中存在2條無保護業務業務Sl的源 宿站點為A和B,業務S2的源宿站點為D和E,且每條業務只需要規劃一條路由。假定當 前規劃新解為全網2個0CH,全網2個波長平面。如果業務Sl和S2可以裝載到一起,且 可以裝載到一個0CH,業務Sl滿足在站點C和D交叉,業務S2滿足在站點C和D交叉,則 兩個OCH可以合併,合併後生成的規劃新解的成本和波長平面為5個OCH和1個波長平 面,即增加3個OCH可以降低1個波長平面。如果評價函數(WaveOLD) 2-(WaveNEW) 1 > = ((OCHNEff) 5- (OCHOLD) 2) /K成立,則接受合併後生成的規劃新解作為下一個規劃新解,生成 新解成功,否則生成新解失敗。步驟512,根據預設的目標成本和/或預設的目標波長平面以及所述多個規劃新 解輸出網絡規劃結果。在通過上述步驟規劃得到多個規劃新解後,上述規划過程中所記錄的每個規劃新 解均對應一個規劃結果,本實施例還需要根據之前預設的目標成本和/或目標波長平面來 從上述多個規劃新解中選擇輸出最終的一個或多個網絡規劃結果。本步驟具體可以為從多 個規劃新解中選擇全網成本小於或等於所述目標成本,和/或波長平面數目小於或等於目 標波長平面的規劃新解來作為網絡規劃結果進行輸出。當然,本實施例中也可以將目標成 本和目標波長平面均設置為默認值,此時則輸出所記錄的所有不同成本和波長平面的規劃 結果,即將前述步驟獲取到的多個規劃新解均作為最終輸出的網絡規劃結果。如果預先設 置的目標成本和目標波長平面選項的值為XX個0CH,即只設置目標成本,則在記錄的所有 不同成本和波長平面的規劃結果中,選擇成本小於等於XX個OCH的規劃新解作為最終的 網絡規劃結果,並輸出選擇的網絡規劃結果。如果預先設置的成本和波長平面選項的值為 XX個波長平面,即只設置目標波長平面,則在記錄的所有不同成本和波長平面的規劃結果 中,選擇波長平面小於等於XX個波長平面的規劃新解作為最終的網絡規劃結果,並輸出選 擇的網絡規劃結果。如果預先設置的成本和波長平面選項的值為XX個OCH和XX個波長平 面,即同時設置目標成本和目標波長平面,則在記錄的所有不同成本和波長平面的規劃結 果中,選擇成本小於等於XX個C0H,且波長平面小於等於XX個波長平面的規劃新解作為最終的網絡規劃結果,並輸出選擇的網絡規劃結果。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網絡規劃方法,通過生成的規劃初解以及成本與波長平面之 間的評價函數規劃得到多個規劃新解,再根據目標成本和/或目標波長平面輸出多個網絡 規劃結果;本實施例定義了 OCH成本和波長平面的函數關係,可以解決成本和波長平面相 對均衡的問題;本實施例在用戶不清楚當前成本數目和波長平面數據的情況下,可以輸出 可供用戶參考的多個網絡規劃結果;本實施例在上一次網絡規劃結果的基礎上尋找滿足成 本和波長平面總成本更優的規劃結果,大大提升了規劃軟體的效率。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實現上述方法實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驟可以通過 程序指令相關的硬體來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儲於一計算機可讀取存儲介質中,該程序 在執行時,執行包括上述方法實施例的步驟;而前述的存儲介質包括R0M、RAM、磁碟或者 光碟等各種可以存儲程序代碼的介質。圖12為本發明網絡規劃裝置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2所示,本實施例提供 了一種網絡規劃裝置,可以具體執行上述方法實施例一中的各個步驟,此處不再贅述。本實 施例提供的網絡規劃裝置可以具體包括生成模塊1201、規劃模塊1202和輸出模塊1203。其 中,生成模塊1201用於根據輸入的網絡數據生成規劃初解。規劃模塊1202用於根據所述 規劃初解和預設的成本與波長平面之間的評價函數規劃得到多個規劃新解。輸出模塊1203 用於根據預設的目標成本和/或預設的目標波長平面,以及所述多個規劃新解輸出網絡規 劃結果。圖13為本發明網絡規劃裝置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3所示,本實施例提供 了一種網絡規劃裝置,可以具體執行上述方法實施例二中的各個步驟,此處不再贅述。本實 施例提供的網絡規劃裝置在上述圖12所示的基礎之上,規劃模塊1202可以具體包括調整 單元1212、第一生成單元1222、第一判斷單元1232、第二判斷單元1242、第二生成單元1252 和規劃單元1262。其中,調整單元1212用於根據當前規劃新解&依次將各業務的當前路 由調整到滿足業務約束的新路由,並判斷路由調整後生成的規劃新解的全網成本和波長平 面數目是否滿足所述評價函數。第一生成單元1222用於若路由調整後生成的一個規劃新 解的全網成本和波長平面數目滿足所述評價函數,則將所述路由調整後生成的規劃新解作 為下一個規劃新解Xi+1。第一判斷單元1232用於若路由調整後生成的所有規劃新解的全網 成本和波長平面數目均不滿足所述評價函數,則判斷所述當前規劃新解對應的網絡中的光 通道是否能夠兩兩合併。第二判斷單元1242用於若所述當前規劃新解對應的網絡中存在 能夠兩兩合併的光通道,則判斷合併後生成的規劃新解的全網成本和波長平面數目是否滿 足所述評價函數。第二生成單元1252用於若所述合併後生成的規劃新解的全網成本和波 長平面數目滿足所述評價函數,則將所述合併後生成的規劃新解作為下一個規劃新解Xi+1。 規劃單元1262用於重複調整單元1212、第一生成單元1222、第一判斷單元1232、第二判斷 單元1242和第二生成單元1252的上述過程,規劃得到多個規劃新解,直到所述當前規劃新 解&對應的網絡中的光通道均不能合併,或者合併後生成的所有規劃新解的全網成本和波 長平面數目均不滿足所述評價函數為止;其中,i = 0,1,...,η;η為正整數;\為所述規劃 初解。具體地,本實施例中的第一判斷單元1232可以具體包括第一判斷子單元12321、 第二判斷子單元12322和第三判斷子單元12323。其中,第一判斷子單元12321用於若路由
12調整後生成的所有規劃新解的全網成本和波長平面數目均不滿足所述評價函數,則判斷所 述當前規劃新解對應的網絡中的兩個光通道承載的業務是否能夠裝載到一起。第二判斷子 單元12322用於判斷所述當前規劃新解對應的網絡中的兩個光通道承載的業務是否能夠 裝載到同一個光通道。第三判斷子單元12323用於判斷所述當前規劃新解對應的網絡中的 兩個光通道承載的業務是否滿足在合併後的光通道的源宿站點交叉。進一步地,本實施例中的輸出模塊1203可以具體包括選擇單元1213和輸出單元 1223。其中,選擇單元1213用於從所述多個規劃新解中選擇全網成本小於或等於所述目標 成本,和/或波長平面數目小於或等於所述目標波長平面的規劃新解。輸出單元1223用於 將選擇的所述規劃新解作為網絡規劃結果進行輸出。更進一步地,本實施例中的調整單元1212具體用於根據當前規劃新解&依次將 各業務的當前路由調整到滿足業務約束的新路由,並判斷路由調整後生成的規劃新解的波 長平面數目與所述當前規劃新解的波長平面數目之差,是否大於或等於將路由調整後生成 的規劃新解的全網成本與所述當前規劃新解的全網成本之差代入所述評價函數得到的波 長平面數目。第二判斷單元1242具體用於若所述當前規劃新解對應的網絡中存在能夠兩 兩合併的光通道,則判斷合併後生成的規劃新解的波長平面數目與所述當前規劃新解的波 長平面數目之差,是否大於或等於將合併後生成的規劃新解的全網成本與所述當前規劃新 解的全網成本之差代入所述評價函數得到的波長平面數目。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網絡規劃裝置,通過生成的規劃初解以及成本與波長平面之 間的評價函數規劃得到多個規劃新解,再根據目標成本和/或目標波長平面輸出多個網絡 規劃結果;本實施例定義了 OCH成本和波長平面的函數關係,可以解決成本和波長平面相 對均衡的問題;本實施例在用戶不清楚當前成本數目和波長平面數據的情況下,可以輸出 可供用戶參考的多個網絡規劃結果;本實施例在上一次網絡規劃結果的基礎上尋找滿足成 本和波長平面總成本更優的規劃結果,大大提升了規劃軟體的效率。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 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 可以對前述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 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並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明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範 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網絡規劃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 根據輸入的網絡數據生成規劃初解;根據所述規劃初解和預設的成本與波長平面之間的評價函數規劃得到多個規劃新解;根據預設的目標成本和/或預設的目標波長平面,以及所述多個規劃新解輸出網絡規 劃結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根據所述規劃初解和預設的成本與 波長平面之間的評價函數規劃得到多個規劃新解包括根據當前規劃新解&依次將各業務的當前路由調整到滿足業務約束的新路由,並判斷 路由調整後生成的規劃新解的全網成本和波長平面數目是否滿足評價函數;若路由調整後生成的一個規劃新解的全網成本和波長平面數目滿足所述評價函數,則 將路由調整後生成的規劃新解作為下一個規劃新解Xi+1 ;若路由調整後生成的所有規劃新解的全網成本和波長平面數目均不滿足所述評價函 數,則判斷所述當前規劃新解對應的網絡中的光通道是否能夠兩兩合併;若所述當前規劃新解對應的網絡中存在能夠兩兩合併的光通道,則判斷合併後生成的 規劃新解的全網成本和波長平面數目是否滿足所述評價函數;若所述合併後生成的規劃新解的全網成本和波長平面數目滿足所述評價函數,則將所 述合併後生成的規劃新解作為下一個規劃新解;重複上述過程,規劃得到多個規劃新解,直到所述當前規劃新解&對應的網絡中的光 通道均不能合併,或者合併後生成的所有規劃新解的全網成本和波長平面數目均不滿足所 述評價函數為止;其中,i = 0,1,. . .,η ;n為正整數;Xtl為所述規劃初解。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判斷所述當前規劃新解對應的網絡 中的光通道是否能夠兩兩合併包括判斷所述當前規劃新解對應的網絡中的兩個光通道承載的業務是否能夠裝載到一起, 判斷所述當前規劃新解對應的網絡中的兩個光通道承載的業務是否能夠裝載到同一個光 通道,且判斷所述當前規劃新解對應的網絡中的兩個光通道承載的業務是否滿足在合併後 的光通道的源宿站點交叉。
4.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根據預設的目標成本和/ 或預設的目標波長平面,以及所述多個規劃新解輸出網絡規劃結果包括從所述多個規劃新解中選擇全網成本小於或等於預設的目標成本,和/或波長平面數 目小於或等於目標波長平面的規劃新解;將選擇的所述規劃新解作為網絡規劃結果進行輸出。
5.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判斷路由調整後生成的規劃新解 的全網成本和波長平面數目是否滿足評價函數具體為判斷路由調整後生成的規劃新解的 波長平面數目與所述當前規劃新解的波長平面數目之差,是否大於或等於將路由調整後生 成的規劃新解的全網成本與所述當前規劃新解的全網成本之差代入評價函數得到的波長 平面數目;所述判斷合併後生成的規劃新解的全網成本和波長平面數目是否滿足評價函數具體為判斷合併後生成的規劃新解的波長平面數目與所述當前規劃新解的波長平面數目之 差,是否大於或等於將合併後生成的規劃新解的全網成本與所述當前規劃新解的全網成本 之差代入評價函數得到的波長平面數目。
6.一種網絡規劃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生成模塊,用於根據輸入的網絡數據生成規劃初解;規劃模塊,用於根據所述規劃初解和預設的成本與波長平面之間的評價函數規劃得到 多個規劃新解;輸出模塊,用於根據預設的目標成本和/或預設的目標波長平面,以及所述多個規劃 新解輸出網絡規劃結果。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規劃模塊包括調整單元,用於根據當前規劃新解&依次將各業務的當前路由調整到滿足業務約束 的新路由,並判斷路由調整後生成的規劃新解的全網成本和波長平面數目是否滿足評價函 數;第一生成單元,用於若路由調整後生成的一個規劃新解的全網成本和波長平面數目滿 足所述評價函數,則將路由調整後生成的規劃新解作為下一個規劃新解Xi+1 ;第一判斷單元,用於若路由調整後生成的所有規劃新解的全網成本和波長平面數目 均不滿足所述評價函數,則判斷所述當前規劃新解對應的網絡中的光通道是否能夠兩兩合 並;第二判斷單元,用於若所述當前規劃新解對應的網絡中存在能夠兩兩合併的光通道, 則判斷合併後生成的規劃新解的全網成本和波長平面數目是否滿足所述評價函數;第二生成單元,用於若所述合併後生成的規劃新解的全網成本和波長平面數目滿足所 述評價函數,則將所述合併後生成的規劃新解作為下一個規劃新解Xi+1 ;規劃單元,用於重複所述調整單元、所述第一生成單元、所述第一判斷單元、所述第二 判斷單元和所述第二生成單元的上述過程,規劃得到多個規劃新解,直到所述當前規劃新 解&對應的網絡中的光通道均不能合併,或者合併後生成的所有規劃新解的全網成本和波 長平面數目均不滿足所述評價函數為止;其中,i = 0,1,...,η;η為正整數;\為所述規劃 初解。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判斷單元包括第一判斷子單元,用於若路由調整後生成的所有規劃新解的全網成本和波長平面數目 均不滿足所述評價函數,則判斷所述當前規劃新解對應的網絡中的兩個光通道承載的業務 是否能夠裝載到一起;第二判斷子單元,用於判斷所述當前規劃新解對應的網絡中的兩個光通道承載的業務 是否能夠裝載到同一個光通道;第三判斷子單元,用於判斷所述當前規劃新解對應的網絡中的兩個光通道承載的業務 是否滿足在合併後的光通道的源宿站點交叉。
9.根據權利要求6-8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輸出模塊包括選擇單元,用於從所述多個規劃新解中選擇全網成本小於或等於預設的目標成本,和/ 或波長平面數目小於或等於預設的目標波長平面的規劃新解;輸出單元,用於將選擇的所述規劃新解作為網絡規劃結果進行輸出。
10.根據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調整單元具體用於根據當前規 劃新解&依次將各業務的當前路由調整到滿足業務約束的新路由,並判斷路由調整後生成 的規劃新解的波長平面數目與所述當前規劃新解的波長平面數目之差,是否大於或等於將 路由調整後生成的規劃新解的全網成本與所述當前規劃新解的全網成本之差代入評價函 數得到的波長平面數目;所述第二判斷單元具體用於若所述當前規劃新解對應的網絡中存在能夠兩兩合併的 光通道,則判斷合併後生成的規劃新解的波長平面數目與所述當前規劃新解的波長平面數 目之差,是否大於或等於將合併後生成的規劃新解的全網成本與所述當前規劃新解的全網 成本之差代入評價函數得到的波長平面數目。
全文摘要
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網絡規劃方法和裝置,方法包括根據輸入的網絡數據生成規劃初解;根據所述規劃初解和預設的成本與波長平面之間的評價函數規劃得到多個規劃新解;根據預設的目標成本和/或預設的目標波長平面,以及所述多個規劃新解輸出網絡規劃結果。裝置包括生成模塊,用於根據輸入的網絡數據生成規劃初解;規劃模塊,用於根據所述規劃初解和預設的成本與波長平面之間的評價函數規劃得到多個規劃新解;輸出模塊,用於根據預設的目標成本和/或預設的目標波長平面,以及所述多個規劃新解輸出網絡規劃結果。本實施例可以輸出可供用戶參考的多個規劃結果,達到控制成本和波長平面相對均衡的目的。
文檔編號H04L12/24GK102148708SQ201110034208
公開日2011年8月10日 申請日期2011年1月3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月31日
發明者蘭磊, 曾峰, 趙玉芹 申請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