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與隔爆型充水式電動機下泵式結構配置的潛水電泵的製作方法
2023-12-09 14:15:31 1
專利名稱:一種與隔爆型充水式電動機下泵式結構配置的潛水電泵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潛水電泵,具體地說是一種應用於煤礦井下的與隔爆型充水式電動機下泵式結構配置的潛水電泵。
背景技術:
現煤礦井下所使用的礦用隔爆型深井潛水電泵均採用傳統的典型結構上泵式(潛水電泵與隔爆型充水式電機配套且潛水電泵在隔爆型充水式電機的上方)而設計製造的。無論在煤礦井下(直丼、斜丼),還是搶險救災用潛水電泵,因為該結構泵在電機上方,如立式安裝在淺水中,水面不超過泵的網罩,無法進行排水;在深水中,在排水過程中當水面低於泵的網罩又出現排不淨的現象(充水式電機高度3 8米)。有的礦區再安裝接力泵解決此問題。如臥式安裝煤礦井下(直丼、斜丼),不能臥式安裝。鑑於以上情況,與隔爆型充水式電動機上泵式結構配置的潛水電泵在安裝、使用過程中由於條件限制而受到影響。目前煤礦井下急需一種潛水深度高而又方便安裝和排水的排水設備。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技術任務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與隔爆型充水式電動機下泵式結構配置的潛水電泵。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與隔爆型充水式電動機下泵式結構配置的潛水電泵,包括隔爆型充水式電動機和潛水電泵,所述潛水電泵與隔爆型充水式電動機同軸,機電一體,且潛水電泵位於隔爆型充水式電動機的下部;潛水電泵整體結構為內裝式結構,隔爆型充水式電動機外部設置流道夾層,電泵排出的水從電機外部夾層中並通過頂端的止回閥座流出,有效的解決了充水式電機的散熱問題。所述隔爆型充水式電動機包括止回閥、出線管、出線盒、上導軸承、電機殼、下導軸承、止推軸承和電動機,電動機設置在電機殼內,電機殼的頂部和底部分別設置有上導軸承和下導軸承,電機軸的頂部設置在上導軸承內,電機軸的中部穿過下導軸承,電機軸的下部與水力部件相連接,所述水力部件和電機殼之間還設置有進水節;位於下導軸承下方的電機軸的中部還設置有止推軸承,在隔爆型充水式電動機頂部的出水口處設置有止回閥;電機殼內設置有流道夾層,內側為充水式電機水道,外側為電泵流道。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與隔爆型充水式電動機下泵式結構配置的潛水電泵與現有技術相比,所產生的有益效果是I)本實用新型的與隔爆型充水式電動機下泵式結構配置的潛水電泵有效的解決了煤礦井下淺水區域無法排水,深水區域排水排不淨的問題。2)結構緊湊,與上泵式結構相比,減少了電泵的高度和重量,便於井下搬運和安裝;與隔爆型乾式電動機下泵式結構配置的潛水電泵相比,大大提高了電泵的潛水深度,潛水深度由5米(乾式電機)增加到70米(充水式電機),並有效解決了不用接力泵而能排淨煤礦井下深井(斜丼)中的水。電機下端設置了泵輪,強迫充水式電機腔內的水循環水冷。電機下端還設置了止推軸承,以平衡電泵工作時產生的剩餘軸向力。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止回閥,2、出線管,3、出線盒,4、上導軸承,5、電機殼,6、下導軸承,7、止推軸承,8、進水節,9、水力部件,10、電動機,11、充水式電機水道,12、電泵流道。附圖2為傳統典型結構設計的與隔爆型充水式電動機上泵式結構配置的潛水電泵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與隔爆型充水式電動機下泵式結構配置的潛水電泵作以下詳細地說明。如附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與隔爆型充水式電動機下泵式結構配置的潛水電泵,其結構包括隔爆型充水式電動機和潛水電泵,所述潛水電泵與隔爆型充水式電動機同軸,機電一體,且潛水電泵位於隔爆型充水式電動機的下部;潛水電泵整體結構為內裝式結構,隔爆型充水式電動機外部設置流道夾層,電泵排出的水從電機外部夾層中並通過頂端的止回閥座流出。所述隔爆型充水式電動機包括止回閥1、出線管2、出線盒3、上導軸承4、電機殼5、下導軸承6、止推軸承7和電動機10,電動機10設置在電機殼7內,電機殼7的頂部和底部分別設置有上導軸承4和下導軸承6,電機軸的頂部設置在上導軸承4內,電機軸的中部穿過下導軸承6,電機軸的下部與水力部件9相連接,所述水力部件9和電機殼5之間還設置有進水節8 ;位於下導軸承6下方的電機軸的中部還設置有止推軸承7,在隔爆型充水式電動機頂部的出水口處設置有止回閥I ;電機殼5內設置有流道夾層,內側為充水式電機水道11,外側為電泵流道12。如附圖2所示,電泵位於充水式電機的上方。從附圖1、附圖2的對比中可以看出潛水電泵下泵式結構與潛水電泵上泵式結構不只是電泵、電機位置的顛倒,而是兩種結構完全不同的產品,主要表現在 I)潛水電泵下泵式結構比潛水電泵上泵式結構在設計上要複雜的多,零部件的加工製造也複雜的多。2)從平衡軸向力的角度看,潛水電泵下泵式結構與潛水電泵上泵式結構兩者基本相同。潛水電泵在運行中所產生的軸向力都能基本平衡掉。3)從電動機散熱的條件看,潛水電泵下泵式結構比潛水電泵上泵式結構要優越的多。潛水電泵上泵式結構電機內部的水靠散熱片風冷散熱,而潛水電泵下泵式結構電機內部的水靠電泵自身排出的水通過環形流道水冷散熱。4)從煤礦井下環境條件的適用性看,潛水電泵下泵式結構比潛水電泵上泵式結構更有適用性。潛水電泵上泵式結構在立式安裝使用時存在淺水區域不能排深水區域排不淨的現象。而潛水電泵下泵式結構在各種環境條件下,都能排水,不存在淺水區域不能排深水區域排不淨的現象。5)從潛水深度看,兩者相同,潛水深度為70米。[0026]6)從產品高度、重量上看,同型號、功率的潛水電泵下泵式結構比潛水電泵上泵式結構產品高度減少約20 %,產品重量降低約20%。潛水電泵下泵式結構更輕便,利於搬運和安裝,同時節約了成本。
權利要求1.一種與隔爆型充水式電動機下泵式結構配置的潛水電泵,包括隔爆型充水式電動機和潛水電泵,其特徵在於,所述潛水電泵與隔爆型充水式電動機同軸,機電一體,且潛水電泵位於隔爆型充水式電動機的下部;潛水電泵整體結構為內裝式結構,隔爆型充水式電動機外部設置流道夾層,電泵排出的水從電機外部夾層中並通過頂端的止回閥座流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與隔爆型充水式電動機下泵式結構配置的潛水電泵,其特徵在於,所述隔爆型充水式電動機包括止回閥、出線管、出線盒、上導軸承、電機殼、下導軸承、止推軸承和電動機,電動機設置在電機殼內,電機殼的頂部和底部分別設置有上導軸承和下導軸承,電機軸的頂部設置在上導軸承內,電機軸的中部穿過下導軸承,電機軸的下部與水力部件相連接,所述水力部件和電機殼之間還設置有進水節;位於下導軸承下方的電機軸的中部還設置有止推軸承,在隔爆型充水式電動機頂部的出水口處設置有止回閥;電機殼內設置有流道夾層,內側為充水式電機水道,外側為電泵流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與隔爆型充水式電動機下泵式結構配置的潛水電泵,屬於潛水電泵的製造技術領域,其結構包括隔爆型充水式電動機和潛水電泵,所述潛水電泵與隔爆型充水式電動機同軸,機電一體,且潛水電泵位於隔爆型充水式電動機的下部;潛水電泵整體結構為內裝式結構,隔爆型充水式電動機外部設置流道夾層,電泵排出的水從電機外部夾層中並通過頂端的止回閥座流出。本實用新型有效的解決了煤礦井下淺水區域無法排水,深水區域排水排不淨的問題。結構緊湊,與上泵式結構相比,減少了電泵的高度和重量,便於井下搬運和安裝;與隔爆型乾式電動機下泵式結構配置的潛水電泵相比,大大提高了電泵的潛水深度,潛水深度由5米(乾式電機)增加到70米(充水式電機)。
文檔編號F04D13/08GK202900694SQ20122049219
公開日2013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5日
發明者潘波 申請人:山東星源礦山設備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