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井作業管杆輸送機的製作方法
2023-12-10 09:08:47 2
專利名稱:修井作業管杆輸送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修井作業管杆輸送機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石油開採中的修井作業設備,特別涉及一種修井作業管杆輸送 機。
背景技術:
[0002]傳統的油田小修作業施工過程中,起下管、杆時大多利用人工拉排的方式,將管、 杆自井口拉排到地面排架上或由地面排架拉到井口鑽臺上。這種傳統的施工方式存在以下 缺點或不足①操作人員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費時費力,由於地滑車使用過程中問題 較多,也不安全;②在管杆拖動的過程中,管杆絲扣端是在坡道、滑道上移動,油管絲扣易受 損傷一般小修施工作業中,每班只需配4人,其中場地工I人,在高鑽臺的修井施工中, 每班至少5人,其中場地工2人,造成了人員的浪費;④修井作業過程中,單根管杆的起放至 少重複兩次,造成起、下油管杆速度慢,工作效率低。發明內容[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改進的修井作業管杆輸送機,採用液壓站總成及其 內的PLC可編程控制裝置、機架總成、一、二節舉升機構、主滑道總成、轉臂總成、舉升液缸、 上、下料架、管杆過渡橋、管排架等的組合結構,解決修井作業時,將抽油杆、油管等細長杆 件在管排架和鑽臺之間的自動化輸送,可將管排架上的管、杆輸自動地送到鑽臺,亦可將井 口提取的管、杆自動地向下轉運至管排架。有效地克服或避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 或不足。[0004]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修井作業管杆輸送機,包括液壓站總成、機架總成、一節舉升機 構、主滑道總成、轉臂總成、滑道翻轉座、舉升液缸、上料架、二節伸縮機構、被輸送管具、鑽 臺、管杆過渡橋、下料架、支腿、管排架、上料液缸、下料過渡橋。所述一節舉升機構的一端安 裝於機架總成上,另一端通過舉升液缸與機架總成相安裝,機架總成兩端安裝有支腿,下料 架、轉臂總成安裝於機架總成兩側,上料架安裝於下料架上部,管杆過渡橋安裝於機架總成 的左側或右側;所述主滑道總成順次與滑道翻轉座、二節伸縮機構相安裝,二節伸縮機構安 裝於一節舉升機構內,滑道翻轉座、主滑道總成在一節舉升機構內伸出、縮回,在二節伸縮 機構上面翻轉、擺正;所述液壓站總成內設有PLC可編程控制裝置,控制整機液壓管路和電 氣設備的自動運轉。[0005]其中,所述一節舉升機構一端通過鉸接耳座連接於機構架總成上,另一端與舉升 液缸相連接,舉升液缸帶動一節舉升機構、二節伸縮機構、主滑道總成起升、降落。所述機架 總成兩側各安裝有一個轉臂總成,每個轉臂總成上設有一根通軸式機械轉臂,每個轉臂上 設有兩個上料臂。所述上料液缸安裝在機架總成中部,其活塞外端與轉臂總成相連接。所 述上料臂包括上料臂主體及其中部安裝的復位彈簧、一端安裝的銷軸和活動翻料鉤,另一 端設有安裝孔,該安裝孔與下料架上部的銷軸及座相安裝。所述機架總成的側面安裝有至 少一個管杆過渡橋。所述下料架上部安裝有上料架。所述下料過渡橋一端與下料架上部相連接,另一端與管排架相接觸。[0006]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較具有以下優點[0007](I)整機操作簡單,使用方便。[0008](2)管杆舉升、下降速度快,井口高度4米時,將油管從管排架輸送到鑽臺約25s, 從鑽臺轉至管排架約20s,作業效率高。[0009](3)舉升高度、伸出長度可根據現場井口高度及井場布置情況設定,適用範圍更加 廣泛。[0010](4)輸送機主體採用的金屬結構件,強度高,抗衝擊。基座上帶4條外伸式可調支 腿,支撐面積大,穩定性高。[0011](5)採用滑槽替代地滑車,保護管杆絲扣不受損傷。[0012](6)輸送機主體與液壓動力站分體布置,兩者之間通過快插接頭連接,結構緊湊, 布局合理,既提高工作安全性又便於搬運、安裝。
[0013]圖1為本實用的一種實施例結構示意圖;[0014]圖2為按圖1所示的A-A向結構示意圖;[0015]圖3為按圖1所示的側視結構上料狀態示意圖;[0016]圖4為按圖1所示的側視結構下料狀態示意圖;[0017]圖5為按圖3所示的上料臂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參閱圖1-圖5,一種修井作業管杆輸送機,包括液壓站總成1、機架總成2、一節舉 升機構3、主滑道總成4、轉臂總成5、滑道翻轉座6、舉升液缸7、上料架8、二節伸縮機構9、 被輸送管具10、鑽臺11、管杆過渡橋12、下料架13、支腿14、管排架15、上料液缸16、下料過 渡橋17。一節舉升機構3的一端安裝於機架總成2上,另一端通過舉升液缸7與機架總成 2相安裝;機架總成2兩端安裝有支腿14,下料架13、轉臂總成5安裝於機架總成2兩側, 上料架8安裝於下料架13上部,管杆過渡橋12安裝於機架總成2的左側或右側;所述主滑 道總成4順次與滑道翻轉座6、二節伸縮機構9相安裝,二節伸縮機構9安裝於一節舉升機 構3內,滑道翻轉座6、主滑道總成4在一節舉升機構3內伸出、縮回,在二節伸縮機構9上 面翻轉、擺正;所述液壓站總成I內設有PLC可編程控制裝置,控制整機液壓管路和電氣設 備的自動運轉。[0019]一節舉升機構3 —端通過鉸接耳座連接於機構架總成2上,另一端與舉升液缸7 相連接,舉升液缸7帶動一節舉升機構3、二節伸縮機構9、主滑道總成4起升、降落。機架 總成2兩側各安裝有一個轉臂總成5,每個轉臂總成5上設有一根通軸式機械轉臂,每個轉 臂上設有兩個上料臂。上料液缸16安裝在機架總成2中部,其活塞外端與轉臂總成5相連 接。上料臂包括上料臂主體54及其中部安裝的復位彈簧53、一端安裝的銷軸52和活動翻 料鉤51,另一端設有安裝孔,該安裝孔與下料架13上部的銷軸及座相安裝。機架總成2的 側面安裝有至少一個管杆過渡橋12。下料架13上部安裝有上料架8。下料過渡橋17—端 與下料架13上部相連接,另一端與管排架15相接觸。[0020]運行上料時,舉升液缸7處於縮回狀態,轉臂總成5處於下落狀態,主滑道總成4處於翻轉狀態。通過轉臂總成5將管杆過渡橋12的油管經轉臂、上料架8送至主滑道總成4內。主滑道總成4擺正。然後,舉升液缸活塞杆伸出,一節舉升機構3繞尾端鉸接點旋轉一定角度,致使其前端抬高到合適位置後,舉升液缸活塞杆停止伸出。隨後,在伸縮液缸作用下,二節伸縮機構9帶動滑道翻轉座6、主滑道總成4、油管在一節舉升機構3內部伸出,將油管前端送入鑽臺合適位置,上料過程完成。運行下料時,舉升液缸7處於伸出狀態,二節伸縮機構總成9處於伸出狀態,主滑道總成4處於擺正狀態。從下料架13上拆除上料架8,上料轉臂一直處於下落位置。主滑道總成4翻轉,可將油管、抽油杆經下料架13、下料過渡橋17滾至管排架15。將油管從油水井內提出後,卸扣,然後將油管尾端放置在主滑道總成4上,油管沿主滑道總成下滑,二節伸縮機構9帶動主滑道總成4、油管縮回至一節舉升機構3內,待二節舉升機構縮回到位後,舉升油缸7縮回,帶動一節舉升機構3回落至原始位置。隨後,主滑道總成4翻轉,將油管從主滑道總成4內部翻轉,經下料架13至管排架15,完成一根油管的輸送和排放。本實用新型所有動作可由手動控制完成或由液壓站I內所設的PLC可編程控制裝置自動控制完成。
權利要求1.一種修井作業管杆輸送機,包括液壓站總成、機架總成、一節舉升機構、主滑道總成、 轉臂總成、滑道翻轉座、舉升液缸、上料架、二節伸縮機構、被輸送管具、鑽臺、管杆過渡橋、 下料架、支腿、管排架、上料液缸、下料過渡橋,其特徵在於所述一節舉升機構的一端安裝於機架總成上,另一端通過舉升液缸與機架總成相安裝,機架總成兩端安裝有支腿,下料架、 轉臂總成安裝於機架總成兩側,上料架安裝於下料架上部,管杆過渡橋安裝於機架總成的左側或右側;所述主滑道總成順次與滑道翻轉座、二節伸縮機構相安裝,二節伸縮機構安裝於一節舉升機構內,滑道翻轉座、主滑道總成在一節舉升機構內伸出、縮回,在二節伸縮機構上面翻轉、擺正;所述液壓站總成內設有PLC可編程控制裝置,控制整機液壓管路和電氣設備的自動運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修井作業管杆輸送機,其特徵在於所述一節舉升機構一端通過鉸接耳座連接於機構架總成上,另一端與舉升液缸相連接,舉升液缸帶動一節舉升機構、 二節伸縮機構、主滑道總成起升、降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修井作業管杆輸送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機架總成兩側各安裝有一個轉臂總成,每個轉臂總成上設有一根通軸式機械轉臂,每個轉臂上設有兩個上料臂。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修井作業管杆輸送機,其特徵在於所述上料液缸安裝在機架總成中部,其活塞外端與轉臂總成相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3所示的修井作業管杆輸送機,其特徵在於所述上料臂包括上料臂主體及其中部安裝的復位彈簧、一端安裝的銷軸和活動翻料鉤,另一端設有安裝孔,該安裝孔與下料架上部的銷軸及座相安裝。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修井作業管杆輸送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機架總成的側面安裝有至少一個管杆過渡橋。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修井作業管杆輸送機,其特徵在於所述下料架上部安裝有上料架。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修井作業管杆輸送機,其特徵在於所述下料過渡橋一端與下料架上部相連接,另一端與管排架相接觸。
專利摘要一種修井作業管杆輸送機,包括機架總成、一節舉升機構、主滑道總成、舉升液缸、二節伸縮機構、被輸送管具、管杆過渡橋、管排架等。一節舉升機構的一端安裝於機架總成上,另一端通過舉升液缸與機架總成相安裝,機架總成兩端安裝有支腿,下料架、轉臂總成安裝於機架總成兩側,上料架安裝於下料架上部,管杆過渡橋安裝於機架總成的左側或右側;所述主滑道總成順次與滑道翻轉座、二節伸縮機構相安裝,二節伸縮機構安裝於一節舉升機構內;所述液壓站總成內設有PLC可編程控制裝置,控制整機液壓管路和電氣設備的自動運轉。本實用新型具有整機速度快、效率高、適用範圍廣、強度高、PLC控制,自動化程度高等特點,廣泛在石油開採修井作業工程中應用。
文檔編號E21B19/14GK202832293SQ201220358988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4日
發明者王紅佔, 呂阿波, 王媛, 馮慶濤, 王吉昆, 王學軍, 孫軍強, 於暉, 張 傑, 李君保, 徐慶榮, 曹亮 申請人:勝利油田勝利動力機械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