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體式電壓力鍋的製作方法
2023-12-06 15:00:3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烹飪器具領域,更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分體式電壓力鍋。
背景技術:
現有分體式電壓力鍋,由於鍋蓋部分與鍋體部分能完全分離,兩部分間無法通過導線連通,導致鍋蓋部分與鍋體部分不能實現電流和電信號的傳遞,因此,現有產品都是在鍋蓋上設置手動機械式排氣閥實現排氣功能,當用戶需要控制排氣閥排氣時,只能直接撥動排氣閥排氣,或按住鍋蓋部分設計的排氣按鈕排氣,因操作位置距排氣閥距離較近,導致用戶進行排氣操作時手容易被蒸汽燙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至少之一。
為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排氣安全性高的分體式電壓力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分體式電壓力鍋,包括鍋體、與所述鍋體配合使用的鍋蓋、位於所述鍋體內且由所述鍋蓋封蓋的內鍋,所述內鍋用於盛放所要烹飪的食物,所述鍋體上設有供電裝置,所述分體式電壓力鍋還包括:機械排氣閥,包括閥座和閥蓋,所述閥座固定安裝在所述鍋蓋上,所述閥蓋能夠活動地安裝在所述閥座上;電能傳送裝置,安裝在所述鍋體上並能夠與所述供電裝置電連接,所述電能傳送裝置用於向電能接收裝置輸送電能;所述電能接收裝置,安裝在所述鍋蓋上;電磁驅動裝置,安裝在所述鍋蓋上並與所述電能接收裝置電連接,所述電磁驅動裝置用於帶動所述閥蓋運動,以將所述機械排氣閥打開或關閉;其中,所述鍋蓋與所述鍋體扣合時,所述電能傳送裝置與所述電能接收裝置配合,以實現電能傳輸;所述鍋蓋打開時,所述電能傳送裝置與所述電能接收裝置分離。
本方案在鍋體上設置電能傳送裝置,同時在鍋蓋上設置電能接收裝置和電磁驅動裝置,鍋蓋與鍋體扣合時,電能傳送裝置與電能接收裝置配合,使鍋體與鍋蓋間實現電能傳輸,從而實現電控式排氣,進行排氣時,電能傳送裝置與供電裝置導通,供電裝置向電能傳送裝置輸送電能,電能傳送裝置將電能發送給電能接收裝置,電能接收裝置再將電能輸送給電磁驅動裝置,以使電磁驅動裝置推動閥蓋運動,從而將機械排氣閥打開進行排氣。這樣設計在進行排氣時,用戶不需要近距離手動打開排氣閥,從而可防止用戶被蒸汽燙傷的問題發生,使產品的安全性獲得提升。
其中優選地,所述內鍋與所述鍋體可拆卸地連接,以方便產品清洗。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電磁驅動裝置包括:推拉式電磁鐵,所述推拉式電磁鐵的鐵芯軸向運動能夠帶動所述閥蓋運動,以將所述機械排氣閥打開或關閉。
本方案中通過推拉式電磁鐵控制機械排氣閥開閉,這樣設計電磁驅動裝置結構簡單可靠,容易控制。進行排氣時,電能傳送裝置與供電裝置導通,供電裝置向電能傳送裝置輸送電能,電能傳送裝置將電能發送給電能接收裝置,電能接收裝置再將電能輸送給推拉式電磁鐵,使推拉式電磁鐵的鐵芯軸向運動,閥蓋在鐵芯推動下運動,從而將機械排氣閥打開進行排氣。排氣結束後,停止對推拉式電磁鐵供電,電磁鐵的鐵芯復位,閥蓋隨之回到原位,使機械排氣閥關閉。具體地,閥蓋復位方式有多種選擇,閥蓋與鐵芯間可以是牴觸配合,推拉式電磁鐵的鐵芯復位後,閥蓋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復位,或者在閥蓋和閥座間設置復位彈性件,推拉式電磁鐵的鐵芯復位後,閥蓋在復位彈性件作用下復位;也可將閥蓋與鐵芯連接,使閥蓋在鐵芯帶動下復位。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電磁驅動裝置還包括:傳動件,能夠活動地安裝在所述鍋蓋上,且所述傳動件與所述鐵芯、所述閥蓋配合,所述推拉式電磁鐵能夠通過所述傳動件帶動所述閥蓋運動,以將所述機械排氣閥打開或關閉。
本方案中,推拉式電磁鐵和機械排氣閥間設有傳動件,使推拉式電磁鐵和機械排氣閥拉開一定距離,以防止機械排氣閥打開時噴出的蒸汽損壞推拉式電磁鐵。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傳動件包括傳動槓桿,所述傳動槓桿的中部與所述鍋蓋能夠轉動地連接,所述傳動槓桿的兩端分別與所述鐵芯和所述閥蓋配合。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電能傳送裝置包括第一平板線圈,所述供電裝置用於向所述第一平板線圈輸送交流電,電能接收裝置包括第二平板線圈;其中,所述鍋蓋與所述鍋體扣合時,所述第一平板線圈和所述第二平板線圈相對。
本方案通過第一平板線圈和第二平板線圈配合進行無線供電,鍋蓋旋合到位後,兩平板線圈相對,且兩平板線圈間的距離較近,通常在0至50mm 的範圍內,需要進行排氣時,第一平板線圈與供電裝置導通,供電裝置向第一平板線圈輸送交流電,交變的電流使第一平板線圈產生變化的磁場,第二平板線圈受變化磁場影響產生感應電流,並將感應電流輸送給電磁驅動裝置,以使電磁驅動裝置將機械排氣閥打開進行排氣。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電能接收裝置還包括整流裝置,所述第二平板線圈通過所述整流裝置與所述電磁驅動裝置電連接,所述整流裝置用於將由所述第二平板線圈傳輸來的交流電轉換成直流電,並將直流電傳輸給所述電磁驅動裝置。
本方案中,電磁驅動裝置為直流電器件,第一平板線圈受交流電影響產生變化的磁場,第二平板線圈受變化磁場影響產生交流感應電流,為此本方案在電磁驅動裝置和第二平板線圈間設置整流裝置,整流裝置將交流感應電流轉換成直流電後輸送給電磁驅動裝置,以使電磁驅動裝置將機械排氣閥打開進行排氣。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電能傳送裝置包括第一筒形線圈,所述供電裝置用於向所述第一筒形線圈輸送交流電,電能接收裝置包括第二筒形線圈,且所述第一筒形線圈和所述第二筒形線圈的內徑不等;其中,所述鍋蓋與所述鍋體扣合時,所述第一筒形線圈和所述第二筒形線圈中的一個伸入另一個內。
本方案通過第一筒形線圈和第二筒形線圈配合進行無線供電,兩筒形線圈的內徑不等,鍋蓋旋合到位後,小筒形線圈插入大筒形線圈內,需要進行排氣時,第一筒形線圈與供電裝置導通,供電裝置向與之連接的筒形線圈輸送交流電,交變的電流使該筒形線圈產生變化的磁場,與電磁驅動裝置連接的筒形線圈受變化磁場影響產生感應電流,並將感應電流輸送給電磁驅動裝置,從而使電磁驅動裝置將機械排氣閥打開進行排氣。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電能接收裝置還包括整流裝置,所述第二筒形線圈通過所述整流裝置與所述電磁驅動裝置電連接,所述整流裝置用於將由所述第二筒形線圈傳輸來的交流電轉換成直流電,並將直流電傳輸給所述電磁驅動裝置。
本方案中,電磁驅動裝置為直流電器件,與供電裝置連接的筒形線圈受交流電影響產生變化的磁場,與電磁驅動裝置連接的筒形受變化磁場影響產生交流感應電流,為此本方案在電磁驅動裝置和與之連接的筒形線圈間設置整流裝置,整流裝置將交流感應電流轉換成直流電後輸送給電磁驅動裝置,以使電磁驅動裝置將機械排氣閥打開進行排氣。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電能傳送裝置和所述電能接收裝置中的一個包括電源插座、另一個包括電源插頭,所述鍋蓋與所述鍋體扣合時,所述電源插頭與所述電源插座配合插接。
本方案在鍋體和鍋蓋上分別設置電源插座和電源插頭,鍋蓋旋合到位後,電源插頭與電源插座配合插接,實現電連接,從而可使鍋體與鍋蓋間實現電能傳輸。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電能接收裝置還包括整流裝置,所述電能接收裝置中的所述電源插座或所述電源插頭通過所述整流裝置與所述電磁驅動裝置電連接,所述整流裝置用於將由所述電源插座或所述電源插頭傳輸來交流電轉換成直流電,並將直流電傳輸給所述電磁驅動裝置;或者所述電能傳送裝置還包括整流裝置,所述電能傳送裝置中的所述電源插座或所述電源插頭通過所述整流裝置與所述供電裝置連接,所述整流裝置用於將由所述供電裝置傳輸來的交流電轉換成直流電,並將直流電傳輸給與之連接的所述電源插座或所述電源插頭。
本方案中,電磁驅動裝置為直流電器件,而供電裝置輸送的是交流電,為此本方案在供電裝置和電磁驅動裝置間設置一個整流裝置,具體地,整流裝置可以與供電裝置連接,也可以與電磁驅動裝置連接,整流裝置將交流電轉換成直流電以供電磁驅動裝置使用。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可選地,所述分體式電壓力鍋還包括排氣開關,安裝在所述鍋體上,所述電能傳送裝置通過所述排氣開關與所述供電裝置電連接。
進行排氣時,用戶觸動排氣開關使排氣開關閉合,以使供電裝置與電能傳送裝置導通,供電裝置通過電能傳送裝置、電能接收裝置將電流輸送給電磁驅動裝置,以使電磁驅動裝置將機械排氣閥打開進行排氣。其中,排氣開關安裝在鍋體上遠離機械排氣閥的位置,保證用戶觸動排氣開關時手遠離機械排氣閥,從而防止用戶被排出的蒸汽燙傷。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可選地,所述分體式電壓力鍋還包括:排氣開關和控制器,安裝在所述鍋體上,所述控制器與所述供電裝置、所述排氣開關和所述電能傳送裝置電連接,所述排氣開關用於向所述控制器發送觸發信號,以使所述控制器根據得到觸發信號向所述電能傳送裝置傳輸電能。
進行排氣時,用戶觸動排氣開關,使排氣開關向控制器發送觸發信號,以觸發控制器內部相應程序,使控制器向電能傳送裝置輸送電流,並通過電能傳送裝置、電能接收裝置將電流輸送給電磁驅動裝置,以使電磁驅動裝置將機械排氣閥打開進行排氣。其中,排氣開關安裝在鍋體上遠離機械排氣閥的位置,保證用戶觸動排氣開關時手遠離機械排氣閥,從而防止用戶被排出的蒸汽燙傷。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控制器還用於通過控制輸送給所述電能傳送裝置的電流大小控制所述鐵芯的伸縮長度,以控制所述機械排氣閥的打開程度。
本方案中,控制器通過控制輸出電流的大小控制電磁鐵鐵芯的伸縮長度,以控制鐵芯推動閥蓋運動的距離,從而控制閥蓋與閥座的相對位置,即機械排氣閥的打開程度,以使產品的排氣速度可以調節。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電能傳送裝置還包括副控制器,所述副控制器靠近所述電能傳送裝置中的第一平板線圈或第一筒形線圈設置,且所述副控制器與所述第一平板線圈或所述第一筒形線圈以及所述供電裝置電連接。
鍋體和鍋蓋間採用線圈無線供電的傳輸方式時,若供電裝置與電能傳送裝置中線圈間的供電距離較遠,則供電裝置與該線圈間電流傳輸的效果較差,進而導致該線圈所製造的感應磁場效果差,感應磁場的效果差直接導致電能接收裝置中線圈產生的感應電流弱,無法達到設計標準,影響電磁驅動裝置工作,最終導致產品的排氣效果不理想。未解決上述問題,本方案在電能傳送裝置中增加副控制器,副控制器與供電裝置連接且靠近電能傳送裝置中的線圈安裝,進行排氣時,供電裝置與副控制器導通,為副控制器供電,由副控制器向電能傳送裝置中的線圈輸送電流,從而縮短對線圈的供電距離,提升電流傳輸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提供的分體式電壓力鍋合蓋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所示分體式電壓力鍋的裝配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中所示分體式電壓力鍋的工作原理示意圖;
圖4是圖1中所示分體式電壓力鍋另一角度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4中所示分體式電壓力鍋A-A向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6是圖5中所示B部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7是圖5中所示C部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其中,圖1至圖7中的附圖標記與部件名稱之間的對應關係為:
1鍋體,11控制面板,12電能傳送裝置,120傳送裝置安裝部,121第一平板線圈,122第一PCB控制板,123傳送裝置安裝座,2鍋蓋,21機械排氣閥,211閥座,212閥蓋,22電能接收裝置,220接收裝置安裝部,221第二平板線圈,222第二PCB控制板,223接收裝置安裝座,23電磁驅動裝置, 231推拉式電磁鐵,232傳動槓桿。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能夠更清楚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徵和優點,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的詳細描述。需要說明的是,在不衝突的情況下,本申請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徵可以相互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於充分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是,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採用其他不同於在此描述的方式來實施,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分體式電壓力鍋,包括鍋體和與鍋體配合使用的鍋蓋,鍋體上設有供電裝置,分體式電壓力鍋還包括:機械排氣閥,包括閥座和閥蓋,閥座固定安裝在鍋蓋上,閥蓋能夠活動地安裝在閥座上;電能傳送裝置,安裝在鍋體上並能夠與供電裝置電連接,電能傳送裝置用於向電能接收裝置輸送電能;電能接收裝置,安裝在鍋蓋上;電磁驅動裝置,安裝在鍋蓋上並與電能接收裝置電連接,電磁驅動裝置用於帶動閥蓋運動,以將機械排氣閥打開或關閉;其中,鍋蓋與鍋體扣合時,電能傳送裝置與電能接收裝置配合,以實現電能傳輸;鍋蓋打開時,電能傳送裝置與電能接收裝置分離。
本方案在鍋體上設置電能傳送裝置,同時在鍋蓋上設置電能接收裝置和電磁驅動裝置,鍋蓋與鍋體扣合時,電能傳送裝置與電能接收裝置配合,使鍋體與鍋蓋間實現電能傳輸,從而實現電控式排氣,進行排氣時,電能傳送裝置與供電裝置導通,供電裝置向電能傳送裝置輸送電能,電能傳送裝置將電能發送給電能接收裝置,電能接收裝置再將電能輸送給電磁驅動裝置,以使電磁驅動裝置推動閥蓋運動,從而將機械排氣閥打開進行排氣。這樣設計在進行排氣時,用戶不需要近距離手動打開排氣閥,從而可防止用戶被蒸汽燙傷的問題發生,使產品的安全性獲得提升。
實施例一:
如圖1至圖7所示,分體式電壓力鍋包括:鍋體1、鍋蓋2、機械排氣閥21、電磁驅動裝置23、電能傳送裝置12和電能接收裝置22,鍋體1的前部安裝有控制面板11,控制面板11內安裝有主控板(即控制器),控制面板11上設有排氣開關,主控板與排氣開關以及分體式電壓力鍋的供電裝置電連接。機械排氣閥21包括閥座211和閥蓋212,閥座211固定安裝在鍋蓋2上,閥蓋212能夠活動地安裝在閥座211上。電磁驅動裝置23包括推拉式電磁鐵231和傳動槓桿232,傳動槓桿232的中部與鍋蓋2轉動連接,推拉式電磁鐵231的鐵芯可與傳動槓桿232第一端的上表面牴觸,並可推動傳動槓桿232轉動,傳動槓桿232的第二端與閥蓋212底部牴觸,並可抬升閥蓋212。電能傳送裝置12包括:第一平板線圈121、第一PCB 控制板122(即副控制器)和傳送裝置安裝座123,第一平板線圈121和第一PCB控制板122固定安裝在傳送裝置安裝座123上,鍋體1上設有傳輸裝置安裝部120,傳送裝置安裝座123固定安裝在傳輸裝置安裝部120內,第一PCB控制板122與主控板以及第一平板線圈121電連接,用於在主控板控制下向第一平板線圈121輸送交流電流,且第一PCB控制板122靠近第一平板線圈121設置,以縮短對第一平板線圈121的供電距離,提升電流傳輸效果。電能接收裝置22包括:第二平板線圈221、具有整流電路的第二PCB控制板222(即整流裝置)和接收裝置安裝座223,第二平板線圈221和第二PCB控制板222固定安裝在接收裝置安裝座223上,鍋蓋2 上設有接收裝置安裝部220,接收裝置安裝座223固定安裝在接收裝置安裝部220內,第二平板線圈221通過第二PCB控制板222與推拉式電磁鐵 231的電磁線圈電連接。
本方案通過第一平板線圈121和第二平板線圈221配合進行無線供電,鍋蓋2旋合到位後,兩平板線圈相對,且兩平板線圈間的距離較近,通常在0至50mm的範圍內。不進行排氣時,推拉式電磁鐵231處於斷電狀態,閥蓋212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將閥座211內蒸汽孔封住,從而使機械排氣閥 21保持關閉狀態;需要進行排氣時,用戶觸動控制面板11上的排氣開關,向主控板發送觸發信號,以觸發主控板相應程序,使主控板控制第一PCB 控制板122向第一平板線圈121輸送交流電,交變的電流使第一平板線圈 121產生變化的磁場,第二平板線圈221受變化磁場影響產生交流感應電流,第二PCB控制板222將交流感應電流轉換成直流電後輸送給推拉式電磁鐵231,推拉式電磁鐵231得電後鐵芯伸長,下壓傳動槓桿232的第一端,使傳動槓桿232的第二端上翹將閥蓋212抬起,從而使機械排氣閥21 打開進行排氣。排氣結束後,第一PCB控制板122在主控板控制下停止向第一平板線圈121供電,推拉式電磁鐵231斷電後鐵芯回縮復位,閥蓋212 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落回原位,使機械排氣閥關閉。其中,排氣開關位於鍋體1前部的控制面板11上,處於遠離機械排氣閥21的位置,保證用戶觸動排氣開關時手遠離機械排氣閥21,從而防止用戶被排出的蒸汽燙傷。
在上述實施例中,優選地,可為排氣開關設置多個檔位,選擇不同檔位會觸發主控板的不同程序,使第一PCB控制板122輸送給第一平板線圈 121的電流大小不同,從而控制電磁鐵鐵芯伸長的長度,以控制鐵芯下壓傳動槓桿的距離,進而控制傳動槓桿對閥蓋212抬升高度,即機械排氣閥 21的打開程度,以使產品的排氣速度可以調節。
其中,第一平板線圈121可以是用銅絲繞製成的線圈,也可以是直接在第一PCB控制板122上蝕刻的線圈。同樣的,第二平板線圈221可以是用銅絲繞製成的線圈,也可以是直接在第二PCB控制板222上蝕刻的線圈。
實施例二:
分體式電壓力鍋包括:鍋體、鍋蓋、機械排氣閥、電磁驅動裝置、電能傳送裝置和電能接收裝置,鍋體的前部安裝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內安裝有主控板(即控制器),控制面板上設有排氣開關,主控板與排氣開關以及分體式電壓力鍋的供電裝置電連接。機械排氣閥包括閥座和閥蓋,閥座固定安裝在鍋蓋上,閥蓋能夠活動地安裝在閥座上。電磁驅動裝置包括推拉式電磁鐵和傳動槓桿,傳動槓桿的中部與鍋蓋轉動連接,推拉式電磁鐵的鐵芯可與傳動槓桿第一端的上表面牴觸,並可推動傳動槓桿轉動,傳動槓桿的第二端與閥蓋底部牴觸,並可抬升閥蓋。電能傳送裝置包括:第一筒形線圈、第一PCB控制板(即副控制器)和傳送裝置安裝座,第一筒形線圈和第一PCB控制板固定安裝在傳送裝置安裝座上,鍋體上設有傳輸裝置安裝部,傳送裝置安裝座固定安裝在傳輸裝置安裝部內,第一PCB控制板與主控板以及第一筒形線圈電連接,用於在主控板控制下向第一筒形線圈輸送交流電流,且第一PCB控制板靠近第一筒形線圈設置,以縮短對第一筒形線圈的供電距離,提升電流傳輸效果。電能接收裝置包括:第二筒形線圈、具有整流電路的第二PCB控制板(即整流裝置)和接收裝置安裝座,第二筒形線圈和第二PCB控制板固定安裝在接收裝置安裝座上,鍋蓋上設有接收裝置安裝部,接收裝置安裝座固定安裝在接收裝置安裝部內,第二筒形線圈通過第二PCB控制板與電磁鐵的電磁線圈電連接。
本方案通過第一筒形線圈和第二筒形線圈配合進行無線供電,兩筒形線圈的內徑不等,鍋蓋旋合到位後,小筒形線圈伸入大筒形線圈內。不進行排氣時,推拉式電磁鐵的電磁線圈處於斷電狀態,閥蓋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將閥座內蒸汽孔封住,從而使機械排氣閥保持關閉狀態;需要進行排氣時,用戶觸動控制面板上的排氣開關,向主控板發送觸發信號,以觸發主控板相應程序,使主控板控制第一PCB控制板向第一筒形線圈輸送交流電,交變的電流使第一筒形線圈產生變化的磁場,第二筒形線圈受變化磁場影響產生交流感應電流,第二PCB控制板將交流感應電流轉換成直流電後輸送給電磁鐵,電磁鐵得電後鐵芯伸長,下壓傳動槓桿的第一端,使傳動槓桿的第二端上翹將閥蓋抬起,從而使機械排氣閥打開進行排氣。排氣結束後,第一PCB控制板在主控板控制下停止向第一筒形線圈供電,推拉式電磁鐵斷電後鐵芯回縮復位,閥蓋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落回原位,使機械排氣閥關閉。其中,排氣開關位於鍋體前部的控制面板上,處於遠離機械排氣閥的位置,保證用戶觸動排氣開關時手遠離機械排氣閥,從而防止用戶被排出的蒸汽燙傷。
在上述實施例中,優選地,可為排氣開關設置多個檔位,選擇不同檔位會觸發主控板的不同程序,使第一PCB控制板輸送給第一筒形線圈的電流大小不同,從而控制電磁鐵鐵芯伸長的長度,以控制鐵芯下壓傳動槓桿的距離,進而控制傳動槓桿對閥蓋抬升高度,即機械排氣閥的打開程度,以使產品的排氣速度可以調節。
實施例三:
分體式電壓力鍋包括:鍋體、鍋蓋、機械排氣閥、電磁驅動裝置、電能傳送裝置和電能接收裝置,鍋體的前部安裝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內安裝有主控板(即控制器),控制面板上設有排氣開關,主控板與排氣開關以及分體式電壓力鍋的供電裝置電連接。機械排氣閥包括閥座和閥蓋,閥座固定安裝在鍋蓋上,閥蓋能夠活動地安裝在閥座上。電磁驅動裝置包括推拉式電磁鐵和傳動槓桿,傳動槓桿的中部與鍋蓋轉動連接,推拉式電磁鐵的鐵芯可與傳動槓桿第一端的上表面牴觸,並可推動傳動槓桿轉動,傳動槓桿的第二端與閥蓋底部牴觸,並可抬升閥蓋。
其中,電能傳送裝置包括電源插座,電源插座與主控板電連接。電能接收裝置包括電源插頭和具有整流電路的PCB控制板(即整流裝置),第電源插頭通過PCB控制板與推拉式電磁鐵的電磁線圈電連接。
本方案在鍋體和鍋蓋上分別設置電源插座和電源插頭,鍋蓋旋合到位後,電源插頭與電源插座配合插接,實現電連接。不進行排氣時,推拉式電磁鐵的電磁線圈處於斷電狀態,閥蓋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將閥座內蒸汽孔封住,從而使機械排氣閥保持關閉狀態;需要進行排氣時,用戶觸動控制面板上的排氣開關,向主控板發送觸發信號,以觸發主控板相應程序,使主控板輸出交流電,交流電通過電源插座、電源插頭傳輸至PCB控制板, PCB控制板將交流感應電流轉換成直流電後輸送給電磁鐵,電磁鐵得電後鐵芯伸長,下壓傳動槓桿的第一端,使傳動槓桿的第二端上翹將閥蓋抬起,從而使機械排氣閥打開進行排氣。排氣結束後,主控板停止向電源插座供電,推拉式電磁鐵斷電後鐵芯回縮復位,閥蓋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落回原位,使機械排氣閥關閉。其中,排氣開關位於鍋體前部的控制面板上,處於遠離機械排氣閥的位置,保證用戶觸動排氣開關時手遠離機械排氣閥,從而防止用戶被排出的蒸汽燙傷。
在上述實施例中,優選地,可為排氣開關設置多個檔位,選擇不同檔位會觸發主控板的不同程序,使主控板輸送給電磁鐵的電流大小不同,從而控制電磁鐵鐵芯伸長的長度,以控制鐵芯下壓傳動槓桿的距離,進而控制傳動槓桿對閥蓋抬升高度,即機械排氣閥的打開程度,以使產品的排氣速度可以調節。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術語「第一」、「第二」僅用於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具體實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徵、結構、材料或特點包含於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實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徵、結構、材料或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術語「連接」、「安裝」、「固定」等均應做廣義理解,例如,「連接」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