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間接調節非晶噴咀與銅輥間距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07 23:40:41 3
專利名稱:一種間接調節非晶噴咀與銅輥間距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間接調節間距的裝置,特別涉及一種間接調節非晶噴咀與銅輥間距的裝置,屬於非晶制帶的設備領域。
背景技術:
在現有技術的非晶噴帶設備製造業中,生產非晶薄帶普遍採用的方法是藉助於單輥冷卻裝置,將合金熔液快速冷凝成薄帶,在噴注過程中,金屬熔液要經過一個狹窄的長縫形噴咀,而在噴咀口與冷卻輥表面則形成窄的空間間隔,其間距約在0. 1-0. 5mm,非晶薄帶是由這合金熔液從噴咀縫噴注在高速旋轉的冷卻輥表面凝固、剝離、甩出而成。在現有生產設備中,冷卻輥輥面普遍是採用銅質或銅合金材質製做,冷卻輥內部為循環冷卻水,目的是將工作態的冷卻輥降低溫度,無論何種制帶機在非晶製備過程中,開始前必須將噴咀溫度提高到一定值,一般要大於或等於1000°C,若溫度低於1000°C,噴咀中的液體會因溫度過低而凝固,從而造成堵噴;另外還存在一個問題,在噴咀和銅輥之間存在最佳間隙,不能保證噴咀加熱後的相對位置不變,因此必須在噴咀加熱後移至銅輥上方時再做調節;由於溫度較高,調節過程很不方便。而且此時已將加熱系統斷開,故溫度必然會下降,如果工作人員調節的時間過長,則會導致噴咀的溫度過低而造成噴帶失敗。故有必要設計一款新的間接調節非晶噴咀與銅輥間距的裝置來彌補習知技術的這些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中的諸多不足,提供一種間接調節非晶噴咀與銅輥間距的裝置,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降溫時間短,不需要制帶前的高溫調節,提高了制帶過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間接調節非晶噴咀與銅輥間距的裝置, 其包括噴包、耐高溫平面、調節裝置、噴包調節裝置、支柱和銅輥;所述噴包設於所述銅輥上方,其下方設有噴咀,且所述噴咀與所述銅輥之間具有間隙;所述耐高溫平面設於所述調節裝置的頂部,且與所述噴咀相對設置;所述調節裝置活動安裝在所述支柱上;所述支柱與所述銅輥並列設置,且所述噴咀處於停機狀態時位於所述調節裝置上方,所述噴咀處於工作狀態時位於所述銅輥上方;所述噴包調節裝置與所述噴包通過支撐件連接。通過上述各元件的相互結合,在所述噴咀移至所述銅輥之前,通過所述測量裝置適時測量由於所述噴咀加熱而引起的噴咀溫度和位置的變化,並通過所述噴包調節裝置對噴咀的位置進行直接的調節;另外通過所述第一移動裝置、所述第二移動裝置、所述角度調節裝置和所述高度調節裝置適時地對噴咀位置進行間接的調節,讓所述噴咀的高度和位置移動至與所述銅輥的最佳位置,這樣噴咀內的溶液噴至所述銅輥表面時,無需再進行調節即可噴帶。縮短了斷電後的停機時間,降低了由於調節時間過長而造成噴咀降溫而引起事故的風險,使工作過程更加安全、平衡和有效。[0007]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間接調節非晶噴咀與銅輥間距的裝置,所述支柱具有第一高度,所述銅輥具有第二高度,所述第一高度與所述第二高度相等。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間接調節非晶噴咀與銅輥間距的裝置,所述調節裝置包括第一移動裝置、第二移動裝置、角度調節裝置和高度調節裝置。通過朝各個方向調節所述支柱的高度,使其與所述銅輥的高度保持一致。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間接調節非晶噴咀與銅輥間距的裝置處於非工作狀態時的示意圖;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間接調節非晶噴咀與銅輥間距的裝置處於工作狀態時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優選的,如圖1所示,一種間接調節非晶噴咀與銅輥間距的裝置1,其包括噴包2、 耐高溫平面3、調節裝置4、噴包調節裝置5、支柱6和銅輥7 ;所述噴包2設於所述銅輥7上方,其下方設有噴咀21,且所述噴咀21與所述銅輥7之間具有間隙(未圖示);所述耐高溫平面3設於所述調節裝置4的頂部,且與所述噴咀21相對設置;所述調節裝置4活動安裝在所述支柱6上;所述支柱6與所述銅輥7並列設置,且所述噴咀21處於停機狀態時位於所述調節裝置4上方,所述噴咀21處於工作狀態時位於所述銅輥7上方;所述噴包調節裝置5與所述噴包2通過支撐件8連接。所述支柱6具有第一高度(未圖示),所述銅輥7具有第二高度(未圖示),所述第一高度與所述第二高度相等。所述調節裝置4包括第一移動裝置41、第二移動裝置42、角度調節裝置43和高度調節裝置44。通過朝各個方向調節所述支柱6的高度,使其與所述銅輥7的高度保持一致。所述第一移動裝置41為X方向上的移動裝置,所述第二移動裝置42為Y方向上的移動裝置。所述支柱設於所述銅輥的下方,用來支撐和定位噴咀與銅輥間距的裝置。所述間接調節非晶噴咀與銅輥間距的裝置進一步包括測量裝置(未圖示),且所述測量裝置設於所述支柱上。通過上述各元件的相互結合,在所述噴咀移至所述銅輥之前,通過所述測量裝置適時測量由於所述噴咀加熱而引起的噴咀溫度和位置的變化,並通過調節裝置調節所述噴包的高度;另外通過所述第一移動裝置、所述第二移動裝置、所述角度調節裝置和所述高度調節裝置適時地對噴咀位置進行間接的調節,讓所述噴咀的高度和位置移動至與所述銅輥的最佳位置,這樣噴咀內的溶液噴至所述銅輥表面時,無需再進行調節即可噴帶。縮短了斷電後的停機時間,降低了由於調節時間過長而造成噴咀降溫而引起事故的風險,使工作過程更加安全、平衡和有效。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間接調節非晶噴咀與銅輥間距的裝置在使用時,首先調節所述測量裝置,將所述噴咀調節至合適的位置,使其與所述銅輥之間具有一特定的間隙; 然後將所述噴咀旋轉,使其移動至所述銅輥上方,從而進入工作狀態;工作過程中通過所述第一移動裝置、所述第二移動裝置、所述角度調節裝置和所述高度調節裝置的細微調節,使得所述噴咀與所述銅輥之間的距離保持不變,且保持所述噴咀本身的相對位置不變,調節上述調節裝置,使得所述耐高溫表面與所述銅輥的位置完全一致,這時的噴咀與所述耐高溫表面之間的間隙作為基準位,作為後續噴咀與所述銅輥之間的間隙,本領域技術人員將其稱為工作間隙。將所述第一移動裝置、所述第二移動裝置、所述角度調節裝置和所述高度調節裝置固定,開始將所述噴咀內的熔液加熱,由於加熱會造成相對位置的一些變化,故工作人員根據所述測量裝置上顯示的數據,及時調整噴咀與所述耐高溫表面的距離,使其一直保持在工作間隙,直至噴咀裡面的熔液加熱至所需要的溫度,斷電,並開始制帶,此時並不需要調整所述噴咀與所述銅輥之間的間隙,直接開噴即可。這種制帶方法不僅縮短了降溫時間,也不需要高溫調節,提高了制帶過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綜上所述實施例不過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最佳實施方案,不可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限定,對於本領域的技術工作人員根據本實用新型本實施例所做的不超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調整和改動,應該認為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間接調節非晶噴咀與銅輥間距的裝置,其特徵在於其包括噴包、耐高溫平面、 調節裝置、噴包調節裝置、支柱和銅輥;所述噴包設於所述銅輥上方,其下方設有噴咀,且所述噴咀與所述銅輥之間具有間隙;所述耐高溫平面設於所述調節裝置的頂部,且與所述噴咀相對設置;所述調節裝置活動安裝在所述支柱上;所述支柱與所述銅輥並列設置,且所述噴咀處於停機狀態時位於所述調節裝置上方,所述噴咀處於工作狀態時位於所述銅輥上方;所述噴包調節裝置與所述噴包通過支撐件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間接調節非晶噴咀與銅輥間距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柱具有第一高度,所述銅輥具有第二高度,所述第一高度與所述第二高度相等。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間接調節非晶噴咀與銅輥間距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調節裝置包括第一移動裝置、第二移動裝置、角度調節裝置和高度調節裝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間接調節非晶噴咀與銅輥間距的裝置,其包括噴包、耐高溫平面、調節裝置、噴包調節裝置、支柱和銅輥;所述噴包設於所述銅輥上方,其下方設有噴咀,且所述噴咀與所述銅輥之間具有間隙;所述耐高溫平面設於所述調節裝置的頂部,且與所述噴咀相對設置;所述調節裝置活動安裝在所述支柱上;所述支柱與所述銅輥並列設置,且所述噴咀處於停機狀態時位於所述調節裝置上方,所述噴咀處於工作狀態時位於所述銅輥上方;所述噴包調節裝置與所述噴包通過支撐件連接。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降溫時間短,不需要高溫調節,提高了制帶過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文檔編號B22D11/06GK202052918SQ201120095189
公開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1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1日
發明者王志遠 申請人:廣州齊達材料科技有限公司